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菩薩傳道法師傳」紀錄片腳本(下)

謝杏熏



 

   道師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很善於說法,而且對弘法利生充滿熱誠。他很會說故事,又善說譬喻,所以文學家林良先生形容他是最會說故事的法師。也許是因為他總是很能融入故事的情境裡吧,所以講故事或案例,笑得最開心的,是他;評論時弊或臧否不公不義,最義憤填膺的,也是他。所以有人稱他是「佛教界的民進黨」,也有人乾脆說他是民進黨的;但是,少有人知道,其實他只是一個刀子口兒豆腐心的大悲菩薩!
  臺語弘法尤其是道師父的強項,在佛教界恐怕少有人能望其項背,最主要是師父對臺灣漢語漢音著實下過一番功夫,勤於請益老師前輩,又勤於查閱漢語字典。他用文讀音讀誦經典與吟唱古詩文,堪稱一絕!不過相對來講,師父的華語就沒那麼考究,常常有邊讀邊,或者一半臺語一半華語,例如蔥嶺,臺語是chhang1niá2,他就讀成ㄘㄤ嶺。這一點師父不但不以為忤,還很自豪;他說他是臺灣人,講的當然是臺灣國語。我們在道師父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對臺灣本土充滿文化自信與情感的臺灣人,而不是歷經外來政權更迭與白色恐怖洗禮下,卑微而缺乏自信的那一世代!
  道師父說,他的口才並不好,他之所以講得溜,是因為常練常講,而且早期講課回來,他自己還要把錄音帶重新聽過一遍,看自己有哪個地方講得不周延,以便作修正。對於任何弘法邀約,只要時間上許可,他也一向來者不拒,從校園弘法、廣播電臺弘法、社區弘化、個案輔導,到僧教育,他的弘法利生,無疑也是拚命三郎式的。
  在他的想法,單一場次的講座只是結個緣,當然,聽眾的佛學素養高,又另當別論;長期的定點弘化,才能達到真正教育淨化的目的。這所以他在幾個定點的弘法,動輒八、九年以上。妙心寺除外,如臺南高工正思學社、建國廣播電臺新營臺、高雄正信佛青會、妙雲蘭若、開元禪學院等。道師父就這樣從臺灣講到馬來西亞,從臺灣講到美國、加拿大,以及南美洲。他就這樣從不斷的講說中,傳播人間佛教的種子;也從不斷的講說中,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擴展他生命的廣度與深度。
  在他的弘法生涯中,要說有特殊意義的,應該是應美國佛教會之邀到美國弘法吧,不管是在大學,在夏令營,或是到各州佛教會演講,不僅座無虛席,還常常因為聽者的反應熱烈,延長演講時間而仍欲罷不能。就有佛教學者形容道師父某次的美國弘法之旅,「如同震撼大地的旋風」!這些高知識分子對於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理念,接受度頗高,認為著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的人間佛教,比較符合美國重視實際的社會主流,而且可與國際接軌。
  八年五趟的美國弘法之行,影響比較深遠的是加州聖荷西,俄亥俄州Akron,以及華盛頓州西雅圖。
  原是聖荷西菩提學會成員的王松助、黃雪珠伉儷,因為聽聞道師父說法,希望追隨師父所弘揚的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并研習四念處內觀禪法,所以在2004年成立了「妙緣內觀中心」,作為志趣相投者學佛與禪修的園地。
  2006年2月至12月,道師父透過skype網路視訊遠距教學,為學員講授基礎佛法課程「佛法十講」。由於這個講說的因緣,而與曾經回臺依止道師父修行的圓睿、圓明二位師父共結法緣,2007年以後,二位師父成為該中心佛法課程的指導法師。2008年12月正式向州政府立案,並更名為妙緣內觀學苑(MLA)。2009年4月,道師父被推選為理事長,彼此互動緊密。

  俄亥俄州克里夫蘭是醫學重鎮(Cleveland Clinic),唐德賢醫師與同修陳長華伉儷就在鄰近的Akron行醫濟世。唐太太原先接觸的是淨土宗,後來憑著一股學佛的熱誠,在Akron成立般若佛學社,與Columbus的菩提佛學社,經常聯合邀請法師講經說法、辦活動。
  1992年道師父首度赴美,到Akron弘法,對於道師父說法的特色,唐太太這樣形容:通俗而不失優雅,不談怪力亂神,不講感應神通,應對如流,應機破解迷信,糾正鬼化、神化,釐正佛、神混淆混談的世俗觀。
  1996年師父再到Columbus,仁俊長老主持的佛法度假營弘法,適巧唐醫師的二姊及兒女從加拿大來隨喜參加,因為這個因緣,開啟了1997年及往後兩年到加拿大弘法的契機。在加拿大,道師父用道地的臺語演講,得到當地臺灣人非常熱烈的反饋,唐太太形容所到之處,宛如颳起「傳道旋風」!而這股旋風在1998、1999兩年,更因為陳錫卿居士的引介,颳到了南美的巴西、阿根廷與巴拉圭。

  在臺灣從事建築,後來移居西雅圖的郭昌文居士,在學佛遇到瓶頸時,因為收看電視弘法節目,而到妙心寺向道師父請益。道師父鼓勵他閱讀印順導師的著作,因而重拾對佛法的信心,改變了他的觀念與人際關係,也激發他以宣揚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作為志向。他先是在西雅圖成立妙法讀書會,後來也協助在臺灣高雄的友人成立高雄妙法讀書會,兩者都是以研讀印順導師的著作為主的。
  2004年,郭居士應邀到菲律賓佛教能仁中學、普賢中學演講。2006年,再受邀到馬尼拉的佛教團體演講,此後更持續了十餘年的時間,內容都以闡揚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為主要。影響所及,也有佛友發願免費提供場地,作為共修及成立讀書會研閱印老的著作,這是薪傳人間佛教的又一例。

  1998年道師父到南美弘法,同行的繼如法師,早年曾在泰國上座部佛教出家參學六年,後來回馬來西亞,依止於竺摩老和尚座下。1987年道師父到馬來西亞弘法,繼如法師當時正就讀於馬來西亞佛學院,他因為受到道師父講述印順導師思想的啟發,而開始閱讀印老的《妙雲集》等著作。也因師父講「學佛三要」,而進一步深思如何將信願、慈悲與智慧,落實在身心與行動上,又該如何整合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修行方法。
  1991年,法師因為不可思議的因緣去到美國,在努力突破語言文化的障礙與隔閡後,終於將人間的佛法落地生根,導入當地社會,而不侷限在亞裔佛教徒中,可說成功地為佛教在美國開創出一番新局。2012年9月,依他出家披剃的空岩師父,更在他的首肯下,自美來臺依止道師父修學佛法,這同樣具有薪傳人間佛教的深遠意義!

  論上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五明,是菩薩應學的五種學術,菩薩行者為了廣度眾生,必須廣學多聞,這一點道師父是十足依教奉行的。雖然他晚年也曾自我解嘲地說,他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通,但是樣樣鬆。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要學到十八般武藝樣樣通,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五明中的內明,是佛法,道師父已得其要。因明,是邏輯思辨,論理學,這也是道師父的強項。聲明(語言文字學),道師父是刻意下過功夫的。醫方明,中醫藥與民俗療法的知識,是源自母親的家傳。工巧明,包括藝術、科技等工藝技術、實用科學。學徒出身的道師父,對於工作技術的芒角(竅門),即使是不同領域,也很容易可以看出端倪;加上他安定、專注,所以學東西很快,卻唯獨開車例外。他說他光想到要學開車,就噩夢連連!
  對於藝術,道師父早在就讀佛學院及研究院時期,就常利用課餘假日,到故宮博物院去看展覽。他常常帶個便當,一看就是一整天,因而培養出不凡的藝術鑑賞力。
  接辦妙心寺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自費在收藏佛教文物。結識國寶級書法家朱玖瑩老先生後,除了蒙他贈字以外,後來又有計畫的蒐購他不同年齡的代表作。因於對藝文的愛好,也因緣際會地收藏了臺灣文獻書畫、文物與古文書,以及越南佛像、南傳佛像與原住民文物。
  道師父說,他喜好書畫,但他不是要當書畫家;他喜好文學,但他不是要當文學家。他結交了一些藝文界友人,但他並不是要附庸風雅。他只是期望在與他們往來互動中,多少影響他們對佛教的認識,進而將佛教的意涵融入到創作中。所以妙心寺自辦,或與公部門、民間藝文團體合辦過的藝文展種類繁多,包括書畫展、佛教藝術攝影展、佛教文物展、佛教藝術雕塑展、東南亞佛像展、原住民藝術文物展等,也提供收藏作品參展。而眾多的出版品中,除了佛學為主要,還包括玖公的書法集,以及藝文耆老蘇雪林女史的畫冊。
  除了藝文,道師父又重視佛教文化與本土文化。佛教文化是延續佛教命脈,但卻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需要錢財,需要人才,更需要一位高瞻遠矚的主事者。
  道師父此生最大的成就,除了弘法利生以外,就是完成《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出版工作,從百科編委會成立,到十鉅冊全數出版,前後經歷11年,花費超過7千萬,不能不說工程浩大。不過,主編藍吉富教授也說,花了那麼長時間所完成,那麼好的一部百科全書,不知為了什麼,用的人卻很少!但,世間就是如此的,但求盡心力,成果如何,就隨因緣了!
推動佛教文化,很冷門;典藏佛教與本土文物,更冷門!由推廣文物收藏的概念,進一步催生了「臺南市二級古蹟開元寺文物研究調查計畫」,過程雖然曲折,卻終成美事一樁。這種種,就是道師父為成熟眾生,接引不同眾生而施設的方便善巧。

  莊嚴國土,用現代的語彙來講,就是環境關懷、社會關懷。道師父在這方面的熱誠,絕不亞於弘法利生,也許這正符合他嫉惡如仇的個性吧!
師父環境關懷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緣起物物相關,生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的思想上;環保的知識與資訊,則來自臺灣環保前輩林俊義教授,以及他的學生陳玉峯教授。
  47歲(1987年)那年,國民黨政府宣布解嚴,道師父也因林俊義教授的啟蒙,開始投入環保運動,每在講經弘法、公開演講,或舉辦營隊時,傳遞環保與反核思想,還多次以淨土與環保之相關主題,在臺灣各地講說。
  同樣在1987年,妙心寺法雲慈善會與妙心寺暨宏法寺慈恩婦女會,共同資助人間雜誌企畫製作了「淨土的吶喊──臺灣生態環境與環保的故事」錄影帶,片尾又加錄了綠色小組所提供的後勁居民反五輕的血淚控訴紀錄片。
  1988年(48歲),為慶祝釋迦牟尼佛聖誕,也為了將佛教徒傳統放生的作法,提升到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層次,妙心寺法雲慈善會與慈恩婦女會等單位,委請人間雜誌策畫「我們只有一個臺灣」環保展,在當時臺南最大的東帝士百貨中庭廣場展出,並且辦有專題講座。目的就在關懷受害者的生存權,提高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以共同遏止環境惡化的速度。
  環境關懷的另一個重大事件,是聯合法雲慈善會與基督教長老教會(大專服務中心),共同協助受害者對某石化廠排放廢氣、廢水汙染進行抗爭行動。

  
某一個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大工廠,晚上十點半,到現在還是這樣,十點半就排放廢氣。廢氣排放出來,吸到的人就覺得喉嚨乾、想吐,再來就是肝硬化,鼻腔、呼吸系統就產生毛病。他的收益好幾百億,我們透過學者專家研究分析,花十一億就可以改進,他不要,他說臺灣全國環保設備,他投入最多錢。問題是你花最多錢,大家還是會死啊!
  我們去蒐集,他附近三個村癌症死亡率偏高,我們跟他講,十一億他不做,他要捐十三億蓋什麼美術館,這是沽名釣譽嘛!所以,我們軟性溝通無效的時候,我們就召開公聽會,報紙登出來,他明天用十七村的資料來稀釋。說十七村統計起來並沒有偏高,拿錢收買記者和報社,拿錢收買黑道。

  
所以為了這樣,他們打電話過來軟硬兼施,我們總幹事接的,他說:「你告訴師父,不要再講我們公司的事了,看建築需要捐獻幾百萬,開個價碼,我們出錢。」我這樣就不是人了呢!我不理他以後,就找調查局要來調查我;接著,還叫黑道來恐嚇,說要打斷我的後腳筋,要放火燒寺,這都是從這裡來,就是得罪了他們的「利」。
  
  直接將破壞環境的矛頭指向資本家與政府,這對長期籠罩在白色恐怖、避談政治的臺灣民眾,特別是佛教徒而言,不免要投以異樣的眼光。相對來講,敢於挑戰金權,尤其是一個出家人,這需要多大的道德勇氣呢!道師父因此被臺灣大學楊惠南教授,稱譽為臺灣佛教環保運動的前衛者,「難行道的環保運動」實踐者。
  52歲(1992年),與宗教界共同草擬並發表「宗教界關懷核電四廠共同聲明」。55歲(1995年),徵得有意革新傳統佛教,走入社會關懷的開證上人同意,聯合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現代佛教學會、宏法寺等單位,在宏法寺舉辦「佛教與社會關懷──生命、生態、環境關懷」學術研討會。這是佛教界首度以生態環境關懷作為主題的學術盛會,意義非凡!
  58歲(1998年),受邀參加高雄市綠色協會與臺灣生態研究中心聯合發表的「自然平權宣言」簽署活動。為吸取更多生態知識與專家的實務經驗,同年8月,又參加了臺灣生態研究中心舉辦的「環境佈道師培育營第二梯次(南臺營隊)」,這是58歲的道師父,一個時刻不忘把握機緣,聞於未聞的凡夫菩薩!

  在社會關懷方面,道師父此生所參與,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有三,一是反嬰靈事件,二是反賄選,三是揭發黑心素食。
  1990年的反嬰靈事件,肇因於慈悲精舍引偽經,假嬰靈供養之名,行恐嚇斂財之實,引起婦女普遍不安。宏法寺信徒黃仁和撰文指責,反而被告又判刑定讞,引發佛教界不滿。為抗議司法不公、護法有罪,因而聯合展開四波的淨化民心運動。
  第一波「萬人聲援簽名運動」,在臺南、高雄、臺北三地同步舉行,道師父被推為臺南地區總召集人。
  第二波,大乘護法會與中國佛教會護教組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等人到慈悲精舍抗議,經電視媒體報導,引起社會大眾對此事件的重視。
  第三波「淨化民心大遊行」,南高屏四眾弟子先在臺南中山公園音樂臺集合後,分持各種譴責嬰靈邪說的標語,遊行到竹溪寺。
  第四波,在高雄普賢寺舉辦「淨化民心座談會」,與會者針對利用宗教斂財或從事不法情事,危害社會的案例各抒己見。
  事件雖然在轟轟烈烈中落幕,但時至今日,仍然有人在談嬰靈,害怕嬰靈作祟,而想借由供養嬰靈的方式,消除墮胎的罪惡感。可見要社會大眾普遍建立正見,真的十分不容易!
  有鑑於臺灣自1987年解嚴以來,賄選的情況日益嚴重,法雲文教協會理事長郭麒麟與總幹事楊圳益等人,共同發起反賄選運動。道師父是該會導師,當然全力支持。反賄選運動每年訴求的主題都不同,如1991年的「我家不賣票」;1992年的「淨化選風──反賄選、反暴力」;1993年還聯合佛教、基督教等45個民間團體,發起「乾淨選舉救臺灣」全國連線運動,道師父同時擔任臺南縣、市的召集人;1994年是「乾淨選舉,由我做起」。這之後因為發覺臺南推行委員會逐漸被政黨滲透,而未能發揮功能,所以道師父就不再參與活動。
  63歲(2003年),道師父擔任關懷生命協會常務理事期間,因為耳聞素料加工過程摻入葷食材料,遂在定期理監事會議中建議對市售素料進行抽樣調查。2004年,經實際檢驗結果發現,有近七成的素料摻雜有動物性的成分,理事長昭慧法師於是偕同陳建銘立委,及政府官員、一貫道總會副秘書長等人在立法院共同召開記者會,揭發不肖素食業者製作的「黑心素食」。雖然至今仍有不清淨的素料產品在市面流通,但多少喚醒有道德良知的加工業者與餐飲業者,正視素食消費者的權益。

  談到自己的個性和抱負,道師父這樣說:
  
我自己的個性,就是行動派的,又是心直口快的,那這樣,有很多人就受不了嘛!我不講一些怪力亂神,那這樣的人間佛教,能夠聽的當然有,但不盡然都會承認啦!這樣,我能夠攝受的有限的。
  顏尚文教授他就問我說:「你將來有什麼計畫?有什麼抱負?」
  我說:「我都沒有,我就想正信正見,喜歡聽的,我就講給他聽,一個算一個,兩個算一雙。」
  他很久很久都沒有講話。他說:「師父啊!我是出了社會,打了滾教書又回來了,我聽了這樣,我就沒話說了,就是穩紮穩打。如果以前我剛剛在讀大學,聽你這樣講,沒出息!」
  有一次,我們去錄製導師的錄影帶的時候,很辛苦啦!導師他很累了!我陪他上了二樓,要下來的時候,導師他抓住我的手,他就講:「學佛不要怕沒錢,學佛不要怕苦,學佛不要怕人少,正信正見重要!度一個算一個,兩個算一雙。」
  他抓住我的手這樣講,這實在講起來,就是這麼平實,也沒有什麼過分的希求、希望,盡到我們所能,做到哪裡,哪裡就是完成,他真的在日常生活展現呢!我當時差一點感動得哭出來。……
  
  雖然道師父說他沒什麼抱負,但這一生到底也在眾緣的助成下,把握因緣、創造因緣,而成就了一番菩薩事業。他將人間佛教的思想核心,濃縮為「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
  他說關懷是治標,是在已然之後;淨化才是治本,才能改變於未然之先。他一生的作為,無疑就是一個凡夫菩薩的典範──一個沒有惡名畏的大心菩薩,這不是一般人輕易做得到的。
  凡夫菩薩有兩大特色:一是具煩惱身,正信正見具足;二是悲心殷切。因為具煩惱身,自知還是凡夫,所以他不會裝模作樣、顯異惑眾、眩誇神奇。因為悲心殷切,所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會利他先於利己,在利他中完成自利,而不會急求自了。
  道師父也多次在講課中引孔子對自己的評語以自況。葉公問子路說:「你的老師孔子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啊?」子路一時無言以對,孔子知道以後,就對子路說:「你怎麼不說我的老師,他的為人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道師父,也是這樣的一個人!由於早年失學,所以他的求知欲很強,他愛好知識,尊重學問,也尊重專業。他最自豪的,莫過於自己的好學,不論在哪一個領域,只要是未曾聽聞的,他馬上就吸收,化為自己的養分,他就是這樣好學的一個人!

  自出家以來,道師父這大半生沒有離開過佛法,佛法的修學,佛法的講說,佛法的實踐。他的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病痛。但一身是病的他,你很難在他身上、在他臉上,感受到一個「苦」字;他總是精神奕奕,開朗健談。但只要當過師父的司機,就知道不說話時,師父幾乎可以秒睡,所以他習慣坐在司機旁邊滔滔不絕地講話。美其名是怕司機睡著,其實,應該是怕他自己睡著了影響司機吧!
  南來北往地講經弘法,又主持寺務,師父的確是累了!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患有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中止次數高達一個小時74.8次。
  大概是在59歲(1999年)那年赴美弘法的時候吧,Ohio的唐德賢醫師開車載道師父,就發現師父打盹時呼吸有異,建議回國就去作睡眠呼吸檢測(PSG檢查)。但一直到2003年底,道師父才在高雄長庚醫院檢測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隔年一月,配戴陽壓呼吸器再作檢測,發現缺氧情況已有改善,所以從那時候起,睡覺就必須戴著呼吸器(CPAP),打入空氣將塌陷的呼吸道撐開,以避免缺氧。
  這樣長期下來,口鼻十分乾燥不舒服不說,睡眠品質一樣不好,所以有時師父就會暫停一段時間不戴。但是長期缺氧,對心血管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白天嗜睡,記憶力、專注力都大不如前。雪上加霜的是,67歲(2007年底)又發生左臉顏面痙攣,只要太勞累,左臉就跳動得很厲害。連信徒看了,都擔心地問他:「是不是又中風了?」所以最後的幾年,講課對他來說,十分辛苦!
  
所以你們要認真用功一點,否則等到我像印順導師說的:以前我講得動,人家聽不懂;現在人家聽得懂,我講不動了!好好珍惜哦!
  道師父不只一次在課堂上引印順導師說過的話,這樣砥礪我們;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我們何嘗珍惜呢?太習慣師父就像太陽一樣始終都在,沒有想到太陽竟會就此西沉。
  2014年12月29日傍晚,道師父因跌倒短暫失去視力,加上血壓不穩,晚間七點多赴成大醫院急診。30日凌晨00:52便安詳示寂,往生後經電腦斷層確診為主動脈剝離,享年74歲。當日下午入殮,12月31日就在四眾弟子的淚海送別下,移柩至高雄火葬場火化。2015年1月11日,舉行圓寂追思讚頌會,千人相送。
  感恩這一生道師父用他的生命和智慧,所教導我們的一切,祈願在未來的生生世世,都有同見同願的徒眾與他同行,共成未竟的菩薩志業!

備註:觀賞本片請點選 Youtube 連結;辦公室櫃臺也有 DVD 免費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