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集》講記(九)

八、雜明修行及退不退門(中)

唐‧慧沼大師撰 呂姝貞講述

肆、菩薩行及十種對治
        至於該如何實踐菩薩行?如何對治修學過程中的惡習?
        慧沼大師在《勸發菩提心集》中,除了闡述豐富的「菩薩行」內容外,更以月淨光德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說明菩薩主要「以大悲為本,為一切眾生」,並進而層層提出直心、平等心、無異離異行、深淨心、無上菩提心、六度、方便慧、不放逸心、三善行、十善道、持戒、正憶念、正觀、堅念不忘  5  等菩薩行根源,明確陳述:心清淨、作利益一切眾生清淨、修行清淨、業果清淨、不疲倦、滿足一切助菩提法、隨順利益一切眾生、戒清淨、身口意業三法清淨、善修十善業道、不隨順諸過、無彼處過、善取正教觀有為法、受教不忘等菩薩行的十四種內容。進而以菩薩到達大涅槃所必備的十波羅蜜,來對治慳貪、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癡、煩惱、顛倒心、不自在心、有我相等十種不得無上菩提之惡習。
    一、菩薩行
        《文殊問經論》云:有天子,名月淨光德,問文殊師利言:「菩薩初觀,於何法故,行菩薩行,依何法故行菩薩行?」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上說:有一位稱為月淨光德的天子,請問文殊師利菩薩說:「諸菩薩初觀哪一種法來實踐菩薩行?又依哪一種法來實踐菩薩行?」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行,以大悲為本,為諸眾生。」
        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天子!一切菩薩行,為利益一切眾生,以大悲愍心為根源。」
        (一)心清淨
        又問:「大悲,以何為本?」答:「以直心為本。」
        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的大悲心,又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天子!諸菩薩大悲心,以質直清淨而無諂曲的心為根源。」
       (二)作利益一切眾生清淨
        又問:「直心,以何為本?」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
        天子又問:「文殊師利!一切菩薩質直清淨而無諂曲的心,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天子!諸菩薩直心,以對於一切眾生,皆能不生起怨親等差別見解的平等心為根源。」
        (三)修行清淨
        又問:「於一切平等心,以何為本?」答:「以無異離異行為本。」
        天子又問:「文殊師利!一切菩薩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是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天子!諸菩薩對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即以沒有差別,也遠離差別的行為為根源。」
        無異離異行,即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既「無」有差別的「異」性,同時也遠「離」了差別的「異」性,所以,稱為無異離異行。
        (四)業果清淨
        又問:「無異離異行,以何為本?」答:「以深淨心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能沒有差別且遠離差別的行為,是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無有差別及遠離差別的行為,以清淨增上的深淨心為根源。」
        (五)不疲倦
        又問:「深淨心,以何為本?」答:「以阿耨菩提心為本。」
        天子又問:「一切菩薩清淨增上的深淨心,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清淨增上的深淨心,以勤求無上菩提心為根源。」
        (六)滿足一切助菩提法
    又問:「阿耨菩提心,以何為本?」答:「以六波羅蜜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無上菩提心,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無上菩提心,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為根源。」
        (七)隨順利益一切眾生
        又問:「六波羅蜜,以何為本?」答:「以方便慧為本。」
        天子又問:「一切菩薩勤修六度,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實踐六度,期能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因而須以方便善巧的智慧為根源。」
        (八)戒清淨
        又問:「方便慧,以何為本?」答:「以不放逸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方便善巧的智慧,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諸菩薩方便善巧的智慧,以勤修善法、斷除惡行的不放逸為根源。」
        (九)身口意業三法清淨
        又問:「不放逸心,以何為本?」答:「以三善行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不放逸心,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諸菩薩不放逸心,以身、口、意三善行為根源。」
        (十)善修十善業道
        又問:「三善行,以何為本?」答:「以十善道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身、口、意三善行,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諸菩薩三善行,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等十善業道為根源。」
        十善業道,即十善,為佛教對世間善行的總稱。它是由不殺生等三種身業、不妄語等四種語業,以及不貪欲等三種意業所組成的。
        有關十善業道所含的意義,則如下所述:
         1.不殺生:即不殺害眾生的生命。上至諸佛、菩薩、聖人、師長、僧眾、父母,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凡有生命者,皆不得殺害。但是其中仍有輕重之分:若殺父母、師長、僧眾、聖人,其罪深重,是屬於逆罪;若殺其餘之人,則稱為犯根源性罪,不容懺悔。若殺害一切非人,則稱為犯中罪;若殺畜生,則稱為犯下罪。中、下之罪皆可懺悔,其餘皆不可懺悔。
    2.不偷盜:宜稱為「離不與取」較妥確,即不侵佔奪取他人的財物。離,遠離,不為之意。若常住、僧眾、信施、民眾之物品等,凡有所歸屬者之一切物質,如未得所有權人之同意,或奪、竊、詐諸取,乃至偷稅冒渡等,皆為不與而取。此不與取戒,以盜僧物的過失最嚴重,盜鳥獸、四錢以下等物,屬於輕罪,可以懺悔。
         3.不邪淫:也稱為「離欲邪行」。即不與配偶以外的人行淫。居家學佛只許於正常夫婦間之正淫,其餘或者因為國法不容、佛法不許,或者因為親屬保護人所不同意,皆不得行淫。
         4.不妄語:也稱為「離虛誑語」。即不講虛誑騙人的言語。凡是為自己或親朋好友之利益,或為使怨敵受害而說不實之語,皆為妄語。如:見聞覺知言不見聞覺知、不見聞覺知言見聞覺知等,是屬於小妄語,皆可懺悔。但,若未證聖果,而說證得須陀洹果等;乃至實未得定、未見諸好相等,而說得定或見香、花、菩薩、聲聞、天人神鬼等,皆為大妄語,犯則罪重,不可懺悔。
         5.不兩舌:指不說離間他人之言語,意即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或存破壞他人和好的動機。
         6.不惡口:指不說粗惡及使人難堪或不悅的語言,如:冷嘲熱諷、呵罵、惡意攻訐或尖酸刻薄的批評等。
         7.不綺語:指不說無意義語或出於散亂心的雜穢語,如:情歌艷曲、誨盜誨淫、說笑搭訕,或者天南地北等言不及義之語,來浪費時光或戕害身心。
         8.離貪欲:指對他人的妻室(或丈夫)、權位、財物等,不生貪戀而欲得的心理,也不作取得他人財物等計畫,而能安份知足,遠離貪欲心。
         9.離瞋恚:指對眾生常思順行、仁慈,永捨熱惱,不起瞋恚忿恨心,更不作損害他人的設想。
       10.離邪見:指心安住於正見。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凡夫聖人等,並明確了解事物不誑也不曲。
由上述可知十善業之重要性。由其內容中,更可看出格外重視語業;因為語業是人類和樂共處的根源德行。自從有文字,再加上近代發明的電話、電視、網路,讓人類意識更是息息相通,而危害性也更大。
       (十一)不隨順諸過
        又問:「十善道,以何為本?」答:「以持戒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十善業道,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十善業道,以護持戒法為根源。」
       (十二)無彼處過
        又問:「持戒,以何為本?」答:「以正憶念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護持戒法,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護持戒法,以如理作意的正憶念為根源。」
        正憶念,即如理作意,是從正聞而起的正思。菩薩心恆常正憶念,如:念佛、念法、念僧,念無常、無我,或念法性本空、本淨等。
       (十三)善取正教觀有為法
        又問:「正憶念,以何為本?」答:「以正觀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如理作意的正憶念,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一切菩薩正憶念,以正慧了知真如的正觀為根源。」
        正觀,即以正慧了知真如,或觀八不中道,或行者能離斷、常等八邪名。
       (十四)受教不忘
        又問:「正觀,以何為本?」答:「以堅念不忘為本。」
        天子又問:「諸菩薩正觀,以什麼為根源?」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諸菩薩正觀,以常憶持不忘一切法無常、苦、無我為根源。」
     二、十種對治
        《文殊問經論》下云:菩薩有十種對治,即十波羅蜜所對治法: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下:諸菩薩有對治慳貪、惡業、瞋恚、懈怠、亂心、愚癡、煩惱、顛倒心、不自在心、有我相等十種不得無上菩提之法,即十波羅蜜:
        (一)布施對治慳貪
        對治慳貪:布施故。
        布施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大悲為首,為求佛智菩提,以修習佛道,所修善根,如:財施、法施、無畏施等,施與一切眾生,以對治貪求而無滿足的慳貪心。
        (二)持戒對治破戒
        治破戒心:身、口、意業清淨故。
        持戒波羅蜜:持守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能對治惡業,除滅一切煩惱且常自省,使身、口、意三業皆能清淨。
        (三)忍辱對治瞋恚
        治瞋恚心:修行清淨大慈悲故。
        忍辱波羅蜜:菩薩以慈悲為首,修學清淨大慈大悲之心,為不惱害一切眾生,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以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修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以對治瞋恚,使心安住。
        (四)精進對治懈怠
        治懈怠心:求諸佛法無疲倦故。
        精進波羅蜜:以精勤進取之心探求一切佛法,不以少為足,且沒有疲勞厭倦之情形。如:四正勤。此外,精進有身精進、心精進二種。前者指於身勤修善法、行道、禮誦、講說、勸助、開化,或指勤修布施、持戒的善法;後者指於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續,或指勤修忍辱、禪定、智慧。精進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
        (五)禪定對治亂心
        治不善覺觀心:得禪定解脫奮迅自在故。
        禪定波羅蜜:由禪定,攝持內意,修現法樂住靜慮、引發神通靜慮、饒益有情靜慮,使心安定,身心自由通達,所作所為皆能進退無礙,進而遠離種種煩惱的繫縛。因此,能對治不善覺觀的散亂心。
        (六)般若對治愚癡
        治愚癡心:生助決定慧方便法故。
        般若波羅蜜:因得世俗慧、緣勝義慧、緣有情慧,開真實之智慧,曉了諸法實相,產生幫助決定慧來行善巧方便法,利益眾生。此能對治愚癡心,了知諸法實相。
        (七)方便對治煩惱
        治煩惱心:生道法故。
        方便善巧波羅蜜:修此波羅蜜主要在迴向。菩薩因具大悲智慧,且不重自利而重度他,將前所修六種波羅蜜所集之善根資糧,不僅自利用,且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由此方便善巧能生起無量智慧,資助止觀、果德,及諸行互為資助的助道法,以對治一切煩惱心。以種種救濟眾生之巧妙方法,啟發其智慧。小乘學者沒有此善巧方便,所以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若冤家,而急求解脫。
        有關助道法,即三十七菩提分法,舊譯作三十七道品,新譯作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覺分、三十七助道法。修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等三十七種法門;是趣向菩提之行,所以稱為三十七菩提分。其內容,分述如次:
         1.四念處:也稱為「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無常、苦、無我。也就是持續抱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就側重而言,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念頭(意識)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
         2.四正勤: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也譯為「四正斷」。即將精進努力分為:努力斷除已生起之惡、努力使未起之惡不再生起、努力使未起之善生起、努力增長已生起之善。
         3.四神足:又譯為「四如意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為:坽欲神足:即欲得禪定。夌精進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奅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妵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4.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五根是使眾生傾向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讓眾生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信」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實踐道是以信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5.五力: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的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層次。
         6.七覺支:也譯為七覺分、七菩提分。其內容為:a.念覺支:有念,具有優異的智慧,對很久以前的經驗均可憶持不忘。b.擇法覺支:有念而住,依慧去思惟抉擇(取捨)所憶持的法。c.精進覺支:依慧對法作抉擇思惟,並善巧方便調適三學而不偏廢。d.喜覺支:精進禪觀者產生精神的法悅。e.輕安覺支:由禪觀產生喜悅者,身心也同時達輕快安樂。f.定覺支:身體輕快安樂者,可達心之統一。g.捨覺支:捨諸分別,平等保持已得統一的心。
         7.八正道:又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指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其內容如下:a.正見:指正確的見解,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兩種。前者如:知善惡、業報、三世、凡聖等。後者,即有關佛教正確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緣起與四諦之智慧。b.正思惟:指在身、語行為以前的正確意志或決定。c.正語:指正思惟後所產生的正確言語,即: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而要說真實且與別人能融洽的有益語言。d.正業:指正思惟後所產生的行為。即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等事,且要從事愛護生命、布施與慈善、遵守性道德等善行。f.正命:指正確的生活。即以正當的職業過正當的生活,以及每天過規律的生活:即由正業而得的經濟,要量入為出,奢儉適中;此外,無論睡眠、飲食、工作、運動、休息等,都要有規律。g.正精進:精進是努力趨向理想,也就是指努力除惡,俾使一切宗教的、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健康的日趨完善。h.正念:具有正確的見解、想法,時刻不忘其理想與目標。i.正定:即精神統一。在日常生活中,使心安靜,猶如明鏡止水般的無念無想之狀態。                                                                                                    (待續)
註釋:
5.《大正藏》第45冊,頁38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