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自然生態﹛第 47 期〔88('99).11.01〕﹜


台灣檜木


自然生態 封底 
                           文/編輯室 
 
    玉山國家公園的「夫妻樹」,是 1963 年鹿林山大火下的台灣紅檜屍 
骨,今已成為新中橫的地標之一,每逢雲來霧罩,滿山茫茫,傲骨斜立而 
頗有「將軍一去,大樹飄零」的悲壯。
   曾被樹木學泰斗金平亮三譽為東亞第一大針葉樹的台灣紅檜,為台灣 
特有植物,樹形較多分枝,高可達 65 公尺,長出一立方公尺材積,約需 
九十年。 主幹常斜挺於山腰, 枝椏平展高竄, 多高聳於海拔  1800 ∼ 
2500 公尺的霧林帶,北部最低記錄為海拔 620 公尺。 
 
    全球檜木屬植物約六種,僅見於北美、日本及台灣。台灣檜木為紅檜 
和扁柏的通稱, 檜木林是台灣天然森林的精華。 臺灣全面伐採檜木林為 
1950 ∼ 1980 年代,如今,全台殘存檜木美林區僅棲蘭及秀姑巒地域。 
 
    台灣的檜木林位居最大降雨帶,甚為潮濕,又有霧林之稱,為臺灣最 
古老的生態系,是台灣許多珍稀活化石的生  育地,且為地球地質時代 
的孑遺指標,可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公約」的活見證。 
 
    目前,台灣獨步全球的檜木林已屆全毀,殘存的母樹林能否繼絕存亡 
,端視這代台灣人的良知與智慧。 
 
    從生態觀點而言,森林是可以再生的資源;如文化層面而言,它是可 
傳承的資源。但人類施以不當的利用,則會影響其可再生性及可傳承性, 
而最終的結局是危害我們以及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地球上古文明發達的 
地區,如今均變成沙漠,其主要原因就是森林遭砍伐,而導致發生生態災 
變。在人口眾多但土地面積狹小的台灣,這種教訓更值得我們警惕!(參 
考、摘自陳月霞著《大地有情》,頁 107、132; 陳玉峰著《臺灣植被誌 
》第一卷,頁 123、《台灣綠色傳奇》,頁 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