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生活萬象、書香園地﹛第 21 期〔86('97).09.01〕﹜


生活萬象掌握機緣回饋妙心/鄭秀環


書香園地 佛陀觀與人間佛陀/廖吉健

掌握機緣回饋妙心

 

                        文/鄭秀環 
  曾經為了編輯校刊,我置身於編輯社的職務中,從邀稿、催稿、審稿 
至編稿、校對、付印,每個過程都考驗著我的耐力及智慧。    
 
    完成了校刊編輯,結束了空專生涯,原以為不再有機會將自己的思想 
、行為轉換成文字,不再有刊物讓自己發表個人體驗。孰知,在妙心讀書 
會遇見了來自同校、同科系、同社團的姝貞學姐,讓我在讀書會中得到許 
多的關照。 
 
    初至妙心讀書會,《妙心雜誌》尚未發行,而今已出刊 20 期了,而 
對 20 期的刊物,我扮演著閱讀者的角色,未曾對雜誌的發行盡點心力。 
以我個人對編輯刊物的了解,稿件來源雖然是雜誌的重心,而校對及整理 
演講稿的工作,卻是編輯任務中極為繁重的部份,做個雜誌發行人,姝貞 
學姐承負了雜誌的生機。   
 
    偶而有因緣與姝貞學姐談論著我對《妙心雜誌》的看法,從整體規畫 
到文章取向;在彼此的交流中,總會產生一些想法與做法。而最令我難以 
忘懷的,是在交換雜誌的架構後,她總不忘提醒我要寫稿。雖知自己有書 
寫上的盲點,但她卻願意給我機會磨練,一則感謝她之外,再則讓自己重 
新審視內心的想法,再一次詮釋自己的所思所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 
什麼。   
 
    《妙心雜誌》發行至此,當我們閱讀之後,似乎很少有人將心得反應 
給雜誌的主編。事實上,雜誌的發行也需要讀者們的支持與鼓勵,當大家 
對雜誌的內容有所認同,或有所疑問時,經由回饋,是可以讓雜誌的經營 
更為完善的。   
 
    「生活萬象」是提供給眾人分享內心感受與想法的單元,請您將生活 
中的體悟與我們共享。「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是長期的徵稿 
;願我們在自己的成長歷程中,也能盡己之力為需要的人服務,提供訊息。   
 
    讀書會的因緣讓我接觸到《妙雲集》,如今我脫隊了四個月,這四個 
月來,我自慚未能持續閱讀《妙雲集》。這段日子裡,我將時間投擲在人 
文方面的叢書。對自己較不滿意的是慵懶而鬆散的習性,欠缺妥當的掌握 
時間,以致所學有限,所得不多,期勉自己歸隊與讀書會的伙伴們切磋研 
究。   
 
    《妙雲集》的研讀,有固定的進度。讀書會的成員也在因緣的流轉當 
中,有進有出;若能全程參與《妙雲集》的研討,是難得的福報。我對讀 
書會最大的期許是:無論因緣如何的變,讀書會絕對不要停止,務必將《 
妙雲集》做個整體性的研讀。 
 
    在讀書會的討論中,眾人若有所得,請不忘給與《妙心雜誌》書面的 
心得報告,投稿雖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它需要勇氣與長期的磨練, 
但若是我們輕而放棄了這個機會,豈不憑白錯失了一個發表個人理念的時 
機?   
 
    當自己構思為某事做內在的剖析,卻因太多的藉口而未能如實完成, 
應做而未做,常讓自己惆悵不已。在姝貞學姐的鼓舞中,我督促自己寫稿 
,也希望讀者能給與《妙心雜誌》回饋、指教,大家一起來關心雜誌的遠 
景。  </pre> 


佛陀觀與人間佛陀


◎妙心佛學讀書會「佛陀觀」單元研讀報告 
                         文/廖吉健  
 
一、引言  
 
    依照《妙雲集》教學目次,「佛陀觀」所討論的內容有:《佛法是救  
世之光》一書中的〈佛為救護我們而來〉;《佛在人間》中的〈佛在人間  
〉、〈佛教的戰鬥觀〉、《佛法概論》中的〈佛法的創覺者〉、〈佛陀的  
正覺〉;《佛教史地考》中的〈紀念佛誕說佛誕〉。現在就其重點及研讀  
心得略作報告。  
 
    佛教上座、大眾的分立,首先由於對佛陀觀念的不同。到達佛陀那樣  
的果證,是否為超越人間的,在部派之間有不同的看法。從大體上說:上  
座部方面,仍著重於歷史的佛陀。關於佛陀的肉體,認為即使具足妙相,  
種種妙用,還是有一定的限制。如:佛陀的色身作用雖然廣大,但有一定  
的限量;佛陀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有一定的邊際。總之,佛陀所以為佛陀  
,最 主要是在指精神的純潔與智慧、大慈悲和大自在;而在肉體方面,  
仍有一定的限制。儘管這樣,也絲毫無損於佛陀的尊嚴。以分別上座為始  
,這是有部等的上座部派所一致主張的。   
 
    在大眾部派則不然。他們觀察佛陀是專從佛陀法性方面,逐漸以色身  
作為理想化唯一的特色。從《異部宗輪論》看,大眾部派對佛陀的基本概  
念是:「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  
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如來壽量亦無  
邊際。」  
 
    這樣,理論化的大眾部學者,把佛陀的人格極力提高,把那色身、威  
力、壽命都進到無邊無際的境界。進而認為佛出現人間,唯是為化度眾生  
從兜率天上,示現在人間而出家、成佛、說教,認為都是屬於應化身邊事  
,非佛陀的真身。  
 
    總之,上座部派的佛陀觀,以應身為基本;大眾部派的佛陀觀是位於  
法身與報身之間的。不同的佛陀觀,基本上就從這觀點分野出來的。( 註  
一 )  
 
二、不同的佛陀觀  
 
    在〈佛在人間〉第五節「佛從人間被升到天上」,提到幾種佛陀觀:  
    (1) 是照著苦行厭離者自己的想像而複寫的:以為佛陀的飢渴寒熱,  
與自己一樣,以為佛陀「功德滿三界,無常風所壞」,以為佛陀的入滅,  
是灰身泯智的。  
 
    「如來在世間,不言有與無;如來涅槃後,不言有與無」。凡真能獲  
得正見的人,接觸到佛陀的生命者,必然有深刻正確的體認,而離卻俗見  
與擬想。但庸俗的人,忘卻了「佛身無漏」,以為佛陀的飢渴寒熱,與自  
己一樣。佛陀的偉大在功德,但又遺忘了舍利弗「五分法身不滅」的明訓  
,因此說「功德滿三界,無常風所壞」。把佛陀的入滅,看作是灰身泯智  
的。  
 
    從「八不中道」中,也可說明不能用一般人的想法與推測來解釋佛陀  
觀。 在《中論》的篇首說 ( 大正 30 • 1b):「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  
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概念,是就緣起  
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實相不相應,而眾生  
把它執著作實在,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諸見中。所以龍樹論師對於緣  
起諸法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否定這些實在  
論的見解。( 註二 )  
 
    「五分法身」的名詞解釋:指大小無學位 ( 佛與阿羅漢 ) 所具備的  
五種功德,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又作無等等五蘊、無漏五蘊  
。其中,「解脫蘊」指無學位中與盡智、無生智及無學之正見相應的勝解  
心所;「解脫知見」者,以已斷不復更斷,乃至以修不復更修的無生智為  
體。此二者不是無學位不起,也就是說只有無學位才能體解認知,所以說  
無漏五蘊為無學位所具。( 註三 )  
 
    (2) 認為世尊是成佛久矣,現在不過是示現:小乘部派中早已存在「  
如來壽量無邊際」的見解,早已成佛的佛陀,在天上身相圓滿廣大的最高  
處──摩醯首羅天上成佛。天上成佛是真實的,人間成佛是示現的。起初  
,天上佛與人間佛的關係,還看作如月與水中的月影。再進一步,在人間  
成佛的世尊,修行六年,不得成佛,於是非向摩醯首羅天上的佛陀請教不  
可。在佛陀的本教中,世尊是人天教師,現在是轉向天上請教了。  
 
    這一「佛梵合流」的思想,弄得神佛不分,使佛教在印度流於神祕、  
迷妄,走上了末路!有人認為佛陀「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何必太過分  
別?是的,不過我們現在人間,我們得認識人間的佛陀。世尊從「佛出人  
間」,「人身難得」的見地否認這一看法──「天上是淨潔的、光明的、  
喜樂的,而人間卻充滿了罪惡、黑暗與苦痛」。理智的正覺,解脫的自由  
,在人間不在天上。所以說:「人間於天則是善處」。(註四 )  
 
    《長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有提到八難,指不得遇佛、  
無法聽聞教法的八種障難,又稱八難處。即: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  
、邊地、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處在這八種情境中的眾生,或  
恆受眾苦,或無暇修行善事,故又名八無暇、八不閑或八非時。長壽天 (  
指色、無色界諸天 ) 命報長遠, 寂靜安隱,其中有情多以之為涅槃,不  
求佛法,無諸苦事,不識佛法,不求出離,故稱之為難。(註五)值得一  
提的是,長壽天是屬於樂障,人間苦樂摻半,正好修行,人間反成為天神  
仰望的樂土了。  
 
    (3) 正確的佛陀觀:《阿含經》、初期大乘的經典都說到「諸佛世尊  
,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也」的語句。正確的佛陀觀,是不能離卻這原  
則的。佛陀是人間的,我們要遠離擬想,理解佛在人間的確實性,確立起  
人間正見的佛陀觀。佛是即人而成佛的,所以要遠離俗見,要探索佛陀的  
佛格,來作面見佛陀的體驗,就要把握出世 ( 不是天上 ) 正見的佛陀觀  
。這兩者 ( 人間正見、出世正見的佛陀觀 ) 的相融相成無礙,是佛陀觀  
的真相。  
 
三、佛在人間  
 
    (1) 佛誕日的爭議
   釋迦牟尼佛是歷史人物,在二千五百 多年前的一個四月八日,誕生  
在中印度迦毘羅國的釋迦族。父王叫淨飯,是迦毘羅的國王;母后摩耶夫  
人。   
 
    關於佛誕日的爭議:這如《般泥洹經》說:「佛從四月八日生:四月  
八日捨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所以,舊傳以四月初  
八為佛誕日。從學派說,這是小乘四大系中,大眾、一切有、犢子等三系  
,及大乘佛教所共用。而四月十五日,僅是小乘四大系中,上座分別說系  
的傳說。從教區說,這是中國、韓、日等國家──廣土眾民所共用,而不  
如四月十五日的,僅是斯里蘭卡、緬、泰所遵用。如從中國佛教來說,這  
是有著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節日。所以如不是改宗南方小乘佛教,就沒有  
任何理由來改變四月八日的佛誕節。(註六 )     
 
    二十五歲的一個晚上,他堅決的放棄了統治者的地位,離開王宮、父  
王與心愛的嬪妃,成為一位一無所有、追求真理與自由的人。出家以後,  
為了真理與自由,參訪當時著名的宗教師,過了六年非常刻 苦的生活。  
但事實的證明,苦行是徒然的,於是乎他的生活開始轉變,到摩竭陀國的  
菩提伽耶,結跏趺坐,發出堅強的誓願,在四十九天中,運用智力、悲力  
、無限的精進力,從一切障礙中獲得解放,徹底體悟了人生的真諦,成為  
人間的佛陀。世尊體悟人生的真諦與實踐的軌則。  
 
    在波羅奈的施鹿林,為五比丘說法,推動了不共世俗的四諦法輪。法  
輪的精要,正像阿說示說的:「諸法從緣起,是法說緣生,諸法緣及盡,  
吾佛大師說」。此後,世尊從事真理的傳佈工作並組織教團。  
 
    這樣的教化,約五十年之久,佛教傳遍了恆河兩岸。在雙林間,為弟  
子作最後的教誨:「自今已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法身常在而不滅  
也」!八十歲的二月十五日的中夜,世尊入大般涅槃,結束了一代的教化  
。世尊的入滅,將永遠遺留在佛弟子內心的深處,悲懷戀慕,直到人間淨  
土的完成!(註七 )   (2) 佛教的戰鬥觀  
 
    「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這是對戰  
爭的寫實。  
 
    正確的出世觀,是要配合世間的淨化。世尊從倫理實踐的宗教出發,  
倡導種族平等論,以消泯種族間的歧視、對立,與非法的壓迫。抨擊侵略  
者的殘殺,而鼓吹無諍的和合。在另一方面,組織起大智大悲的自由集團  
。和平共存的思想,多少給予當時紛爭的印度有效的救濟。  
 
    和樂共存,是人類的共同的欲望,是人生歷程中的正軌。佛教中並不  
排除戰鬥的意義,例如有一回,有一軍人在行軍前去向佛辭行,世尊說:  
「汝等之身,受王俸祿,所作當然,佳善」!  
 
    佛法對「正義」的看法如何?〈佛教的戰鬥觀〉有說:凌奪是世間的  
實相,戰鬥是人間常事,世尊不否定戰爭,問題在怎樣才需要戰爭?要怎  
樣戰爭?    
 
    為掠奪爭霸而發動的侵略戰,自然是佛教所反對的。反之,在被侵略  
方面,世尊本身就曾教他們備戰。在心態上,不能以怨止怨,所以唯有「  
以慈心入軍陣」,才能獲取勝利。不但決戰的勝利,並且要以偉大的真理  
與自由的同情,消融淨化侵略者的野性、仇恨。戰爭,永遠是為和平自由  
而戰。為了慈悲,需要戰爭,不惜自我的犧牲去努力實現,實現「仁者無  
敵」,充滿了安樂與自由的勝利!(註八 )  
 
    這生命中心的世間,佛教是把它作為沒奈何的苦惱看。一切在無常變  
化中,是生也是滅;即生即滅的相續,從生長到安住,從安住到異滅。這  
生滅滅生的狂流,充滿著生存的喜樂與愛好,而生存的實相是苦惱,所以  
《雜阿含經》說:「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  
皆是苦」。有樂必有苦,有愛必有瞋,你要求生存就不能避免鬥爭,這是  
世間的實相。如果是世間,世間永遠是這樣,除非你能截斷要津,破網而  
遊!(註九 ) 如《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說「滅應滅於惑, 惑滅則  
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  
 
    (3) 治療苦惱的良藥──四諦  
 
    「愛」是生命的貪戀與世間所有物的繫著;「取」是內依自我愛欲的  
發展而為一切的追求,企圖滿足一人一家一國的爭奪。佛教所說的苦,不  
單是「老死」,苦痛的解決,在勘破自我的愛取,在改變我們身心的行為  
。相對的改善,就是世間的救濟;根本的解決,就是出世。世間與出世間  
,並非敵對相反。世間的改善與淨化,絕不障礙出世的解脫,反而是接近。  
 
    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提到「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甚  
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以十二緣起為首的種種緣起說,也就是以具體  
的例子,來說明:三界輪迴的一切苦惱,即由於無明、渴愛等煩惱及行、  
取、有等業因而產生的。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  
、必修之法。佛說四諦是要眾生了知四諦的真理,斷煩惱證涅槃。    
 
    南本《涅槃經》卷十四 ( 大正 12.696c):「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  
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已盡,  
更不受諸有。」    
 
    四諦的重點放在人生現象上,四諦是治療苦惱的原理,為了治療人精  
神上的苦惱,首先要正確了解苦惱本身的性質,如:必須知道怎樣做才能  
達到無苦惱的理想狀態,然後按照趨向理想的方法來實踐,以達到理想狀  
態。( 註十 )   (4) 佛法的力行  
 
    「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世尊為自  
我的解脫與真理的掘發,割斷自我與世間的愛索,這樣的為身才能為大眾  
,忘世才真正的走入人間。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廣的慈悲心,救  
護一切眾生。    
 
    在〈佛為救護我們而來〉一文中提到:「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制  
;佛的慈悲,沒有狹隘的偏私性;佛的慈悲,不但是情感的愛,而是通過  
理智而發動的;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  
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  
的解決。  
 
四、佛陀的正覺與解脫  
 
    學佛的,有的偏重於事,著重法相的差別,於空平等性不信不解,或  
者輕視它。這種見解,是不能與出世的佛法,尤其是與大乘法相應的,不  
能成就菩薩道。又有些人,執著本性、空理,醉心於理性的思惟或參證,  
而不重視法相,不重視佛法在人間的應有正行,這就是執理廢事。唯有依  
據緣起性空,建立「二諦無礙的」中觀,才能符合佛法的正宗  
 
    《佛法概論》〈佛陀的正覺〉說:人間佛陀的無上正遍覺,應從真俗  
無礙,悲智相應中去說明與聲聞的差別。    
 
    想像佛陀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而為任何時代、環境,  
信眾在現實中不能超越的,而推尊為圓滿的,絕對的。這是理想的,是自  
我本質的客觀化。了解時空的演變,才能不被情感所美化、遮蔽。  
 
    無論佛陀出現於甚麼時代,什麼地方,他的知識、能力、存在,必是  
適應而恰到好的。佛陀的絕對性,即在這相對性中完成!(註十一 )  
 
五、人成即佛成  
 
    世尊是人,與人類一樣的生、老、病、死、飲食、起居、眼見、耳聞  
;這父母所生身,是世尊的「生身」。同時,世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  
正覺緣起法而解脫的,這是世尊的「法身」。〈佛在人間〉一文裡說:「  
緣起性,是佛陀的法身;和合眾,是佛陀的慧命。」緣起性前面已談過。  
佛陀的慧命,從佛陀的本質──正覺緣起的內容中,展現活躍無限止的生  
命,都表顯在僧團,因僧團的存在而存在。僧團的組織,可說是法性具體  
的顯現。凡是佛弟子,能在聽聞思惟中獲得這緣起正法的正見,就是信解  
見佛。能在定慧的實踐中通達,就是證悟見佛。  
 
    佛教,在第一義的理智生活,側重無常、苦痛;在情意本位的世間法  
中,卻向來歌頌無諍的和合,倡導和樂共存的道德。凡夫學大乘道,以大  
悲心為動力,以普渡眾生的悲心來廣學一切。學佛即向佛學習,所以真正  
的學佛,應發菩提心而學,這才是達到正等正覺的正確道路。從佛出人間  
的意境中,一重人間,一重佛道。這我們稱為人間佛教的,不是神教者的  
人間行,也不是佛法中的人乘行,是以人間正行而直達菩薩道,行菩薩而  
不礙人間正行的佛教。從來所說的即世間而出世,出世而不礙世間,所以  
說即人而成佛,成佛而不礙為人。成佛,是人的人性的淨化與進展,是人  
格的最高完成。(註十二)  
 
註釋:  
一:《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七,頁4067a。  
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二,頁219b。  
三:《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頁1021a。  
四:《佛法概論》印順導師著,頁14。  
五:《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二,頁195a。  
六:《佛教史地考》印順導師著,頁209。  
七:《佛在人間》印順導師著,頁3。  
八:《佛在人間》印順導師著,頁300-303。  
九:《佛在人間》印順導師著,頁298。  
十:《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頁1563a-1565a。  
十一:《佛在人間》印順導師著,頁266-267。  
十二:《佛在人間》印順導師著,頁73。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