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23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五十一)


釋傳道主講



北傳〈心意品第十一〉十有二章
南傳〈心品第三〉三三∼四三偈


二、釋頌義及因緣
 

【北傳】
 
12.藏六如龜 防意如城 慧與魔戰 勝則無患
   藏,音(叢)tsong5精狂切
   六,音(略)liok8柳局切
   龜,音(規)kui1求皈切
   城,音(成)seng5時明切
   與,音(予)u2英矩切

【南傳】
 
42.知身如陶器  住心似城廓 慧劍擊魔羅 守勝莫染著
   陶,音(陀)tə5地何切
   似,音(士)su7時遽切
   廓,音(酷)khok4去谷切
   染,一音(冉)jiam2入檢切
      一音jiam7入念切


   北傳第十二章說:學佛之人,在根、境、識三和合接觸之際,要能收攝(「藏」,引申為收攝之意)「六」根,不任其逐境流轉,「如」烏「龜」之遇險,即將頭尾 、四足縮進龜甲裡,以保護自己。尤其要善加「防」護能引生認識作用的「意」根, 因為錯謬的認知,往往是造作身口惡業的源泉,所以當善護此意,「如」同固守「城 」邑;時時以智「慧」觀照六根門,堅持「與」煩惱「魔」(「魔」,障礙之意)奮「戰」而不隨順。果能戰「勝」貪、瞋、癡、憍慢、懷疑、嫉妒等不善心念, 依正法 而行,「則」再「無」墮落之後「患」,更能因此順向解脫。

  與此相對應的南傳四○偈說:了「知」此色「身如陶器」之無常危脆,而能安「 住」自「心似」堅固之「城廓」(「城廓」,內城與外城,泛稱城邑),不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界誘動而放逸造惡。時時以智「慧」之「劍擊」破煩惱「魔羅」的障礙纏縛,又能固「守勝」利的成果,「莫染著」;倘能再向上勝進,終得斷盡無明愛染,成就正解脫。

  先敘述南傳四○偈的因緣故事:『騷擾比丘的精靈』。這是說舍衛城裡有一群比丘,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禪觀主題後,就遠離人群,到一處僻靜的樹林去禪修。但是樹林裡,原來就住著一群守護精靈,祂們見比丘來到森林,心想那祂們就不適合再棲息在樹上了,所以就到地面來生活。

  過了十四天,比丘們還是沒有離去的意思,精靈們猜想他們可能是要在此地結夏安居吧!如此一來,祂們只好被迫在地面上生活一段時間了,這原是與祂們的生活習性相違的,於是決定發出鬼魅的聲音,製造恐怖的氣氛來嚇走這些比丘;甚至幻化成有身無頭,或有頭無身的鬼魅出現,來加強恐怖效果。

  被騷擾的比丘們十分氣憤,就回舍衛城去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告訴眾比丘說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準備任何武器的緣故,才需如此落荒而逃。佛陀要他們再回森林去,不帶一絲瞋恨與恐懼,而是帶著佛陀教導的《慈經》,以誦念《慈經》來傳達對精靈們的善意,轉化祂們的敵意,這就是佛陀所說的最佳武器。

  比丘們領受了佛陀的教誨,就再回到森林,並且依佛所教去行。精靈們收到了比丘們的慈心善念,便也立即作出善意的回應,不再干擾他們禪修,而安心地留在地面上生活。森林裡從此一片和諧安詳,不再有鬼哭魅影出現;比丘們則在禪觀的修習中 ,了知佛陀所教示的:色身似陶器之無常危脆,而應妥善護衛自心,一如堅固的城市 ;並以智慧摧破魔障,而且離執著,以進向解脫。
      ※      ※      ※      ※      ※
  對於鬼神,儒家一向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不知生,焉知死』?所以依神道設教,也只是基於政治上的考量。而中國民間則素有『人死為鬼』的謬誤觀念,除了生前有大功德的成為天神,受人祭拜之外,死後一律作鬼,到地獄受閻羅王審判,再分發到人間或畜生道去投生。

  佛教迥異於此二者,而是將有精神作用──能夠感受苦樂的一切有情,類分為五趣(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道眾生,居中間位置的人,則是生天與墮惡的關鍵,不論上升或下墮,皆因在人間造了善福或罪惡,受業力的牽引而來。所以依佛法說,生天享受福樂,不過是前生的福業所招感,並不值得羨慕;而報生地獄、餓鬼、畜生的,也只是前世的惡業成熟,以致墮落受苦的可憐愍者,無由鄙棄!

  由此以觀,鬼神其實並不足畏,只是人們由來對鬼道眾生,即存在著無知與恐懼 ,在唯恐它作祟興亂的心理驅使下,只好選擇以祭祀巴結來避凶免禍;可是,佛陀的教法卻大異其趣。

  故事中,當比丘們因為禪修受到干擾,而忿忿不平地來向佛陀投訴時,佛陀教他們的,並不是用祭品來討好賄賂這些精靈,也不是持一句咒,或運用任何神變之術,來將這些精靈趕走;而是以慈心悲愍祂們,與祂們和平共處。佛陀是如此身體力行的平等愍念一切眾生,一如他所垂示的:『等視眾生如羅 羅(佛子)』。1這與友教教主站在創造主的立腳點,來統御支配祂的子民,是如何的大相逕庭!

  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因緣故事,卻透露出佛教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眾生平等觀,而大乘的菩薩精神也隱含其中,真是出乎意料的令人動容!『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運大同篇》的理想世界,固然令人神往,卻不脫狹隘的人類本位思想,心量、氣度稍嫌不足。這幾年,生態學家透過反省與觀察,徹底捨棄人類本位主義,主張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動植物),皆有其平等生存權,人類應予尊重、共存共榮,而不應恣意侵奪、凌虐。2顯見當今的生態思潮,正逐步向佛教的眾生平等觀、緣起無我觀接近,值得吾人喝采與推廣!

  再介紹北傳第九∼十二章的宣說因緣,這是說到佛世,有一比丘獨自在河邊樹下修道,經十二年。這十二年裡,他不但未曾減除自心的煩惱,還散漫成習,但知想念世俗的種種欲樂──眼睛所見過的美色、耳朵所聽過的美聲、鼻子所聞過的芬香、嘴巴所嚐過的美味、身體所接觸過的好觸、內心所有過的美好覺受。他的身體看似常在靜定中,而內心實則澎湃洶湧,少有寧息,因此十二年中,未能得證道果。

  釋尊知道該比丘得度的因緣已近,就化現成一沙門,到他修道的地方去,與他一起在樹下打坐修觀。不久,明月升空,一隻烏龜從河中浮出,也來到樹下。這時,恰好有隻水獺,正飢腸轆轆地四處覓食;看到眼前的烏龜,就打算上前飽餐一頓。不料烏龜警覺到此危機,立刻將頭尾和四足縮進龜甲裡,因此得脫被水獺所噉的厄運。水獺奈何不了牠,只好掉頭到別處去找尋牠的獵物。待牠走遠,烏龜才又將頭足伸出,繼續牠的自在龜步。

  從旁觀得此景,比丘就對釋尊化現的沙門說:『此龜因為有護命的龜甲,水獺才沒能稱心如意地吃掉牠!』化沙門回答說:『可惜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迅速,正虎視眈眈地想劫奪吾人一期的生命,還恣縱六根,耽著於外境的逸樂,讓煩惱惡欲戰勝理智德行,直到身心崩壞而後已。凡夫所以生死死生地流轉五道,在無明起惑、造業受苦中輪迴,皆由內心的不正知、不正見而來。今日得見此景,更應自我勉勵,下定決心在心地上用功夫,以淨除煩惱作為修道的終極目標,而不只是在外表的形式上作作樣子,這才能真正得到法益而到達究竟安穩處。』

  化沙門於是又說了以下四首偈言:

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
  心豫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為招患。
 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
 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比丘聽聞了化沙門所說的法偈,既慚愧又法喜,貪瞋無明等煩惱頓時脫落,即證阿羅漢果。知此化沙門,實乃釋尊為度脫他,化現而來,於是趕緊敬肅儀容、整理衣衫,上前頭面頂禮佛足,以跪謝釋尊的法乳深恩,連一旁護法的天龍鬼神,都莫不同感歡欣!
      ※      ※      ※      ※      ※
  綜觀本品各章,多在表揭心之特性及其主導地位,以勸進學者善修智慧、調伏此心,如此即能離苦得樂、離繫解脫。心的淨化,的確是佛法中的重要論題,但心的重要性被凸顯太過,自淨其心的深意卻反倒被忽略了。這從『三界唯心』、『萬法唯 識
 』的幾乎成為佛教界的口頭禪,以及『心淨則眾生淨,心淨則國土淨』3真義的被模糊,佛法或者要被部分人誤解作脫離現實的唯心論者。對此,印順導師則獨具隻眼地提出:『如約一切依心的轉變而轉變』說,佛法毋寧說是『由心論』,更為大小學派所公認。4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5凡夫的心不但左右自己的人生,還為自己的人生構築了種種世界。只不過,不同於佛菩薩的創造淨土,凡夫所造的,是不脫貪瞋 癡, 夾雜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與阿修羅的世界。所以,我們可能與其他人共同生活 、共同任事,然而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卻大不相同。因為每個人的心不同,對人事物的定義與認知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苦樂不同,依苦樂覺受而表達出來的身口行為不同, 業力也就不同。有人斤斤計較,什麼都不行,什麼都要掌控,什麼都不可變通,可以想見,他所構築的,就是一個拘礙、不自由的苦惱世界。有人達觀開朗,什麼都可以商量,什麼都無所謂,什麼都可以變通,他所創造的,顯然就是一個開闊、自由的陽光世界。弟子們曾問佛,為什麼園中鳥類的羽毛有種種顏色不同?佛回答說:『心種種故色種種』。6讀完本品,深覺『心種種故業種種』。想改變現生及來世的業報,且從我們的心──從觀念、知見改變起!                                                              (待續)
【註釋】:
1 《大般涅槃經》卷八〈如來性品第四之五〉(大正12.415上)。
1998年4月27日臺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陳玉峰教授聯合宗教界及環保、動保團體聯   合召開記者
會,發表「自然平權宣言」,傳道亦忝列其中。
3《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   土淨。」
(大正14.538下)〈弟子品第三〉云:「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大正14. 541中)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頁48。
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大正10.102上) 。
6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六七經(大正2.69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