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4日妙心成長教育講座

生活與生命的反思──從工業文明談起(上)

主講:李根政老師 整理:妙心寫作讀書會

前言:人類的危機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以美蘇兩國為首的東西方世界冷戰,加上核子武器威攝,使全世界籠罩在緊張、毀滅的危機中長達近五十年。進入90年代以後,國際恐怖活動有了明顯的變化,新的恐怖組織增多、活動增多、隱蔽性及殺傷力增強,使得人類再次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這些危機已經不是人類最大的危機,不具戰爭、流血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已悄悄的成為當今人類最大的危機,這一危機才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速度可能比原先預估的還要來得快,原本科學家預估2050~2100年間整個北極才會融冰,但是今年(2008)科學家竟然發現北極融冰提早來了幾十年,這表示地球暖化的速度已迅速地成為人類最大的危機。今年夏天,我們都飽受幾乎每週一颱之苦,只要海嘯、颶風、強烈颱風一來,整個都巿大約也都毀了;在美國,颱風一來就是幾百萬人被迫遷徙、逃亡。這種氣候變遷之下受最大苦難的應該是貧窮國家,像最近東南亞的風災所造成的死亡都是幾萬人;富有國家損失的是錢,人的死亡比較少,這是氣候變遷的首要危害。
        近年來,還有一個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黑心食品。中國的黑心食品多到不可勝數,在日本出了一本專書叫做《中國禁止!》;在中國也有一本《黑心食品完全揭祕手冊》揭開消費者不可不知的85種黑心食品。人們飽受黑心食品的泛濫,生活的不安與無奈反應在最近報紙上看到的打油詩:早上起床拿一把黑心牙刷,沾一點黑心牙膏刷牙,然後吃二個瓦楞紙做的黑心包子,沾一點頭髮做的黑心醬油,這樣展開中國人幸福的一天。他們整天生活所需都是由黑心產品構成,這問題引發我們的思考:這些問題與前面的問題有沒有關聯?是不相干的兩件事或是類似的一件事?因此,今天我要從工業文明(石化文明)來跟大家探討──我們的生活與生命。
一、臺灣的工業發展

        臺灣重工業發展起源於高雄地區,高雄是臺灣重工業發展的重鎮。臺灣重工業首推石化產業,其次是煉鋼廠。基本上,高雄地區的煉油工業是石化上游,廠區涵蓋半屏山工業區、林園第三第四煉油廠、臨海工業區、小港工業區。
        (一)早期工業發展無環保政策污染嚴重
        半屏山煉油廠之前是日本人的燃料廠,國府接收以後在1968、1975年時建立了第一、第二座的煉油廠,當時完全沒有環保觀念,不重視空氣污染的危害,所有的毒氣都排放出來,沒想到不到十年的時間,空氣污染到點火會爆炸。19835月,一戶民宅點蚊香引發油氣爆炸;1988729日,楠梓區稔田里十三鄰抽出來的地下水點火可以燃燒;1988815日,中油東門金屬中心工程師林英傑在宿舍點煙造成氣爆,全身嚴重灼傷。
由於政府沒有環保政策,人民也沒有環保觀念,因此很多工廠都很正常的把毒水直接排到地下,反正也沒有人重視,也不會受到取締,沒想到現在卻變成很嚴重的危害。所以後來政府要在後勁建立第五座輕油裂解廠時,遭遇後勁人激烈的反對。1987年,後勁反五輕人士將自己銬在燃燒塔上,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率領了一千多名鎮暴警察夜宿後勁,瓦解了反公害的抗爭,因此連續三年的時間,這座輕油裂解廠在強大警力的護衛下建立起來。這工廠建立以後,標榜工安第一,環保至上,但實際上半年內發生三次爆炸事件,工安問題隨時發生,人民都快受不了了。
        在高雄地區還有一種重工業就是煉鋼廠。一家中鋼一年排出的戴奧辛占全臺灣的40%,占高雄的97%。只要肯花二、三十億就可以改善的環保問題,中鋼一直不願做好,環保局雖一再要求中鋼改善,也送到環保署,但中鋼、經濟部壓力一來就退回,所以一直沒辦法降低碳排放量。有一次,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的一些立委要去參觀中鋼,我也跟著去;那一天,剛好環保署長、中鋼總經理也在現場,媒體都在。我在現場向環保署長、中鋼總經理嗆聲說:一間公司這麼大,污染這樣大……經過這樣一嗆,因為媒體在場,中鋼才要求給他們一些時間,不像以前態度很傲慢,他們說我們已經做到全世界最好;連中鋼的員工也一樣,在我揭發這件事情時他們反嗆聲:我們中鋼已經很贊了,我們養活二萬戶的家庭,提供了這麼多的就業機會,如果沒有這樣的工作機會社會會動亂。但是大家想想看是這樣嗎?我們是不是為了人要工作而不管生產的方法會傷害到別人,你將所有社會的成本轉嫁給別人去承擔而自己賺錢,這是整個臺灣政治、經濟的典型結構。
         1.空氣污染
        在工業發展過程中電力是不可缺的要素,然而在臺灣很多都用燃煤火力發電廠。燃煤火力廠的污染嚴重,是造成十多年來南部地區空氣污染源之一。1997~2007的十年之間,從環保署在每個地方所設的空氣偵測器中顯示,高屏地區都是全臺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1998一年之中超過40%是屬於空氣不良,現在雖有改善一點,但指標仍然是在最高的地方。第二名是嘉南地區,台中地區最近也漸漸在惡化,與高屏地區快要並駕齊驅了。
        據2005年,瑞士ESI 調查報告指出,高雄地區的懸浮微粒濃度高居全球主要城市第一名,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高雄地區過去大約十個小孩中就有一個罹患氣喘,現在差不多七個就有一個氣喘,就是因為空氣愈來愈惡化的因素。
         2.水污染
        高雄地區不但空氣受污染,土壤也遭污染,罪魁禍首就是石化業。中油公司有一個直徑51公尺的油糟外洩,造成很大面積的污染,目前已被公告為污染整治場址;另外,在中油東門的萬興場址,這裡的地下水抽出來像是醬油一般的顏色,這附近的農田,2005年被公告污染,但政府沒有能力改善這地方的土壤,中油公司也不承認這是他們造成的污染,因此,農民還是繼續耕種,這是很無奈的事。2007年這地方沒有耕種了,我帶學生去調查時,把水一打開,學生全部跑開,你想想看那裡的水有多臭。依據環保署的統計,全臺灣土壤污染都是工業產生的,污染場址面積第一名是高雄巿、第二名是高雄縣,兩個縣巿加起來是臺灣污染場址的幾十倍,這是我們過去推動十大建設中重工業發展的代價,但今天政府還在歌頌,無視人民付出的慘痛代價。
         3.工業廢棄物污染
        此外,工廠產生龐大的廢棄物,一年生產的事業廢棄物將近3000萬噸,其中大約150萬噸都是有毒的。過去差不多100萬噸都到處亂丟,丟在水源地就污染地下水,像1999年,高雄縣仁武鄉仁福村抽取地下水養雞,雞都死翹翹。所以不僅中國大陸有黑心產品,我們臺灣一大堆黑心工廠每天也在製造黑心的空氣、黑心的地下水,生產黑心的食物,只是政府沒有認真的檢驗,沒有真正的面對。
        (二)人民覺醒為生存而抗爭
工業發展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生活環境被污染的痛苦就是住在廠區附近的居民。三十年來,後勁地區居民飽受工業污染之苦,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採取強烈抗爭,因為經驗告訴他們只有集體持續抗爭才能爭取應有的生活環境,政府也因此承諾25年要遷廠──104年(2015)。
        從國內外的事例顯示,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只有一部分的人抗爭是沒有力量的。像林園地區也在抗爭,但是他們抗爭沒有結果,政府也不理,原因是沒有一致性,也沒有始終一貫的明確目標。你要不要錢?要不要生活品質?拿錢來交換生活品質你願意嗎?後勁地區的人堅持的是什麼?就是一定要遷廠,如何交換條件都不理你。由於他們的堅持,政治人物也不敢被收買,所以他們可以團結起來要求政府一定要遷廠;而林園地區的政治人物,他們抗爭的目的只是要拿更多錢,美其名來建設地方。林園的鄉長一次選舉要花幾千萬,競爭者一大堆,這次林園的三輕工廠要擴廠,鄉長去了都沒有講改善污染的問題,只說我們鄉里建設需要25億。鄉公所蓋在那裡還好好的,卻要敲掉再找一塊地,講一講,反正是要建設經費,所以變成很惡質的結構,這種要錢不要生活品質的發展模式,會使當地的發展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臺灣人要覺醒,不要當成豬仔,生活只求溫飽就好了;如果這種心態不變,臺灣永遠不會進步。但是偏偏今年(2008)的大選,我們的馬總統也是說要拚經濟,大家賺大錢,結果大家就把票投下去了,都沒有問:「你是要拚什麼經濟?怎樣拚經濟?」這個才是關鍵。是要拚幸福的經濟,還是拚要錢不要命的經濟,繼續把這個環境糟踏光,因為有很多證據顯示,這一套經濟發展邏輯已經開始在破壞環境了,這個問題有機會再講,今天不是這個主題。
        高雄縣有一塊濕地幾十年來都沒有去動它,這次高雄縣政府向中央申請一批錢叫做「擴大內需」。這筆擴大內需的錢有好幾千萬,但有錢沒有地方花,就花在這裡開了一條路,要把濕地剖成二塊,通過的地方就是黑面琵鷺的棲息地、天鵝的棲息地。開闢那一條路完全沒有目的,只是為了要花錢,認為只要花錢我們的經濟就會發展;其實,什麼人會發展?包工程的人會發展,水泥業、鋼鐵業會發展,真正對臺灣有沒有好處?我們是否要繼續忍受這種生活方式,過每天戴口罩在黑煙迷漫中生活的環境?其實工業發展不是這樣而已,很多地方因為工業發展要遷村,紅毛港遷了40年才遷成。高雄地區的發展模式,人民因要求生活品質而不得不抗爭所受的苦,其他地區的人無法感受到,所以他們也想要這樣的發展模式;他們天真的認為有工廠就有工作,生活就會改善。臺灣有很多貧窮的縣巿都是這樣,像雲林縣就是這樣。
二、台塑六輕公害全民買單

        (一)填海造陸生態浩劫
        當年,台塑王永慶看到石化業能賺錢,想在宜蘭縣設廠,但當時的縣長陳定南反對,環保人士也起來抗爭,不給王永慶建廠,1987年陳定南與王永慶的一場電視辯論,讓台塑在宜蘭設廠死了心,王永慶一氣之下跑到美國去養病。但是,雲林縣長廖泉裕、議長張榮味眼看王永慶在宜蘭縣設廠不成,就向王永慶招手,提供雲林縣濁水溪畔土地可設第六座輕油裂解廠。當時政府計劃要將整個雲林縣沿線變成工業區,使雲林縣成為臺灣第二個內陸縣,完全沒有海岸,也無視當時沿海地區已有養魚、蛤的養殖漁業,這也是一項產業。政府讓台塑建立六輕以後,還為六輕排除很多法律障礙,例如:按照中華民國法律,私人不得擁有港口,但是台塑六輕自己擁有一個港口;按照中華民國法律私人不得擁有海岸,但是這條海岸線約有十多公里是一個私人王國。在這個私人王國裡,三分之一都是聘用外勞,廠區內發生好幾次的暴動,報紙都只寫一點點,基本上它是臺灣另外一個租界。這個新租界是海埔新生地,填海造陸。
        (二)海岸退縮國土流失
        填海造陸會發生什麼問題?在嘉義地區布袋、東石沿海可找到答案。這一塊地每年退縮40~70公尺,海岸線的退縮當然與填海造陸息息相關。以前溪流往下游衝刷海岸線時,剛好跟臺灣的潮流侵蝕海岸形成平衡狀態,而且還可以增加一點點,所以過去的紅毛城、熱蘭遮城在海邊,而現在在內陸,滄海桑田就是這樣來的。現在雲林、嘉義沿海沙沒有來,結果海浪一直侵蝕,海岸線退縮非常快速。當然還有很多因素,如:臺灣六公里就有一個漁港,有時候漁港完全沒有漁船也在蓋漁港;較南邊的興達港當時建的時候有五、六百艘漁船,現在只剩下一百艘。十幾年前,彰化王功遠洋漁港到現在為止一艘船都沒有進去,政府的錢是這樣亂花。2002年嘉義布袋好美寮沙洲嚴重流失、自然保育區受海潮侵蝕流失,情況相當嚴重。2005年,海岸崗哨因沙洲流失而倒塌,這是臺灣海岸線的後退。2002~2006四年間一個燈塔就再見,請問我們有多少國土可以這樣流失?現在整個臺灣西海岸幾乎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國土這樣流失,一點點流失,將是一個恐怖的夢靨。海嘯來的時候如果我們有外傘頂洲就可以保護內陸,如果沒有外傘頂洲,海嘯來的時候就直接到達內陸。未來數年,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再加上海平面上昇,臺灣整個西海岸都會面臨非常嚴重的衝擊。
        (三)地層下陷持續擴張
        此外,地層下陷有些地區也已經到達非常嚴重的地步。2005年,雲林口湖鄉下雨的時候變成臺灣的威尼斯,出門要划竹船,這種地方怎麼住,但是很快有些地方地層下陷區還是持續在擴張。
        (四)空氣污染難以解決
        此外,六輕會不會製造恐怖的空氣污染,麥寮鄉豐安國小上課要戴口罩,老師抱怨說:酸到不敢呼吸,那邊只有一間工廠,就是六輕。而六輕表示是風向不對,不是他們造成的;然而事實勝於雄辯,確實是石化業的臭味。當地還有一所新興國小,上課20天去環保局報案16天。因為空氣污染很嚴重,最後王永慶不得已幫全校裝冷氣,可是你想想看,小學生們也要到外面運動啊!教室裝冷氣,空氣污染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啊!
        台塑CO2的排放量占全國的26.5%,全臺灣的人民住宅加商業所排放的CO2再加上交通運輸所有的CO2加起來也不到25%。一家公司擁有這樣高的排放量,如果要節能減碳,全國人民所有的電、交通工具都不用,只走路、騎腳踏車;所有商店也停止營業,不開冷氣、不開燈,全面節能減碳,這樣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比他們一家公司還少,這樣有公平嗎?(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