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30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五十三)


釋傳道主講



北傳〈華香品第十二〉十有七章
南傳〈華品第四〉四四∼五九偈

二、釋頌義及因緣

                   ※     ※     ※     ※     ※
  
能生在佛世,親聞佛說法要而契入正法,真需要莫大的福報!看看因緣故事中的比丘,似乎很容易就因為聞一句偈而開悟證果。對此,我們既不必羨慕,也無須嫉妒。因為從博地凡夫到解脫聖者,必然要經歷『種』善根、成『熟』利根、成就解『脫』三個階段,不能躐等。聖弟子的一聞便悟,其實是早在過去生就準備好,早已經種下順解脫分善根(發出離心)、成熟利根(修解脫行,使解脫心成熟),只等這末後一著,就水到渠成,圓證聖果的。從發心到解脫,快些的也要三生,最遲則要六十劫。1
  以菩薩道來講,從初發菩提心到圓成佛果,同樣要經歷發心、修行、證得的階段。就其修學歷程來看,印順導師總括為二道五菩提;2論到時間,則需歷三大阿僧祇劫方可成就。所以不論解脫道或菩薩道,轉迷成悟、超凡入聖,都絕非一蹴可幾、一生可成的。
  一分不重聞思修慧的佛弟子,因為對道次第不了解,又為邪師所誤導,以為藉由外力加持,即可『橫超』、『頓悟』、『一生圓證』、『即身成佛』。我常常說:貪、瞋、癡煩惱習氣一大堆,成的是什麼佛?是龍眼核(音hut8,同『佛』)或芒果核(佛)?證的又是什麼果?是奇異果或火龍果?
  另一分行人道心雖切,卻未得要領,所以往知識堆裡鑽者有之,盲修瞎練者有之,精進向道之心固然可表,效果卻難如預期。何以故?因為重知(學)而少行(用),猶如有目無足;重行卻不以知作基礎,則如有足而無目可視,如何能正確地向目標前行呢?所以行當以知作為前導,知要在行之中表現,能即知即行而達知與行的合一,才是佛弟子所應追求的,也才是真正在修學佛法。
  然而一般人不免困惑:該求知(學)到什麼階段才用之實踐(用)呢?印順導師在〈學以致用與學無止境〉裡的一段話,說得鞭辟入裡,值得我們敬讀再三,並且依教奉行:
   
要學(聞思)到什麼階段,然後從事實行?這是很難說的。『隨信行』人,可能  
   經一兩次的簡要聽聞,就深信而從事實行。『隨法行』人,總是多聞熏習,徹了  
   種種疑惑,然後從博返約,從事實行。但這不是說,起初不要實行,而是說起初
   重在聞思,重在信解罷了。眾生的根性是不一的;佛法也不可能專從聞思去完全
   通達的。所以,如善於應用,學與用相結合,那即使所學不深,也會一天天增進
   ,更切實、深刻起來。否則,學到相當程度,不能見於實行;或者實行時,不能   
   與所學相結合。那相當的聞思知解,可說一無用處,久久也會退失了。那一心想
   學,專重聞思而不想實用,將永遠是空虛的,也難有更高的造詣。
3

  修學佛法的終極目標,在於契證諸法空性悟無生。何謂『諸法』──一切法?凡是有他特有的性相,而能為我們的心識所認知的,那都稱為『法』。所以『法』不僅在經典裡,不僅在知識堆裡,也不僅在打坐修觀拜佛中,而普遍存在於世間的一切。世間的事事物物、名言概念都是法,都毫無所隱地在告訴我們它的空無自性,正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4然而,我們凡愚眾生何以竟無所見呢?
  經上說:『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5這樣的人,一聽到佛說一切法空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馬上就能如實解了,深生信解,並以無倒修慧如實通達。依此通達善修習,即得速證最極究竟的佛果。看到這裡,且讓我們靜下心來,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或者已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如果這五事尚且不具足,我們憑什麼想一步登天通達甚深空義,契證無生?又憑什麼羨慕或嫉妒他人一聞便悟呢?可惜大多數人都活在比較當中,並且『樂於』在比較中自尋煩惱。請切記啊!與(以前的)自己比,不要與他人比;比特色,不要比第一。這才能心安身安地發揮自己所長,進而充實自己所不足的;否則人比人,只徒然在嫉恨中沉淪,壓縮了自己提升淨化的時間與空間而已!不值得的!
  導師說得真確:佛法是不可能單從聞思而完全通達的,必得還要經過事修,經過人事的磨練,所理解的佛法才會一日一日深刻而化為自己的養分。有些人或許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修行高(專修定慧)』,或者『萬般皆下品,唯有學問高』;但只要用心,不論是否有能力從事佛學研究、有福報專精修行,其實,任何身分、任何工作、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境界都可以用功,都可以修行,都可能悟道。就看我們是不是善於把握因緣,藉諸境界將所聞思的佛法,轉化為我們自己的能量而已!
  因緣是不可思議的,而且往往不是我們自己想要成,就能成;想要毀,就能毀的,我們不過是這因緣網絡中的一個小點點。年事長了以後,越發能夠了解導師何以將自己比喻為水面上的一片落葉。初發菩提心,常豪氣干雲地說要創造因緣,的確自己也一直在努力的創造因緣、成熟眾生。然而經過世事的歷練,才發現有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不由自主地被眾多錯綜複雜的因緣簇擁著往前行,所以廣結善緣很重要!
  沒有勇氣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沒有置身煩惱迷障中,就永無超脫煩惱迷障的可能!只要真誠為法求法,只要努力活在當下、把握當下的因緣,心存慈悲地善待一切,那麼一切都不會白費,都將成為來日的福德智慧資糧!真正發心想學佛,正應當『從集資糧,成利根,心志堅固──去努力修學,不問頓漸,更不問什麼時候成佛,但知耕耘,才是菩薩的正常道。』6

【北傳】
5.身病則痿 若華零落   死命來至 如水湍聚
 
病,音(並)peng7邊競切
 痿,音(威)ui1英歸切
 華,音(花)hoa1喜瓜切
 落,音(絡)lok8柳鹿切
 死,音(史)su2時矩切
 湍,音thoan1他官切
 聚,音(自)tsu7精遽切

【南傳】
47.採集諸花已 其人心愛著  死神捉將去 如瀑流睡村
 捉,音【齪】tsak4精角切
 俗作(雀)chhiok4出菊切
 瀑,一音(暴)p
ə7邊道切
 一音(僕)pok8邊獨切
 一音(噗)phok8頗獨切
 睡,音(瑞)sui7時跪切


  北傳第五章說:「身」體久為「病」痛所纏,「則」元氣漸失,筋肉也逐漸「痿」縮、枯槁,猶「若華」朵日益枯萎,而終於凋「零」,謝「落」泥中。一旦「死命」之期「來至」,即「如水」勢急速之「湍」流淹沒整座「聚」落一樣,此危脆色身亦將瞬間崩壞。
  依佛法說:一切眾生皆依四食而住(延續),也可以說人活著,端賴壽、煖、識三要素來維持,缺了任何一個,四大就要分離。所以不是老了才死,病了才死,失意落拓的才死;而是健康的可能死,年少的可能死,富貴權位當頭的也可能死,因業盡而死或福盡而亡,所以佛弟子當思無常而把握因緣勤修福慧、斷惡行善!
  南傳四七頌的第一句「採集諸花已」,「諸花」,了參法師譯註為『欲樂』。淨海法師也同樣將「採集諸花」,譯註為:比喻各種欲望的誘惑。敬法比丘則直接在譯文上加註為:「採(欲樂之)花的人」,可見此句以「花」來比喻欲樂是確定的(四八頌亦同)。不過如此一來,此頌與北傳第五章就僅有後二句的譬喻相同而已,前二句偈意明顯不同。
  本頌說:欲樂之於人的誘惑,如同「採集」花園裡的「諸花」,而為花兒的美好色香沉醉不「已」。「其人」因為對欲樂「心」生「愛」染執「著」,便不顧一切地排他而思佔有支配;佔有支配若不可得,又生瞋恚而造諸惡業。如此惡性循環,一旦福盡業盡,善心善行都還來不及做,就要為「死神捉將去」。「如」同「瀑流」奔逸疾至,將沉「睡」中的「村」民全沖走,連一絲善的種子也未曾留下,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南傳這一頌有一則因緣故事,題為『琉璃王報復釋迦族』。7佛是釋迦族人,在當時的印度,釋迦族孔武有力,向以出產力士著稱。或許因為這樣,所以他們自認為血統高貴,向來就不與其他種族通婚。儘管迦毘羅衛實際上並非如佛傳所描繪的那樣富強,而只是兩大強國之一的憍薩羅國的附庸國,但這似乎無損於他們滿滿的種族優越。偏偏,波斯匿王就來向釋迦族索婚。自從佛的父親淨飯王過世以後,迦毘羅衛就由佛的同族弟兄摩訶男攝理國政。面臨聯姻受庇護,或者拒絕而被吞併的抉擇,族人想了一個自認為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找一名婢女充作釋迦族的公主嫁給波斯匿王。
  一切都順利地進行著,後來這名婢女也為波斯匿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琉璃。在琉璃太子滿十六歲那年,他被派去拜訪摩訶男以及釋迦族的王子們。來到迦毘羅衛,琉璃太子雖然受到某種程度的禮遇與招待,但所有比他年輕的王子們,卻都事先被送到別村去,以迴避必須向婢女之子致敬的難堪。幾天之後,琉璃太子一行打算要返回憍薩羅國去了,他才動身不久,婢女們就被喚去用牛乳將他坐過的地方全部清洗過,甚至連他踏過的土都被挖起,填上新土。婢女們一面工作,還一面咒罵著:都是那個婢女之子害的,讓我們平白多做那麼多工作!
  這一幕恰好為琉璃太子一位折返的隨從所見,當然他就將見聞、聽聞到的一五一十地轉述了。太子得知自己的身世,又遭受這樣的歧視,大發雷霆之餘,更暗下決心,等自己登上王位,就派軍滅了釋迦族,以雪今日之辱!
  這一天很快就來臨了!當琉璃王即將進軍迦毘羅衛的消息傳來,釋沙門團中提議給予實際援助的,其實大有人在;只是囿於當時苦行厭離思潮的限制,佛陀選擇了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抗議與悲憫:他老人家安閑的坐在琉璃王大軍必經的道路旁邊,一株沒有枝葉蔽蔭的舍夷樹下。琉璃王聽說佛陀在此,便過去向佛禮拜問訊,並對佛陀何以烈日當空,卻獨坐枯樹下感到好奇。
  佛對他說:『親族之蔭,勝餘人也』,我現在就快成為沒有蔽蔭之人了!琉璃王聽了佛言,心有所感,就帶著軍隊回去了。如此往復三次,釋迦族共業共報的日子終究到來!
  當琉璃王的大軍攻入迦毘羅衛時,摩訶男因為不忍族人被屠殺,就去見琉璃王,請求王容許族人趁他沒入水底時逃離;待他浮出水面,王再隨意殺之。琉璃王勉為其難的答應了,然而慌亂中,釋迦族人能夠成功逃出的是少數,不是互相踩踏致死,就是城內城外跑出又跑進,根本分不清南北西東。
  摩訶男沉入水底以後,久久未浮出水面。等琉璃王派人下水去尋他,才知他竟將自己的頭髮綁在樹根上,好讓身體不致浮出水面,以換取時間來保全族人的生命。琉璃王大大地受到感動,因而停止殘酷的屠殺;可是殺紅了眼的武士,還是將其他人格殺殆盡

  在率領大軍回國途中,軍隊就駐紮在阿致羅筏底河床上。不料夜裡河的上游暴雨傾盆,造成山洪暴發,在下游的琉璃王與他的軍隊,就一起被暴漲奔騰的洪水沖入大海了

  佛陀得知這兩件悲慘的事故之後,就對眾比丘說,他的族人因為前生前世在河中毒殺群魚,所以今生才會遭此業報。而琉璃王與他的軍隊,就像洪水沖走沉睡中的村民一樣,死神也帶走放縱感官,隨貪瞋癡造作殺生惡業的人。以此來期勉眾比丘善護根門,勿隨順煩惱造諸惡業而長夜輪迴。           (待續)
【註釋】: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竹北:正聞,94年2月),頁237。
2.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竹北:正聞,92年4月),頁16-18。
3.印順導師,〈學以致用與學無止境〉《教制教典與教學》(竹北:正聞,92年4月),    頁188-189。
4.《指月錄》卷六(卍續藏83.464下)。
5.《解深密經》卷二(大正16.695中)。
6.同1,頁417。
7.本因緣故事除引用達摩難陀上座《法 句經/故事集》中所述,也參考了印順導師的 《印度之佛教》、《佛在人 間》與《佛法概論》,希望在血腥的 歷史當中,讓讀 者看到佛與弟子的夙昔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