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慈恩護法會會訊
 

郭廷立紀錄

 

  本次聯誼9月3日,在誦普門品、三寶歌、護法會會歌中開始,圓善師贈予壽星每人一張賀卡,祝壽星們壽比南山,一切吉祥如意。
  接著,由會長報告會務:
  (一)本次團體服裝登記與量製,在各位菩薩的合作下,已交由廠商裁製中。
  (二)參訪大行寺的旅程,訂定於11月19日出發,邀請大家踴躍參加。
  (三)本寺妙心合唱團,受到台南市婦女會邀請,參與「慶祝光輝十月」音樂會演出,將於10月15日在佛光山南台別院登台表演,這是本寺的榮譽,也是全體團員辛勤練習的成果。
  (四)另外,妙心合唱團也將於11月12日參加養生文教協會主辦「台南市社區合唱團觀摩比賽」,地點位在台南市生活美學館,欲一同觀看比賽的師兄、師姐,歡迎向合唱團團長索取邀請函。
 

善師父開示
  諸位菩薩平安吉祥!最近大家都很精進的來參加《梁皇寶懺》的共修。今天想與大家分享該懺法及其故事。
  其實,拜懺文化是中國佛教發展的特色之一,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並沒有拜懺的行持,只有,僧團每半月誦戒羯磨,或結夏安居後自恣時,會向大眾發露懺悔自己過錯的儀式。這種說罪悔過的精神,影響後來的大乘佛教,而有懺罪思想的經典出現。這些大乘懺悔經典,後來也陸續傳譯到中國,由此慢慢發展彙編成懺本。《梁皇寶懺》算是很早的懺本。
  關於《梁皇寶懺》,是梁武帝(464∼549)為其墮入大蟒蛇的皇后郗氏,邀集高僧們所彙編的懺本,並舉行禮懺法事。有關其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由於郗氏的嫉妒心很重,連師父也被她嫉妒。
  梁武帝非常崇信一位寶誌禪師(418∼514),並尊他為國師。這位禪師在《梁高僧傳》中,被歸類為「神異僧」,俗姓朱,人稱誌公禪師、誌公祖師。寶誌禪師的出生也很奇異。據傳,當時金城有一位朱姓婦人,路過一個地方,聽到嬰兒啼哭的聲音,她尋著聲音,驚訝發現是來自大樹上的鷹巢,於是攀到樹上一看,有個男嬰,就抱回家撫養,到了七歲,這個男孩便出家了,就是寶誌禪師。他一生,以神通及不修邊幅的言行而聞名,活到九十七歲才圓寂。
  在南朝齊國時代,寶誌禪師是被限制行動,僅能在皇宮,到了梁武帝才解禁,並尊他為國師,對他十分崇信。有一傳說,梁武帝曾命畫家張僧繇為他畫像,作畫的時候,寶誌禪師示現「十二面觀音像」,因此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由於梁武帝對寶誌禪師特別的尊崇,而引起皇后郗氏的嫉妒,曾經假借要供養法師的名義,暗地裡吩咐御廚準備葷包子來供養,但禪師以他心通感知郗氏的詭計,所以事先將素包子藏在海青的袖子裡,之後將葷包子與素包子調換,他吃的是素包子。但是郗氏不知道,還洋洋得意地向梁武帝說:「寶誌禪師也沒什麼了不起,葷包子還不是一樣照吃!」這時,禪師就回說:「原來皇后供養的是葷包子呀!不過,我可沒有動喔!」說完,便從袖子裡拿出葷包子給大眾看,證明自己的清白,因為這樣更贏得梁武帝的敬重。
  有一說法,從前出家人穿的海青袖口是大敞開,沒有縫接起來,因為寶誌禪師要裝素包子,就把袖口縫起來,而成了今天海青的樣子。
  有人說,郗氏是因為此事才墮入大蟒蛇,其實,不能這樣畫等號。關鍵是她的嫉妒心過重,由此衍生造了很多罪業的關係。可想而知,一位師父與她沒有利害衝突,只因她的妒心,就要陷害他,那更不用說,她仗著權位,不知害了多少人!
  至於,有關《梁皇寶懺》的懺本,其實,是參考南朝齊國竟陵王蕭子良的《淨住子淨行法門》(早於《梁皇寶懺》),有學者曾將兩本做過比對。
  竟陵王蕭子良(460∼494),字雲英,南齊武帝蕭賾的次子。他通經史黃老,特別喜好佛典,也能寫作詩文。在他擔任司徒時,召集有才之士,其中以範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即是後來的梁武帝)、謝朓、沈約、陸倕等最知名,在文學史上稱「竟陵八友」。 因此,造就了當時博大包容的文化氛圍,各種思想交流、碰撞,推動着文化的良性發展。
  蕭子良為人豁達,平易近人,在為政期間,能體恤百姓疾苦,每逢有荒災時,會上奏朝廷,請求開倉放糧,寬減賦稅,因此深得老百姓的愛戴。
  還有,由於蕭子良的引領,對於南朝佛教發展有過積極的影響。他常在邸園內操辦各類齋戒,大集朝臣眾僧。其影響除了本人受用,還關涉他身邊人物,以及所引領的八友,梁武帝即是受他影響頗深者之一。他自號「淨住子」,意在「淨身、口、意,如戒而住,守持戒律,清淨三業」。皇室的王子個個妻妾成群,但是,他一生相伴的只有袁妃一人。他的懺悔法強調端正己身,勤修內善,防患於未然。他把主觀努力視為成就個人道德的基礎,認為即使是犯有過失,如果能夠真誠懺悔,也可獲得清淨。
  可見《梁皇寶懺》,極可能參考蕭子良的《淨住子淨行法門》,以它為底本擴充而成。因為《梁皇寶懺》也有上述的犯過真誠懺悔,能得清淨,以及端正己身,勤修內善,防患於未然等內容。《梁皇寶懺》還更加廣化、深化。除了自淨其意(自利)以外,還加增發菩提心、回向等要義(利他)。它的原名是「慈悲道場懺法」,共計十卷,在中國佛教流傳的懺本中,份量最多,內容最豐富,其編排次第分明,已流傳一千五百多年了,其內文至今看來淺顯易懂,是一部非常適合修持菩薩心行的懺本。另外,我們禮懺前,先掌握懺本的架構,就更能明白其次第。古僧大德也教我們,無論是誦經或拜懺,要依文起觀,這樣更能深刻的領會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