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3妙心成長教育講座


逆轉代謝症候群.防治心血管疾病

楊宜青主任主講/妙心寫作讀書會整理

 

一、前言
  今天我們要講這個題目之前,先來回顧一下,哪些因素對我們的健康影響重大?這可從十大死因來推論。
  去(2011)年十大死因的排行榜中,第一名是癌症。真是談癌色變,平均幾乎每十二分鐘就有一個國人死於癌症,其比例大概是不到四個人就有一人。第二名的心臟血管疾病,也大概每十人就有一個死於心血管疾病。此外就以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退化性疾病為主了。
  大家都很關心健康,要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健康?比較重要的不外是:有沒有好的醫療照護?醫院的設備是不是完善?個人的遺傳因素如何?此外,環境因素,如:塑化劑、環境汙染、公共危險、意外等等,也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在遺傳因素方面:雖然有些人就是因先天的問題而產生某些疾病,我們難以選擇。但是,我們可以掌握改善的,就是生活型態、生活習慣的改變。
  今天所講的「逆轉代謝症候群」,重點就在於要如何逆轉代謝症候群來改善心臟血管的疾病。雖然十大死因中癌症佔第一,但如果把和心臟血管等與新陳代謝有關的疾病,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加起來,其比例也達到29.2%!也就是說十大死因中,將近三成和這些疾病有關,已遠超過癌症的比例了,所以我今天要講的重點,就是如何逆轉和新陳代謝有關的問題。

二、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及特徵
  一般而言,身體具體的不適,我們會明確地指出某種疾病,而「症候群」則是將好幾項相關聯的症候匯集在一起,用一個名詞涵蓋。而代謝症候群就是指一群與新陳代謝相關的症狀匯集在一起。臨床發現跟新陳代謝症狀有關的特徵,比較容易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亦即危險因素會聚集;這些人會有相關的代謝症狀,如:血壓高一點、糖分高一點、血脂高一點。這些危險因子匯集,未來得到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比較大,有這些特徵就叫做「代謝症候群」。個案雖然尚未有明顯的疾病及症狀,但已有罹病的危險因素,未來得病的機會就容易增高。
  「代謝症候群」是個專業名詞,國民健康局(現在是國民健康署)把它簡稱為「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代謝症候群強調的是疾病前期,也就是還未得病之前就要注意,及早防患以免擴大。所以我們不說高血壓,是血壓高而已,因為血壓高,但還未達高血壓這個病的程度;血糖高而已,還未達糖尿病的地步;血脂肪也是高一點點,都還不需藥物治療。我們講的三高都是疾病的初期,但不要以為稍稍高一點沒有關係,因為每一種都稍微高一點,加起來就高不少了,所以我們要防治三高就是這個意思。至於「代謝症候群」的特徵是什麼?那就是——「中廣」!中間比較廣,也就是說肚子比較大,除了身體肥胖以外,肚子也比較大。

三、認識三高
  今天為什麼講「三高」呢?除了其造成死亡的比例約占十大死因的三成以外,其所必須投入的費用也不少。治療癌症會花不少錢在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但是根據衛生署9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所載,花在治療代謝症候群的門診費用,卻是癌症的3.6倍。或許癌症耗在住院的花費可能多一點,但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住院的花費,也是癌症的1.3倍。癌症雖是十大死因第一名,但實際上三高加起來的費用還超過癌症,甚至是癌症的2.3倍。所以,今天跟大家談代謝症候群,切勿以為現在高一點沒關係,不及時加以注意,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可能就會出現大問題。
 (一)血壓高
  血壓高不是指高血壓,只是血壓高而已。血壓到底多少才算正常?理想值是120/80,130/85以上就算血壓偏高,而一般臨床上高血壓是140/90以上。量血壓不只量一次而已,應先休息夠了才量,之後再休息,再量一次,如果不同的時間都高的話,才叫做高血壓,並非一次量到血壓高就是高血壓。120/80是個理想值,我們應該要控制在這個範圍內。過去的觀念認為年紀大了,血壓自然會高,以為160/100沒有關係;現在觀念已調整了,標準也降得更低。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醫務人員將標準降低,那不是造成原本沒病的都病了?其實這個觀念不過是要促使大家及早去注意這個問題。
  1.成人的血壓定義與高血壓的分期
  血壓高的定義分為第一級(輕度)、第二級(中度)、第三級(重度)。收縮壓140,多20就是160,再多20就是180;舒張壓本來90,再加10,就變成100以上,即表示中度,再加10就變成110,就表示重度了。其訂定標準是因為血壓高就會增加心臟血管的危險。
  2.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一般而言,心臟血管的危險,差不多從115/75就開始了,收縮壓每增加20,舒張壓增加10,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就加倍。如果到140/90就等於比120/80在收縮壓多20,舒張壓多10,相對於正常的120/80其心臟血管的危險性就會倍增;到160/100就增加到四倍;180/110就會八倍,亦即危險指數會一直加成。同樣的道理,血壓稍微高時把它降下來,從140降成138,雖只有降兩個毫米汞柱而已,但是冠狀動脈的死亡率就減低7%,腦中風的機會就減低10%,這就是為何過去的流行病學研究的重點,為什麼要那麼斤斤計較的原因。不過,我們也不要太神經質,每天量還是會有起起落落的,最重要的是量測的方式要正確,不要在匆忙緊張的狀態下量,等休息足夠了再量會比較準確。記住!並非要等到140/90、160/100了才來治療,平常就要保持120/80以下才理想。此外,老年人因動脈硬化,較易產生單獨收縮性高血壓(收縮壓≧140,舒張壓<90)。
  3.全球高血壓盛行率及死亡率
  近些年來,高血壓盛行率越來越高。2000年時,全球就有七百萬人死於高血壓,未來由於飲食生活越來越豐富,吃得好,動得少,這個數字應該還會持續增加,而亞洲可能增加得更快。從2000到2025年,全球高血壓人數將成長60%,全球高血壓人數將達15億。如果以現今世界七十億人口當中,將有十五億人患有高血壓,可見高血壓已是很普遍的問題。
  4.高血壓的症狀及其併發症
  高血壓或血壓高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有時候會感到頭暈暈的、頭痛、臉紅、心悸、噁心、胸悶,頸部有點僵硬不太舒服。一般人沒有什麼明顯感覺,卻突然腦中風,這時才發現血壓怎會那麼高,所以說它是無形的殺手不為過。有的人自認為氣色很好,面色紅潤,血流暢通,卻不知道血壓已經出了問題。我們的血壓一高,重要器官的血管都會受到壓力,就會有那方面的病,如:腦部的血管出問題,造成血管硬化,易使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腦中風;心臟血管出問題,就會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衰弱、狹心症;腎臟血管出問題,就會腎臟萎縮、腎機能不全,甚至要洗腎。器官周邊血管阻塞,易引起剝離性血管瘤;眼睛的血管出問題,會產生眼底視網膜病變或剝離。或許十年內沒有什麼徵兆,過了二十、三十年,症狀就都出來了。
 (二)血糖高
  血糖高,就是血糖高些,但還未達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身體對醣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過多的糖分便經由尿液排出體外,出現糖尿。大家都怕甜,以為吃甜就會得糖尿病,其實我們吃下去的食物會轉化分解成糖分,糖分能轉化成熱量,對我們的身體是很重要的。食物消化後變成糖分,血液裡的糖分就會高起來,那時候會輸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那是身體能量的來源。我們的肌肉也需要糖分,但糖尿病患者血液將糖分輸送到身體各器官時,肌肉無法利用它,因血液裡的血糖很高,最後就都排出體外,所以尿裡頭會有糖分,就變成糖尿病。
  1.糖尿病的三大症狀
  罹患糖尿病有三個主要症狀,就是多喝、多吃、多尿。一般患者初期通常並沒有太多明顯易察的症狀,往往是經由檢查後,才得知自己罹病;在血糖逐漸升高後,甚至等到數據突然高很多,糖尿病病人才會感覺到一些症狀出現,如:尿多、口渴、飢餓、疲勞、視力模糊、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的出現。但,這都是比較後期的。因此,光看症狀不準,需要檢查才知道是不是有病,通常40歲以上應該定期檢查。
  2.造成糖尿病的原因
  胰臟會製造胰島素,而胰島素像一把鑰匙,當我們身體的肌肉、各器官組織要用糖分的時候,就需要胰島素來帶路、開門,才能使這些糖分送到細胞裡。但是糖尿病患者胰臟功能欠佳,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不夠。若胰島素分泌不足,血液裡的糖分無法供肌肉利用,就造成糖尿病;若胰島素很多,但卻送不進去,叫做胰島素阻抗(或是胰島素抗性)亦即細胞對胰島素不夠敏感,鑰匙打不開,糖分無法吸收利用又排出體外。
  3.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分第一型、第二型,從前稱為胰島素依賴型(IDDM)、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第一型大部分是小孩子比較多,有可能因為與病毒感染引發之自體免疫問題有關,破壞了胰臟裡生產胰島素的細胞,造成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約1~2 %。比較普遍的是第二型,即胰島素阻抗性及分泌不良所造成。就是胰島素的鑰匙生鏽打不開,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變差,不能有效使用糖分,佔95%以上。因此,除了糖分沒有利用以外,整個新陳代謝都產生問題。新陳代謝不只是醣類代謝障礙而已,還有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異常增加,包含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糖分高的病人要看新陳代謝科。現在大部分的人吃得多,動得少,吃飽了就坐著看電視,喝飲料。所以一些胖子在小學時,就好像米其林寶寶一樣,身體有一圈圈的游泳圈。以前都認為小孩子發生糖尿病是屬於第一型,但現在發現小孩發生糖尿病,第二型竟比第一型還多,那就是由於環境的因素使然。

 

血糖高低的判讀

  空腹血糖 餐後2小時血糖
正常 <100 <140
空腹血糖偏高 100-126 (<140)
葡萄糖不耐症 <126 140-199
糖尿病 ≧126 ≧200


  4.糖尿病受到重視的原因
  糖尿病之所以受到重視,最主要是糖分高的問題。糖尿病患者全身的血管長時間浸泡在糖水裡,就像在醃製蜜餞,久了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硬化,例如造成心肌梗塞。有一個癌就將一群人依照有無糖尿病及曾否發生過心肌梗塞分成四組, 追蹤他們18年比較看看這群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在這四類型中,風險最高的是曾罹患心肌梗塞又有糖尿病的人;因為曾經有過心肌梗塞的心臟病患者,其復發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應該很高。但研究結果更發現到,有糖尿病而無心肌梗塞病史的人與沒有糖尿病但曾發生心肌梗塞的人,日後死於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是一樣的。這意味著患有糖尿病者,幾乎等同於曾患有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也可說罹患糖尿病的人,日後死於心肌梗塞的機會,與患冠狀動脈心臟病者大約一樣高。也因為糖尿病盛行率越來越高,所以現在越來越受重視。
  5.血糖高低的判讀
  判斷血糖高低可分空腹時的血糖與飯後2小時的血糖。血糖正常值是100,這標準其實也歷經變化,最早是120,後來變110,現在是100,這不是希望讓更多人得病,而是要讓大家及早注意。以前只分糖尿病和不是糖尿病而已,現在分得比較嚴謹細膩。糖尿病的標準是以126為界,禁食八小時後再去驗空腹血糖,若是126毫克每百毫升以上有兩次,就表示有糖尿病了;若是飯後或喝糖水後超過200,那也是有糖尿病。當你空腹驗血糖偏高,做葡萄糖耐性試驗——喝一杯300cc的水摻75g的葡萄糖,兩個小時後,血糖數字如果降到140就是正常。空腹血糖偏高,意即超過100尚未達126,是血糖高未達糖尿病;或是飯後兩個小時驗血,血糖超過140但未到200,這就是糖尿病前期,或叫做血糖高不正常,但還不是糖尿病。
  6.及早注意三高的問題
  從流行病學的研究來看,相較於心臟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或其他任何原因的死亡,糖尿病的死亡風險、危險性都超過它們兩倍以上。雖然未達糖尿病,但飯後血糖比較高,這時就差不多具1.3~1.5倍的危險性;就算空腹時血糖高一點點的,也是有達1.2倍的風險,所以雖然稍高些還是會有影響,應該要注意。三高中有一項偏高,另外兩項也較易偏高,會有關聯性,希望大家儘早了解。
  7.糖尿病自然病史的發展
  糖尿病的自然病史,最初是胰島素有抗性。當胰島素比較沒有作用時,糖分就慢慢高起來,越來越高的時候,就變成有糖尿病;再過一、二十年後,就產生如心臟、腦部或四肢周邊的大血管病變,或其他小血管病變,如眼睛、腎臟及神經的血管出問題,造成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最後再導致功能敗壞而死亡。糖尿病初始沒有什麼症狀,若突然高出很多,才會感覺容易口渴、多尿、體重減輕。初始糖分慢慢升高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但危險性就已經在增加了,如同定時炸彈。例如:在臨床上發現有視網膜病變,檢查後才知道是糖分高,那可能已經高了至少七、八年了。糖分偏高時,就開始增加危險性,我們不希望等到視網膜病變了,或是心血管阻塞必須裝支架了,才發現罹患糖尿病;而是要及早在只有一點點高的時候就要注意。
 (三)血脂肪高
  1.血脂的正常參考值

  從前血脂肪分為膽固醇和血油(三酸甘油酯)兩種,現在則細分為更多種。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的膽固醇);其實脂蛋白膽固醇很複雜,可分為好幾種,但簡化來說,可分成好的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總膽固醇的標準值是200以下,但好的膽固醇男女標準不一樣,男生要40以上,女生要50以上,多一點的話會比較好,因為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將粘附在血管壁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搬回肝臟重新處理。壞的膽固醇160算比較高了,若持續高飲食控制不好就需要接受治療了,應該要在 130以下,而糖尿病的人要求更嚴格,要控制在100以下。不好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壁變得越來越厚,越來越狹窄就會阻塞不通。已經有很多研究顯示低密度膽固醇是影響冠狀動脈心臟病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居高不下容易造成心肌梗塞,尤其是糖尿病的人要控制在100以下。三酸甘油脂標準是150以下,檢驗可能受飲食影響很大,若剛吃飽飯來驗一定會比較高,有可能高達300,空腹後就會正常,所以做這項檢驗需空腹。標準的作法是要空腹12小時才驗,其他的膽固醇數值飯後去驗其實影響不大。

 

血脂異常程度

  理想 偏高 過高    
 總膽固醇 <200 200-239 ≧240    
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LDL)
最佳 理想 偏高 升高 極高
<100 100-129 130-159 160-189 >190
高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HDL)
更好 正常 過低    
>60 ≧ 40
≧ 50
<40男
<50女
   
三酸甘油酯 正常 偏高 升高 極高  
<150 150-199 200-499 ≧500  


  2. 動脈硬化可能導致的全身症狀
  我們年輕時,血管都很暢通,步入中年後,由於吃下去的食物多了、久了,就會開始儲存在血管壁,造成血管壁越來越厚,血流就越不通暢造成阻塞。
  動脈硬化症狀就是身體哪一部分的血管阻塞,哪一部分就會出問題,就會造成哪一部分出現病狀,如:腦部的血管有問題,塞在腦血管,就變成腦中風;心臟的血管有問題,如塞在冠狀動脈,就會得心肌梗塞;主動脈硬化,就容易主動脈剝離;若是「小弟弟」(陰莖)的血管不通暢,可能就會變成陽萎;若是下肢血管阻塞,就變成走路會痛的間歇性跛行,或下肢可能就會因血管阻塞而發黑需要截肢。
  3.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動脈硬化的相關危險因素,除了膽固醇、血脂肪、年齡外,還有其他因素,如:比較肥胖的、糖分高、壓力大、常坐著不動、抽菸、喝酒、高油脂食物、高血壓沒有控制好、天氣冷等,這些都會讓動脈硬化症狀更嚴重,譬如容易中風、心肌梗塞。

四、代謝症候群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研究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現代醫學研究範圍越來越廣,目的是早期發現一些疾病,早期預防及治療。例如:我們知道吸菸影響最大,所以這一陣子一直在推動戒菸;大家也知道血壓高是造成中風的最危險因素,所以近年來積極推動血壓控制,中風因此比較少了;至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家族史等因素,大家也都很清楚,但是還有一些背後的危險因素,如:過胖,尤其腰圍比較大的,坐著不動。
  近十年來醫學研究慢慢又發現很多新興的危險因素,大家比較不熟悉的,例如:三酸甘油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有大小顆粒之分、有無胰島素阻抗、有無葡萄糖耐性異常、發炎指數高不高、栓塞指數如何等等。許多是不涵蓋在一般醫院的常規檢查項目裡,目前只有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才檢查的。
  針對這些心臟血管疾病的新興危險因素,除了不吸菸、血壓控制好、血脂肪控制好以外,臨床上如何同時去注意這些呢?那就是利用代謝症候群。因為有代謝症候群的人,這些指標都會比較高,如血液當中的一些發炎指標、一些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素等。但一般不可能都去一一檢驗是不是異常,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不是有無代謝症候群。把這些相關的新的危險因素集合起來,就知道可能有異常,所以「代謝症候群」是在近十年才有的名詞。
  除了過去四、五十年就已經很清楚的吸菸、膽固醇高、血壓高等問題,近期更注意「三高」的問題。以前的人都瘦瘦的,現在的人差不多都腰圍比較大,胖的問題、糖尿病也越來越多。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古早時期差不多1%而已,十幾年前到4%~6%,現在差不多接近10%,2000年後會越來越多。因此,除了傳統心血管疾病以外,越來越重視糖尿病。糖尿病的前期就是代謝症候群,它主要的問題就是肥胖、中廣(腹部肥胖)。這個理論肇始於國外的X症候群,研究發現血壓高一點的,血脂高一點的,糖分高一點的,這種人比較容易聚集這些因素,現在才叫做「代謝症候群」。
 (二)臺灣代謝症候群之臨床診斷準則
  代謝症侯群,以前和現在定義不大相同,重點也不同;近些年來比較統整了,大概就是剛才說的血壓比較高(130/85),血糖比較高(超過100),血脂肪(三酸甘油酯、膽固醇)比較高,有無中心性肥胖,亦即中廣。正常腰圍男生是90公分,女生是80公分,超過了就是腹部肥胖。這五個重點中,有三個以上,就定義為「代謝症候群」。
  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腹部較為肥胖,雖然血脂肪不高,那也表示已經有代謝症候群;或是三酸甘油酯160,好的膽固醇只有38,腹部較為肥胖,雖然血壓、糖分都正常,也是有代謝症候群。五項裡面有三項,就是有代謝症候群,用這樣來定義,就能掌握其要領。此外,男女盛行率也不一樣,有些國家男生罹患的多,有些地區則女生較多。

 

臺灣代謝症候群之臨床診斷準則(Taiwan 2006)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腹部肥胖 腰圍:男性 ≧90 公分
   女性 ≧80 公分
血壓上升 收縮壓 ≧130 毫米汞柱 /
舒張壓 ≧85 毫米汞柱
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 男性 <40 毫米每百毫升
女性 <50 毫米每百毫升
空腹血糖值上升 ≧100 毫米每百毫升
三酸甘油酯上升 ≧150 毫米每百毫升

診斷標準:5 個危險因子個數大於等於 3 個
備  註:上項危險因子中「血壓上升」、「空腹血糖值上升」之判定,

     包括依醫師處方使用降血壓或降血糖等藥品(中、草藥除外),

     血壓或血糖之檢驗值正常者。


 (三)世界各國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
  像美國人差不多一半以上都是胖子,腰圍都很大,這樣就能了解美國人差不多將近一半以上都有代謝症候群。法國人比較瘦,會重視休閒,壓力大時,會喝一些紅酒,他們就比較少代謝症候群,大概平均只有20%左右。我們臺灣是隨著年齡而增加,男生大概平均18%,女生13%,這是一般健康族群當中,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在臺灣血糖正常的人差不多10%~15%;飯後糖分偏高的,可能就一半以上的人都有了。有糖尿病的人可能80%都有代謝症候群,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會比較高,以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或腦中風的危險機率就會增加到三倍。
  過去,臺灣在臺北金山的研究,追蹤十幾年的結果:有代謝症候群越多的人,發生相關疾病的機率會越高,心肌梗塞差不多是兩、三倍以上,中風也會有五倍以上。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比起只是肥胖的人,發生中風的危險會比較高。根據很多的研究,平均來講有代謝症候群的比較容易發生糖尿病,約三倍於沒有的人,罹患心臟病也大概將近兩倍。

五、代謝症候群的預防
 (一)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對於代謝症候群的預防,主要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我們知道年紀大、吸菸、低密度膽固醇高、糖尿病患者等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有代謝異常「易感性」者。代謝易感性者較易產生代謝異常,這與體質有關。在有壓力、吸菸、特殊體質、遺傳性、不運動的情形下較易發生,有些藥物也會影響。現在有越多的因素會使代謝易感性較容易產生,譬如:吃過多,運動少,一些危險因素就會開始產生,如:糖分高一點,血脂肪高一點,血壓高一點……,有這些現象就是代謝症候群,這些問題都會讓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我們今天學習,就是學會注意這些初期的變化。
 (二)脂肪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對於脂肪的觀念,過去我們以為它就像倉庫,當我們吃得較多而又用不到,我們就會放在倉庫堆積起來,以後需要時再用,所以會有脂肪組織。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脂肪還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這些細胞激素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我們血管裡面有紅血球、白血球;白血球裡面有單核細胞,就像我們身體裡面的衛兵,看哪邊有問題,它就會去處理。脂肪細胞如果太大太多的時候,會分泌一些細胞激素把這些單核細胞吸引過來防衛,這時脂肪細胞附近就會有一些發炎反應,發炎以後就產生更多的發炎細胞分子。脂肪細胞也算是內分泌系統的一部分,現在越多的研究發現:它也是有很多的脂肪激素。這些發炎的細胞激素、化學激素、脂肪激素又會讓血管新生。我們血管裡面有內皮細胞,就像水管裡頭有一個保護層,倘若那層保護層壞掉,發炎的時候,血管就容易阻塞。所以,脂肪不只是倉庫而已,它會分泌很多細胞激素來執行身體的防衛。
  脂肪多是因為吃的食物比較豐富,但是勞動卻比較少,活動量也少,變成身體熱量的正平衡(正平衡就是吃進來的比較多,用掉的比較少,就容易肥胖)。
  體質比較好的人,活動量大,每天做運動、做工作,較多的脂肪會堆積在皮下,不會有所謂的異位脂肪堆積,也就是較不會堆積在心臟、肌肉、肝臟裡面,因此代謝指標還是可望正常,血壓、血脂肪、血糖也不太會受影響。但是,如果生活壓力大,又吸菸,加上一些遺傳上的問題,這就容易造成所謂的代謝易感性,再多吃一些,容易變胖,脂肪就會開始堆積在腹腔,變成中廣。肚子大和臀部大不一樣,臀部大沒有關係,肚子大就有問題了,內臟裡脂肪多了,就會心包油──心臟阻塞;肝包油──粉肝;如此就會造成體內細胞血管組織發炎,發炎就會產生一連串問題,就會產生代謝症候群。
  總之,代謝症候群並非是無救的,它雖具有生命威脅性的狀況,但也是一種可回覆性的。如果初始不去注意,一、二十年後一大堆問題出來才要處理,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知道如何去逆轉、改善代謝症候群。

六、如何逆轉代謝症候群?
  
以戰勝心臟血管疾病為例,要預防它,當然要講到防治策略。例如:由國民健康局、衛生局訂定出預防策略,初級預防、次級預防;而一般民眾如何去做呢?當然就是要去篩檢;篩檢後發現有問題,應給專科醫師協助處理。
 (一)避免肥胖
  心臟血管疾病與肥胖大有關係,人一胖,從頭到腳都會有問題。肥胖導致心臟血管疾病,不只有腦中風;呼吸方面,會得呼吸中止症候群;心臟方面,有心肌梗塞;肝臟方面,就是脂肪肝;脂肪肝久了,會造成肝硬化。此外也容易罹患膽結石、膽發炎、糖尿病等。肥胖也會讓我們身體容易有一些跟荷爾蒙有關的問題,如: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癌,以及跟荷爾蒙相關的一些癌症──乳癌、子宮內膜癌;男性的前列腺癌、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等。另外,高血壓、血脂異常、痛風,甚至是腳的皮膚等等,這些也都跟肥胖有很密切、明確的關係。肥胖已不只是風險而已,甚至有部分可以把它定義為疾病,其嚴重程度與肥胖成正比。
身體質量指數(BMI),就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所得的結果。假設體重60kg,身高是170cm,60除以1.7,再除以1.7。正常值是24以下,如果是30以上或35以上,那就很肥胖或病態性肥胖了,若再加上「中廣」,那危險性就更高了。
  最近,國民健康局等衛生單位在推動防治三高的概念,即代謝症候群的概念。他們宣導預防就是要從防止肥胖切入,教導民眾如何減重。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就一直在推動減重,提出權責分配,如臺南市要負責減一、兩百噸;高雄、臺北分配幾噸。成功大學負責兩噸,員工、民眾、病患開始登錄體重,做紀錄。首先,就從日常飲食做起,推動健康飲食,增加活動量等,大家一起來行動。

七、代謝症候群的防治
  代謝症候群要怎麼防治?就是要改變生活型態。針對肥胖問題,當然有一些藥物可以減重,但是會產生心臟血管的問題,也容易造成自殺等副作用,所以現在只剩下一種合法的減重藥;不過減重藥並非良方,最好還是靠改變生活型態。
  三高的防治,除非特殊狀況,通常吃藥不是上策,最好的方法就是治本,從根本的原因去做處理。在三高中只出現一個高時,就要注意到其他的也可能會高,所以要注意代謝症候群的防患,在出現問題初始及早處理。以前傳統的概念就是:血壓高就治療高血壓;得糖尿病時,再來治糖尿病;血管不通了,去通血管;但現在我們應該改變觀念,要想辦法連根拔起,把根本的原因一起改善,一起治療。
  現代人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除了吸菸、喝酒過量、嚼檳榔以外,還有生活壓力、步調緊張,永遠處理不完的事情,排擠了運動的時間。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都已經證實飲食適當、不吸菸、不過量飲酒、足夠的活動量,做好這四項就可以降低60%的死亡風險。
  有足夠的運動,總死亡率可以減少三成──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減低近三成;死於血管疾病、癌症的機率,也降低三成到四成的風險,所以足夠的活動量是很重要的。
流行病學的研究也發現:每天走八公里,可以減少一半的死亡風險,就是走五公里(大約1小時)也能減少三分之一。現在流行凍齡,甚至要逆齡(越來越年輕),凍齡或逆齡不是靠化妝品或什麼修圖軟體,最重要的就是要多活動,大概多動一分鐘,就多活兩分鐘,年齡就停止了,這就叫做凍齡,永保年輕、健康。

八、防治三高的三大支柱
  防治三高的三大支柱,就是:飲食節制、適當運動、持之以恆。
 (一)飲食節制
  1.認識高鈉鹽製品

  怎麼治療肥胖?在飲食方面要清淡。高鈉鹽容易造成血壓高,含鈉高的食物,有:醃漬品、臘肉、罐頭食品、豆腐乳、醬油、調味料等。調味料除了鹽、醬油以外,味精也含有鈉鹽,吃起來甜甜的調味醬也含鈉。臘肉、鴨賞、燻肉這些食物,都是靠鹽分收乾水分,所以我們無形中吃了過量的鹽分。
  2.減少鈉鹽攝取的烹調方式
  年紀大的人對清淡的東西可能比較難以下嚥,烹調時可用一些調味料來替代,如用薑、醋、八角、肉桂替代一些傳統的鹽,也可用像檸檬等味道比較強的食材來替代。
  佐料可利用蔥、薑、八角、肉桂、蒜、五香粉、花椒、香草片、檸檬汁,使口味富變化;香味及風味可利用青蔥、芹菜、花生、芝麻等;甘美味可用香菇、草菇、海苔、海帶等;甜酸味可用白糖、白醋、鳳梨、蕃茄、蘋果等;鮮味可用蒸燉烤的方式保持。
  以前的人勞動多,流汗多,需補充鹽份,不吃鹹一點,真的還沒辦法工作;現代的人工作有電風扇、冷氣,流汗不多,勞動少了,相對地對鹽分的需求,也沒有那麼高了。
  3.飲茶習慣與血壓
  喝茶對血壓也有一些好處,例如平均每天喝120毫升就可以降低新診斷高血壓的風險,喝到600毫升或喝超過十年更明顯,可以供大家參考。
  4.高脂血症之飲食原則
  另外,油脂類的、動物性帶皮的食物,如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腦、肝、腎等),蛋黃(蟹黃、蝦卵、蝦黃、魚卵等);尤其是內臟、蛋黃含膽固醇比較多的食物,一個星期不要吃超過三個以上的蛋,盡量減少攝取飽和性的脂肪(如:豬油、牛油、肥肉、奶油、棕櫚油等)。
在此還要提醒大家,很多食物都會標榜零膽固醇、低脂,然而那些食物往往都是高熱量的。結果越吃越胖;甚至認為那是低脂,因此放心的吃得更多,加起來反而比吃高脂的還多。
  此外,烹飪的方式,也是一樣要講究,有炸的、煎的、油酥的,基本上越香的,就是油脂越多,越有口感的,油脂也會比較多。
  還有一些食品的添加物,要注意是否含反式脂肪酸。現在對油脂,大概會強調好的油脂,像魚油有Omega-3。Omega-3是好的脂肪酸,含Omega-3比較高的,有:鯖魚、秋刀魚、鯡魚、鮭魚、土魠魚。含量其次的有虱目魚、鱈魚;比較少的就是鮪魚、黃魚、鱸魚、白帶魚。一些核果、堅果類也富含亞麻仁油(Flax Seed Oil),如核桃、杏仁,有很豐富的Omega-3,也可以降低總膽固醇。黃豆就是一種很好的食物,我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同時,就會攝取很多脂肪,代之以像黃豆的植物性蛋白質,相對地就會減少油脂的攝取。奶製品方面也要注意,越香的,油脂就越多;若喝低脂的,就不會攝取過多的油脂。
  果糖的攝取也需注意,從前以為果糖比較好,如今研究發現它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增加代謝異常的機率,造成負面的影響。
  另外,據「華人健康網」(記者許育瑋編譯)2012年5月21日報導:
  
攝取過量的果糖(fructose)可能降低腦部運作的靈敏度,進而影響到記憶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神經外科教授針對老鼠進行6個星期的實驗,並在飲食當中摻入果糖形成差異化,結果發現有吃糖的實驗鼠,大腦的學習力和記憶力會弱化,經常忘記曾經走過的路而迷失方向;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其腦細胞的運作,發現長期攝取果糖會阻擋胰島素對腦細胞的作用,讓腦細胞無法正常地使用以及儲存糖分,進而弱化了大腦思考和情緒的控管能力。(出自《生理學雜誌》)

  果糖可能導致新陳代謝紊亂,使人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機率增加。指出高果糖漿的化學結構會刺激食慾,並可能使肝臟將更多的威脅心臟安全的甘油三酯輸出到血液中。 另外,果糖可抑制體內的微量元素鉻,而正三價的鉻在維持血糖、胰島素和膽固醇的正常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
像各種泡沫紅茶、泡沫綠茶,都是加果糖的,喝多了,就容易代謝異常,三酸甘油脂還會高。
 (二)適當的運動
  1.運動與高血壓

  適當的運動對血壓的初級、次級預防,都可以降低30%的危險性。
  2.運動與血脂肪異常
  一般而言,運動可以預防高血壓,也可以治療高血壓,也可以防治血脂肪異常。運動之後,好的膽固醇自然就會增加;好的膽固醇多,可以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增加一個單位(毫米每百毫升),就可以減少2%~3%的危險,好好運動可以增加十單位,等於減少30%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
  3.減少冠心病發作──多重危險因子的改善
  心臟血管的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等,越多項危險性越高,運動有助於同時避免這些危險性。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多項危險因素集合在一起的,如新陳代謝、血脂肪、凝血因子、血管的內皮細胞;靠運動可以降血壓,減低壓力,改善情緒,讓你的情緒更好,也可協助戒菸,又可以大大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4.運動的好處
  運動還可以預防整個身體的毛病,增加身體的柔軟度,減少骨質的流失,預防癌症,特別是結、直腸癌,此外還可以提升免疫力。有運動習慣的人相對比較不會感冒,比較不會受感染,即使患了感冒症狀,也會比較輕微。亦可以避免憂鬱症狀,讓你整體的情緒心情都可以改善。
  5.怎樣增加運動
  要增加運動,跑步、騎車、打球都是很好的方式。日常生活中,早上起床前拉拉筋,有助於清醒,睡覺前拉拉筋,有助於入睡。平常多走路,讓你的日常生活增加活動量,這樣比較容易建立起好的運動金字塔。
我們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坐著的,不管看書,看電視,吃飯,做什麼事情幾乎都是坐著比較多,其實有動,身體就會比較好。喜歡看電視?沒有關係!一邊看電視,一邊騎固定式腳踏車,肚子上的油就會比較少。看電視不要一直坐著,有時候站起來拿個水瓶,或是墊腳尖、抬腳。倘若關節不好,無法走太遠,坐著也可以運動;扶著椅子,身體往前、往後、往側面拉都可以,這些活動很簡單,在家裡就可以做了。
傳統活動的建議是要我們每天累積三十分鐘的運動,一個星期五次以上的運動。而溫啟邦教授針對42萬人研究追蹤8年的流行病學研究更進一步發現:最少每天也要有十五分鐘的運動,這樣死亡風險就可以減少15%,而且每增加十五分鐘,就可以再降低4%。所以一天若走八公里,就可以減少死亡風險至少三成到一半。即使很小的運動也有助於改善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只要有一點改善,就可以降低死亡風險;完全不動的人,死亡風險最高,不管男生、女生都一樣,所以要多動就對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都是騎車或開車,可以停遠一點,再走一段路;即使是搭電梯,雖然住在十樓,你也可以搭電梯到八樓,再爬個一層、兩層,這樣慢慢累積,自然有所助益。平常散散步,有個計步器是最好的,一天中可以累積到一萬步就很好了,至少也要走個七、八千步。我們身體的活動和運動的好處並非線性關係,而是曲線的關係;完全不動的人,只要稍微動一下,得到的好處就會很多;做家事時,也可以想說:我在做運動,用愉快的心情去做。結伴也很重要,找另外一半做家事也很好,一起去倒垃圾,一起去運動,一起去參加活動。現代的人很忙,總是說時間不夠,但你要是找不到時間運動,就會找到時間生病。
假如你認為平常週一到週五很忙,沒時間運動,到了星期六、日再好好的去運動,效果應該也差不多?那你就錯了!根據研究,比起不運動的人當然是好一點,但是同樣消耗1000卡的運動,將之集中在週末一、兩天,跟分散在三天,其效果是不一樣的,可降低風險的程度也不一樣。把它平均分散在每一天,效果會比較好,這樣也較不會受傷。
  運動當然很好,但是有運動也無法完全補救坐著不運動的缺失。澳洲的一項研究,針對幾十萬人,研究他們坐著的時間以及運動量與身體病痛的關連性;他們發現坐太久死亡風險會比較高。假設用四小時來作比較,若一天坐著的時間是4到8小時,其死亡風險相差不多;但若一天坐著的時間超過8小時,其死亡風險就會增加15%。像我坐超過11小時,其風險就會增加40%,如此,縱然是拚命去運動,可改善的也有限。因此,各位切記!工作量很多時,最好是每小時要起來活動一下(只要3-5分鐘就可以抵銷久坐所造成的風險)!記得去喝水,水喝多,就會尿急,不得不上廁所,如此至少會提醒起身活動;也就是要用各種方式去減少坐著的時間,切勿一直處在緊張忙碌的狀態。
  重陽節時,各界都會表揚各縣市的人瑞,可看到一百多歲了,有人還能天天打網球、騎摩托車趴趴走,而且依然耳聰目明,頭腦清楚打麻將,最後還無疾而終地在睡夢中辭世,這是最高境界,此乃歸功於其每天活動量夠,生活作息正常。
  現在有很多新科技強調基因治療,利用幹細胞去再生,去進行治療,也許有些病是需要這些協助。但,我還是要強調:最可行的治療方法,就是運動。希望大家平常能多動動跳跳,這樣對身心靈的健康都有幫助。

九、問與答
Q:水煮蛋的膽固醇比較高,還是煎蛋?
A:烹調方式當然是會影響,看你用什麼油煎,若用豬油煎,就更高。水煮的,還是有膽固醇;但是,煎的又多了油。
Q:電視上推銷販售的動動機有效嗎?
A:看是要什麼樣的目的。以震動來增加血液循環,可能有幫忙;不過,站在上面,為了維持平衡,肌肉也是要用力,那可能也是會有幫忙,可能對骨質也是;除非配合在上面做一些動作去增加肌力,若只靠讓它震動,希望身體震動而健身的效果還是有限。
Q:胖的人胰臟較敏感嗎?糖尿病的藥有幾種?
A:應該不是說胰臟敏感不敏感,而是我們的身體利用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較胖的人或不運動的人,其周邊組織(如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差。同樣一單位的胰島素,它能夠讓血糖利用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現在糖尿病的藥有很多很多種,早期只有兩類:一種是刺激胰臟,讓它分泌出較多胰島素,這種降血糖比較快,但是久了之後,就沒有效。一種是飯後吃的metformin,用來降血糖,如庫魯化錠(Glucophage),其機轉不是很清楚,大部分在周邊如肌肉,或是在肝臟。其實正常的身體是會自動平衡血中糖分濃度高低的,吃飯後像胰島素會降低血糖。而另一種升糖素,是從肝臟分泌出來;當血糖太低時,升糖素可讓血糖上升。
Q:低血壓要注意什麼?
A:一般來講,女生血壓會比較低,年輕女生有時候血壓高的可能不到100/60,不過如果沒有其他特別的疾病,是沒有關係的,除非貧血很嚴重或是心臟衰竭無力。血壓比較低,也沒有什麼臨床症狀,一般是沒有關係,只要注意有沒有突然發生姿勢性低血壓,譬如躺著突然起來時,血液送到腦比較慢一點,有時候會覺得暈一下。
Q:果寡糖對糖尿病有沒有影響?
A:果糖和寡糖是不太一樣的。當然寡糖有很多種,有半乳寡糖、果寡糖等。基本上,寡糖比較好,不過我們人體比較不會利用。我們平常吃寡糖是混合的,並不是純寡糖,如果是單純的果寡糖,理論上對身體是有好處,腸道裡面的菌會利用寡糖,不管是哪一種寡糖,果寡糖是其中一種,我們身體比較不太會吸收,正常的菌會繁殖比較好。如果是單純的果糖,是會比較容易引起三酸甘油脂高,比較容易代謝異常,所以現在也不建議使用太多果糖。
Q:膽囊切除後,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A:膽囊切除,理論上沒有太多的影響,因為膽囊的功能最主要是把肝臟製造的膽汁收集、濃縮。濃縮後,協助消化吃下去的食物;但是,有些人會因為某些因素,如膽結石或膽發炎,切掉膽囊後,產生一些症狀,如容易拉肚子,這是因為沒有膽囊,膽汁隨時都會從肝臟流出,進入腸道,就會刺激腸道蠕動。開刀切除膽囊後,有些人比較容易拉肚子,有些人不明顯,並非每個人都會。有人在消化上沒有很大的影響,有些人生活上會受到困擾。
Q:胰臟切除,會有什麼後遺症?如何因應?
A:胰臟切除當然就比較容易有糖尿病,因為胰臟會分泌一些幫助消化的胰臟酵素,消化油脂食物;另外胰臟裡有不同的細胞,如α(alpha)細胞分泌升糖素的、β(beta)細胞是分泌胰島素的。alpha細胞是分泌升糖素的,它也是調整我們血糖高低的重要元素。先前有一些研究提到某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藥物及胰島素致敏劑,有可能會增加胰臟癌的危險,但還在討論當中,目前並無下市,因為它的好處比較多,風險比較低,醫院還是會使用。現在越來越多大型的研究在分析一些藥物跟這個的關係,包括糖尿病比較容易有哪一些癌症的風險,跟胰臟癌的風險不是很明顯,其他像大腸癌的風險就比較明確,糖尿病的人就比較容易有大腸瘜肉、大腸癌的風險。

十、傳道法師回應
  感謝楊主任,詳盡的分析,提供我們保健之道。我把它歸納起來就是治標和治本,應該說「對病下藥」,症是已經出來,病是病兆,是比較初期。像剛剛講的逆轉,如果根本沒有去除,你光是吃藥,或做什麼治療,只是治標而已。
  每一個人體質不一樣,像剛才講到的已故人瑞邱阿六老先生天天吃蛋,有的人就不見得可以,而且現在的蛋,還不見得可以吃。現在的基因改造、成長素、抗生素,還有其他的藥太多了;以前養雞要養到成雞,光是孵蛋要二十一天,正常到成雞大概要一年;科技進步後,先是從半年,變成四個月、三個月,現在只花四個星期、三個星期而已。甚至還有藉著基因改造,養出無毛、六條腿、六個翅膀的雞;怎麼培育出來的?他們將每隻腿上都插著管子,每隔幾個小時打一次成長素荷爾蒙,這樣我們吃下去也會長喔!不是長六條腿,是會增生,長腫瘤。
  還有人實在很殘忍,還會用填鴨的方式,強迫牠吃。雞最怕得雞瘟,所以雞農在飼料裡就放抗生素,又定時施打抗生素,這樣牠生的蛋等於也吃了抗生素,吃太多就完蛋了。
不是說要多吃深海魚嗎?現在英國皇家學院就發出警告:海洋污染嚴重,海魚的生態裡,中魚吃小魚,大魚吃中魚,最後最大的魚做了魚肝油,如此累積下來,吃了等於吃下所有污染物,所以那些都不可以吃,孕婦更不能吃!
  談到蛋白質,一直提倡要多喝牛奶,骨質比較不會疏鬆。錯了!牛奶也富含蛋白質,一天如果喝多一點,骨質流失會多一點,喝下去時有鈣是沒錯,可是用什麼來分解蛋白質?就是鈣呀,所以說攝取許多蛋白質,但為了消化它,同時也造成鈣質的流失。
  今天很高興能邀請楊主任在百忙中來演講,為大家做這樣的分析。也很高興有這麼多人來聽講,聽了演講大家能多了解、多防治;預防勝過於治療,大家多動一動,飲食、起居、生活習慣稍稍改變一下。一個星期吃一天的素食,你就會改變,但是要注意附帶條件:不要吃有加工料的素食。
  另外,市面上常標榜有機、沒有農藥,別被騙了。我的信徒曾提及他回家鄉,看家裡用網狀栽培,不噴農藥,沒想到他半夜起來和哥哥去巡田水,看到哥哥在噴藥。有的雖然不噴農藥,可是一公里以外,別人在噴藥還是會飄過來,所以必須要相隔差不多三公里,甚至要三十公里才能避免被波及,但是臺灣有這種環境嗎?還有什麼黑珍珠、黑鑽石的,剛買來時別吃,也不要立刻放進冰箱,要放在空氣中一天一夜,這樣可以分解80%的農藥。我們二十多年來從事社區教育,期待對自己、對社會、對醫療都有幫助,更希望我們不只聽,應該去實行,這樣才不會辜負楊主任的寶貴時間和他的經驗,以及主辦單位的用心,而大家花了時間回來參與,也才能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