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整修道場,十方大德護持踴躍,今年初以來更是發心不落人後,令人讚歎。因此,本期雜誌徵信名錄眾多,所登文章僅有以下四篇,都膾炙人口,讀者可細細品味。
妙心法雨
臺灣母語之美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曾就母語教育的價值從心理、社會、教育等三個面向加以分析,認為:母語教育是一個人所接受最先而且最重要的語文教育。然而,臺灣自荷據、明鄭、清政、日治、戰後等不同時期,植入差異極大的語言文字和文化資源,彷彿被嫁接多次的老樹。目前,許多兒童、青年甚至不會說其原有的方言或母語,家庭成員沒有共同的語言,以致兩代間的溝通不良,無法生命分享,精神臍帶近乎斷裂。在這世紀交替的今天,多元文化的被尊重已是時代的潮流,但願未來的臺灣語文或文化,可朝更健康、平等的方向邁進。
        道師父自學佛出家以來,一生致力於人間佛教思想的宏揚及實踐之外,對臺灣文物的研究與傳揚更不遺餘力,尤其自1977年認識了臺灣漢語專家許成章教授之後,親炙研習漢學,對臺灣語言之今昔變化及方言俚諺之豐美頗有造詣。本篇文章便是道師父應樹德科技大學之邀,為其在學及現職國教師資所做的課程演講之內容,今原文登出以分享讀者。
莊嚴菩提
「十法行」淺解
        印順導師在其《學佛三要》〈一、學佛之根本意趣〉中,揭示「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孳孳行善復何益、逐逐此心安不得」來說明人生的現象,但「人生存於世間,究竟所為何事?有何意義?」這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課題。而能解答此疑惑的,只有把握住學佛的意趣,才能透過對佛法的認知與修學,來解除人生的迷惘與疑惑。因此,如何安頓每個人的心,已成為現代人迫切的課題。
        從諸經論中,我們得知「十法行」涵括聞、思、修三慧的修學,正是我們突破此心不安的修學法門之一。今簡介十法行的內容,提供初發心學佛者親近善知識,依善知識的開導,次第修習聞、思、修三有漏慧,以趣入菩提大道。
生活萬象
破冰之旅──拉脫維亞之行
        一提到波羅的海三小國,腦子裡便浮現出美麗又神祕的童話世界。果不其然,我們看〈破冰之旅——拉脫維亞之行〉作者筆下的「阿姆斯特丹街景如詩如畫,屋舍規律而整齊的排列著,蜿蜒的河流為街道的靈魂,增加城市的柔態與美麗」。又看「里加機場到旅館,一路上小雨乍停還飄,天寒地凍,為這個城市憑添幾分神秘。外面細雨紛紛,或白雪飄飄,或雨雪交替;時而陽光照耀,時而陽光中飄雪,這成了拉脫維亞氣候的特色」。再看「文茨皮爾斯這個城市,沒有依山,但傍著波羅的海,有它嫵媚、清淨的味道。搭著鎮上的小巴士,穿過白雪覆蓋的小樹林,宛如夢中情景」。這就把我們帶進了童話故事裡仙境情調、如詩如畫、如夢似幻的美麗世界。儘管作者一行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著開拓學校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國際學校簽署學術合作關係;因此我們在文中可看到人文的,學術的,知性的,感性的面向。但願他們的苦心可以圓滿達成,也如此祝福!
心靈之旅(三)──珍惜
        有人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的和失去的。您認為呢?
對一般人來說,不管是財富也好,名利也好,健康也好,感情也好,當他得不到時,便汲汲營營、千方百計的去追求;同樣的,當他擁有時,就不再感到珍貴了,必須等到失去了它才覺得珍貴。對學佛修行者而言,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善知識難遇今已遇。」更是道出了幸得人身、佛法、善知識的珍貴。因此,今生有幸遇到善知識,豈能不好好把握此一殊勝因緣,趁有生之年,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趕快精進學佛。
        〈珍惜〉的作者在一個月前還沒讀研究所時,可以天天和家人吃飯、聊天、調侃又抱怨;也可以天天慢跑、散步、賞花看落葉;也可以天天和朋友泡茶、聊天、講電話。然而,當時的感覺和今天相同嗎?為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體驗,也都能認識到──珍惜現在擁有的,把握現在能把握的才是世間最珍貴的,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