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感恩 ──《妙心文集》自序


釋傳道


        從一個農村的牧童,走向都會成為工廠學徒,進而接觸佛教歸依三寶,步入佛教僧團,循著「古仙人道跡」而邁進,這一路走來,真不禁要讚歎因緣的不可思議!
        首先,應感激剃度恩師上開下證上人的開明與包容,在寺務繁忙、亟需人手的時節,容許傳道到台北佛學院求學,並親近白聖長老、賢頓老和尚、淨心法師等大德,長達十年之久。這期間不僅打下佛學基礎,熏習了傳統佛教分科判教的義蘊,更領會了叢林禪堂的作略。恩師不但涵容傳道心直口快的個性,時而相左的見解,還鼓勵有加!他老人家包容異見、異行的胸襟,如海納百川,不擇清濁細流。無奈魯直不圓融的傳道,受串習之所限,恐怕終此一生都學不來,惟倍懷慚愧與感恩而已!
        其次,要感謝顧季熙老師的諄諄善誘,從國學、書法,乃至社會學的傾囊相授,使狂狷無文的牧童、學徒成長蛻變。尤其他那明辨是非、廉潔自持,而又古道熱腸的風骨,最是令人傾服!張廷榮、李世傑老師,則於演講、方法學方面,予傳道以啟蒙之恩。這期間,更感念臨濟寺常住、護法的護持,使學僧得在學院安心求學,不必應赴經懺法事。尤其感念印順導師慈悲攝受之恩:由間接地拜讀其著作,到直接晉謁請益,不但使傳道疑團盡釋,宗派隔閡冰消,更走出傳統談玄說妙之窠臼,跳脫寄情來世他方之迷惘;進而深信實現「人間淨土」為釋尊本懷,而誓願盡未來際奉行「人間佛教」──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這一切都是拜導師法乳深恩所賜。
        踏出佛學院,走入社會人群後,便懷著無盡的感恩,學習回饋。自大專院校的佛學社團,到社區、電台,乃至看守所、監獄佈教,或赴國外弘法,無依循著印公導師「人間佛教」的精神為依歸,而以「人菩薩行者」為典範。所講所寫的,始終不離《妙雲集》、《華雨集》等導師著作的通俗詮釋與引介,目的為接引初機,進入佛法之門。然因通俗詮釋,唯恐誤解或引喻失義,以致有損導師博大精深的卓見,所以二十幾年來,只將講過的錄音帶存檔,以便重新檢討參考而已。
        後來,妙心寺成立有聲圖書館,以利社區借聽(閱),並推廣到電視台播放,於焉打破了空間的隔礙,日漸普及社會各階層。為更積極弘傳正信正見,提升信仰、淨化社會人心,以待人間淨土的早日實現,除在佛學院授課,舉辦社區成長教育講座以外,尚且發行了妙心雜誌,以俾人間佛教理念的推廣與教化。因不少聽閱過錄音帶或錄影帶者,建議將其轉為文字,刊登於雜誌,以與更多讀者分享;適巧也有人發心撰寫,於是就逐期刊載於妙心雜誌。由於文字通俗、淺顯,所以得到不少同情共鳴,尤其江燦騰博士不但細讀全文,更催促結集成冊,以便流通,廣結善緣。
        然而本文集係以信仰為目的的通俗詮釋,並非學術著作,為便於閱讀順暢起見,凡引用印順導師原著者,除部分指出書名之外,大都未標示或加注書名、章節、頁碼。恐有不便之處,敬請原宥是幸。
        長期以來,秉受恩師開證上人的教誡叮嚀,以及印公導師的慈悲啟發,暨昭慧法師、藍吉富老師、江燦騰老師等的砥礪、護念,傳道雖耿直難臻圓融,亦少長進,但幸未招大禍。此次,恩師依然不捨狂狷而撰序鞭策,昭法師、藍老師、江老師復作序推介鼓勵,在在為本文集增色不少。還有陳奮雄老師的細心校對,許佳音居士的義務設計封面,以及默默協助出版工作的同仁暨出資贊助者,均在此一并致謝!若本文集的出版,能予讀者些微的助益,應歸功於諸師友的教誨、教誡;倘有錯謬之處,亦請不吝指正,以便改進,庶免於誤導之愆。

佛曆二五四五年元月      傳道書于妙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