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慈恩護法會會訊


2014年一月臺灣諺語教學
          我們祖先來臺墾荒的辛酸由三句諺語可以得知:
          一、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二、紅柿若上樹頭,羅漢下就目水流。
     三、少年若無一擺憨,路邊哪有有應公?

        唐山就是中國的福建、廣東,那一帶的男人離開故鄉,到蠻荒陌生之地開墾謀生,前途茫茫,一輩子恐難衣錦還鄉,不免憂愁煩惱,以致心都糾結成一團──「心肝結歸丸」。漢人移民海外始自明末,大多來自福建、廣東,因為那裡山多田少,生活困苦,才會往外發展。明末清初漢人來臺墾殖人數並不多,約有十幾、二十萬人。西元1683年鄭克塽降清後,清朝就頒布「渡臺三禁令」:⑴不准偷渡赴臺、⑵不准攜眷赴臺、⑶不准客家人赴臺,但是唐山地瘠民貧,傳說臺灣錢淹腳踝,因此唐山客前仆後繼,偷渡黑水溝(臺灣海峽)到臺灣。其實偷渡成功的並不多,因為黑水溝冬天風浪大,夏季颱風多,海上又有官兵巡邏。偷渡掮客(客頭)在船隻快靠近岸邊時,就將偷渡客放生,要他們自行游泳上岸,不會游泳的人就陷進泥沼中,叫做「種芋」;遇到漲潮溺斃的,叫做「飼魚」。當時非正式的統計,偷渡成功的比例為「六死、三留、一回頭」,亦即大約三成的人安全登陸,定居臺灣,其餘的大部分都葬身海底,魂漂異鄉,所以才說「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囿於「渡臺三禁令」,偷渡來臺的男女比例是200 : 1,因此清初100多年期間臺灣到處都是有路無茨的流浪漢。他們居無定所,常常睡在「免費的旅社」──寺廟,廟裡牆上通常都刻或畫了18羅漢,他們睡在牆角壁下,抬頭就見18羅漢,所以稱這些無妻無子,無依無靠的男性流浪漢叫「羅漢下」。天氣暖和時,四處流浪還無所謂,但是柿子熟紅在樹上的時節,即秋風一起,寒流來襲,「羅漢下」們飢寒交迫,生病或死亡都無人聞問,「病無藥,死無草蓆」就是「羅漢下」悽慘的寫照。所以說九降風(秋風)一吹,流浪漢會感嘆得淚水直流!此為「紅柿若上樹頭,羅漢下就目水流」俚諺的由來。
        清朝統治臺灣期間,官員貪污腐敗,官逼民反,所以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之說。清領臺212年(1683~1895)大小民變逾百,其中重大者有1721年鴨母王朱一貴、1786年林爽文和1862戴潮春事件。民間集體械鬥事件主要起於族群、經濟或社會因素,如1853年(咸豐三年)淡水與艋舺發生挑夫爭鬥,以及漳泉相鬥,造成竹塹到三貂嶺八百個村莊被毀。年輕人血氣方剛,又愚昧無知,到處流浪,好勇鬥狠,常有客死他鄉的下場,幸而有當地的善心人士為他們收屍埋葬,在路邊設置簡單的小廟祭拜,所以才有現今路口可見的「有應公廟」、「萬善爺廟」等等。這就是「少年若無一擺憨,路邊哪有有應公」這句諺語的由來。
        林老師講解之後,道師父特別就斯時族群爭鬥相關的背景再做說明,以導正時下不少人既有的錯誤想法:
        時人多有客閩相鬥,起因於閩人先來佔有臺灣平原沃土,客家人後到只能侷處貧瘠山區的說法,其實不盡然。福建靠海,居民多討海為生,所以福建來臺者習於住在平地;而廣東客家擅長種菸草,大都住在山坡之地,所以來臺客家人多在山區方能發揮其所長。客家人、閩南人在臺的分布,真正是與各自的專長、生活習慣相關,實非由於所謂的「先佔先贏」這樣的錯誤說法。
        我們生長在臺灣,就應當好好愛惜生養我們的這塊土地,真確去認識臺灣之美,而非一昧地追求民粹血緣,忘記自己所住的是這塊土地,所喝的是這裡的水。正值外來執政者不顧殘害本島,禍貽子孫,全力推動運轉核四電廠之際,我們更要大聲疾呼「反核」。大家務必知道核廢料需經25萬年方屆半衰期,迄今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處理核廢料。蘭嶼設置的核廢料掩埋場,實際上只是掩埋核電廠所丟棄的低輻射防護衣物而已,真正的核廢主角,人只要近旁幾秒就有死亡之虞,只要稍具良知的人都會同意,我們實在無權去決定後代子孫的命運。
 

◎2014三月聯誼會記要
        第七屆「成佛之道」研習會由本寺與紹印精舍合辦,分兩階段於今年1月11、12日以及18、19日假本寺文教大樓舉辦,緊接著還有1月31日至2月2日的千佛法會,一連串的工作,幸蒙護法會多位師兄姐發心承擔,得以順利進行,圓滿閉幕。令人感動的,儘管前二個月活動密集,消耗不少體力,大家依然踴躍出席三月份的聯誼,聆聽道師父開示教誨,與林南雄老師諺語教課。此次聯誼並為三、四月份的壽星慶生,最巧的,聯誼會當天正是道師父的國曆生日,眾人特地在生日卡上簽名祝壽,祈願師父法體康泰,久住世間,弘揚正法。切過生日蛋糕後,請林老師諺語教學,由道師父壓軸開示。

臺灣諺語教學
       此次的諺語以主僱關係為主題,茲摘述如下:
       古早的頭家、薪勞,現代叫做老闆、員工。主僱間有時很親密,有時卻是對立的,從下面幾句諺語就可略知一二。
        1.「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撚喙鬚。」
        農曆每月初二、十六商家都會準備牲禮祭拜土地公,祈求生意興隆,並給員工加菜稱為做牙。農曆12月16日是每年最後一次做牙(尾牙),如果生意不好,或某人工作不力,老闆不好意思當面表明要解僱,就會在尾牙席上出一道雞,把雞頭朝向那位員工,委婉表示來年不續僱,所以員工吃尾牙時,人人心情忐忑。至於二月初二的頭牙,員工就吃得心裡篤定,因為又可工作到年底了。
     2.「食,毋驚頭家無米;做,毋驚箍絡死。」
       主僱立場不同,有些非常過分的行為就表現在這一句話中。意思是說,長工拚命吃,想吃光頭家的米糧;而頭家要長工像牛一樣工作,累死了也無所謂。這當然是極端的說法,也非常態。
     3.「一冬換二十四個頭家,轉來茨裡食尾牙猶擱傷早咧。」
         有些人工作不力或能力不足,或個性不適合當員工,常會一年到頭上「人力銀行」找工作,幾乎每半個月就換老闆,從基隆到墾丁都有他的頭家,所以才會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回到自己家裡吃尾牙還早得很呢。
        道師父特就林老師所講的內容加以補充,讓大眾了解一些民間用語的由來。「箍絡」一詞源自英語的coolie,coolie意為小工,其發音近似「箍絡」、「苦力」,也就是早期所說的「薪勞」,現今的「員工」。古早時期物力艱困,只有藉著拜拜才能吃得較豐盛一點,老闆也趁機慰勞一下員工。每月的初二,是月頭,老闆先慰勞員工,讓大家高興,努力工作;到了月半十六再加一次菜,好讓員工更加賣力。所以員工能吃頭牙表示今年的頭路無虞,心情自然輕鬆,但是到了吃尾牙時,也是能否保住頭路的關鍵時刻,心情也會跟著忐忑不安,面容憂憂。我們說「君子絕交無惡言」,老闆在辭退員工時就會用暗示的方式,以雞頭(雞,音「加」——多餘的人「頭」)對準員工,相對表示來年不再僱用之意。
        由於勞資雙方往往是站在相對的立場,所以碰到吝嗇刻薄的老闆,底下的員工就各有一套對付的辦法,互相鬥法,當然這是非常不理想的事情。台積電的大老闆張忠謀先生就是一個厚道的企業主,他每日閱讀書報至少兩小時,明瞭時勢,豐富內在。他應邀到成功大學演講,就提及企業在賺錢時固然高興,但在全球金融風暴之時,就強迫員工放無薪假,剝削員工,這實在是很不明智的作法。他在這樣艱難的時期不但不裁員,不要員工放無薪假,反而加薪鼓舞士氣,讓台積電在一片哀號聲中業績提昇。又告訴大家蘋果電腦執行長賈伯斯的一個事蹟:蘋果電腦有位剛服務18個月的職員父親中風,賈伯斯給他兩年的有薪假讓他安心照顧其父,又撥了兩百萬美金令團隊研發可以幫助中風行動不便者的軟體,結果該軟體不但造福了廣大的行動不便者,也為公司帶來龐大的商機。這就是一個勞資雙方互助互利的榜樣,張先生藉著這個故事呼籲臺灣的企業,利人就是利己,可謂語重心長。
        在歐美國家致力捐款做公益,不將龐大財產留給子孫後代的大富豪比比皆是。像美國Microsoft(微軟公司)的創辦人比爾蓋茲將需要和想要分得很清楚,生活簡樸,身心自然輕快;還有一對在百慕達三角設立「大西洋慈善基金會」的億萬富翁查克•費尼夫婦更是先行者,已捐40億美金到世界各地,他們自己過著簡單平淡的生活,也費心教導子女如此。雖身為億萬富翁之子女,除了生活必須之外,一樣得打工去賺取需要之物。他們更發願在2016年之前,要捐出其餘的40億美金做公益,因為將來到了天堂無需花錢。
        世間貧富差距太大,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人很多,行善刻不容緩。奉勸各位少逛街、血拼,少一堆不必要的花費,可省下不少時間精力,去多讀些有益身心的書,多做點有意義的事。最後再跟各位說個小故事,美國有個富翁之子問他父親說:「爸爸,我們家很有錢,對不對?」其父回他:「不對,是我很有錢,不是我們。你自己必須努力工作,而且節儉,以後你才能跟我一樣 有錢!」藉這個故事鼓勵各位要善導子女,讓子女有正確的價值觀。認識自己是做人的基礎,明辨自己的缺點,改正自身之短,同時更要欣賞他人的優點,學習他人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