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泛論(十八)  

                                                 原著:宇井伯壽    中譯:釋依觀
   就此十種一一加以簡單解釋時,殺生是斷其命根,令不相續;偷盜由於是指取未
被給予之物,故云不與取;邪淫是干犯性方面的道德;妄語是以染污心講說與實際相
異之話語,誑騙他人;惡口是以染污心用非愛之語罵他人;兩舌是以染污心發中傷離
間之語;綺語是以染污心作佞、歌、邪論等;貪是對他人財物起非理之惡欲,意欲佔
為己有;瞋是憎恚他人,欲加傷害;邪見是撥無三世因果之理。與此等相反的,就是
善業道。此中,十惡之加行皆由貪瞋癡等三不善根而生,但是就根本業道而言,殺生
、惡口、瞋恚等三種起自於瞋,偷盜、邪淫、貪欲等三種起自於貪,邪見起自於癡,
妄語、兩舌、綺語等三種起自於貪、瞋、癡等三不善根。相對於此,關於十善業道,
加行、根本、後起都是依無貪、無瞋、正見等三善根而成立。今就此等一一之成相而
言,其大要如次。
  就殺生業道成就而言,需具五緣:1.起欲殺之故思,2.對其他有情,3.起其他有
情之想,4.作執持刀杖等之加行,5.確實予以殺害。就偷盜而言,1.起欲盜之故思,
2.對他人之物,3.起他物之想,4.作盜取之加行,5.確實佔為己有。就邪淫而言,1.
非境,亦即他人之妻女,2.非道,亦即不同的部分等,3.非處,亦即寺中,神聖的場
所等,4.非時,亦即懷胎中,授乳時,持戒時等,行四種不應行,又前所說故思等緣
也應具足。妄語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因此須具:1.以染心,2.向欲說之對象說違
心之言,3.令對者領解自己所言,4.猶如預期,他人受誑等四緣。惡口,指不是出於
教誡的呵責,因此須具:1.以染心,2.發非愛之語毀呰,3.聞者領解所言之意義,4.
確實有此行為等四緣。兩舌是離間中傷朋友等,因此須具:1.以染心,2.發壞他之言
,3.對方領解所言之意義,4.確實有此行為等四緣。綺語,指一切由染心所發出之語
,因此須具:1.以染心,2.作諂佞之語、倡妓者之詞曲、邪論、戲論等二緣。
  貪業道指對他人財物的惡欲,因此於其財起非理之欲,不擇手段欲佔為己有,起
強力與私竊之心,耽求而不息止。瞋業道,指憎恚有情欲加傷害的憎恚。邪見業道,
指以惡見撥無因果,說世間無布施、無齋戒、無祠祀、無善行、無惡行、無業報、無
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化生之有情,無沙門、無婆羅門、無阿羅漢等宗教行者或
聖者,如順世派所倡的唯物論、感覺論、快樂論。善業道大體上與惡業道相反,離惡
之加行的,是善之加行,離惡之根本的是善之根本,離惡之後起的是善之後起。以沙
彌滿二十歲受具足戒時為例,首先入戒壇,禮比丘眾,至誠發語,請親教師,作白二
羯磨等是善業道之加行,更作白四羯磨,最後完成受具足戒,其最後一剎那的表業無
表業是善之根本業道,此後戒師教示常乞食、樹下坐、著糞掃衣、食陳棄藥等四依法
,依受戒而得的無表業戒體相續,表業相續等是後起。惡業道方面較容易詳細說,善
業道較難說明,這是吾人生活中的事實。
第五 煩惱
  煩惱有種種異名,而隨眠、惑、使、纏、漏是通稱。煩惱被解為有煩擾惱亂之意
,是煩擾惱亂心的。從原語看來,原為「污」的意思。所以應有由外而入之意,而稱
之為漏,是漏泄之義,中文的字義是流出,兩者正好相反。就煩擾惱亂而言,未必是
漏。佛教是將心視為本來清淨靜平的,因此能亂心的,就是垢。業依煩惱而得生長,
離卻煩惱的業,「有」(吾人之生存)就不能存在,從而煩惱是有之本。煩惱能起十
事所以是有之本。所謂十事:第一,堅根本。所謂根本,指煩惱得,煩惱生起時,煩
惱之得越發強盛,終至於難分難離。第二,立相續。煩惱起時,有次剎那之相續,連
續而起。第三,治自田。所謂田,是譬喻生出煩惱的身體;治,則是適合煩惱增殖那
樣的耕耘。第四,引等流。煩惱生起時,引起如煩惱那樣的隨煩惱。第五,發業有,
也解為業及有、業即有,亦即後有,煩惱起時,引發近業招將來之後有。第六,攝自
具。自具是煩惱自己之資糧,指非理作意。非理作意,亦即起非理的思考。第七,迷
所緣,亦即不能正確了知對象,損害正慧。第八,導識流。起染污識,令相續不斷。
第九,越善品。違越善法,令從善法退失。第十,廣縛,指煩惱能令有情繫縛於三界
,不能脫離自界自地。由此看來,煩惱實有招感有的功能。煩惱之生起,是由於三力
,即:因力、境界力、加行力。
  煩惱,從實踐的立場來看,可分成根本煩惱、枝末煩惱(隨煩惱)。前者稱為本
惑,後者是末惑,或稱隨惑。惑,迷於所緣理事之義,是煩惱之異名。本惑是貪、瞋
、癡、慢、疑、惡見等六種,隨從本惑而起之惑是隨惑,此有十九種。此中,貪、瞋
、慢、疑是不定地法,癡屬大煩惱地法。惡見也單稱為見,此以大地法中的慧心所為
體,見為推求推度之義;慧,如果是正確的推度,就是正見,若顛倒迷錯的推求推度
則是惡見,因此惡見是慧的一分。因行相的不同,惡見有身見、邊見(邊執見)、邪
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合此五見與前五見即成十見。隨惑是除去癡之外的大
煩惱地法中的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舉等五種,以及大不善地法的無慚、無愧
等二種,小煩惱地法的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等十種,不定地法
中的眠、惡作等二種,合計為十九種。因此煩惱總計有二十五種或二十九種。
  惡見中的有身見,也稱為身見、自身見、我見,此是對於五蘊假和合,執著有我
、我所之見。這是將認為有實體我以及一切從屬於我的作用實體視之。邊見(邊執見
)有斷見與常見二種。斷見是指認為隨著身體之死,我也斷滅;常見是認為生生世世
永無變化,常住存在。邪見是撥無因果之見。見取見是以劣見、非見為勝之見,例如
偏執前述三惡見為正,就是見取見。戒禁取見分非因計因與非道計道等二種。所謂非
因計因,指以苦行為生天之因;所謂非道計道,指以五戒十善等為真正解脫道。此中
的戒,是指外道持守的不正確的戒;禁有誓的意味,亦即誓守。戒禁取見,指的是大
自在天派、數論派、瑜伽派的教徒所持守的,在現今而言,並不恰當,應該作一般性
的解釋,或者捨之不談。見取見,也不是很重要。結果,只以我見、邪見就能代表五
惡見,而這樣反而比較恰當。若是如此的話,本惑可以視為有七種。至於隨惑,根本
煩惱若斷,就無需言及,在言及斷煩惱時,大多不提。在教理上,有身見、見取見以
及常見的邊見,由於具(1)完全顛倒,(2)推度思慮而起,(3)以無為有的增益等三因,
是以常樂我淨等四顛倒為體,因而很受重視。
  本惑中,惡見等五種,其性猛利,故稱為五利使;貪、瞋、癡、慢、疑,其性遲
鈍,故稱五鈍使。使是煩惱的異名,由於煩惱能驅使心令流轉生死,故名之為使。就
本惑所起對象來看,有事與理二種,理是迷誤因果之道理,就此教門而言,是指苦集
滅道等四諦。四諦揭示的是人生真實的道理,迷於此四諦的,稱為迷理之惑。由於是
受邪師、邪教、邪思維之誘導,是後天性的,所以又稱分別起之惑,其性猛利,若一
旦觀達領會真實之理,即能頓斷。反之,事,指世間一般事物的事相,迷於此的,稱
為迷事之惑,如對衣食住之欲,不是受人之教,是先天性的,故又稱俱生起之惑,其
性遲鈍,雖經達觀而知非理,然無法頓斷,要經幾度修行始得斷除,因此是漸斷。
  由於體驗真理時,稱為見道,因此頓斷之惑,是見道所斷之惑,或稱見所斷惑,
通常稱見惑。見道以後,反覆修習之間,稱修習道,亦即修道,因此漸斷之惑是修道
所斷之惑,或修所斷惑,通常稱修惑。將此配屬本惑十種時,五利使都是迷理之惑,
因此是見惑;五鈍使中的疑,是對於理的疑,因此也是見惑。此六種稱親緣之惑,直
接迷於四諦之理。相對於此,貪、瞋、慢三者是迷事之惑,稱重緣之惑,緣親緣之惑
而起,因此是修惑也是見惑。癡是無明;單獨而起,直緣四諦的獨頭無明,以及與五
見俱起的相應無明,屬親緣之惑;與貪、瞋、慢俱起的相應無明,屬重緣之惑,因此
是修惑同時也是見惑。或說重緣之惑的貪、瞋、慢中,以五利使為正見,深起愛著的
,就是貪;自恃其見解,心生高舉的,就是慢;進而由於貪、慢而憎嫌他人,終致起
瞋的,就是瞋。
  見道,指初始觀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時,因此見道斷詳細說來,有見苦斷、見集
斷、見滅斷、見道斷等四種,此四種合修道斷成為五部。將此配屬本惑十種時,情形
如下所列。本惑十種都是迷於苦諦,所以都是見苦斷。至於身見、邊見、戒禁取見,
身見是緣五蘊假和合,從而緣命根、同分而起,而此等是依迷因而生的苦果,由於對
於非迷果的,不會生起,因此不對集諦、滅諦、道諦而起;邊見是依身見而起斷常二
見,因此只對苦諦而起,對其他三諦同樣不起;戒禁取見是非因計因、非道計道,是
對迷果的苦諦而起,但是集諦、滅諦是迷之因,悟之果,因此不對此二諦而起,非道
計道的戒禁取見是對道諦而起,戒禁取見是對苦諦、道諦而起。故苦諦之下,十惑全
起;而集諦與滅諦起除去身見、邊見、戒禁取見等三見的七惑;道諦之下,起除去身
見、邊見等二見的八惑。 見苦斷是十惑,見集斷及見滅斷是七惑,見道斷是八惑。
  見苦斷的十種之中,五惡見與疑、癡等七惑,以及見集斷七種中的見取見、邪見
、疑、癡等四種,名遍行惑,其他之惑稱非遍行之惑。遍行惑中,除去身見、邊見等
二惡見的其他九惑,稱為九上緣之惑。進而見滅斷、見道斷之惑中,各自的邪見、疑
、癡所成的六惑,稱無漏緣之惑,相對於此,其他五部之惑,稱有漏緣之惑。遍行之
惑如前所說,是七見二疑二無明(癡),此等由於(1)遍緣自界自地,亦即遍緣屬於
三界九地中自地的五部諸法,(2)緣而增長惑,(3)更遍生五部染法等三種條件,故名
遍行。所以稱上緣之惑,是由於屬於欲界之惑,又緣色界、無色界的上界上地。身見
與邊見是對有情眼見的麤顯諸法之五蘊,執我我所,執斷常二見,但是對於上界的微
細諸蘊,以不得眼見,因此除之;而身處上界者,即使眼見欲界諸蘊,亦不起我我所
,因此沒有言及。又所謂無漏緣,是指迷於滅諦、道諦等無漏之理,故被稱為無漏緣
之惑。 
  以上四諦所起之十惑、七惑、七惑、八惑,合成為三十二惑。此三十二惑是就欲
界四諦而言,色界、無色界的四諦也可以如此視之。上二界與吾人並沒有直接關係,
是因教義的關係而被組織起來,因此就教義而言,也須要論述一下。色界與無色界稱
為上二界,上二界是定地,勝於欲界的散地,因此其果報為可愛樂,沒有起瞋煩惱的
機會,從而除了上二界的四諦之下,不起瞋之外,其他與欲界四諦的惑相同。是故色
界四諦除去瞋之後,成為二十八惑;無色界的四諦也除去瞋而成二十八惑。合三十二
惑、二十八惑、二十八惑成為八十八惑,此係於三界四諦之下所起的見惑,稱為見惑
八十八使。
  關於修惑,修惑只有貪、瞋、癡、慢等四惑,欲界有此四惑,上二界不起瞋,所
以只有貪、癡、慢等三惑,三界修惑合計為十惑。將修惑配屬三界時,區分更為詳細
,更有系統。在有部的說法,欲界是五道,沒有阿修羅道,所以不是六道。五道稱為
五趣,故欲界就是五趣地,這是將五趣視為一個全體,而不是五個個體。其實以人道
為主就可以,開其他四趣並沒有什麼直接意義。
  色界有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等四天,就其定地而言,依次為
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也有四地,即:空無邊
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合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欲界
一地而成三界九地。於此九地所起之惑可大別為上中下三品,三品一一更分三品,所
以成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
品等九品。修惑是如此難斷,九地各有九品,所以成為八十一品。亦即欲界四惑有九
品,色界三惑為四地九品,計為三十六品,無色界也同樣為三十六品,從而說修惑八
十一品。然而並不是修惑八十一種,修惑其性遲鈍、矇眛,難以區別,因此是依其強
弱程度而分八十一品,事實上,只不過是就修惑本身的四惑配屬三界而成十惑。合見
惑八十八使與修惑十惑成為九十八惑。此又稱九十八隨眠、九十八使、九十八根本煩
惱。這是配屬本惑十種而言。又,隨煩惱中,纏,能纏縛有情繫屬生死之獄,此有:
無慚、無愧、嫉、慳、不善性的悔、不善有覆性的眠、惛沉、掉舉、忿、覆,此稱為
十纏,將此與九十八隨眠合計,則成百八種,故通常稱百八煩惱。
  除此上所舉之外,煩惱還有種種異名,可作種種分類,實際上,這表示煩惱很受
重視,在實際的修行上,心之惡德的煩惱很受重視。但是佛教以外的宗教並沒有如此
詳述。佛教是如何重視實踐由此可知。從而煩惱若只是詳論的話,並沒有任何效果,
只是極其繁瑣而已。這種學說從印度傳入中亞,再傳入中國,就西元四、五世紀當時
的狀態來看,研究組織這些煩惱及其相關組織的人,例如傳學毘曇宗的人,隨時隨地
都有實際感化人心的事跡,因此在當時絕非只是作詳細的論述而已。而是確實地實踐
制御或斷除煩惱的。就實踐方面而言,此等煩惱雖不得完全斷除,只要此等之中的某
一部分能完全制御,就很不得了。組織只是理論而已,幾乎沒有實際用處。(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