妙心雜誌--藝文資訊﹛第 43 期〔88('99).07.01〕
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
一、成立宗旨
秉承印順導師思想,推廣人間佛教:
效法菩薩悲智願行,落實「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
二、研修內容
(1)印順導師之思想及著述
(2)基礎佛學課程(佛學概論及佛教史)
(3)古今佛學名著選讀
(4)其他與人間佛教有關之重要課程
三、研修方式
(1)學員分「學分班」與「選修生」二類。
(2)每年分為二學期。每學期課程 15 週。 「學分班」學員每學期
肄業期滿須繳交作業(或簡易測試), 每一課程成績及格後即
有二學分。 凡修滿 32 學分者,由本院發給結業證書。選修生
不須繳交作業,故不授予學分。
(3)修業年限不拘。然以每學期修二種課程者為例,成績及格後即
有四學分。 每學年(二學期)共有八學分。如此,四年即可結
業。
(4)上課時間:每週一至週五晚上 7:30 ─ 9:20,週末下午及週
日白天皆為上課時間。 各課程之上課時間在招生期
間與招生簡章同時公布。
四、研修目標
課程設計,大體比照大學佛學系(人間佛教組)之程度為研習目標。
五、其他事項
(1)「學分班」學員每學期除課程費(每科貳仟元)之外, 須酌繳
註冊費(新台幣壹仟元),並由院方核發學生證。
(2)「學分班」學員如有須要,可以向院方申辦圖書館閱覽證(免
費)。
(3)一般選修生不須繳交註冊費(僅須繳課程費), 但亦不發學生
證及圖書館閱覽證。
(4)每課程之學員人數,須滿20人,始能開課。每期選三科,另有
優待。
六、修業年限
(1)不論「學分班」或選修生,皆無年限規定。
( 2 )「學分班」學員凡修滿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共計 32 學分者
,即可申請結業證書。
七、課程範圍(每學期課程自下列範圍中,酌開若干門)
(一)必修課程
(1)佛學概論
(2)印度佛教史
(3)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
(4)佛教研究法
(5)中國佛教概論
(6)人間佛教概論
(7)印順思想入門
(二)選修課程
(8)專書(含古代經論、祖師大德著作、印順導師著作等):
依各人需要,酌量選修。
(9)佛教修持法
(10)大乘佛學
(11)原始佛教概論
(12)高僧行誼
八、上課地點
台南縣永康市勝利街11巷10號 妙心寺內
(妙心文教大樓三樓第一教室 )
九、上課日期
民國88年9月20日起。
十、報名
即日起受理報名。請電(06):2375189或 2375180
傳真(06):2389613
◎八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
(一)人間佛教概論
1.授課老師:傳道法師
2.課程內容:
﹝1﹞探討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2﹞釐清菩薩道行踐歷程的先後次序。
3.上課時間:每週六晚上7:30 ─ 9:20
(二)印順導師思想入門
1.授課老師:呂勝強老師
2.課程內容:
﹝1﹞印順導師著述簡介。
﹝2﹞印順導師之創見、研究方法及思想體系的探討。
3.上課時間:每週二晚上7:30 ─ 9:20
(三)高僧行誼
1.授課老師:蘇釗琳老師
2.課程內容:
﹝1﹞中外歷代高僧生平。
﹝2﹞中外歷代高僧弘法與求法事跡。
3.上課時間:隔週六下午
2:00 ─ 3:40;4:00 ─ 5:40
(四)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
1.授課老師:藍吉富老師
2.課程內容:
﹝1﹞印度、中國、西藏、南傳、日本等
五大系佛教之重點介紹。
﹝2﹞分析佛教的本質與發展的基本差異。
3.上課時間:隔週日
上午10:00─11:50;
下午2:00─3:50
人間佛教•薪火相傳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
學術研討會公告
主旨:為推廣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及實踐「人菩薩行」之精神,擬
藉由學術討論及經驗分享,以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
說明: 1. 邀請廣淨法師、悟殷法師、性廣法師、清德法師、藍吉富老師
、楊惠南老師、呂勝強老師、邱敏捷老師發表有關「印順導師
思想」之論文(題目尚未作最後確定)。
2. 邀請傳道法師、淨耀法師、宏印法師、慧理法師、性瀅法師、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江燦騰老師擔任關於人間佛教「從理論
到實踐」之座談會引言人。座談會主題分別是:
(1)社會關懷篇。 (2)文化教育篇
時 間:八十八年十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星期六、日)
地 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南妙心寺、關懷生命協會
報 名:歡迎團體或個人報名參加,因座位有限,欲參加者請來函
索取報名表,以便主辦單位安排座位、膳食等相關事宜。
地 址:桃園縣觀音鄉大同村十一鄰一二一之五號
弘誓文教基金會
電 話:(0三)四九八五三六九、四九八七三二五
議 程 表:
十月二十三日(六)
08:30 ∼ 09:00報到
09:00 ∼ 10:20 開幕典禮、團體合照
10:20 ∼ 10:40 茶點時間
10:40 ∼ 11:30 大會引言
11:40 ∼ 12:50 午宴
13:00 ∼ 14:40 第一場論文研討會
14:40 ∼ 15:00 茶點時間
15:00 ∼ 17:40 第二場論文研討會
17:40 晚餐
十月二十四日(日)
09:00 ∼ 10:40 第三場論文研討會
10:40 ∼ 11:00 茶點時間
11:00 ∼ 11:50 第四場論文研討會
11:50 ∼ 13:00 午餐
13:00 ∼ 15:00 第一場座談會
從理論到實踐(一)社會關懷篇
15:00 ∼ 15:20 茶點時間
15:20 ∼ 17:20 第二場座談會
從理論到實踐(二)教育文化篇
17:20 ∼ 17:40 閉幕典禮
17:40 晚宴
印順文教基金會
八十八年度論文獎學金申請辦法公告
一、獎學金金額:
依論文評審成績,頒給獎學金新台幣捌仟元至參萬元,
名額若干名。(視論文評審成績而定)
二、獎學金發給對象:
台灣地區公私立大專院校及研究所, 或佛教團體成
之佛學院、佛學研究所之在學學生。
三、申請期間:
申請人應於八十八年九月二十日起,至十月五日間,檢附下列資料向
本會提出申請。(請以掛號寄:302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二十八巷
七號『印順文教基金會』。並於信封上註明:申請獎學金)
1. 申請人資料表(即日起函索即寄,或至印順文教基金會網站下載
,不足者可自行影印。網址:http://www.yinshun.org.tw )
2.在學證明書或已辦妥註冊之學生證影本。(學籍以八十八年九月
二十日仍在學者為限,已畢業者請勿申請)
3.上一學期成績單。(但第一年入學者免附)
4. 申請者應提出八千字至三萬字之佛學論文乙篇。(論文恕不退還
,請自行保留影本)
四、論文題目:
題目自訂,申請人可就義理、修行方法、文獻校勘、歷史發展、現代
意義等方向,進行研究。
五、論文格式:
1. 請依一般學術論文規格撰寫,應包括「注釋」及「參考文獻」。
2.全文應分段並加小標題, 凡引用藏經或他人資料,必須注明出處。
3.論文請用電腦打宇,並以A4型紙列印。請另附1.4MB磁碟片(純文
字檔或 Microsoft word5.0 以上 PC 相容之檔案)。
六、評審結果:
經聘請學者專家評審後,除另行通知得獎人外,並以適當方式公告之
。獎學金於十二月底以前發放完畢。(為使評審標準更形公平,本會
得視申請者多寡,依博、碩士班;大專、佛學院分組審查)。
元亨佛學研究所招生
資 格:大學或專科、高級佛學院畢業之出家男眾(四十歲內)
考試科目:印度佛教思想史(印順法師著)、英文、日文、國文。
報名日期:七月三日止
報名地點: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七號
服務電話:(07)5330186.5213236 轉會瀅法師
考試日期:七月四日
參考書目:佛法概論(妙雲集)、印度佛教思想史
修業待遇:每月補助研究費四千元、成績特優者可獲外國留學。
高雄元亨佛學院第十屆招生
資 格:高中(職)以上畢業或同等學歷者,年滿三十五歲以下之女性出
家、在家均可。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考試前一天為止。
報名地點: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七號
服務電話:(07) 5330186.5515007
考試日期:任選一天 1.七月十一日2.八月廿二日
考試時間:上午九時,下午二時面試。
參考書目:妙雲集成佛之道:前三篇。慧森法師編:初級佛學課本
修業待遇:供膳宿、教科書、學雜費全免,成績優良者提供獎學金
,並保送國外留學或研究。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佛教文化研習營
現今佛教發展蓬勃,然而為提升佛教文化研究風氣,特舉辦此次研習
營,並邀請多位學者蒞臨演講,內容如:
生活中的禪修(動中禪):隆波通禪師(泰國南來寺住持)
中國佛教文學:丁敏老師(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佛教文化縱橫談:高明道老師(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專任老師)
學佛者的自我成長:李憶薇老師(佛教觀音線協會輔導老師)
佛教與藏族文學:蕭金松老師(政大民族研究所教授)
報名資格:大專以上學歷
活動日期:一九九九年七月九、十、十一日(週五至週日)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至七月五日止
報名方式:親臨、通訊報名(報名表可自行影印)
報 名 費:五佰元正(全程出席者退費)
地 點: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60巷20-1號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教務處收)
電 話:(02)2578一3623•2577-7920
傳 真:(02)2577-6609
妙心交流道
妙.心.交.流.道
┌──────────────┐
│ 本園地提供雙向交流。希望│
│大家惠賜針砭,共同開創妙心雜│
│誌美好的未來。 │
└──────────────┘
◎能否增闢類似「每月一書」推荐優良 佛教典籍,供讀者研習。
(中壢 嚴忠)
回覆:
謝謝您的建議,本刊將列入專欄考慮,並期待能儘快分享讀者。
◎如何了解 法師在中部弘法之行程(整年度)?
(中縣 李慶忠)
回覆:
請密切注意本刊「傳道法師弘法行程」。謝謝!
◎貴社有機會能再舉辦佛法釋疑座談會,並希望能編集成書出版或刊登於
貴刊內,以便信徒及讀者參考,效果更好。
(高縣 董大樹)
回覆:
目前法務繁忙,恐無法再辦。 若需要以前的「佛法釋疑」座談文稿
,請附影印工本費一百元即寄。
◎每月所舉辦之成長教育講座, 可製成錄音帶出借及編集成書出版,以
利讀者參考。謝謝!
(高縣 董大樹)
回覆:
目前因智慧財產權所限, 不宜流通,只授權本寺有聲圖書館會員借
閱。
◎我可以幫忙做義工,但我住台中市。 (台中 賴秋昌)
回覆:
我們的義工,不限區域,只要有心、有時間都可以參與。 若在外
縣市者,可以幫忙打字、校對,或整理傳道法師講座之錄音帶、成長教育
講座授權整理之錄音帶。若您願意幫忙的話,可與我們聯繫。06-2375189
轉 343 百科編輯部,或傳真 06-2389613。
◎希望把每一期的封底「花藝欣賞」,出一套專刊,專門介紹莊嚴的花藝
設計,每逢初一、十五,可用作殿堂供 佛參考用。
(中縣 萬佛寺圖書館)
回覆:
已請廖惠燕老師籌畫辦理。
佛光山叢林學院招生
一、課程內容
1.課程除兼括中國佛學、印度佛學及經典義理研究之外,亦重視叢林
生活教育及現代語文、電腦資訊之學習,並透過傳統與現代教育之
結合,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弘法人才。
2.每學期安排禪修、行腳托缽、法務實習及鄉村佈教,例假日中不定
期從事慈善服務,以關懷社會。
二、報考資格:恭敬三寶、身心健全、無不良嗜好,三十五歲以內之未婚
男、女青年。
三、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四、考 試:
1.科目:筆試(佛學常識、國文、作文)、面試。
2.日期:7月11、25日(任選一天)
3.地點: 北區:極樂寺 基隆市信二路270號
Tel:(02)24231141-8
Fax:(02)24236010
南區:佛光山叢林學院
高雄縣大樹鄉興田路153號
Tel:(07)6561674 Fax:(07)6561593
妙心寺七月份定期活動表
┌─┬────┬─────┬─────┐
│週│班 別│師 資│時間/上午│
├─┼────┼─────┼─────┤
│一│ │ │6:45∼7:45│
│至│健身瑜伽│邱雪華老師├─────┤
│五│ │ │8:00∼9:00│
└─┴────┴─────┴─────┘
┌─┬────┬─────┬─────┐
│週│班 別│師 資│時間/下午│
├─┼────┼─────┼─────┤
│一│花藝設計│廖惠燕老師│7:30∼9:30│
├─┼────┼─────┼─────┤
│二│箏 藝 班│楊寶玉老師│1:30∼3:30│
├─┼────┼─────┼─────┤
│ │國 樂 團│李明鄉老師│7:00∼9:30│
│四├────┼─────┼─────┤
│ │合 唱 團│陸一嬋老師│8:00∼9:30│
├─┼────┼─────┼─────┤
│五│書 法 班│郭恆志老師│7:00∼9:00│
├─┼────┼─────┼─────┤
│六│日 語 班│陳玉女老師│2:30∼4:30│
└─┴────┴─────┴─────┘
服務電話:06-2375189.2375180
∼∼ 歡迎隨時加入學習的行列 ∼∼
活動預告
◎梁皇共修會
時間:晚上7:30∼9:00
地點:妙心寺大殿
日期:7/11(日)∼7/14(三) 7/18(日)∼7/21(三)
7/26(一)∼7/28(三) 8/01(日)∼8/04(三) 結束
備註: 1. 7/4(日)∼7/8(四)共修會暫停
2. 欲消災者,敬請提早辦理,以利作業。謝謝!
詳洽:06-2375189.2375180雲水堂。
◎慈恩婦女會88年度
第六次聯誼暨慶生會
日期:88年7月11 日(日)時間:下午 2:30 開始
地點:妙心寺法緣堂 下期預告:88年8月8日
∼敬邀會員踴躍參加∼
◎妙心佛學讀書會
時間:88年7月16日(五)
晚上7:00∼9:00
地點:妙心寺才藝教室
閱讀範圍:妙雲集《我之宗教觀》〈修身之道〉
下期預告:88年8月8日(日)
◎人間佛教教師研習營
日期:88年7月4-8日
地點:妙心寺
備註:歡迎教師報名參加
◎觀音菩薩成道法會
日期:88年7月25日(日)農曆六月十三日
時間: 8:30 誦經 9:30 法師開示 10:30皈依
11:20午供 12:00午餐
◎地藏菩薩聖誕法會
日期:88年8月29日(日) 農曆七月十九日
時間:8月28日下午4:30拔度召請,晚上7:30誦《地藏經》(上)。
8月29日上午8:30誦《地藏經》(中、下),下午2:00三時繫念。
備註:欲拔度祖先者,敬請提早辦理,以利作業。謝謝!詳洽:
06-2375189.2375180雲水堂。
◎日語班
日期:88年7月10日起
時間:週六下午 2:30∼4:30
地點:佛學資料中心
教師:陳玉女老師
(日本九州大學東洋史學博士,現任成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妙心幼稚園
稚子常來妙法啟蒙勤灌溉 弦歌不輟心苗培育長良才
完整兒童潛能激發
◎ 混齡生活:發揮兄友弟恭的倫理生活學習。
◎ 分齡分組學習:探索與思考、創造與心智、溝通與表達、身體與心靈
等發展教育。
◎ 腦力開發自學操作。
◎ 數學能力IQ診療諮詢中心
混齡生活與分齡分組學習。
◎ 尊重每一個孩子皆是天才,擁有無限發展潛能。
◎ 要激發孩子的潛能,引起「學習動機」是最好的方法。
◎ 引起「學習動機」之最佳途徑是: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遊戲化教學及自學操作。
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