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善思


壹、前言
        佛弟子,從佛陀正法的光明中,身受佛陀無比的恩德,並學習到真智慧,以及無限的悲願與信心;進而從黑暗中走向光明,漸離苦惱而得清涼,跳脫險惡而登坦途,化極苦為極樂。因此,在「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中,為適應眾生崇敬的心理,經典不斷傳出念佛滅罪、往生淨土、不退菩提心等信念,漸漸強化了念佛的功德。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淨土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原則的說,大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的。」1可見大乘佛法的興起,是由於念佛法門的發達,而逐漸開展起來的。
        佛法依眾生根性的不同,修行的法門也就有所不同。「大乘佛法」特重信而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由此引發悲心、慈心,進而趨向菩薩的大行。
        「六隨念」中的念佛,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六念是以念佛為先的。所以,重信菩薩所修行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所說:「菩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說罪懺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然。」2 但是念佛法門,並不僅限於信與持名,也可以引向智證的念佛三昧。所以依念得定,依定發慧,依慧而得解脫。
        大乘經典所介紹的十方淨土中,各有特色,尤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最為殊勝。所以,如何具足往生極樂淨土或其他淨土的條件,是大家所關心的。再者,初學佛的人,必先以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去除染念。念佛法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此,將研讀心得,歸納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貳、念佛法門的理論與開展
        「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是佛法邁向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度佛教初期,是沒有佛像,僅有菩提樹、法輪、足跡,象徵佛陀的成佛、說法、遊行。所以初期的念佛,僅限於念佛的十種德號,也就是念佛的功德。
        佛為病苦、恐怖、憂慮等眾生,開設念佛法門。由念佛功德而消除眾生的憂悲苦惱。《妙法蓮華經》中也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3因此念佛,不但能免於苦難,而且能種下善根,並成為往生淨土的因緣。如心性怯弱、業障深重者,可時時念佛,多作懺悔。廣集善根福德資糧,才不致於辜負佛菩薩的慈悲攝受。
        由於眾生的心,散亂起伏多變,必須有一法使其依止,然後才能漸漸安住。不但定依念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
        「念佛」一詞,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最早出現於《阿含經》。如念佛、念法、念僧的三隨念;或加念施、念天、念戒的六念法門,都是以繫心思惟的念。《增壹阿含經》中所說的念佛是:包含佛身與功德;十力、四無所畏;佛相端正莊嚴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佛陀在世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佛陀、比丘僧,以及佛陀與比丘所開示的法,作為繫念的內容。
        念,是佛法的修行方法之一。念是心念,是繫念一境而使之分明現前。真正的念佛,是要使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而得正定。
念佛法門的發達,是在大乘佛教時期,與造作佛像有關。大乘佛法中以「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在《十住毘婆沙論》所說的,是先說稱念佛名、憶念、禮拜,進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一般而言,易行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對於稱名(語業)、禮拜(身業)、憶念(意業),這是對於佛陀的敬信而起的清淨三業。在佛前修懺悔、勸請、隨喜,以回向佛道,不但能成就信心而引生慈悲心,並能進修六波羅蜜。求生淨土,也不是為了享受安樂,而是為了繼續精進菩薩道;因為淨土中沒有障礙,容易修行,所以是易行道。
參、念佛法門的種類
        印順導師把念佛的類別分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四種。
    一、稱名
        口稱南無佛,是表示歸依禮敬的誠意,而求佛的慈悲攝受。「稱名」是憶念佛而口稱佛名,希望以稱念佛名的音聲,獲得感應與救度。
        稱佛名號,與禮敬諸佛、稱揚讚歎佛有關,都是歸依佛陀,而表現於身口的誠敬行為。所以稱念佛名,是教內極為普遍的宗教行為。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如《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玄奘法師別譯作「思惟」。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而且內心必須思惟繫念。由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而體會到佛的功德,繫念思惟的念佛。
        稱名念佛的音聲:有大聲、細聲、默念三種。在念佛的過程中,三種都可交互使用。
        稱念佛名,是在危急苦痛時;或無法修學高深法門,甚至臨命終時,教以念佛法門,容易修學。稱名念佛的易行道,也因容易修學,而廣大的流行起來。近代的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以稱名念佛為唯一法門。以教化的普及層面來說,易行道的稱念佛名,確實是值得讚歎的。  
        執持佛名號的易行法門,主要能懺除罪業;往生清淨佛土;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念佛名號而求生淨土,在「大乘佛法」中,是十方諸佛所揭櫫的共同法門。
    二、觀相
        這可以分為觀色身相、觀法身相二種。觀色身相:即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觀法身相:即念佛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
        大乘普遍重視的,是念佛色身相。如《坐禪三昧經》說:「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4《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也說:「如來滅後,多有眾生,以不見佛,作諸惡法。如是等人,當令觀像;若觀像者,與觀我身等無有異。」5所以佛像的發達,與念佛色身相好是有關的。
        初學者可先以觀佛像的修法。再以「色身觀法」;進而「法身觀法」,念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或先觀佛像,把佛陀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解說「念佛」,是念佛十號,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這包括了念佛名號、念佛色身與念佛功德法身三類。
    三、唯心
        唯心念佛,是出於《般舟三昧經》的。初學「般舟三昧」的行法,是從「觀相念佛」開始,但到了三昧成就,佛相現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問答,能解說經義。因而覺察到,這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並類推到三界生死,都是由自心所作、所現,虛妄不實的。即使是能念的心,也是空無所有的,而進入三解脫門。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相」的過程。
    四、實相
        「實相」或「諸法實相」,玄奘法師譯為「實性」或「諸法實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此法念佛,分為五陰;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生身);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法身)。
        一般解說世尊以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中阿含經》卷七說:「若見緣起便見法」6,所以見法空無自性就是見佛,因此念十二因緣。
        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所以《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無憶故,是為念佛。」7 「無憶」的念佛,是直接以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相的,所以名為「實相念佛」。因此,由如幻如化的因緣,而深悟一切無所的空性為佛,稱為「實相念佛」。
        念佛,發展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在四類念佛中,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一般所宏通的淨土法門,都著重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信求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
肆、念佛法門的特色
        念佛法門,有他增上、易行道、異方便三種特色。
        他增上:修學佛法雖然重於自力,但是他力也是確實存在的。自力與他力,必須互相展轉增上。念佛法門是依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他力),才有往生淨土的可能。所以,念佛法門是屬於他增上的。
        念佛法門是為怯弱下劣根性、業障深重、修行不易的眾生而施設。所以,念佛、懺悔、勸請、迴向等,可以增長善根、消除業障,也都是屬於易行道。
        方便有正方便、異方便兩種。《妙法蓮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8到了大乘佛法時期,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給與新的詮釋以外,更有異方便的教導:如廣修供養,興建寺院,造畫佛像;乃至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等。
伍、念佛三要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
    一、信:修淨土法門者,不但要確信淨土的實有,而且還要相信淨土的清淨莊嚴;更重要的,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既深且廣。
    二、願:有信心之後,當然要有願行。但切實修學佛法者,因法門無量,只能選擇與自己意趣相投合的,因此便由信而進一步的發願實行。淨土法門的願,除了願成佛道、願度眾生以外,主要是願生彼國。眾生願與佛願相應,往生淨土,才有可能。
    三、行:行,有往生淨土的主行與助行。《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9。 可見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因緣,增長福德資糧,才能往生淨土。例如:孝敬父母、佈施、持戒、讀誦大乘經典等善根福德,應該隨份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因此,欲求往生淨土,念佛是主行,培植善根福德是助行。
        信、願、行的結合,是淨土念佛法門的三要,缺一不可。現生念佛,能使眾生積集善根福德資糧,修六度萬行,展轉增上,定慧成就,身心清淨,才能與淨土相應,往生淨土中。往生淨土後,各種善緣具足,容易修學。
陸、念佛法門的實踐
        印光大師說:念佛必須具備「口念、耳聽、心想」三到;三者同時相應,念得清晰明了。稱名時,要用自己的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跟著音聲明明白白的起念。如此才容易修得一心不亂。總之,不論時間長短,佛號多少,都必須要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使心不散亂。  
        念佛,是大乘佛法的通泛法門,通常有二種:一是定時念佛:如早晚的定時念佛。二是平時念佛:是在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時念佛、平時念佛,由於限於時間及世事紛擾的影響,不容易專精。所以,也不容易達到一心不亂。
        結七念佛是一種加行。是擺脫世俗雜務,在七天之內,專心一意,以念佛為方法,希望達到一心不亂,並願往生極樂世界。佛弟子,除了平時與定時念佛之外,參加佛七共修,是精進修學的好方法,也能增強自己統攝身心的功力。所以國內道場,經常舉辦佛七,以成就大家專心修學。
柒、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
        「大乘佛法」的念佛見佛,主要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念十方現在一切佛的法門;般舟三昧的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三昧」,是專念現在佛而佛現前的三昧。
        念佛三昧的修習,是與懺悔等相結合的。除「稱名」以外,主要是從佛像觀、生身觀、功德法身觀,到十方佛觀,次第增進的。
因此,修習念佛三昧時,必須念念唯此佛念,遠離掉舉、昏沉,沒有雜念摻入,而且要相續,沒有間斷,念念等流下去;不但惡念不起,除了佛號以外,其他的善念也不生起。淨念相續時,經常會有清淨法樂,或聞到香氣,或光明乍現等,佛像清清楚楚的現前,也就能達到一心不亂。由念佛而得定,稱為念佛三昧。
        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繫心正念的觀念。在三昧中現起的佛,不但是相好莊嚴:光明徹照,而且是能行動,能問答的。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能真正放下萬緣,唯一淨念,即使是短時相續,也能達到一心不亂。
        若有眾生平時不知佛法,到了臨命終時,得到善知識的啟發,因而虛心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惡,也能在短暫時間內,以一心一意、至誠懇切的念幾聲佛號,而往生淨土。這因為受到死亡的恐懼以及墮落的怖畏,所以信願的熱忱就特別深切,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心不亂,而得往生。
捌、結語
        念佛法門的廣大流行,主要原因之一是:「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
        念佛能往生佛國,念佛能消罪業,生生世世見佛聞法,得不退轉,而滿足佛弟子的願望,是一切念佛法門盛行的原因。所以,《大智度論》卷七中也說:「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10
在「大乘佛法」中,念佛執持名號,雖然是適應信行人的易行道,但念佛修習三昧,是從「觀相」、「唯心」而深入實相的;所以易行道本是甚深難行道的方便,善巧誘導行者深入的。
        所以,現世的佛弟子,雖生不逢佛陀在世,但透過修行也能往生佛國,見佛聞法。或依教奉行,以修行之力,結合同願同行者,發揮大乘菩薩精神,著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共同創造人間淨土,也是報答佛恩的方法之一。
參考資料:
•印順導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方便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大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五冊。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註釋:
1.印順導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759 。
2.《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七,《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82b-c。
3.《妙法蓮華經》卷第一,《大正藏》第九冊,頁9a。
4.《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1a。
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90a-b。
6.《中阿含經》卷七,《大正藏》第一冊,頁467a。
7.《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大正藏》第五冊,頁126b起。
8.《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大正藏》第九冊,頁10a。
9.《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47b。
10.《大智度論》卷七,《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