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23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五十)


釋傳道主講



北傳〈心意品第十一〉十有二章
南傳〈心品第三〉三三∼四三偈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0.心豫造處 往來無端 念多邪僻 自為招患
   豫,音【有】u7英遽切
   邪,音(蛇)sia5時【斜】切
   僻,音(魄)phek4頗激切

【南傳】
 
42.仇敵害仇敵 怨家對怨家 若心向邪行 惡業最為大
   家,音(加)ka1求家切
   大,音(代)tai7地害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北傳第十章,有幾個字先釋義如下:「豫」,先事為備,同『預』之意。「端」,開頭,或可引申為緣由。「邪僻」,「僻」,同『辟』,乃偏、邪之意;「邪僻」,意即乖戾不正。

  本章是說:「心」乃「豫」先「造」作善惡、染淨諸業的「處」所,在發為語言
、行為之前,必先有心念生起(審慮、決定),而後才付諸身語的實際行動,並留下或善或惡、或染或淨的潛能業用,影響我們的現在及未來。但心念念無常,「往來」疾速,一方面承受前前的經驗與性習,一方面又回應外境、造作諸業,影響後後的一切,「無」有開「端」,也不知所終。可以肯定的是:若人心「念多」行偏 「邪」乖
「僻」,則所言所行,即「自為招」來災殃與禍「患」。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四二偈說:「仇敵」與「仇敵」之間彼此惱「害」,「怨家」與「怨家」之間相互「對」立,都不及自造惡業對自己的傷害來得大。因為這不僅影響自己現生的一切,更形成不善的性習與業報,影響未來世,所以說「若」人「心 向
」偏「邪」的惡「行」,其所造作的「惡業最為大」。此處所說的「若心向邪行」,了參法師譯註為: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慳貪,瞋恚,邪見,亦即北傳所說十善之反面。

  南傳這一偈有一則因緣故事,名為『牧牛人難屠』。這位難屠平日是靠著幫一位富翁牧牛,來賺取微薄的薪資,在得知佛陀偶爾會到富翁家去應供說法以後,他便一有機會,就到富翁家裡去,希望可以遇見佛陀,親聞佛陀說法。他並且努力地存錢,還幾度邀請佛陀到他家裡去,然而佛陀卻都以因緣尚未成熟而拒絕了。

  這一天,佛陀卻突然決定改變行程,帶著弟子們到難屠家去,而且連著好幾天,都在難屠家應供說法。最後一天,當難屠聽完佛陀開示的法要,著即破了我見,證得初果。在佛陀與弟子們離去之時,難屠更捧著佛缽,從後隨行了一段路,才頂禮回 家

  此時,一位長期與難屠結怨的仇家恰好出現,就把難屠射死在回家的路上。這一幕被走在後頭的弟子看見了,就趕上前去向佛陀報告說:『因為您的駕臨,難屠雖然增長了福德智慧,但難屠也因為前來送行,遭人殺死!』

  佛陀聞言,就對弟子們說:『比丘啊!不論我來與不來,當惡業成熟之時,都必然要受報,沒有任何人能夠例外。即使難屠已經破我見、證初果解脫,他還是要歡喜捨壽來償受業報,所以大家應該了解:邪惡的心念傷人害己,比仇敵、怨家更大。一旦惡心生起,而未予適當的對治、淨化,惡言惡行即從之而發。然而大家都是等到罪報現前了,才徒自懊悔!要知道,對抗危險唯一安全的途徑,就是時時刻刻如實覺知自己當下的心念,時時刻刻而為適當的調整,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眾比丘聆佛開示,莫不歡喜,信受奉行!
      ※      ※      ※      ※      ※
  從這個因緣故事,不由想起發生在自身的一個相類的經驗。身為宗教師,尤其佛教的出家人,除了負有佛法教育的責任之外,遇有信徒及其眷屬病了或往生了,總被期待能前去探視說法,給予心靈的慰藉與祝福。儘管這也是宗教師應該照顧到的一個區塊,但我總要再三強調:佛教是度生,不是度死,佛弟子應該趁著家人頭腦清楚、耳聰目明的時候,引導他來學佛。別等他老了、病了,人在加護病房,連親人都認不得了,甚至往生了,才要請師父去為他歸依或開示,這對自己的家人,未免太殘忍 了
!也足見自己未嘗領受佛法的法益,否則豈忍獨嘗法味而棄家人於苦惱迷惑中!

  不過,事情總會有例外,就有這麼一次,在學生的請求下,隨他前去探望一位在寺裡歸依的信徒。到了病房,慰問病情而外,並提及自己面對病苦的態度及佛教的生死觀,來鼓勵他堅強以對,最後當然免不了要方便地進行一下宗教儀式,以增加病者與家屬的信心。一段時間之後,就有人來告訴我這學生說,某人說她同修本來好好 的
,被師父和你來這麼一看,沒多久就往生了!學生聽了當然是一陣愕然!而我自己,事隔多年輾轉得知此事,則不免慨歎:正信正見真是太重要了!如今看到這個因緣故事,才知『古今事本同』,原來佛陀也有過這樣的遭遇,相形之下,我稍感釋然!

  在理智上,大家也許容易知道人的壽命再長,都不免一死;但是情感上,卻獨有我與我的所愛不會死,也不能死。然而,人類終究要因福盡而死,要因業盡而亡。什麼時候死、為什麼而死,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生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是否做了對人群、對家國、對社會,至少是對自己有意義的事。生,有生的因緣;病,有病的因緣;死,也有不得不死的因緣。不是誰來看了才死,不是地理風水不好、被沖煞才病、才死,不是佛神沒有庇佑或鬼神作祟,更不是承襲父祖的惡業,才受諸災殃……,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因緣觀。

  信佛、學佛,不是為了換取此生的消災免難、平安順遂,而是為了向一位大智慧的正遍覺者學習,學習如何觀待人生中或順或逆或不順不逆的際遇,並學習從苦、樂及不苦不樂的境界中離繫超脫。這其中最重要的學習,我歸納為三句話:如實正觀緣起,如理正思惟,如分正抉擇。緣起,是佛法的思想特質,有了如實正觀緣起的智 慧
,即能如理正思惟(而非如『我』見思惟)、如分正抉擇(而非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主我宰他),所以如實正觀緣起是因,如理正思惟、如分正抉擇,則是如實正觀緣起必然的結果。因為能正觀緣起,即對緣起表現在時間、空間、當下的三樣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無生得正見,這也就是不從自我本位出發去觀待一切人事物的智慧;有此無我的智慧,遇事、對境自能起正思惟,並依自己當時的角色、本分,抉擇出正確適切的回應。

  然而『緣起甚深復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該如何觀緣起才能如實呢?佛說的一切法,總是近取諸身,所以我們也當從最親切的自我身心入手去觀因緣。除了前述觀心的練習之外,最粗淺的,還可以在每晚臨睡前,利用十分鐘的時間,閉起眼睛,靜心反思自己一天裡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及與他人的互動。除非自己不用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否則身心沉靜下來,一天當中的苦樂拘執自然逐一浮現。察果知 因
,推因知果,一方面從言語、行為(果),推溯而了得自己當時的起心動念(因),一方面又觀察自己的言語、行為(因),如何影響次一秒以後的自己與他人(果),這是觀察自己從心念到言行的因果。但這還只是以自己為主軸的緣起網絡的一小段觀察,往前看,在我們生起此一心念之前,必然承受了之前的經驗、學習與業感;往後看,我們從心到身、口的造作,不單影響與自己有關的人事,這些人事又將影響與他有關的人與事。如將人譬喻為一面鏡子,而所發出的身、口、意行是一道光束的話,這道光束發出去,不但射中對方,餘光還會旁及其他,並反照自己及自己的周遭。人人如此,推及其他動植礦物、山河大地,即構築成無限複雜的光之網──緣起網絡,彼此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同樣原理,也可用來觀察以他人為主軸的緣起網絡;不過自己終究不是他人,為跳脫自我的好惡與成見,我嘗試將印順導師研究佛法的方法,應用在與人的互動與對人的觀察上:起初,對一個人表現在外的言行(果),作出幾種可能的假設來推測其內心(因),再加以時間的因子,一次一次觀察他面對不同人事、扮演不同角色的表現,逐步修正對他的認識。只是,這不同於研究佛法,最後可以歸結而得一定論;相反地,對人,我時時提醒自己不下結論與定論──因為正觀緣起,所以了達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只要肯修、肯學,肯面對自己的錯誤與缺點去改變、去充實、去淨化,一切人都有成為賢聖的可能!這樣的觀察緣起,應差堪近於如實吧!

【北傳】
 11.是意自造 非父母為 可勉向正 為福勿回
 母,音(某)bo2文古切
南傳

 43.(善)非父母作 亦非他眷屬 若心向正行 善業最為大
 眷,音(卷)koan3求貫切
 屬,音(俗)siok8時局切
 行,音(幸)heng7喜競切


  北傳這一章,不論與南傳兩相對照來看,或者延續上一章的偈意來看,都是講正面的善業,所以在釋義時,就只說明心為前導,作善業得福報的一邊,以別於上一 偈
。偈說:現生所感得的福樂善果,是吾人現在及過去世,由此(「是」,此之意)心「意」發動身語,「自」己「造」作而來的。而「非父母」先祖所「為」而獲致的福蔭,也非無因的偶然,或者命中註定。真確了知種善因、結善緣,終得福果的因緣果報之理,則儘「可」安心「勉」力「向」於十善「正」行,「為」善興「福」不猶 豫
、「勿回」易,而堅持貫徹始終。

  南傳四三與四二偈,雖然各有其宣說的因緣,但與北傳第十、十一章一樣,二偈顯有互相對比、輝映的旨趣。本偈是說:吾人今生所得的福樂「善」果,並「非父 母
」先祖代我們所「作」,「亦非」其「他眷屬」親友所作,而由我們來承受;更不是自己的運氣好或得到上天的特別護佑,而全由自己現生及過去世身語意的造作而決 定
。所以說「若」人「心向」十善「正行」,其所造作的「善業最為大」。此處所說的「若心向正行」,了參法師譯註為: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布施,持戒,修禪 定
,尊敬,作事,回向功德,隨喜功德,聽法,說法,正直見。

  南傳四三偈的因緣故事,由於神話色彩稍濃,有違一般人的尋常認知,所以不予援引。不過四二與四三偈所說的:「若心向邪行,惡業最為大」;「若心向正行,善業最為大」,這兩句卻有加以說明的必要。何以心向邪行,惡業最大;心向正行,善業最大呢?且回顧前述南傳〈雙品〉的第一、二偈,即可明瞭個中道理,偈云:

  「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
   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
   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行為──包括語言文字、舉止行動的所以成為善惡,是由心來決定的。雖然我們也就其外在的表現,來說利人利己、利人不利己之謂善;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之謂惡,但是利人或損人,必得論究到內心的動機,才能真正簡別其善惡。這一點,印順導師分析得十分真確:

  『
同樣的一句話,因輕蔑或尊敬的不同,意義完全兩樣。有時,同是一句話,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經善意或惡意的引發而出,聽來便有好與壞的不同感覺。所以善與惡,不單在這些語文上,……可是在善意與惡意的引發下,字語連結成句而表達出來,就成為善的惡的了。身體的動作也一樣,……

  凡夫儘多立意是善,可是方法不見善巧的,以致說出來、做出來,並沒有使人得到正向的利益;甚至因為對方的成見,而曲解、拒絕了自己的善意。不過最難堪的,莫過於自己認知不正、所見不真,一心以為這樣說、這樣做是善,而事實卻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於是說了、做了,徒然招怨!這些固然都出發以善,卻是有瑕疵的善,所以我常常說:除了有好心,還要講究好方法,說出來、做出來,才能真正成為自他兩利、自他歡喜的善行。

  有的人是很善意地想幫忙,可是知識不足(談不上智慧),往往不說話則已,一說話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就是會氣死人;不做事則已,一做事不是越幫越忙,就是會害死人。我其實滿害怕這種人的『善意』,這是自以為存善心、行善行的一類人;還有滿懷道德感,自以為行俠仗義的一類人,也很教人害怕!這類人的特色是嫉惡如 仇
,光是耳聞不平之事,就可以二話不說地跳出來仗義執言,同仇敵愾;而其實自己可能都還在狀況外!

  曾經有一位信徒對我說,她以前在婦女專線當值,有一次,一位太太在電話中對她直數落先生的種種不是,這信徒聽得太投入了,竟忘了她所該扮演的角色,就義憤填膺地對她說:『對!妳先生太可惡了!妳應該跟他離婚!』我聽了真是差一點沒昏倒,就對她說:『妳這麼講,她一定說她還愛著她先生,對嗎?』這憨信徒楞了一 下
,說:『師父,你怎麼知道!』

  我們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在扮演這種『路見不平,氣死閒人』的角色呢?明明不是法官,卻喜歡定人生死;明明不是裁判,卻跑上球場,大喊出局!忘了我們連問都沒問另一造的說詞,就定了他的罪;忘了我們連上場的資格都不具備,就要判誰三振、誰保送;甚至忘了我們只是一介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因、不知果、不知本末究竟的凡夫──一個徒有善心熱腸,卻缺乏冷眼擇法的凡夫!

  發心善惡,關乎行為的道德或不道德、利他或損他,用心作善,上升得高;存心為惡,下墮得深,這所以偈中說:「若心向邪行,惡業最為大」;「若心向正行,善業最為大」。但願佛弟子咸能從佛法的聞、思、修中,從自我心行的反思觀照與修正中,以佛法的智慧不斷地來淨化我們的內心和行為,唯有透過智慧的善,才是純淨而能使自他獲得實益的。                        
(待續)


【註釋】:
1請參見《妙心雜誌》126期(2011.11.1出刊),頁6。
2印順導師,《學佛三要》,頁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