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泰國、緬甸、越南佛像展

 
                               台南藝術學院副教授 潘亮文
  釋迦牟尼約於西元前五世紀左右創建佛教後,興起於印度的佛教文化
的發展與影響涵蓋了整個亞洲地區,向東傳至中國經韓國到日本,一般而
言,稱此路線為大乘佛教系統;印度佛教在傳入中國的同時,另有一路線
由印度直接經孟加拉灣傳入東南亞地區,至少由出土的大乘佛教文物可茲
證明。另外,印度上座部佛教向南傳至斯里蘭卡,爾後再傳至東南亞地區
,此一路線統稱為南傳佛教,約於十二、三世紀左右,這南傳的上座部佛
教已成為東南亞地區宗教信仰的主力,時至今日依然興盛。
  現在我們所謂的東南亞地區國家包括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寮國、
高棉、越南、印尼與菲律賓等諸國,然而此次的佛教文物展以泰國、緬甸
與越南三國的佛教造像為主。
  在越南方面,自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地,於西元前二一四年設立南海(
廣州)、桂林(鬱林)、象郡(日南,即在今越南北部)三郡,受中國直
接的管轄,其後雖先後成立不少的王朝,但大抵而言,越南一直與中國保
持密切的關係,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地區的發展,越
南至今仍以大乘佛教較占優勢,佛教藝術的表現題材與造像風格皆深具中
國風味。
  由泰族、猛族等民族所組成的泰國,約在十三世紀左右,建立泰族最
初的王朝──素可泰王朝(中國史料稱之為暹),繁榮於十三至十五世紀
,接受從斯里蘭卡傳來的上座部佛教,奠定了泰國佛教發展的基礎。以阿
瑜陀耶(又稱大城)為中心建立的阿瑜陀耶王國(一三五一∼一七六七)
,向北發展後兼併素可泰,控制了湄南河中、下游和馬來半島相當大的一
部分。十六世紀中葉,受緬甸侵略,一時失去統一,後又恢復獨立,於一
七六七年再度受到緬甸攻擊而滅亡。至今的泰國王朝約於此時建立,拉瑪
一世(一七八二∼一八○九年在位)移都曼谷,正式建立所謂的曼谷王朝
。佛像頭頂上有火焰狀之飾物,蛋臉,眉毛成弓狀,俯視眼,微笑,多裝
飾與遊行佛的造像題材成為泰國佛像的主要特徵。
  以緬甸族為主,包含撣族、猛族等民族所組成的緬甸,遲至一○四四
年時,由緬甸族建立最初統一的國家──蒲甘王朝,勢力範圍包括現在緬
甸的大部份地區,一○五七年征服猛族所建的直通王國,接受猛族文化,
當蒲甘王朝極盛一時,其勢力也曾先後伸展至泰國北部,達到泰國南部,
於一二八七年因元世祖出兵攻伐而滅亡。其後諸小王朝同時並存,如於南
部緬甸的猛族建立勃固王朝(一二八七∼一五三九年),該王朝與位於上
緬甸的阿瓦王朝從十四世紀末到十五世紀初相互展開激烈戰爭;或相繼成
立,如建於一五三一年的東固王朝國王莽應龍在一五五六年佔領泰的清邁
王朝,一五六三年左右進攻阿瑜陀耶等泰族王國成為大國,滅亡於一七五
二年,取而代之的是雍籍牙王朝(又稱貢榜王朝,一七五二∼一八八五年
),曾於一七六七年時再入侵阿瑜陀耶,一七八五年併吞位於緬甸西南部
的阿拉干王國,爾後歷三次英緬戰爭,於二次大戰後獨立成為今日的緬甸
。或許是因為各民族長期處於相互攻伐的爭戰中,佛像的臉部出現種族的
表徵成為緬甸佛像的最大特色。
  然而在歷史發展的歲月中,我們不難發現泰、緬的疆界,隨著兩國國
力的興盛時有變遷,文化發展相互影響,佛教造像亦是如此。成為今日東
南亞地區宗教信仰主力的南傳的上座部佛教藝術,表現題材是以釋尊造像
為主要的內容,其次是僧侶、供養人等,而不見有我們熟悉的菩薩造像。
此次展出的佛教造像作品中,雖有不少的現代作品,但祂們如實的呈現當
地特有的面相與獨特的飾物,是值得我們細細的品味,作為認識東南亞佛
教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