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山妙心寺沿革

 

 

建寺緣起.薪火相傳
  小東山妙心寺,山名「小東山」,為啟後學秉承弘忍大師東山之風志;寺名「妙心寺」,係取自大崗山本山「妙義永開、心圓天地」法脈相承之義。
  本寺開山祖師心覺和尚,俗名梁加升,在日治時代,曾與蔣渭水等人進行社會運動,乃一抗日志士。迨國府遷臺,仍積極關心社會鄉土,卓有貢獻;嗣因其子涉白色恐怖被槍決,遂萌出家之志,而於
1955(民國44)年,禮大崗山超峰寺住持開照和尚剃度出家。
  
1958(民國47)年初夏,心覺和尚於大崗山麓,開闢了「靜心覺苑」──梅苑一處,與當時政界、文化界的名人時相往來。次年(1959),心覺和尚將該苑交予超峰寺接管後下山。其後,得周金聲居士發心,將臺南縣永康鄉(今臺南市永康區)之私有地,計一、一七九坪,以半賣半獻方式提供以籌建本寺。
  
1962(民國51)年,臺南縣政府核准本寺的寺廟登記,之後加入佛教會;次年(196313日,正式舉行大雄寶殿動土奠基典禮。經心覺和尚、圓明尼師的努力,以及心聽尼師暨諸多護法信眾的協助護持,終於在1968(民國57)年冬,完成大雄寶殿大部分的工程,遂擇定1114日舉行佛陀聖像開光暨心覺和尚陞座大典,並禮請開照上人前來主持傳授衣缽與印信儀式。自此,本寺成為大崗山法脈臨濟正宗道場。
  
1969(民國58)年127日,心覺和尚示寂,信徒推選圓明尼師繼任第二任住持。1973(民國62)年,圓明尼師因法體違和,自請退休,同年913日,經信徒大會通過,禮請高雄宏法寺住持開證上人兼任本寺第三任住持,並於該年1115日正式晉山。
  自開證上人接任後,即與副住持傳道法師,在圓祥、圓昇等師的襄助下,積極籌畫推展各項文教活動;並於
1974(民國63)年921日起,致力於大雄寶殿修葺暨東西兩序禪房的增建工程。1978(民國67)年臘月完成全部建功後,於該年臘八節(197916日)舉行落成典禮以誌慶。
  
1992(民國81)年38日,開證上人功成身退,由傳道法師陞座繼任第四任住持,持續佛法弘傳、社教文化之推廣工作。有鑒於日具規模的宗教與文教事業,在空間運用上的益見局促,遂於1996(民國85)年元月動土興建妙心文教大樓,以作為人間佛教文化教育及社區教育之推展中心。及至1999(民國88)年大樓建成,並完成地面石板(越南安山岩)之鋪設工程,乃於該年1112日舉行慶成大典,本寺的文教事業於焉邁向一新的里程碑。
  
20072009(民國9698)年,再分三階段整修大雄寶殿、寮房與庭園等公共設施。大殿等主體建築的屋頂從舊式的琉璃瓦,更新為日本仿唐式飛鳥瓦;牆面與石柱也以抿石子工法加以改造。在翁煇蛟居士的精心擘劃與監工下,妙心寺從臺灣傳統廟宇的基調,蛻變成古樸莊嚴的仿唐寺院建築,與本寺建設人間佛教之修行道場的宗旨相互輝映!
  
2014(民國103)年1230日,傳道法師示寂。次年(2015),執事會議禮聘高雄大行寺住持傳燈法師兼任本寺第五任住持。

 

妙法啟蒙.培育心苗
  為了使鄰近眷村的孩童,都能接受慈悲喜捨的幼兒教育,在眾多的文教活動中,傳道法師首先於1975(民國64)年創辦「妙心幼稚園」,以培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1994(民國83)年8月,引進CPM實驗教育課程,期以最佳的教育方法,激發幼兒創造思考的潛能;1997(民國86)年並榮獲臺南縣教育局與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幼稚園考評全項績優的獎勵。2000(民國89)年6月,為轉型從事社區教化,興辦長達二十五年的幼兒教育,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遂譜上完美的休止符。2001(民國90)年起,開辦妙心假日兒童成長班──歡樂周末派,內容涵蓋音樂、美勞、圍棋、作文、美語等,希望稚子仍常來這寧謐的佛教園地陶冶身心。


弘揚佛法.確立正見
  自1979(民國68)年起,本寺陸續開設佛學班,以建立信眾之正知正見。開辦課程計有『佛法十講』、《學佛三要》、《佛法概論》、《以佛法研究佛法》、《成佛之道》、《印度之佛教》、『佛教文學』、《中觀今論》、《中觀論頌講記》、《辨法法性論講記》、《六祖壇經》、《勸發菩提心集》、《雜阿含經》、《阿含要略》等,於正法的弘揚,可說不遺餘力。
  1999(民國88)年9月,又進一步成立「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以推廣人間佛教的理論思想。師資陣容除了傳道法師之外,還有佛教界多位學有專精的大德,如見岸法師、智融法師、得圓法師,藍吉富、呂勝強、莊春江、陳玉女、邱敏捷、翁煇蛟、呂姝貞(圓真法師)、伍麗滿(圓善法師)、陸萍慈(天唯法師)、陳裕民、古正美老師等人,共同為佛法的薪傳而努力。


組織善信.護持正法
  1980(民國69)年3月8日,本寺成立「臺南佛教慈恩婦女會」,以集結信眾,合力推行救急濟困、佛教文化及護生環保等工作。會裡並經常舉辦各類藝文活動,如合唱團、國樂團、讀書會、書法班、插花班、語文班等,來提升會員暨信眾的生活知能,拓展精神領域。為使男眾信徒,亦能參與佛教文化教育的推動工作,特於2000(民國89)年3月8日起,更名為「妙心寺慈恩護法會」,以結合在家二眾弟子,共同護持正法。


佛教文化.任重道遠
  1984(民國73)年4月,開證上人、傳道法師,以及教界有心人士,共同發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因而成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委會,並附設佛學資料中心,主動蒐集佛學資料及相關文獻,為各界研究佛學之士提供資訊服務。1988(民國77)年114日,「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正式在本寺成立。
  
1994(民國83)年,由藍吉富教授所主編,投入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十鉅冊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終於出版(2001,光碟版問世)。其他工具書出版品尚包括:魏南安居士主編之《重編一切經音義》(1997),藍吉富教授主編之《印順.呂澂佛學辭典》(2000,紙本;2002,光碟版);藍吉富教授主編之《臺灣佛教辭典》(2013)。其餘專書出版品,請參見本網站【出版品專區】。


效法菩薩.法雲普被
  1987(民國76)年7月12日,「妙心寺佛教法雲慈善會」于本寺成立。該會的成立,源於臺南幾位熱心公益的商界人士,想藉由定期茶會,來交換人生閱歷與心得;林登木、郭麒麟兩位居士提議不如組織慈善會,於是眾人至妙心寺徵詢傳道法師的意見。在法師的建議下,遂決定組織一健全的團體,以匯集大眾的力量,來為社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1989(民國78)年春,為擴大社會服務,法雲將會址遷至臺南市金華路,並於1990(民國79)年更名為「臺南法雲文教協會」。1991(民國80)年,正式提出社團法人登記申請,定名為「臺南市法雲文教協會」,成為一獨立運作的社團。而會務工作也由最初慈善救助的構想,幾經轉型,除了將對臺灣本土環境、政治與社會的關懷付諸實際行動外,也定期開辦才藝研習暨法師學者的專題講座與座談。
  2000(民國89)年9月起,開始推動「大樹計畫」,免費為臺南市三所小學的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及行為偏差學童加強課輔與生活教育。2002(民國91)年3月16日,發表「大樹計畫」成果展,成效卓著,深受肯定,導師傳道法師亦應邀致詞。2007(民國96)年7月8日,法雲文教協會成立20週年慶,還特地返回發源地妙心寺舉辦,以紀念這段殊勝的法緣。


 
嚴土熟生.共創淨土
  本寺為「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積極推廣人間佛教的菩薩精神,特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自妙心文教大樓建成之後,除了佛法教育,更傾力舉辦書法、藝術、文物收藏展等系列活動,期能促進教育、文化事業之多元發展,以攝引信眾入於佛法之門。今後,本寺仍將一如以往,秉持佛陀以至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理念,結合同願同行者,以落實人菩薩行的本土關懷與行踐,共創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