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心慈恩護法會會訊
 

郭廷立紀錄

 

  

九月份聯誼
  本次聯誼於9月9日星期日上午10時,在法緣堂舉行。依例先唱誦《普門品》、三寶歌、護法會會歌,後由善師父贈壽星每人一張祝福卡,並與眾菩薩齊唱生日快樂歌,為九、十月的壽星祝壽,大家共享生日蛋糕,分享壽星的喜悅,氣氛和諧融洽。
會長報告
  一、11月4日為藥師佛聖誕法會,是本年度最後一次法會,各位菩薩如有需要,可至辦公室登記點燈,為親友祈福。
  二、11月11日是本年度最後一次護法會會員聯誼,當天將選出下一任護法會會長,請各位會員踴躍出席。
  三、11月25日(星期日)下午有國中佛典故事作文比賽,各位菩薩或親友、鄰居家中如有就讀國中的學生,歡迎鼓勵來參加,詳情可看今年九月份的《妙心雜誌》。
  四、12月9日是道師父圓寂四周年紀念日,早上舉辦兒童臺語演說佛典故事比賽及各項頒獎,一樣邀請各位菩薩廣邀就讀國小的學童們共襄盛舉,一同報名參加。

善師父開示
  上回分享了「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毘舍佉的故事,這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生生世世發願,直到最後一生實踐這些願行,一直到年老的時候,還能持續護持僧團,每日巡視僧團有何需要,這樣的堅持相當不容易。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另一位女居士,其實,女性心思較細膩,像是毘舍佉,她提出供養僧團的八種方式,可以感受到考慮了許多細節。站在佛法修行的角度來看,雖然女眾所受的苦相對來說較多,像是生產疼痛、男尊女卑的觀念等等,但是對生命的體會相信也是較為深刻的。
失去雙親的孤女
  在佛陀時代,有位名為沙摩婆提的女子,與父母同住在邊境內,生得極美,是家中的獨生女。一家三口過著快樂又和諧的生活,不料,家鄉瘟疫爆發,這對夫婦便帶著已成年的女兒前往拔沙國,欲尋求老友──國王財政大臣的瞿沙伽協助。拔沙國在首都憍賞彌成立了難民收容所,提供逃難的災民食物與住所,沙摩婆提在那裡領取食物,第一天她拿三份,第二天兩份,到了第三天只拿了一份。
  負責分發食物的官員,見沙摩婆提提領份數越來越少,便不禁嘲諷揶揄:「終於知道自己的胃容量了吧?」沙摩婆提心平氣和地答道:「第一天我們有三個人,我的父母和我自己,那天我父親染上瘟疫去世,因此第二天只需要兩人份;而那之後我母親也去世了,所以今天我只需要我自己的食物。」這名官員聽了,為自己揶揄的發言感到愧疚,並誠心地請求她原諒,在得知她舉目無親,便提議收她為養女,她感恩地接受了。
  沙摩婆提開始協助養父分發食物、照顧難民,靠著她辦事效率及謹慎的態度,發放食物的混亂很快就獲得改善,變得井然有序,不再有人爭先恐後或起紛爭。不久,財政大臣瞿沙伽得知食物發放進行得相當順利,當他向負責發放食物的屬下表達讚美與感謝之時,這名官員不居功,謙虛回答這都是養女的功勞。瞿沙伽也因此見到故友的女兒,對她留下深刻印象,並決定收她為自己的女兒。他的屬下縱使有些遺憾,但知曉沙摩婆提當上財政大臣的養女,自是比當自己的養女前途更好,便欣然同意了。後來,瞿沙伽帶沙摩婆提回家,她因此成了瞿沙伽龐大財產與房地產的女繼承人。
為報養父之恩嫁于優填王
  國王優填當時住在憍賞彌,他娶了兩位妻子,一位是為了政治理由與美貌而娶的婆蘇拉達陀,另一位則是摩犍提,她聰明又美麗,但卻冷酷自私。這兩個妻子都無法給予國王渴望的溫情與知心。一日,優填王遇見迷人的沙摩婆提,她正好具有她兩個妻子欠缺的特質,被她仁慈又慷慨的性格深深吸引。
  於是優填王派了使者去找瞿沙伽,請他把沙摩婆提嫁給他,瞿沙伽雖畏懼於國王的脾氣,但為了把善良的養女留在身邊還是拒絕了求親。優填王果然勃然大怒,他撤除瞿沙伽財政大臣的職務,要將他驅逐出國,並不准沙摩婆提陪伴他。沙摩婆提非常傷心,瞿沙伽為了她的事遭受這麼多苦痛,他不僅失去養女,更失去家和所有財產。為了報答養父的恩情,她決定成為國王的妻子,主動化解這場爭端,自願進宮告知國王她的決定,國王立刻息怒,恢復瞿沙伽的職務,並撤銷對他的懲處。
  因沙摩婆提對每個人都有大愛,這個決定對她來說並不困難。她住在哪裡並不重要,什麼樣的身分也不要緊,不管是財政大臣的女兒,或是國王的妻子,更早以前與父母同住過著平凡的日子,或在難民營裡生活,不論何時、何地,任何身分,她都能在心底找到平靜,並自得其樂。
侍女覆誦佛陀的開示
  沙摩婆提在宮裡的生活,維持一慣和諧的模式。她有個侍女久壽多羅,雖相貌不佳,但做事很能幹,每天皇后都會給她八元,讓她去買花,但她總是只買四元的花,私吞剩餘的四元。
  有一天當她去為沙摩婆提買花時,花商告訴她這一天他邀請佛陀與僧團應供,並邀久壽多羅參加。餐後佛陀的開示,他的每句話彷彿都在久壽多羅心中投下石子,產生漣漪,她全神貫注地聆聽,平靜且愉悅,在佛陀結束談話時,她便證了入流果。她完全變了個人一樣,對三寶具不壞淨信,且知曉違犯根本戒是不對的。也因此在這次特殊的內在轉化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足八元的花,並為過去的不誠實感到後悔。當皇后問她為何多了這麼多花時,她跪在皇后跟前,懺悔過去盜竊錢幣的行為。
  沙摩婆提寬容的原諒了她,久壽多羅也分享聽到佛陀開示改變她一生的事情,皇后雖然不懂法義,但她親眼見證到佛法對久壽多羅的良善影響,便任命久壽多羅為侍者,讓她每日去寺院聞法,回來後將聽到的覆述一遍給她和宮中其他女子聽。
  久壽多羅擁有超越常人的記憶力,只要聽過一遍,就能完整無漏的覆述。她每天從寺院回來後,宮中出身高貴的仕女們會恭敬地聆聽久壽多羅覆述的開示內容。
阿難尊者至宮中說法
  當優填王告訴他鍾愛的沙摩婆提,她可以許下任何願望,他都會滿足她,沙摩婆提希望佛陀能每天來宮裡應供與說法,讓宮裡仕女們都能親近佛法。國王的使者帶著這個長期邀約的訊息給佛陀,佛陀婉拒,並改派阿難前往皇宮應供說法。
  從那之後,阿難尊者每日到宮裡應供,而後為她們說法。因之前皇后在久壽多羅的轉述下,對佛法有一番認識,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便了解法義,和侍女一樣證了入流果。更藉著她們口耳相傳,共同傳播佛法,很快地佛法傳遍後宮,大部分的人都成為佛陀的弟子,連沙摩婆提的養父瞿沙伽,也深受佛法感動。
  他捐獻位於憍賞彌的一座大寺院給僧伽,讓比丘們來到都城時能有個住處。每回佛陀訪問憍賞彌時,都會住在這座「瞿師羅園」(或譯「美音精舍」),比丘與聖者們也會一同在這裡歇腳。
  受到佛法的薰陶,沙摩婆提決定擴大她的影響力。她最大的資產就是同情與慈悲,以此遍及一切眾生。她修習慈悲如此強烈,以致於佛陀稱她是「散播慈心第一」的在家女弟子。
摩犍提因憎恨佛陀而陷害沙摩婆提
  沙摩婆提這個遍及一切的慈悲心,很快就受到國王第二個妻子摩犍提的考驗,摩犍提對所有與佛陀有關的事物都懷有強烈的瞋恨心。摩犍提十分美麗又聰明,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伴侶。幾年前,她的父親遇見佛陀,認為這個英俊的沙門最有資格娶他的女兒,也因他對比丘戒的無知,才會想將女兒獻給佛陀為妻,但佛陀卻以一首觀身不淨的偈頌婉謝了這個提議。這首偈頌重重傷了摩犍提的虛榮心,卻對她的父母造成深遠的影響,他們當下就證初果。摩犍提卻將佛陀的拒絕視為對她的侮辱,因此對他恨之入骨,一直無法釋懷。
  後來父母帶她去見優填王,國王對她一見鍾情,並娶其為妻。當他娶進第三位妻子時,她尚能接受,只因國王擁有多位妻子是當時的常態。但沙摩婆提成為佛陀的弟子,且讓宮裡其他女人都皈依佛法,她就無法容忍了。她對佛陀的憎恨,也轉移到沙摩婆提身上。
  摩犍提的詭計接二連三,她的聰明腦袋都用在思考如何構陷沙摩婆提上。剛開始,她向國王表示沙摩婆提想謀殺他,但國王非常清楚沙摩婆提對眾生的慈悲大愛,並未將摩犍提的話放在心上。
  接著,摩犍提命令她的一個女僕散播佛陀與僧伽在憍賞彌的不實謠言,如此一來定能一併傷害沙摩婆提。僧團受到無情的打擊,連阿難都建議佛陀與弟子們是否應離城。佛陀微笑著說:「比丘們的清淨梵行,一週內就能平息一切謠言。」果然,在國王聽到謠言之前,就已經沉寂了,摩犍提第二次嘗試再次失敗。
  過一段時間,摩犍提特地挑了八隻雞送給國王,並建議沙摩婆提應該親手殺雞烹煮,沙摩婆提拒絕這麼做,因她不願殺生。而國王了解沙摩婆提的慈悲心,不以為意,接受了她的決定。
  三次設計陷害沙摩婆提未果,摩犍提又想了一個法子。一次,在國王臨幸沙摩婆提前,摩犍提命人將一條已摘除毒囊的毒蛇藏在沙摩婆提房中,當國王發現毒蛇時,一時之間怒不可遏,辨不清真相,順手拿起弓箭射向沙摩婆提。但這支箭彈落在地,像有無形的防護罩一樣保護她,並未造成任何傷害,國王的瞋恨之心也無法影響沙摩婆提對他的關愛,她的表情充滿慈悲,毫無怨恨,亦無恐懼。
以慈心度化優填王皈依佛陀
  當國王恢復平靜,並意識到他的箭無法傷害沙摩婆提的奇蹟時,他深受震撼,祈求她的原諒。經此事,更加信任她的正直與忠實,且對給予她這種堅定慈心力量的佛法產生興趣。
在這時,著名的賓頭盧比丘恰巧住在瞿師羅園,國王去拜訪他,並和他討論佛法。他請教尊者:「僧團比丘眾多,如何喜悅地過獨身生活,不犯色戒?」賓頭盧回答:「根據佛陀的建議,將女人視為自己的母親、姊妹與女兒,方能做到這點。」聽聞尊者開示後,國王很感動,因此皈依佛陀,成為在家弟子。
  國王下定決心要練習控制自己的火爆脾氣,並降伏貪與瞋。他常常找沙摩婆提談話,在她身邊總能感受到平靜,事情逐漸發展成,當他和她在一起時,完全不起貪瞋心,心中感到祥和一片,更沒有男女貪愛之心。他了解她對一切眾生散發慈念的深邃心靈,並視她為姊妹或朋友,而非愛人。雖然對其他妻子仍有情欲,但他願意成全沙摩婆提在解脫道上的修行。
沙摩婆提思惟「法」的奇妙與業力的複雜,她以貧窮難民的身分來到憍賞彌,被分發食物官員收容,接著財政大臣收她為養女,後來成為國王的妻子。她的侍女讓她能親近佛法,成為佛弟子並證得初果,再來她將佛法傳給宮中所有女人,然後是養父瞿沙伽,最後是國王。這一切多麼不可思議啊!如此思惟之後,她對一切眾生散發慈念,希望他們快樂平安,沙摩婆提在這之後也證得二果。
沙摩婆提遭火噬的前因
  摩犍提對沙摩婆提不理智的行為消停了一段時間,但瞋心未滅,反而更盛,仍持續構思如何報復沙摩婆提,思慮再三,她起了一個更毒的歹計。她打算放火燒掉整個後宮,並假裝是一場意外。這個計謀經過精心策畫,某一日,摩犍提和國王出城,離城不久,國王瞧見後宮起火,國王趕緊回宮,下令全力搶救,然而,整座木造宮殿燒個精光,所有住在裡面的女人都被燒死,也包括沙摩婆提在內。
  這個不幸的消息很快就傳遍全城,所有人議論紛紛,幾位出家不久的比丘也產生不安的情緒,在托缽結束後去找佛陀,詢問這些精進修行的女弟子們會轉生何處,這樣橫死的不幸又怎麼會發生在她們身上?
  佛陀答道:「在這些女人當中,有些人是入流者,有些人是一來者,有些人則是不來者,她們當中沒有人在去世時,是未證得聖果的。」這些弟子都不會轉生到人界以下,且都會安穩的趨入完全解脫的最後目標。
  佛陀安撫他們激動的心並接著解釋:「這些女人會經歷此事,是因為她們多生以前犯下的共業。有一世,沙摩婆提曾為波羅奈國的皇后,她和侍女們在森林中洗浴,由於感覺寒冷,便下令焚燒樹林以取暖。但起火之後,她才發現有個修行者(辟支佛)安坐在林中,絲毫不動,雖未遭受火焚,但她們並不曉得此事,只擔心生火取暖的事曝光後會受到指責。於是,沙摩婆提心生歹念,將油澆在這位入定修行者的身上,想燒死他以湮滅證據。雖然這個計劃沒有成功,但是圖謀殺的惡業已然造成,並在此世結成果報。」
慈愛之心不會為火所燒
  佛陀說:「修慈的最大好處之一,是火、毒藥與武器都無法傷害修行者。」這應該是說,在慈心的保護下,散發這項特質者不可能受到傷害,例如沙摩婆題所示現,國王的箭無法射到她。但在其他時候,修行者仍是有破綻的。沙摩婆提已經成為不來者,因此沒有貪、瞋與身見,被火所燒的只是身體,而非她的內心。她柔軟而光明的心,充滿慈愛,斷不可能被火所傷。
  沙摩婆提臨終的遺言是:「即使具備佛智,也不太容易確定,在無始輪迴中,我們的身體會被火燒幾次。因此,請勿放逸!」受到這段話的激勵,宮女們都專注於苦受的禪修,並因而獲得清淨之道與果。
  這也是為什麼沙摩婆提肉身雖死,卻依然能證得三果,只因證悟之果仍在。
摩犍提被凌遲處死
  優填王對於沙摩婆提之死傷心欲絕,且一心想找到犯人,幾經揣想,他推測此人必定是摩犍提。他不想直接訊問她,因為知道她一定會否認,遂想了一計。
  他刻意公開對大臣們說:「在此之前我一直都很憂慮,因為沙摩婆提總想找機會殺死我,如今她遭火噬,我總算可以高枕無憂了。」大臣們問國王誰可能做此事?「只有真正愛我的人。」國王回道。摩犍提聽見國王與大臣們的對話,立即站出來驕傲地承認,此事是她一人所為,她就是真心愛國王的人。國王即刻下令焚燒她和所有親戚,並挖土滅屍。他以屠殺的罪名處決摩犍提,這原是他的職責,但忿怒卻讓他變本加厲地尋求報復,他以最殘酷的方式將她凌遲處死,然而這也只是摩犍提未來地獄果報的前戲而已,她必須在生死輪迴中徘徊流浪許久。
「安住慈心第一」的在家女弟子
  優填王很快地就後悔他殘酷的報復行為,他一心想著如果沙摩婆提還在世,一定也不會希望他這麼做,他彷彿看見沙摩婆提的臉出現在眼前,充滿對眾生的慈愛,不分敵我。他深深覺得自己的暴怒,讓他們倆人離得更遠,甚至比她死亡時更糟。他開始真正學習控制脾氣,並遵從佛陀的教導。
  而那時,沙摩婆提已轉生到淨居天,她將在此達到涅槃,而無須再回到人間。這兩位皇后的生死輪迴範例,讓我們清楚看見愛與恨的不同結果,讓人引以為戒。
  當有一天比丘們在討論誰生與誰死時,佛陀說摩犍提雖生猶死,而沙摩婆提則雖死實生,並宣布沙摩婆提是在家女弟子中「安住慈心第一」者。
  這故事帶給我們值得深思的啟發,有關橫死與修行的關係,有的人認為有修行一定不會橫死。佛教說因緣,每個人生生世世造的業因,成熟不一,雖然這一生認真的修行,但宿世造的惡業今生已成熟,即要受此果報,所以不能簡化地以今生來論斷修行與橫死的關係。另外,有的人認為不能善終會影響來世投生善趣,這樣的知見是不正確的,就像故事中的皇后被燒毀的僅是肉身,而她的福德、果位是不會毀壞的。佛陀告訴我們,眾生因三類招感來生受報,一隨業,二隨習,三隨念。所以,我們平常已在積累福德,不用擔心是不是壽終正寢,即使意外死亡,如被車撞死、空難、水厄、火厄等,也無損我們累積的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