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面對死亡

        「未知生,焉知死?」是聖哲孔子不正面回答子路如何祭祀鬼神時的反問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進一步應對,沒想到卻成千古疑雲公案,也影響漢民族對避談生死的心理找到一權威理論。其實人若無法透視生命的意義,不認真生活,也就無法參透死亡的奧秘。因此,生死意義是互相發明的。
        《一起面對生死》一書是譯自日本醫師山崎章郎所作,書中十一篇死亡過程,詳細描繪出當事人、家屬、醫者當下心情,恐慌、錯誤、迷惘或莊嚴不一而足。本書大概可分成「醫療→臨終」及「絕望→解脫」二模式。茲分述如下:
    一、自醫療救助開始,須先建立正確觀念──未在當事人同意下做沒必要的短暫延續生命的醫療行為是沒有意義的。醫院是以醫療為目的而建立,對進入醫院的病患是以「救治」為前題而進行此目的之行為;但對末期患者而言,不必要的醫療救治,才是痛苦的根由,尤其是華人社會裏,常以「為當事人好」為理由而隱瞞,或淡化病情,令當事人誤解、誤判己身病情,來不及完成「未竟之事」或餘願未了,致帶著深深不捨、遺憾、懊悔而離開世間。所以醫院對臨終者不是最適當或唯一去處。
    二、聽到噩耗開始,絕望即相隨不棄;不論王侯將相、大亨或小民,皆同等面對──死亡將來臨。屆時,孤獨是唯一僅存心底的感覺,只有信賴而真摯不欺的愛之關懷,才能連結死亡並轉化生命歷程,使末期者能在「信賴」基礎下對生命摯愛,進而產生共鳴,告別這美好人生。
        安寧照顧是針對末期病人及親人所提出支援設施、計劃。協助病人在生命末期,猶能愉悅、自在地做自我選擇,且在自己意志下存活。在醫療時,能減輕甚或除去痛苦才是一大重點,而非延續生命。以病人的意志作選擇,隨時將正確訊息告知,以提供作抉擇的依據;如此,病人的人權才會受到最大的尊重與保護,其生命的尊嚴也才能圓滿。
        舉凡醫生、護士、社工員、營養師、宗教家、或志工,只要是達成病人需求的團隊,皆是缺一不可;且家屬亦同病人一樣可獲全方位支持。故不論在設備上、心理上能面面俱到,使即將的別離,能在人特有的情感交流下同悲、同喜、同泣;也因中間不夾雜虛偽成份,病人才能具體感受到愛與被愛,並在這樣的情感中活著。
〈給兒子的一封信〉中,令四十三歲中年的我熱淚盈眶,尤其家有幼兒者,感受特深。當身為父母,窮一生精力尚不能陪伴子女成長、茁壯就要離去時,那是多麼的不捨,一種不甘的無力感無法逝去。文中病人(父親)告訴子女:「能陪我超越死亡的,既不是勇氣、也非放棄,而是愛;當我們感受到愛與被愛時,所有恐懼將會消失。」這句話令我盈眶淚水汩流,也更堅定愛的信念。
        死亡是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也是另一生命的開始。既然已知生命的意義,當死亡來臨時,在充分安寧照顧下,就能通過高度心性體認,克服死亡的恐懼,以便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