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慈恩護法會會訊

     2015年第13屆
  妙心寺慈恩護法會幹部名單


職稱

姓名

總顧問

韓鳳鶯

會長

林彩雲

副會長

王素貞

李孟綢

總幹事

龔貞妃

副總幹事

陳美足

文藝組

組長

郭廷立

副組長

吳淑蘭

梵唄組

組長

鄭枝花

副組長

鄭美花

慈善組

組長

郭玉鶯

副組長

蕭淑如

康樂組

組長

呂淑惠

副組長

賴素娥

活動組

組長

蕭榮輝

副組長

黃炳文

香積組

組長

湯素蘭

副組長

郭月雲

推廣組

組長

林惠寬

副組長

柯麗鈴

招待組

組長

盧雪姬

副組長

石麗敏


  2015年3月8日慈恩護法會聯誼會於上午10:00開始,是日也同時舉行新舊任會長交接,以及新任幹部證書之頒發典禮,典禮地點設在本寺大殿,簡樸而隆重。
  大眾向上禮佛三問訊後,由前任會長陳美足師姐開場:
  今天是個好日子,適逢三八婦女節,然而,我看大家都很莊嚴,一點也不三八。很高興傳燈師父專程回來主持新舊會長交接,同時頒發新任幹部證書,使交接典禮倍增光彩,在此衷心感謝。
  接著進行新舊會長交接儀式,恭請 傳燈師父監交。新任會長:林彩雲師姐,副會長:王素貞師姐、李孟綢師姐。
  隨後由林會長頒發新任幹部證書,幹部名單如前所示。頒發證書之後,前任會長陳美足師姐致辭:
  燈師父、各位護法,大家好。
  感謝這兩年來,各位師兄、師姐的協助,使會務能順利推展,我剛接任會長時,心中很惶恐,還好,前會長龔貞妃師姐鼓勵我說:「放心,穩穩的
做,會長,會長,當了會長,妳就會成長。」兩年來,我抱持著「盡心力,隨因緣」的原則,用心學習,謹慎做事。妙心寺的「山林書院」、「成佛之道」,讓我體驗深刻,成長良多。
  新任會長林彩雲師姐是 道師父生前特別推薦的,希望大家都能盡心力支持,祝大家身心健康,事事如意,法喜充滿。

  接著是新任會長林彩雲師姐致辭:

  燈師父,陳會長、龔會長、韓會長,大家好。
  我常覺得道場不只是拜佛而已,也要接引眾生,幫眾生解脫煩惱。有一次法會,我見參加的人不多,我就合掌對本寺大殿裡的兩位護法──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說:「祢們兩位不要只靜靜站在這裡,要去接引眾生來共修啊!」說也奇妙,之後來參加共修、法會的人就越來越多,我真的感受到祂們的護持。
  我認為學佛不只是聽聞而已,更要去做。經典開章為「如是我聞」,結束總是「信受奉行」。如果只是聽,不過25分之久,要相信、接受,更要奉行,才是正確學佛的方法。如今 道師父不在了,更需要各位大力護持,祝大家身心健康,一切吉祥。

  前因 道師父驟然捨報,眾人咸感哀戚,一月份聯誼未備生日蛋糕慶生,藉著本次聯誼同時為一至四月份的壽星慶生。聯誼會之壓軸要項即是恭請 燈師父開示。

 

燈師父開示
  會長、副會長、前任會長,以及諸位護法,大家好。
  道場一定要有住持,由住持代表這個道場去面對政府與社會各界,並給信眾穩定的心理依靠。寺院裡除了有韋馱、伽藍兩位菩薩守護,出家僧眾常住之外,更需要大眾的護持,護法會可說是寺院的重要組織,是道場很有力的支柱。打個比方,國家如果衰敗了,他的國民必然顏面無光;同樣的,如果自己的國家被外來力量殖民了,這個國家的人民也會遭受欺壓。所以大家必須堅固自己的信念,自我肯定是妙心寺的一份子,共同為本寺的道業發展努力。
  如今在家居士已經是道場的重要力量,大部分人所缺的是勇氣和信心,不敢說法度眾。那麼,一個佛教徒要如何才能發揮力量,影響他人呢?我認為有兩點很重要:
  (一)把握因緣學習:常常聽經聞法,熏習久了,又能善加思考,自然明白道理,這樣才能隨緣度眾。
  (二)學習講佛經中的故事:過去大家的觀念保守,居士的作用不大,信徒也不敢隨便說法,然而,真正精進的佛教徒是要「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可以嘗試跟他人分享佛典故事。只要多學習、善思考,自然能言之有物,進而影響他人。
  我們常說「福慧雙修」,智慧從聞、思、修而得,福報也需由修行培植而得。福報非由佛菩薩所賜,而是藉由布施,透過修行,自然而然得來的。佛教徒要常行布施,讓自己和他人快樂。
  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是不同的應身。一個人如果具足智慧、福報,就能像祂隨緣度眾,自在無礙,大家要努力修慧培福。
  本寺信眾有喜歡拜懺共修的,有特重聽經聞法的,也有積極護持道場活動的,不一而足。希望大家不要偏於一項,要常來聆聽法師講經。有人表示聽不懂,沒關係,把握機緣,能聽多少算多少,不學習就不會成長。
  佛陀有兩個弟子,一個專門向富人化緣,另一個則專門向窮人化緣。
  佛陀垂詢其因,前者說:「我非貪美味,但因富者有財力布施,亦因其
過去已修福報,欲令之接續不絕。」佛陀告之:「有道理,但無平等心、慈悲心。貧苦者亦當有機會修得福報啊。」
  而後者則說:「我欲令貧苦者有機會修福,將來得福報。」佛陀說:「有道理,但也不平等,那些有福報的富人,亦當令其有機會繼續修福、培福。」
  《金剛經》中說佛陀率領弟子,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指的就是沒有分別心,挨家挨戶,不分貧富貴賤,讓每戶人家都有修福報的機會。
  佛教徒要用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用歡喜心、慈悲心,隨分、隨緣、隨力布施。人命無常,要把握有限的生命修慧培福,布施非僅限於財物,服務大眾,隨喜讚嘆他人的功德都是一種布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