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羅漢•不平凡的妙心

──  序傳道上人的《妙心文集》

江燦騰

           臺南妙心寺的傳道上人,是我多年來在教界少數能深談並相契的師友之一,雖然平時直接相處的時間不多,但若有當面請益的機會,則兩人常會酣暢縱談而欲罷不能。而多年來,我也每每在其睿智的啟發下,才能對臺灣佛教界大環境的觀察或了解,更為清晰及深刻。除此之外,每遇有臺灣本土佛教史研究上的相關問題,例如我在臺大的博士論文中便有一章關於高雄「大崗山派」的探討,就是經常透過長途電話向其請教而獲得滿意解決的。因此,當他最近要編四本《妙心文集》作為慶祝印順導師九十六歲壽誕的出版品,又不嫌棄的要我撰一篇短序時,我便毫不考慮地答應了下來。一來,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值得我去做,二來,我也想藉此機會和即將閱覽本書的廣大讀者分享個人的一點讀後心得,所以我是懷著喜悅和感激的心情,來寫這篇短文的。
        而讀者將來在讀到傳道上人的這本文集時,也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是立刻接受型,第二種則是遲緩接受型。為何有這樣的差別呢?這是由於第一種人,之前在傳道上人的弘法現場已聽過,或在他所辦《妙心》雜誌已讀過其中──部分或全部的──內容者,所以此次重讀,彼等便會如遇舊友,倍增親切,立刻就能欣然接受了。可是也可能有些人,因過去一直無緣接觸此類作品,所以彼等在剛接觸本書時,很可能會覺得書中內容雖新鮮有趣,但和「一般的佛教著作」相比,又覺得似乎太另類或太前衛了,以致於心中一時之間還不太能適應,故彼等要經過一段掙扎或自我調適之後,才願誠心悅納,所以此類讀者,即屬第二種所謂遲緩接受型。
        不過,不論屬於那一種,只要能:(一)真正了解書中內容、(二)願意進一步加以吸收、(三)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上,則雖在接受的時間上有快慢早晚皆無妨,也都稱得上是「人間佛教」理念的共鳴者和標準的菩薩行者。
        儘管如此,對於那些不曾親耳聽過傳道上人用道地、漂亮、流暢的「臺語」弘法演講的人,由於彼等很可能只能單靠閱讀來了解本書,如此一來,彼等雖也可能同樣會有驚豔或意外的收穫,但這就像空有人間絕頂美味,若無香氣撲鼻的嗅覺感受,而只是單靠敏銳的舌尖去品嚐,其將無法領會全部的絕頂佳趣則是無疑的。事實上,以我個人長期在大學講課的觀察來說,每當我在新學期播放相關的錄影帶給班上的學生欣賞時,其中最能讓學生不打瞌睡的,就是當傳道上人用磁性的「臺語」說旁白之時,因我發現只要他的聲音一出現,學生就會一直豎耳傾聽下去,可是等到換了別人開講,學生就紛紛打瞌睡了。──由此可以看出:傳道上人的「臺語」魅力,不只驚人,而且在當今臺灣佛教界也應是頂尖高手,故十分珍貴和值得稱許。也由於他的「臺語」演講是如此特別和罕有,故我建議將來傳道上人可發行有聲的光牒版,讓過去從未聽過的讀者除了能用眼睛讀文章以外,還能用耳朵傾聽傳道上人原味的第一流「臺語」演講,相信這時讀者能體會到的「法喜充滿」,將是真正的酣暢淋漓十分過癮,而不只是像一般地平常感覺而已!
        對於本書豐富內容介紹,我不須在此詳述各篇原已講得極為清楚的內容。事實上傳道上人在演講之際,已針對一般的聽眾做了既條理又明白曉暢的解說。特別是他的話中還穿插了他個人所經歷、所耳聞或所體會的各種生活小故事,──有些以古諷今,有些就近取譬,有些作為平素行為鑑誡之用,有些則是提供學佛者的正道啟蒙,──可以說既妙趣橫生,同時也在機智中帶有批判的辛辣味,讓在場者聽了即能當下會心,獲益無窮。所謂契理契機的本領,我是萬萬比不上傳道上人的。但,我個人的專長是臺灣佛教史的研究,寫過很多這方面的著作,連在臺大的博士學位也是關於臺灣近代佛教文化發展史的課題,所以我在這篇短序中,打算從佛教文化史的觀察角度,指出本書所具有的幾點內容特色和思想價值:
    一、本書是精確和充分掌握了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之神髓,並將其反映在各篇的內容和詮釋觀點的。並且,就這一點來說,應是堪稱和昭慧法師的詮釋成就能互相輝映的代表性作品。所以,本書亦堪稱「印順學研究」的一大豐收,值得高度肯定。
    二、本書的獨特性是視角多元,但能緊守佛教正法立場,卻又不失其敏銳的時代性和具有豐富的經驗性。這一句似乎有點冗長的話是說,像在本書中所暢談的,諸如關於「尿療法」、「幼稚園經營法」、「寺院建築批評」、「玖公書法作品收集」、「反生態破壞」、「排斥神通及宿命論」等,都是基於知識和理性的健全觀點來說,並且除了一再向廣大的聽眾作苦口婆心地勸導之外,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能一一親自身體力行,而非像一般人僅只於口號式地叫叫罷了。  
        當然,就臺灣當代社會的資訊傳播來看,上述的觀念和知識並不是傳道上人首先提出或由他開始倡導的,但在臺灣佛教傳統的信仰範圍內,傳道上人的上述觀念和做法,不只前衛並且衝擊力極強,所以如果要在當今臺灣所謂印順導師的追隨者中,列舉在實踐方面有開創性的代表性人物,毫無疑問地,傳道上人及其所主導的妙心寺佛教文化事業,是少數可以入選的重量級人物,並且其影響力猶與日俱增,前景看好。
        可是,為何他能很出類拔萃的做到這一點呢?我想這有下列五大原因:(一)由於師門「新大崗山派」開派長老開證上人一向務實、開明和理性的作風所深刻影響;(二)是得力於傳道上人幼年的坎坷際遇和青少年時期克苦自礪的奮發經驗所培養出來悲憫心腸和生活睿智;(三)他已深刻吸收了和奉行了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理念及相關佛教知識;(四)他能敏銳地感受到當代臺灣社會環境的劇烈變遷,並思有所回應;(五)作為佛教宗教師的一員,他有強烈的動機和大本事,願為臺灣保守的佛教界注入新活力和開創新風貌。所以近二十年,在南臺灣佛教界中,與臺灣學界精英(※不限佛教學者)互動最密切,以及從事文教事業和生態保護運動最勤、最有成就的,就是臺南妙心寺的傳道上人;而本書內容即是此一人物及其各項活動過程的最佳實錄或寫照!
    三、事實上,傳道上人的佛教事業,並不僅止於本書所述的以上內容而已。例如成功大學已故文學家蘇雪林教授的畫冊,即是交由妙心寺編輯和出版的,但在本書中並未提及。另外,有關臺灣佛教本土文物的收藏,妙心寺一向不後人,並且相當豐富,而傳道上人除對我透露多次之外,也未在本書中有所介紹。舉此二例,即可知道今後能期待於傳道上人或妙心寺的地方,還有很多呢。只是在本序中,我也只能就此點到為止地提一下而已。

二十一世紀元月二十一日   序於竹北市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