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國地區的「遍路之旅」
──八十八寺院巡禮(下)
藍吉富
七、四國寺院的所屬宗派與八十八靈場
〔四國的寺院〕
由於在四國遍路之旅中,總共有八十八座寺院被編列成為一個遍路網絡,因此,有若干外國人會誤以為四國全部的寺院總數就是八十八座。事實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四國寺院的總數,到1992年為止總共有236座。巡禮寺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
西元1992年,日本雄山閣出版社出版了《日本名剎大事典》(圭室文雄主編)一書,卷末附錄有日本現存各宗派的寺院名錄。筆者依據這一寺院名錄,畧加統計,得到下列數據與實況:
(一)四國的佛教寺院,總數為236寺。其中,各宗派所有寺院數量,如下所列:
⑴ 真言宗:137寺。
⑵ 天台宗:12寺。
⑶ 淨土宗:10寺。
⑷ 淨土真宗:17寺。
⑸ 臨濟宗:30寺。
⑹ 曹洞宗:16寺。
⑺ 日蓮宗:10寺。
⑻ 黃檗宗:2寺。
⑼ 單立寺院:2寺。
(二)從各宗所有寺數來看,真言宗所擁有的137寺,佔全四國寺院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他各宗所擁有寺院的總合,比真言宗一宗的數量還要少。可見真言宗在四國佛教信仰界確居首要地位。
(三)由於真言宗是弘法大師空海所創立的宗派。因此,該宗在四國佛教界的冠軍地位,也彰顯出弘法大師對四國信仰界影響力之無可比擬。
(四)由於遍路之旅的88寺之中,有81寺屬於真言宗。因此,四國的遍路信仰,可以說是空海的真言宗所主導的佛教文化活動。
〔巡禮的其他常識〕
關於巡禮這88座寺院,除了前述諸項之外,還有一些常識也附此一提:
(一)巡禮八十八寺院的行動,日文常用「打」字形容。如果從第1番依序走到最末的88番,這種行程叫做「順打」。反之,如果從88番往回走到1番,則叫做「逆打」。如能一次走完八十八寺,叫做「通打」。分開時段,每次走某一區域,謂之為「區切打」。
(二)對於遍路的走法、歷史、掌故都能熟諳,而且有豐富遍路經驗的前輩巡禮者,被稱為「先達」。透過日本「四国八十八箇所靈場会」所公認的「先達」,據傳已經超過一萬人。
(三)在巡禮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當地人,對遍路者以茶、甜點、烏龍麵等物免費招待。這種善意款待巡禮者的舉動,在靈場地區頗為常見,也頗為感人。日本人稱之為「接待」。這種「接待文化」頗可以呈現遍路之旅的特質。依據日本的傳統,當有人接待你、款待你物品時,必須歡喜接受,不要拒絕。最好能將自己備用的納札回送一枚給接待者。
(四)巡禮途中,每夜睡眠前,應將金剛杖之染汚處洗淨。
(五)在巡禮途中過橋時,金剛杖要提在手上,不要敲打到橋面上。相傳空海生前在各地修行時,曾經夜宿橋下。因此,後世巡禮者思及空海往年這一勤苦修行,乃規定在過橋之時,應小心翼翼地、想像著橋下安眠的空海、而不忍心用杖擊地面來吵醒大師。
〔八十八靈場〕
(一)日本四國巡禮的風氣,相傳肇始於室町時代(1336-1573),而極盛於江戶時代中葉(1804-1829)。至於是何人何時將八十八寺編列成今形,則不得而知。
(二)現代佛教徒之巡禮者,每到一寺,最好先注意大殿(本堂)供奉的主尊是哪一尊佛菩薩,禮拜過後,再到大師堂(或御影堂)參禮弘法大師。日本寺院大殿所供奉的尊像,隨宗派差異而有不同。與臺灣寺院的大殿,常有差異。所以,先行認識之後再作禮拜,是比較正確的。
(三)靈場一覽(寺名之下,括弧中所列,即該寺大殿所供之主尊)
〈發心道場〉(皆在德島縣)
第一番 靈山寺 (釋迦如來) 德島縣鳴門市
第二番 極樂寺 (阿彌陀如來)
德島縣鳴門市
第三番 金泉寺 (釋迦如來) 德島縣板野郡
第四番 大日寺 (大日如來) 德島縣板野郡
第五番 地藏寺 (延命地藏) 德島縣板野郡
第六番 安樂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板野郡
第七番 十樂寺 (阿彌陀如來)
德島縣板野郡
第八番 熊谷寺 (千手觀音) 德島縣板野郡
第九番 法輪寺 (涅槃釋迦如來)
德島縣板野郡
第十番 切幡寺 (千手觀音) 德島縣阿波郡
第十一番 藤井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麻植郡
第十二番 燒山寺 (虛空藏菩薩)
德島縣名西郡
第十三番 大日寺 (十一面觀音)
德島縣德島市
第十四番 常樂寺 (彌勒菩薩)
德島縣德島市
第十五番 國分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德島市
第十六番 觀音寺 (千手觀音)
德島縣德島市
第十七番 井戶寺 (七佛藥師如來)
德島縣德島市
第十八番 恩山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小松島市
第十九番 立江寺 (延命地藏)
德島縣小松島市
第二十番 鶴林寺 (地藏菩薩)
德島縣勝浦郡
第二十一番 太龍寺 (虛空藏菩薩)
德島縣阿南市
第二十二番 平等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阿南市
第二十三番 藥王寺 (藥師如來)
德島縣海部郡
〈修行道場〉(皆在高知縣)
第二十四番 最御崎寺 (虛空藏菩薩)
高知縣室戶市
第二十五番
津照寺 (地藏菩薩) 高知縣室戶市
第二十六番
金剛頂寺 (藥師如來) 高知縣室戶市
第二十七番
神峰寺 (十一面觀音) 高知縣安芸郡
第二十八番
大日寺 (大日如來) 高知縣香美郡
第二十九番
國分寺 (千手觀音) 高知縣南國市
第三十番
善樂寺 (阿彌陀如來) 高知縣高知市
第三十一番
竹林寺 (文殊菩薩) 高知縣高知市
第三十二番
禪師峰寺 (十一面觀音) 高知縣南國市
第三十三番
雪蹊寺 (藥師如來) 高知縣高知市
第三十四番
種間寺 (藥師如來) 高知縣吾川郡
第三十五番
清瀧寺 (藥師如來) 高知縣土佐市
第三十六番
青龍寺 (波切不動明王) 高知縣土佐市
第三十七番
岩本寺 (不動明王) 高知縣高岡郡
第三十八番
金剛福寺 (三面千手觀音) 高知縣土佐清水市
第三十九番
延光寺 (藥師如來) 高知縣宿毛市
〈菩提道場〉(皆在愛媛縣)
第四十番 觀自在寺 (藥師如來)
愛媛縣南宇和郡
第四十一番
龍光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北宇和郡
第四十二番
佛木寺 (大日如來) 愛媛縣北宇和郡
第四十三番
明石寺 (千手觀音) 愛媛縣東宇和郡
第四十四番
大寶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上浮穴郡
第四十五番
岩屋寺 (不動明王) 愛媛縣上浮穴郡
第四十六番
淨瑠璃寺 (藥師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四十七番
八坂寺 (阿彌陀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四十八番
西林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松山市
第四十九番
淨土寺 (釋迦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五十番
繁多寺 (藥師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五十一番
石手寺 (藥師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五十二番
太山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松山市
第五十三番
圓明寺 (阿彌陀如來) 愛媛縣松山市
第五十四番
延命寺 (不動明王) 愛媛縣今治市
第五十五番
南光坊 (大通智勝如來) 愛媛縣今治市
第五十六番
泰山寺 (地藏菩薩) 愛媛縣今治市
第五十七番
榮福寺 (阿彌陀如來) 愛媛縣越智郡
第五十八番
仙遊寺 (千手觀音) 愛媛縣越智郡
第五十九番
國分寺 (藥師如來) 愛媛縣今治市
第六十番
橫峰寺 (大日如來) 愛媛縣周桑郡
第六十一番
香園寺 (大日如來) 愛媛縣周桑郡
第六十二番
寶壽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周桑郡
第六十三番
吉祥寺 (毘沙門天) 愛媛縣西條市
第六十四番
前神寺 (阿彌陀如來) 愛媛縣西條市
第六十五番
三角寺 (十一面觀音) 愛媛縣川之江市
〈涅槃道場〉(66番在德島縣,其餘皆在香川縣)
第六十六番
雲邊寺 (千手觀音) 德島縣三好郡
第六十七番
大興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三豊郡
第六十八番
神惠院 (阿彌陀如來) 香川縣觀音寺市
第六十九番
觀音寺 (聖觀世音) 香川縣觀音寺市
第七十番
本山寺 (馬頭觀音) 香川縣三豊郡
第七十一番
彌谷寺 (千手觀音) 香川縣三豊郡
第七十二番
曼荼羅寺 (大日如來) 香川縣善通寺市
第七十三番
出釋迦寺 (釋迦如來) 香川縣善通寺市
第七十四番
甲山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善通寺市
第七十五番
善通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善通寺市
第七十六番
金倉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善通寺市
第七十七番
道隆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仲多度郡
第七十八番
鄉照寺 (阿彌陀如來) 香川縣綾歌郡
第七十九番
高照院 (十一面觀音) 香川縣坂出市
第八十番
國分寺 (千手觀音) 香川縣綾歌郡
第八十一番
白峰寺 (千手觀音) 香川縣坂出市
第八十二番
根香寺 (千手觀音) 香川縣高松市
第八十三番
一宮寺 (聖觀世音) 香川縣高松市
第八十四番
屋島寺 (十一面千手觀音) 香川縣高松市
第八十五番
八栗寺 (聖觀世音) 香川縣木田郡
第八十六番
志度寺 (十一面觀音) 香川縣大川郡
第八十七番
長尾寺 (聖觀世音) 香川縣大川郡
第八十八番
大窪寺 (藥師如來) 香川縣大川郡
八、結語
前面的陳述,展示的是遍路之旅的大畧輪廓。對於有意前往四國走一趟巡禮之行的國人而言,先具有這些常識應該是比較恰當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遍路之旅似乎有逐漸國際化的趨勢。不少外國人也紛紛前往四國參與這種行程,臺灣人也不例外。不過,新時代的遍路者,其所參與的動機,並非全然與早期日本人一樣。依據筆者的觀察,當代遍路者的心態,可以分成下列幾類:
(一)信仰者:遵循日本四國的原始遍路傳統,依照拙文所提出的上述方式,去作八十八寺的信仰式巡禮。這類巡禮者,以四國居民或真言宗信徒居多。其心態是追隨弘法大師的修行足跡,並作消災解厄的祈願。
(二)祈求者:身膺疾病、或遭逢生活上的困厄,擬以遍路式巡禮去化解個人或家人的災難。這類遍路者對真言宗教義不一定熟諳,但對弘法大師的神力庇佑則頗有期待。
(三)鍛鍊者:對巡禮八十八寺的壯舉頗為好奇,且有意嘗試,以鍛鍊個人的毅力,並開拓個人對生活與生命的視野。這類遍路者對遍路的原始意義及弘法大師的精神,並不一定認識,也不一定去祈求解厄消災。雖然如此,他們走過之後,也有可能獲得豐富的啟發與深度的生命感受。
(四)觀光者:對日本的佛教寺院有探訪的興緻,在熟遊關西、關東各大寺院之後,想看看四國地區寺院的風貌,因此選擇八十八寺之部份或全域,去做觀光式的巡禮。這類巡禮者多半用搭車方式參與,因為徒步巡禮太耗時間。
上面所提出的四類,分別代表信仰式、祈求式、鍛鍊式與觀光式的四大類型。各類型有各自的意義,不須抑此揚彼。如果能用這種視野去觀察遍路之旅,當可以將這種巡禮推廣到全人類,而不至於將它限定在宗教信仰圈之中。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