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毘盧禪寺

        台中縣名剎,位於台中縣后里鄉。在后里馬場附近。1928年,妙麈等人籌資創建,全稱曹洞宗太平山毘盧禪寺。1930年建成,敦請覺力為開山祖師。1933年,覺力示寂,住持一職,始由妙塵繼任。1935年,寺宇遭受震災,寺宇半毀,妙塵負起重建重任,力圖恢復舊觀。1954年,妙塵捨報,妙本繼任住持。1957年,在寺院西側,增建多寶塔一座。1959年,擴建登山道路。1977年,在大殿左側,興建講堂一座。1979年,創辦「佛教佈教人員講習班」,培養佛門佈教人材。1987年,妙本示寂。現任(2000)住持為正容。
        本寺之籌建者妙塵,為豐原望族呂厚菴之女。呂厚菴年僅38,即告逝世,及使其妻林氏及四位女兒(妙塵為長姊)頓悟無常而皈依佛門。並禮覺力為師。此為日據時代台灣佛教界之著名故事。
        本寺為台灣中部佛門勝地,以景觀宜人著稱。自日據時代以來,本寺即以擁有「八景」而為中部人士所樂道。此八景即;曲徑梅櫻、奇石靈泉、溪谷楓林、東山採蕨、中峰遠眺、七星含、落日梵鐘、夜燈萬點。
附:〈毘盧禪寺概況〉(慧菴撰,載在《南瀛佛教》十一卷二號)
一、創立沿革
        毘盧寺為臺灣八大叢林之一。其建設宗旨,亦可稱為純粹佛教之道場也。溯其圖始者呂林氏覺滿老人也。老人早賦柏舟,堅操松節。教育子女,歸佛茹素。對於佛化事業、社會慈善,熱心贊助。晚歲、慨臺灣佛教之興學,僅僧伽居士之所有,而女子志欲修心深悟、以助揚聖教者,全島無一適當之處。遂發宏願、布施鉅產、建大伽籃、為女子修學之院。馳南往北,求擇善地。無如生也有涯,大事未成,而長揖人間。死猶遺憾,宏願深遠,以待圓成。有長女妙塵女士及妹五人,皆有賢孝之名,追念先人之遺言,乃協同成就菩提之大願。閱時二載,果得靈境太平山焉。四方遊觀之者莫不嘖嘖然,稱曰:天地生成、山川所鍾毓,特留為毘盧寺之位置者矣。昭和二年夏,從事建築。遠近聞其義舉,皆慕而捐助之。行將三載,本殿及附屬宿舍,悉概告竣。材堅式勝,實開臺灣寺院建築一大新記錄。觀夫覺滿老人發心之偉,妙塵姊妹繼志之勇,豈獨為山寺哉。圓成法苑,護持正教,大開慈門。自利利他,貢獻臺灣佛教也。夫捨慳貪而布施,鬚眉男子,亦所罕見。棄俗樂而修道,出之巾幗女流,誠為難能。綜其菩提宏願,廣孝行道,洵足為學佛者之模範也。
二、內容特點
        毘盧寺之大雄寶殿中,獨奉釋迦,擯棄在來寺院雜信之故習,表示信仰單純之精神,此是其崇信之特色也。朝晚依自新編毘盧誦本,而作大眾公課,斯是其行持之特色也。復觀其寺之概覽、知其之組織,純為學術研究,及教育之機關。養成闡揚佛學、利世人才為鵠的,非徒結香火因緣者,此是其宗旨之特色也。據其現在之實況、即先以指導研究制,定員二十名。昭和八年度、研究課程如次:
四分律學、雜阿含大意、印度佛學史、因明論理學、唯識學、大乘禪學、西洋哲學、中國文學等。此項課程,為順序研究起見,特分二半期教授。然佛學世學而兼習者,能圖堅固根本學問,以備進出社會,隨機說法,斯是抱漸進發展之計劃也。計自昭和五年秋鎮座以還,來寺見習者固不乏人。而來參拜者,年度亦不下三千餘人。其繁盛有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概。至其未來之計劃,進行之事業,誠當為臺灣佛教前途慶。現任之當事者,力圖成就,應辨各事,略列如次。
(一)萃集有志女子,同修佛行,實德感化人群。
(二)設立女子教育機關,培養人材,意在整頓佛教,裨益社會精神文化。
(三)組織各種慈善救濟會,發揚我佛救世之精神,表現自覺覺他之義務,提攜女子共出迷津,而登覺岸焉。(下略)

南瀛佛教

        日據時代南瀛佛教會的專屬刊物。初名《南瀛佛教會會報》,於1723年(日據時期大正十二年)七月發行第一卷第一號。至1927年(第五卷第一號)改稱《南瀛佛教》。1930年一月改為月刊。1941年(昭和十六年)起(第十九卷第二號)由於南瀛佛教會改稱台灣佛教會而改稱為《臺灣佛教會會報》。1943年十二月停刊。1947年,台灣省佛教會弘法組主任曾普信再創辦《台灣佛教》月刊,至1950年十二月停刊。
        本刊物內容除佛教教義之探討外,也有反應當的宗教狀況的時論,以及詩詞、燈謎、佛教消息等。又由於本刊物附屬於南瀛佛教會,因此,有關該會的組織活動,也都刊載在本刊之中。
        由於南瀛佛教會是日據時代台灣最重要的佛教組織,因此,其專屬刊物《南瀛佛教》的內容,也反映出日據時代台灣佛教的活動概況。自創刊以來,主持本刊或其中的撰稿人員,幾近網羅了當時台灣佛教界的全部菁英。如江木生、林德林、李添春、高執德、江木生、曾景來、田村智友、竹中黃貴、林學周等人都曾擔任本刊的主編。當時佛教界的知識分子也都以本刊為發表心得、意見的主要園地。因此,本刊也就成為研究日據時代台灣佛教的最主要史料。
        本刊所發表的文字,有中文與日文二種。二十世紀末,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得到國科會的補助,曾主持一項將本刊內之日文文章翻譯成中文的計劃。目前(2001)此一計劃仍在進行中。

南瀛佛教會

        日據時代影響力最大的台灣佛教組織。成立於1921年(大正十年)。創會儀式在艋舺(台北萬華)龍山寺前的艋舺俱樂部舉行。主其事者為當時台灣總督府內務局社寺課長丸井圭治郎,參與者有當時佛教及齋教界之精英分子,如:江善慧、沈本圓、陳火、黃監、林德林、鄭成圓、林永定等人。
本會之重要章程,略如下列:
    第一條:本會稱為南瀛佛教會,其本部漸置於總督府內務局社寺課內,支部應

                    其必要設置於地方,支部規則別以定之。
    第二條:本會以本島在住之本島人僧侶,齋友之有志者及地位高級有名望家之 

                    外護者組織。
    第三條:本會欲涵養會員之智德,而聯絡內地之佛教,冀圖佛教之振興,開發

                    島民之心地以為目的。
    第四條:以欲達本會之目的故舉行如左之事項:
            一、開催講習會、研究會及講演會。
            二、調查關於宗教之重要事項及發刊機關雜誌。
    第五條:本會役圓置之如左:
            一、會長一名由理事推薦。
            二、顧問一名同。
            三、副會長一名同。
            四、理事若干名由會員選舉。
            五、幹事若干名同。但由地方之事情理事得兼幹事。
    第六條:會長總理事務並代表本會。顧問輔佐會長,副會長輔佐會長,會長若

                    有事故之時可以代表,理事受會長之命掌理會務,幹事受長上之指揮 

                    從事庶務會計。
    第七條:會長對於會員中,有學識德望者命為教師,使其傳道布教。
    第八條:本會會員四種為如左:
            一、通常會員 會費年額納金二圓者,但得每年三月九月二回分納。
            二、正會員     會費年額納金五圓者,但納期與通常會員同。
            三、特別會員 一時納付金五拾圓以上者。
            四、名譽會員 碩學德高或於本會特有功勞者推薦之(以下從略)
        依上列第三條條文可知,本會的設置目的是在振興台灣佛教,而有關會務的推動則為第四條內容所載。其中,「開辦講習會、研究會及講演會」、及「發行機關雜誌」二者是本會在日據時代對台灣佛教影響最大的兩樣措施。
        以講習會為例,自1911年起至1936年為止,十五年間共開辦了十六次。講習地點分別在台北、台南、台中、新竹、基隆、高雄、屏東等地。講師則有日本弘法師(東海宜誠等人)、本地名師(江善慧、沈本圓等人)、留日歸台學者(李添春、曾景來、高執德等人)、社會名流(連雅堂等人)。可以說已網羅了當時佛教界及相關人士的菁英於一處。對於提昇台灣佛教徒的信仰水準,自有一定的影響力。
        此外,其所發行的刊物《南瀛佛教》,也成為薈萃全台佛學精華及推動台灣佛教發展的主要言論據點。這一刊物的內容,不祇是日據時代台灣佛教發展史的具體反映,而且與當時佛教的各項弘法措施也是相輔相成,有互動關係的。
        就政治與文化層面來看,本會當然也是在日本總督府監督之下的全台性人民組織。對於日本政令的配合與宣導,也是不可避免的。當時台灣本土佛教之逐漸被日本佛教同化,本會的影響力當也是其中一大誘因。
        綜合地看,本會是當時台灣佛教的中樞性組織,類似光復後至解除戒嚴之間的中國佛教會。從宗教、文化、政治、社會等各層面來衡量,本會的歷史意義都是不容忽視的。(《南瀛佛教會報》1卷1號;慧嚴〈西來庵事件後台灣佛教的動向〉,收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5-96頁)。

 

臺東佛教

        台東縣在台灣各行政區之中,是屬於開發較晚的地區。文化的發展,遠較西部各縣市落後,佛教的傳入也為時較遲。而且,在清代及日據時代,與佛教有關的文獻也不多。因此,近人對於這兩個時期的台東佛教,所知甚少。
        清代同治14年,同知(官名)袁聞柝曾在當地創置天后宮,這一民俗信仰寺廟到日據時代,被改成海山寺。此外,相傳在光緒年間清兵與原住民爭戰時,曾因缺水而禱告觀音菩薩,終得天降甘霖。之後,駐軍乃建寺供奉觀音菩薩。日據時代,該寺改宗日本佛教,成為日本曹洞宗在台東的布教所。此寺即是台東市東禪寺的前身。
        日據時代台東縣境新設的寺院,有靈岩寺(長濱鄉)、關山寺(關山鎮)、福蓮寺(池上鄉)等處。在當時,除了東禪寺是日本曹洞宗的布教所之外,日本淨土宗也曾在台東市設立台東教會所,在成功鎮設立新港教會所。可見當時的日本佛教也曾弘法於台東一帶。
        光復後,日本佛教勢力撤離,中國大陸的漢傳佛教漸入台東。到1997年為止,依文獻所載,台東縣總共有37座寺院。其中,台東市的寺院數量最多,共有十二座。卑南鄉有九座,位居第二。池上鄉有四座,大武鄉有三座。其餘諸鄉鎮,則僅一、二座而已。
        光復後的台東佛教,雖然比日據時代稍盛,但是在全台灣各縣市之中,當地佛教的發展仍然較為遲緩。其中,海山寺與東禪寺仍是較著名的寺剎。海山寺在日據時代曾延聘出身於月眉山的德韞、普明師徒來寺住持。其後,修然繼任,光復後繼由修和主持寺務。在這些月眉山系統的僧人主持之下,該寺法務銪進展。修然、修和二師都曾相繼膺任台東佛教會理事長之職,該寺在台東佛教界的地位

 

,也由此可窺。
        東禪寺在光復後仍由日據時代之住持一覺繼續主持寺務。一覺曾留學日本,修習日本曹洞宗學。回台後擔任東禪寺住持,與其生母普妙共同為該寺盡心盡力。一覺在台東縣佛教界聲望亦高,也曾出任台東縣佛教會長。
        此外,1958年開山的台東佛教蓮社,在1996年聘台北凌雲寺僧瑞麒主持寺務之後,寺宇規模漸具,法務漸興。高雄縣鳳山佛教蓮社的淨土名僧煮雲,也曾在1970年到卑南鄉,指導其弟子慈琛主持凌覺寺務。高雄市宏法市開山住持開證,也曾到大武鄉開創紫雲寺。可見光復後的西部佛教界,也逐漸有人想到台東開啟佛教新頁。(《台東縣寺廟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