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二:宗教觀

導師對基督教的批判(下)

◎妙雲集導讀(十五)79年11月5日下午8:10∼9:00

主講:昭慧法師 記錄:地律法師 整理:法印講堂、妙心寫作讀書會

閱讀範圍:
    1.〈上帝與耶和華之間〉(下六7,頁275-300)
    2.〈上帝愛世人〉(下六5,頁179-216)
    3.〈「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下六6,頁217-274)
    4.〈佛教的知識觀〉(下一10,頁267-296)
參、問答及詞句解釋
    一、〈上帝愛世人〉問題整理
         (一)182/21「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請問是何意?
        答:一般而言,先民也會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起心動念,發現還是自私、貪婪、瞋惱等在作怪,這些都是不光明的,所以說「盡都是惡」。對人類「罪性」的體會,在希伯來宗教中算是很有特色的,因為它把罪性的源頭歸結於人類祖先不聽神旨而吃善惡樹上的果子,也就是說:罪惡與道德自覺的能力是有關聯的。倘無道德自覺能力,如一般動物純依本能行事,則所有行為無從辨識是善是惡,也就無有罪惡可言。道德自覺就是罪的源頭,看似吊詭,卻也有幾分邏輯。只是希伯來宗教似乎把它導向「不服神旨是罪」的思考方向,那才讓人難以理解起來。
         (二)182/4「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是何意?
        答:那是指史前的洪水時代。西亞各民族都有類似記載,中國也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可想而知:這是史前發生的全球性災禍。
         (三)182/-5「被共產黨徒稱讚為農民革命的張獻忠」,為什麼共產黨徒稱讚他呢?
        答:明朝末年,張獻忠聚集農民造反。這反應了當時農村的疾苦,農民在生活無以為繼的情況下,聚集為寇,挺而走險。可怕的是:他們四處流竄,行止不定,所以被稱為「流寇」。所到之處,殺戮慘烈,這當然沒有什麼可讚歎的。共產黨之所以稱讚張獻忠,主要是認定張獻忠是結合無產階級起而作奪權的革命鬥爭,這是佃農對地主、貧窮者對既得利益者的鬥爭。所以中共讚賞的是張獻忠「農民革命」的形態。
         (四)183/6上帝所造的以色列人,「使上帝從亞伯拉罕以來的無邊祝福,完全落空。」它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答:依希伯來宗教的說法,「亞伯拉罕」是萬民之父。《聖經》說: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始祖。連回教徒也稱頌亞伯拉罕。〈創世紀〉記載:他是挪亞的長子,是閃的後代,所以此一族群稱為閃族。閃族包含了近東民族──中亞、西亞一帶的民族。
        猶太民族的形成,依《舊約》記載,是亞伯拉罕帶領著部族,到達了「流奶與蜜之地」迦南(現在的巴勒斯坦)。後來因為饑荒,曾經到達埃及,最後又回到迦南。上帝給他的祝福,是應許他的子孫「眾多如繁星」。
        導師說:「使上帝……的無邊祝福,完全落空。」這是因為:事實上,以色列民族並沒有這樣幸運地「眾多如繁星」,反而是一再顛沛流離,飽受亡國滅種的痛苦。從《出埃及記》中知道:這群人曾經流落埃及,受到奴隸般的待遇;回到迦南以後,又先後受到巴比倫人的俘虜以及羅馬的征服。爾後猶太民族更是失去了國家的依憑,而散落各方。由此以觀,他們好像是沒有真正得到上帝所應許的祝福。
        (五)183/-1「這也算是上帝愛世人嗎?……是否上帝所造,這涉及無可徵信的創造論,姑且不論。」為何說創造論是無可徵信的?它的荒謬在那裡?
        答:創造論要如何加以證實?它只能訴諸信仰。故說「無可徵信」。導師責其「荒謬」,因為就邏輯而言,如果上帝創造了人,那麼上帝又是被誰創造的?如果有人創造上帝,上帝就不是第一因。如果沒有人創造上帝,而上帝能夠自存,人類及其他動物又為什麼不能自存而非得要受造不可?
        (六)185/-2對於神的主宰一切,使人受苦難,不明白要如何表現「神的公義」?
        答:有同學說到:因為人造罪,所以神降災難處罰人類。可是事實上這很難訴諸神的公義。因為我們可以質疑:既然造人之權責在上帝,那他為什麼不造好一點,卻造出沒有相當意志力以抗拒罪惡的人,然後再懲罰其惡,這不是「神的公義」,而是「神的矛盾」了。
        (七)186/3「天地不仁」?
        答:引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是古時候用草結紮成的狗,用來祭祀亡靈,祭祀後就丟棄之。老子的意思是:天地把萬物都看得如同「芻狗」般輕賤,並沒有什麼特別優遇。深一層的意義是,道體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不是心存善德的位格神,這些善德都是人類自己所賦與的想像。
       (八)186/-7「希伯來的偉大宗教家,為了貫徹上帝的絕對性,而宣說上帝是絕對完善的愛;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達成唯一絕對的主宰意欲,與絕對完善的道德意識的統一……這一工作,從先知時代開始,到耶穌先生的被殺而草草完成。」是表達什麼樣的思想?
        答:《舊約》中的上帝,並不強調完整的愛,只強調「貫徹上帝的絕對性」之公義。可是從以色列先知時代開始,已把教義再加以充實,特別是耶穌,大大地填補了「愛」的觀念。一直到耶穌以「天主之子」的身份,為人類贖罪而揹上十字架受刑死亡,「上帝愛人」的觀念都貫徹其間。「草草完成」,是形容其理論建構礙於受到迫害的形勢而顯得匆促。
        (九)197/-5講到「法先王」?
        答:法,是效法的意思。在〈中國的宗教興衰與儒家〉中,導師也提到:法家是「法後王」的。儒則稱道三代以上的政風與民風。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三代以上是指夏以上的時代,儒家最景仰並效法的是堯舜。墨家也是法先王的,但他所效法的是夏禹。
        至於法家,其主張是「法與運轉」。嚴格而言,既然「法與運轉」,就不會肯定的要「法」(效法)什麼。例如:商鞅以變法讓秦國富強,他的根本主張是:不一定要拘泥於古時候所用的方法;只要能達成「富國強兵」的效果,就是最好的方法。相對的,孔子就非常拘泥古禮,敬服周公,心心念念希望能恢復傳統的社會秩序。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者也。」(《孟子》〈萬章篇〉),但若從這方面來說,孔子代表的是復古思想,反而法家還有掌握時勢所趨的「時者」風格。
        《韓非子》〈五蠹〉:「今有搆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五蠹篇〉大大批評當時諸家:儒家、墨家與老莊學派,他最反對的就是「法先王」學說。「搆木鑽燧」:先民(傳說是有巢氏)在樹上構作房子,或是用木頭摩擦生熱以取火。在夏朝若還搞這一套,一定會被鯀、禹父子譏笑。「決瀆於殷」:先民時代有洪水,所以很重視疏通渠道的工作。到了殷周之世,這方面的威脅減輕,如果再於這方面大費周章,一定會被商湯、周武之所譏笑。然則現在稱美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一定會被現時代的聖者之所譏笑。這是法家的看法,法家思想明顯的是反對復古傾向的。
        (十)97/-4「天威咫尺」?
        答:周尺八寸曰咫,咫尺比喻距離很近,意指天威不遠,近處就可以展現出來。
        (十一)199/4什麼是「玄珠」與「罔象」?
        答:在〈佛教的知識觀〉裡也有談到這個譬喻。玄珠、罔象,是莊子的譬喻。《莊子》〈外篇天地第十二〉:「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黃帝遺失了他的玄珠,別人都找不到,只有罔象才找得到。「玄」是黑色或是深紅色。此中「玄珠」的意象,不是指具體的紅色寶珠,應該還是指道體──宇宙中最高的原理。「罔象」原是指水怪,但拆解其字:「罔」,就是無;「象」,就是相。唯罔象能得玄珠,這是指唯有無形無相,無法名狀的境界,才能觸證道體。「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形有象的物體或名言概念的知識,都是有缺陷性的,無法觸證到最高的境界。
        (十二)212/-1「耶和華上帝的愛世人,著重於種族的,……而耶穌先生的愛世人,著重於個人的,使每個人因信而得永生。」請問他們的不同之處?
        答:可以說,《舊約》時代的猶太教,原屬種族性格很強的社會宗教,後來到耶穌才拓展為世界性宗教,其「愛」及於一切的世人,不強調種族利益的「選民」觀念。
        (十三)213/-2「稱孤道寡」?
        答:皇帝往往自稱「孤」或「寡人」,表示在最高之位的人謙下之意。不單是帝王如此;中國文化中忌諱對自我的讚頌或自我標榜,一般都謙下自稱,對別人的稱謂則比較尊敬。
        (十四)(216/-1)「阿門」之語。
        答:希伯來文的「阿門」,是「誠心所願」的意思。古猶太教在儀式結束時,或祭師宣講以後,信眾齊稱「阿門」。「阿門」在印度宗教中也有近似的發音:「唵」(oM)。可以看出南亞、中亞、西亞一帶的宗教有其互通之處。「唵」在印度表示「皈命」或「供養」,含藏著敬意。
二、〈「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問題整理
        (一)222/-4什麼是「纏夾廿三」?
        答:指呶呶反覆、糾纏不休。這有二意:一是指嘮嘮叨叨,不斷反覆。二是指故意講附會或使人發笑的話。在這裡主要是指第一個意思。
        (二)230/-1「官話和合本」?
        答:「官話」是指北京話,因為那是官方語言,所以叫「官話」。「和合本」是指新、舊約的裝訂和合本。
        (三)232/7「揎拳捋袖」?
        答:「揎拳」,把手腕或胳臂露出來。「捋袖」是捲袖。「揎拳捋袖」,表示摩拳擦掌,擺出要與人打架的樣子。
        (四)240/-2「亞當先生只是為地上的畜牲、野獸、空中的飛鳥取名,竟忘記了水裡的魚、蝦、龜、鱉(注意!注意!當上帝的憤怒臨到地上,毀滅一切活物時,對水裡的魚、蝦、龜、鱉,也特別聖恩浩蕩,沒有毀滅。這是《聖經》的奧妙之一,讓我告訴吳牧師,不妨研究研究)。」這句話含藏甚麼意思?
        答:中亞、西亞地區的水源並不豐富,但是還不致於完全不知道有水棲類的魚、蝦、龜、鱉之類。所以只能說:創造這樣的神話,為了盡量避免漏洞,當然故意不提到它們。洪水漲了,水裡的魚、蝦、龜、鱉,是再多的水也沖不死的。既然不會死,那與洪水淹滅了眾生,而只留下挪亞一家,顯然不符。既然不符,乾脆就不說(從頭到尾都沒說)。從亞當取名字開始,乾脆就不說到魚、蝦、龜、鱉之類。
        (五)現今的宗教師,是否需要戰鬥力?因為這裡講到:256/1「充實戰鬥力,第一要緊。否則刀兵不利,糧食不足,戰略還不等於廢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答:這是反諷的,意思是說:你們要加強教義,如果你們的教義不加強,再能言善道,也還是招架不住別人的問難。換句話說,還沒有本事,就不要動不動挑釁別人。
        (六)256/5「我是和尚,不是道士,也不是道士出身。如我是小道士出身,那末說『手橫桃木劍』,多少還有點取笑成分。」請問此是何意?
        答:要了解寫這段話的歷史背景:因為吳恩溥是道士出身的;另外,龔天民原來是比丘,後來到香港的道風山(一個專門招收佛教僧尼,並為其洗腦,勸其改變信仰並還俗的基督教機構),就還俗改信基督教。當時基督教盡量收買佛教人士,利用佛教人士對佛教的了解,來攻擊佛教。因為無法攻擊教義,所以,儘講些是是非非以醜化佛教。龔天民與吳恩溥兩人都是在攻擊導師,由於他們有道士或和尚的背景,所以導師暗諷之。
        (七)我們以佛法觀點看,生命的流轉還滅,歸因於無明的推動。而耶教的教義卻「信我者永生」、「逆我者永火」,基督教能真如它所說的教義而達到此一境界嗎?
        答:依佛法看,凡有生者必有滅,永遠生在天國或地獄,那是不可能的。而入地獄與否,與信不信教無關,與其是否造下重大罪行有關。不過,基督教義還是有它的相對價值:因為它要求教徒恪遵神的教誡以行善,果能如是,應該還是可以因其善行而達到天界的福樂境地。  
        (八)既然亞當、夏娃背叛上帝,為什麼上帝不乾脆把亞當處死?
        答:從神話學的立場看,先民往往是依於事實而編造一些象徵性的神話。所以,若把亞當處死,那就沒戲唱了。
        (九)早期的民主思想淵源於歐洲,為什麼西方宗教還是停留在主奴立場的社會之中?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存在?
        答:雖然民主思想是根源於歐洲的希臘,但是希臘的民主思想,其實是少部分人的民主,並沒有及於城邦所有的人。奴隸與婦女並不能夠真正得到民主參與的平等待遇。西方存在著主奴立場,這是由來已久的,更何況強調神人之間主奴關係的希伯來宗教,也不等於希臘文明,所以淵源並不相同。
        (十)既然神知道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就能分別善惡,為什麼不將樹砍除以絕後患,或者乾脆不種它?
        答:這是很妙的問題,應該去問神學家。
        (十一)264/1「以『夏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是『左派嘍囉』的天機嗎?」什麼是「左派嘍囉」?為什麼講到:『夏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會和『左派嘍囉』扯在一起?
        答:「左派」在議會政治裡,是指激進派或在野黨,或稱為左黨。當時在英國議會裡,左派、左黨的位置是在主席的左邊,所以才會產生「左派」的名詞。「嘍囉」,就是供差遣、使喚的,跑龍套的角色。「以『夏娃為人類智慧的徽號』,是『左派嘍囉』」,這句話的背景是:當時的共產黨也反宗教。他們對於基督教所說:「人類的原罪」,是不承認的,反而認為夏娃很偉大,促進了人類的智慧。導師正好有同樣的論調,所以論敵就罵導師是:「左派嘍囉」。
        (十二)272/-1「放空砲」是指什麼?
        答:就是「無的放矢」──沒有目標卻放出冷箭。
        (十三)273/1「從此說不響嘴」?
        答:「說不響嘴」,就是理不直氣不壯,沒有辦法再大聲說話了。
        (十四)273/-4「殃及梨棗」?
        答:「梨棗」是書版。古時候並不是用鉛字排版,而是用梨棗木(梨棗木是上等的材料),在木板上刻字,做成書版,再印製書本。所以,「殃及梨棗」就是殃及書本。其實,書本無所謂「受到災殃」。導師所說的:(273/-5)「不但浪費筆墨,真的『殃及梨棗』」。是指吳牧師囉囉嗦嗦的語言,害得書本也跟著受累,填上那麼多無用的話。「殃及梨棗」類同「殃及池魚」。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失火,本來沒有池魚的事,但是池裡的魚,因為熱氣讓水溫上升的關係,也受到了亡命之殃。
三、〈上帝與耶和華之間〉問題整理
        (一)275/3為什麼導師「讀『新舊約』時」,能生起「景仰與同情」?
        答:主要是對於耶穌慈愛且沒有怨尤地犧牲自己,產生很大的感動。如果每一個人看過「耶穌傳」,應該或多或少會有這種感動之情的。
        (二)275/4為什麼導師會對耶和華上帝「感到震驚」呢?
        答:他覺得依《舊約》的訊息,這是一個「無情撻伐異己」的暴惡之神,卻蒙受「至上創造神」之名義,所以感到震驚。
         (三)275/-3「猶太教、天主教、耶穌教、真耶穌教」,各有什麼不同?
        答:基督教派非常繁多。他們對《聖經》某些部分的詮釋不同。倒是從猶太教到天主教,從天主教到宗教改革以後的基督新教,這三者的區分,可以大致敘述一下。
        猶太教是宗本《舊約》,不承認《新約》,也不恭敬耶穌的。天主教崇奉新舊約,也崇奉聖母瑪利亞(耶穌的母親)。基督教只崇奉上帝與耶穌,不崇奉瑪利亞,把瑪利亞當作是一般凡人。  
        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間,還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天主教強調神父的中介性格。也就是:人必須透過教會所屬神父以與天主溝通。但基督教則認為「萬民皆祭司」:人應該可以直接與神溝通的。基督新教強調「因信稱義」,但天主教則還是傾向於在「信」德之外,人必須「依善行而得主恩寵」。
        真耶穌教是基督教內的新興靈恩教派,依聖靈充滿的神秘經驗而受到教徒的歡迎。
        (四)294/5為什麼「無比嚴厲的耶和華」,對當時的以色列民族來說,「是最理想的神」呢?  
        答:當時的以色列民族,在埃及受到的是奴婢的待遇。他們長期培養出了一種奴隸的性格,有很強烈的惰性,改變生活方式的意願並不很強。人類對奴隸制度的反省,往往還不是來自於奴隸,而是來自於一些非奴隸的人道主義者。真正的奴隸,頂多在受到太多的壓迫打擊時,會產生局部的,針對特定對象的憤恨、報復,然而乖順意識已經養成,就很難改變。解放黑奴的林肯總統,反而死於黑人手中,就是因為有些黑人被解放後反而莫所適從。
        對這樣有順服心態,滿足於現狀,不思改變的以色列人而言,摩西想要帶領他們返回故里談何容易?可想而知:他是很受挫折的。所以,摩西透過政教合一的方式,以絕對權威的神來下達指示,因為這樣最為有效。神的絕對權威,可以替代埃及的主子,變成是以色列奴隸心目中至高的主人。這樣的主子比埃及的法老王本事還大(所以可降種種懲罰給法老王),這才能讓奴隸重新聽受新主人的話。新主人叫他們回去,他們就不敢不回去。就這樣走出埃及而回到了迦南的故鄉。所以,這種帶有高度父權性格的神,在當時的摩西而言,應該是最為理想,便於統馭族人的。
        (五)大梵天在色界,照理應該是無瞋的,為什麼人民不順從,就會降下災禍?
        答:如果是指耶和華上帝,還要再看他是《舊約》的上帝,還是《新約》的上帝。如果從《舊約》來看,耶和華的神格不高,他是何烈山的山神,這種信仰屬於自然宗教的物象崇拜,其神位階停留在欲界低層四王天或其下的鬼神道間。如果是《新約》的上帝,由於有無限的愛慈,神格是已到達無瞋境界的。由於新舊約之間有些差別,所以教會對它們的接納度也有差異。有些教會是《新約》、《舊約》都接納,但是原則上盡量詮釋《新約》的內容,因為覺得《新約》的教義比較站得住腳;有些教派乾脆就推翻《舊約》,直接接受《新約》。
四、〈佛教的知識觀〉問題整理
        (一)下一,268/-22「墨子是從儒家中流出,發揚比儒家較樸實而實用的思想。」是怎樣的樸實而實用?
        答:這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例如:以喪禮而言,墨家不主張厚葬久喪,而力求簡單不舖張,這與儒家重視喪儀祭禮的看法,差距很大。墨子希望民生日用足夠就好;儒家則不但如此,還希望能「富而好禮」,他們強調「禮治」,所以重視禮儀。《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貢想把在祭祀中「餼羊」(獻祭羊隻)的儀禮取消,孔子就說:「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在佛教來看,當然是羊的生命重要!可是孔子卻把禮看得更為重要。由此可知:儒家為了這類禮儀的實踐,難免會有較為舖張的情形;相對的,墨子即不崇尚此道。
        (二)下一,269/-1莊子說到:「有人教以用水車取水,他卻說:用不得。因為以機巧取水,即有機心,有機心,便是一切災禍的根源。」依此而言,行善以機巧方式而得利,是不是也會受到災禍?
        答:莊子的話有一些只是譬喻,看看就可以了。要照莊子的說法,人類文明可能要大倒退了。他只是用一種象徵的手法,讓我們留意:心要歸於質樸,而不要巧用心機,以免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產生很多問題。至於到底要不要用水車,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我們行善,如以機巧方式而得,是不是也會受到災禍呢?所謂機巧,譬如:用心機行善,希望能夠博得美好名聲或是權柄、地位,那當然「因地不直,果招紆曲」。假使是屬於菩薩的善權方便,是為了適應眾生種種根機而用種種的方法,這樣的行善,也是某種程度的機巧(方便智)。但由於菩薩不淪於私心用事,自亦不會得到災禍。因此是否得到災禍,不是看他機不機巧,而是看他的動機。
        (三)下一,272/-2「近代的西方文明,宗教信仰與知識之間,始終沒有做到協調的地步」。如何才能協調?
         答:這應該是當時很嚴重的課題。啟蒙運動時代,科學開始發達。西方宗教起先並不是與其協調,而是試圖打壓,以免其研究結果挑戰《聖經》的權威,後來無法再打壓下去了,才不得不改為與科學協調,重新詮釋教義,盡量讓教義合理化而符合科學新知。但直到目前為止,許多西方教會還是試圖施壓,使學校不得傳授達爾文的進化論。這是希伯來宗教與俗世科學對立且無可妥協的部分。
        (四)如何依聞思修以進達觀慧?
        答:聞,是多聞教法,這不但是從明師、善知識聞,也包括自己閱讀經典。必須是對佛所說的道理明確認知,有深刻的信解,才是聞慧成就。進而如理作意,深刻思惟佛陀教法──十二分教,在奢摩他(止)成就之前,對十二分教的深刻思惟,那只是思慧。等到奢摩他成就,引發身、心輕安後,才進入毗婆舍那(觀)。以毗婆舍那觀十二分教的所緣境,成就觀慧,這才是修所成慧。
        觀慧並不是一下手就侈談「無分別」的,《解深密經》就說到要先觀盡所有性,再觀如所有性。換句話說,觀的過程,不可能一開始就觀如所有性──真如法性。所謂盡所有性,就是五蘊、六處、四諦、緣起等等的道理。這也與「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道理相同。
        (五)知識份子在學佛以後,對於世間知識往往懶於追尋,應該怎樣調適?
        答:本文也有談到世間學問的相對性與缺陷性。一些佛弟子基於對知識相對性和缺陷性的透視,往往懶於學習世間知識。世間知識是不是可以完全不予理會呢?其實不能。我們可以分兩個層面來看:
        以出家眾而言,出家以後,確實應該專研內明。至於其他的知識,可以用一部份時間學習一般性知識;對於過去所學,則不妨把它拿來隨緣教化。特別是剛家的前幾年,應該把重心放在內典的研修。常常有同學問道:「別人問我們關於世間法的問題,可是我們不懂,應該怎麼辦?」其實以出家眾的立場,大可告訴他們:「這方面我所知道的很淺薄(或者一無所知也不妨),我自己的專業還是在佛法方面,如果談的是佛法,我很樂意互相切磋。」時間畢竟有限,顧此就難免失彼,假使是為了怕世間法的知識不懂,會被人家恥笑,然後一天到晚拚命找世間法的資料來看,到頭來,人家問到佛法的問題,反而不懂,本門不專精,那才更是丟臉。  
        至於在家眾,當然還是要學世間的知識,但最好也在廣泛瀏覽之外,能夠專精一門。現在的學問分工很細,任何一門的學問都是很深很廣的,不太可能一切包抄,什麼都學。所以在家眾除了一般性常識要有所涉獵之外,宜就一門以專精研究或專精操作,以他的專業知識配合佛法來度化有緣眾生。在家眾一定要有「正命」(正當職業),正命來自他對世間技術或知識的基礎。所以,在家眾對於世間知識更是不能完全不管。
        佛教的知識觀是重在生命意義的探索,然則在物質環境方面,是否相對會有不甚重視的現象?可不可能發展出西方純粹基於好奇心的知識追求?這都值得進一步討論。大體而言,佛教雖不是唯心論,但確實是把重點放在心靈的鍛鍊;而在物質方面,則傾向於少欲知足的態度。所以,到大乘時期會有這樣的反思,希望在精神建設之外,也能莊嚴淨土(參與物質文明的建設),而使環境得以富足安樂。
        至於是否會發展出像西方那種純粹好奇的知識探求?印度哲學較屬於探討生命終極意義的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則大都關懷現實世間生命處境之改善,有關此一宏旨的知識探求較不多見,所以理論科學的發展,確實在東方文化體系中有所不足。不過西方純粹好奇的知識探求,也是以希臘文明(而非希伯來文明)為其根源的,希伯來文明重視的也還是生命的終極關懷,而不是純粹理論知識的追求。
註釋:
1.為方便讀者檢閱《我之宗教觀》內容,於引用文字前,加註起首出處,皆以「頁/行」表之,並省略書名。
2.為方便讀者檢閱《佛在人間》〈佛教的知識觀〉內容,於引用文字前,加註起首出處,皆以「下一,頁/行」表之,並省略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