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在台灣的發展
文/迦陵
日本佛教大約起源於六世紀,經過千餘年的發展,迄今不衰。其所承
接的佛教,主要是中國唐宋時代的佛教。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形成了日
蓮系、淨土系、禪、真言等系之眾多宗派。在制度方面也形成「本末制度
」(本山與末寺之間的制度)、檀家制度、肉食妻帶等獨特的風格。對日
本文化、社會的影響,既深且鉅。所形成的佛教文化,也與印度、南傳、
中國漢傳、藏傳等系,並列為世界五大系佛教文化之一。
日本佛教之傳入台灣,是在日據時期的數十年期間。最初傳教的主要
對象是遷移來台灣的日本人。西來庵事件之後,又逐漸擴展到台灣本土的
佛教界。當時先後有不少原有的台灣寺院,被吸收入日本佛教之各宗派之
中。
依昭和四十四年( 1969 )出版的《佛教大年鑑》所載,日本國內各
宗之曾在台灣傳教者,有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曹洞宗、淨土
宗、日蓮宗、臨濟宗妙心寺派與高野山真言宗。
台灣光復後,曾在台灣佈教的日本各宗都撤回日本。但是在二十世紀
初逐漸興起於日本的新興宗教,則在 1977 年靈友會與中華佛教居士會結
為姊妹會之後,開始又陸續傳入台灣。其中,源自佛教的新興宗教有本門
佛立宗、創價學會、靈友會、立正佼成會、阿含宗、真如苑、淨土真宗親
鸞會等等。
在傳統的日本佛教宗派方面,也逐漸有台灣本土佛教徒起而提倡。像
游藤、慧淨等人之弘揚淨土真宗;悟光、惟勵諸師弘揚真言宗;此外,被
創價學會所依附的日蓮正宗,也有若干人提倡。
此外,在佛學研究方面,日據時代赴日本研究佛學的台灣佛教徒也頗
不乏人。李添春、曾普信、王進瑞等人即其著者。光復之後,赴日本研究
佛學的風氣也頗為蓬勃。其中,取得博士學位者有聖嚴、惠敏、慧嚴、葉
阿月等人,而獲得碩士學位者尤多。加上日本學者(如中村元、鎌田茂雄
、水野弘元等人)經常被邀請到台灣參與學術會議或演講,日文佛教著作
(如《望月佛教大辭典》)在台灣又大量被翻印,日文佛學作品之譯為中
文者也不可勝數,因此,台灣的佛教文化所受到日本佛教文化的影響,是
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