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雜誌--生活萬象、書香園地﹛第 22 期〔86('97).10.01〕﹜


生活萬象

書香園地

                        文/曾景山  
 好而要求更好,可說是人之良性共通性。自從國民所得提高後,人對  
於生活品質的要求確實提昇了,日用品之要求,也由「需要」階段步入「  
想要」階段。人類的飲食觀也由重「量」進入重「質」了!  
  
    近幾十年來,更由於「不知名」或「新命名」疾病的出現,「老人病  
」、「富貴病」之「年輕(幼)化」、「普及化」,使得有識之士出而提  
醒吾人必須正視「飲食觀念」,故而「生食(不煮或水煮)療法」應時而  
生。  
  
    欲「生食」則需重視「食物之品質」,故而「有機食品」湧入市場!  
人體細胞一直在更新,可是人體卻一直在老化,僅只是物理現象的退化或  
是意味著有「毒」殘留在人體?故而以運動緩和退化現象,以「身體排毒  
」清潔人體之觀念,漸為多數人所採行。種種「斷食法」也如雨後春筍般  
,群湧而出,如:清水斷食、小麥草斷食、果汁斷食、一日斷食、七日斷  
食……。真有莫知所適之感。究其目的,無非是想使身體更健康罷了。   
  
    由日本醫師春山茂雄所著,銷售量達四百萬本以上的《腦內革命》,  
與《腦內革命 2 》, 提及人體本身本來就具有對抗所有疾病的防禦機能  
。機能若能充分運作,就能夠減少許多癌症、心臟病或是腦血管障害等;  
然而若此機能不能充分發揮,大都是因為日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生活錯誤  
所致。 故而建議採用 (1) 正面思考,(2) 肌肉運動,(3) 冥想習慣,及  
(4) 正確飲食來活用右腦。      
  
    目前醫師所進行的醫療之中,實際治癒的疾病,大約只佔全部的 20%  
左右, 其餘的 80% 可以說是在浪費醫療費用而已!姑不論此說是否得當  
,但觀台灣地區健保實行一年時,健保費用有八十至九十個百分點使用在  
抗生素上,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基於正統「西洋醫師」之正義使命感,由日本醫師永野正史所著《「  
腦內革命」之誤謬》一書, 則強力駁斥《腦內革命》,指稱,1. 西洋醫  
學雖為「局部、器官別醫學」,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局部性治療才是根  
本式療法; 2. 若永遠以正面思考為滿足,創造力根本無從產生;正因為  
有刺激,才能創造出富創意的作品。建議注意「生活節奏」、「謝絕零食  
」、「提升體適能(提高細胞的氧氣利用能力)」及「思考」,來維持健  
康的身體。     
  
    上述不同見解,正可看出「細胞病理學」(西洋醫學)與「整體病理  
學」的不同意見。相信雙方各有其優勝所在!不過,人體確乎是一個小宇  
宙,宇宙的動態平衡才是真平衡。肝疾病,並不必然全屬於肝功能太弱,  
誠如甲之力量不如乙,可能是甲的力量太弱,也可能是乙的力量太強所致  
。更何況人體這個有機體還存在很多謎呢!      
  
    一九九二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中記載:「近來有一種飢  
渴,那是源自唯物主義和科學發展而來的,一種使人不安的匱乏感,一種  
對內在生命的渴望……。愈來愈多的人亟於找尋一個從心靈與精神層次出  
發的答案。」    
  
    派克在《與心靈對話》中指出:不成熟者的共同特徵:「只會坐著抱  
怨人生不能迎合他們的要求」;而成熟者的共同特徵則是:「迎合人生的  
要求是自己的責任」。 因此,突破障礙之方法有三步驟: (1) 情緒上感  
到痛苦時,自問:我的痛苦(如焦慮或罪惡感)是屬於存在性或神經官能  
性?這種痛苦能改善我的生存(存在性)或設下重重限制(神經官能性)  
?(2) 若為神經官能性,自問:如果沒有這種焦慮感或罪惡感,我會怎麼  
做?(3) 勇敢執行。      
  
    保羅.威爾森在《瞬間回復平靜》書中更指出,大部分的壓力都是思  
想及心理所導致的,而不是身體因素所形成的。因此,消除生活上的壓力  
和焦慮並非難事:一為「改變導致壓力的環境」,一為「改變應付壓力的  
方式態度」。我們必須學習的,往往是後者。        
  
    綜上所述,無論是「飲食觀」、「疾病觀」、「心靈觀」,都忽略了  
「食」並非只有「口吃」而已;也斷無「離色之心」、「離心之色」。蓋  
身心和合,互為因果、互相依待,有健康的身體可以提昇健全的心理,有  
健全的心理則可資養健康的身體。      
  
    上印下順導師在其《妙雲集》中編之一《佛法概論》中有言,一切有  
情皆依食住:在因緣和會時,他(有情)將無限止的延續下去。有情的延  
續,如燈一樣,必須不斷地加進新的動力。      
  
    依佛經而言(《雜阿含經》卷十五  371-378 經)「有四食資益眾生  
,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  
食,四識食……。」一般或執著於麤(粗)摶食或執著於細觸食,故而有  
不同之評斷。此亦突顯出佛法的圓滿處,無怪乎旅美雷通明博士有一次在  
「華雨精舍」拜靄導師時,提及:「以前我們常用科學來解釋佛法,現在  
愈來愈多的人,卻以佛法來檢視科學」。      
  
    相信在討論有情時,若能了解到「有情自體,是物質與精神的緣成體  
。外界與內心的活動,一切要從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為本,外界  
與內心的活動,才能確定其存在意義。」(《佛法概論》第三章)庶可平  
息不必要的爭議吧!(本文作者為台糖研究所研究員)

永遠的導師

──人間菩薩.印順長老──

 
                          文/葉玉偉  
  
  
              佛陀的光為我們開啟真理之門,  
              導師的光為我們開啟法界的寶藏。  
  
              每次您祝福我時  
              願您祝福到  
              比昨日更精進的弟子  
              要仁慈、要勇毅……  
              這是導師所喜悅。  
  
              敦煌的佛菩薩像  
              就是菩薩的影像表現在永恆的輪廓上。  
  
              沒有一句詩詞能像導師的開示那麼歡喜  
              沒有一朵蓮華能像導師的笑靨那樣莊嚴  
              沒有一條小徑能像導師的足跡那麼光明。  
  
              導師是智慧的泉源  
              蓮華的莊嚴  
              琉璃的晶瑩  
              寒潭清水映月而無痕。  
  
              歲月    浸染了慈顏  
              辛勞   輾走了華體  
              他  
              至慈的師情沐浴我們的生命  
              以悲嚴的大愛鼓舞著我們精進  
              秋去  冬殘  
              唯有他的光輝  
              永遠溫暖我們的身  
              唯有他的慈愛  
              永遠滋潤我們的心。  
  
              他的給予比春風和暖  
              比天地久長  
              這一切  
              只為了   他是我們永遠的導師。  
  

【出版快訊】

《重編一切經音義》 隆重出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部值得典藏、研習佛典音義的最佳工具書   
  
    語言、文字是隨著時代的更迭而一直在改變的。此時此刻,正值國人   
提倡母語教學之際,全國各地也正積極推展母語學習。佛典音義書標音考   
義,重新加以編纂出版,不但有助於佛教義學的理解,在文字學及音韻學   
方面的貢獻,也相當的深遠,且更能符合時代潮流的需要。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繼《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出版之後,發起   
重新校勘編纂《一切經音義》,經過三年半的努力,如今已印行出版。    
  
    《重編一切經音義》係根據《大正藏》第五十四冊,唐.慧琳大師撰   
《一切經音義》一百卷,玄應大師撰《續音義》十卷的內容,將佛教經典   
中難讀難解的字音與字義,詳加音訓,使學人從音通義,內容精審翔實。 
 本書除保留原版的反切拼音外,並加以調整版面、加註標點符號,使   
用改良式音標(即羅馬音標與國際音標的綜合體)加註閩南文讀音,暨原   
版勘誤等,以方便現代人學習使用。   
  
    另外,為增進讀者查閱諸經名相之音義,特別製作「經名首字筆畫索   
引」、「條目逐字索引」,以便利讀者查閱使用。 
  《重編一切經音義》由閩南語研究者魏南安先生主編,一套三冊,十   
六開精裝,本文 1736 頁, 附錄、索引等相關資料 889 頁,採用永豐餘   
象牙道林紙印刷,並以絲光棉圓背穿線精裝,美觀大方。其鉅額的編輯費   
不計,光工本費每套(三冊)就高達三千六百元以上。因此,其不僅是一   
部值得典藏、研習佛典音義的最佳工具書之一,更是饋贈圖書館、親朋好   
友的好禮物。   
  
◎即日起,凡贊助本書編印工本費,即贈送該書結緣。另外,為方便讀者   
  學習,由主編魏南安先生親自授課:講習音標、檢索方法。十五人以上   
  即可提出申請。詳情請洽:06-2389613   
  
                  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地址: 台南縣永康市 710 勝利街 11 巷 10 號   
          電話: (06) 2 3 8 9 6 1 3 ( 同線傳真 )   
          郵撥帳號:0 3 8 7 7 3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