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

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介紹

上課期間:98年2月21日~98年6月27日

課程名稱:《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
授課教師:傳道法師
上課時間:每週六晚上7:30~9:20
課程簡介:
        大乘佛法應眾生的根機,而開設三種入門的方便:有以信樂十方淨土精進而入的信增上人;有以悲濟眾生而入的悲增上人;有以智慧解悟而入的智增上人。
        但論到圓成佛道的菩提道,則信願、慈悲、智慧,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印順導師選出《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的部分偈頌,以般若空思想來宣揚大乘菩薩行。
        希望研讀這部講記,能信解「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進而隨自己的根性,從不同的方便門入手,依菩提大道,而趣入一切智海!
課程名稱:《入大乘論》
授課教師:呂姝貞老師
上課時間:每週三晚上7:30~9:20
課程簡介:
       《入大乘論》二卷,係一論述大乘教法的典籍。由印度.堅意造,北涼.道泰譯。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其內容為:
        〈義品〉:論述緣起、空的理論,初說入大乘義。且以三法印論證大乘為佛說,並闡明誹謗大乘之過;又舉菩薩十種大乘行,勸發引入佛果。
        〈譏論空品〉:述說徹真空而出妙有之菩薩道門。即初說菩薩三阿僧祇劫的修業論,以及菩薩十地階位的名稱、解釋及其果報。
        〈順修諸行品〉:則論佛果說三身。闡明佛之法身較色身為尊;更廣說菩提心的利益。
課程名稱:《百喻經》讀書會
帶  領  人:伍麗滿老師
聚會時間:每週四晚上7:30~9:00
課程簡介:
        《百喻經》,原名《癡華鬘》,為西元五世紀時,天竺法師僧伽斯那從修多羅藏十二部佛經中,摘取素材,編纂而成;在西元四九二年,南朝齊武帝永明十年時,由僧伽斯那的徒弟求那毗地翻譯成中文。全經的內容,四卷本中,第一卷二十一喻,第二卷二十喻,第三卷二十四喻,第四卷三十三喻,共九十八喻。以百喻為名,當係舉其大數而言。再歸納各喻的意趣,可為三類:坽其中對治煩惱的,有十種:對治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見。夌其中對治惡行的,有四種:對治慳吝、犯戒的、邪命的、懈怠的。奅其中開示法義的,有二種:開示一乘、空義的。
        這九十八篇故事,每篇都有喻和法兩部分合成。喻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顯示的教誡。這些寓  言以輕鬆諧笑的筆調及犀利的諷刺性描寫,能使人從中得到深深的反省與啟示。
課程名稱:印度佛教史
授課教師:藍吉富教授
上課時間:隔週日10:00~11:50   14:00~15:50
課程簡介:
        印度佛教大約發展了一千七百年,可以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與密教四個階段。從部派佛教時代開始,印度佛教逐漸向南、北方的其他國家傳播。不同時代的輸出,也奠定了各地區之獨特佛教文化的基礎。南傳、漢傳、藏傳佛教的彼此差異,其基本原因就是源自印度佛教不同階段之時代特質的影響。
        由此可見,研究印度佛教史,不只是單純地理解「印度佛教的發展」而已,而且,也可以做為理解「當代世界各系佛教之何以差異」的知性基礎。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本課程擬依上述四階段,依序將印度佛教各階段的內容及歷史特質略做分析。由於開講的地點是佛教寺院,所以,宣講內容不只揭示學術界的重大觀點,同時也會涉及佛教徒所較關心的信仰內涵。課程大綱如下:
     (一)原始佛教:時代背景、佛陀生平、教團、教義。
     (二)部派佛教:略史、教義、對外傳播。
     (三)大乘佛教:略史、經論、教義特質、對外傳播。
     (四)密教:略史、經軌、教義、對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