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海岸植被帶――臺灣海岸生態觀察(2)

 

陳玉峯


 


幽靈蟹如何「過堂」?
  退潮過後的海灘漸漸出現生物的活動。數不清卻又乍看不見一物的動物當中,有一種指甲大小般的幽靈蟹開始進食。
  何以中文俗名命名者要叫牠「幽靈」?牠體型小,蟹殼、節肢上盡是如同周遭砂灘色澤顆粒般的斑點,行動又甚為迅速,飛奔起來,簡直有若隱形於大灘地,擾亂覓食者的耳目。牠的形態與棲地息息相關,演化的巧手讓牠們在世世代代的傳承中,與環境趨同。
  人們進食後,常會產生一些垃圾、殘肴;幽靈蟹恰好相反,牠撿拾砂礫間隙的有機碎屑吃食,清除後的砂礫則以口液及螯足搓揉成一個個砂團。


▲退潮後,出現在灘地的幽靈蟹。

 


▲幽靈蟹用餐後,搓揉成砂團。

  坊間說幽靈蟹機敏而行走速率達每秒3∼4公尺,換算得時速10.8至14.4公里。臺灣交通部規定,在自行車專用道上,單車時速不得超過10公里,或說,如果幽靈蟹爬上自行車專用車道,將被罰款?

 

▲幽靈蟹爬出洞穴,抛擲砂團的瞬間。


  雖然牠形態融入環境,逃生速率以體形比例估算,是人類正常走路的160倍,但是牠還是會被鳥類吃掉;牠也具足人類心目中的「未雨綢繆」。牠在灘地覓食的方式是「打地洞」,在挖掘洞穴的過程中吃食有機碎片,做成砂團再運出地面拋擲。如此一來,萬一有鳥類撲下來,牠可立即逃入洞穴。
  於是,退潮後的灘地上每隔1個小時拍攝1張地面如下:
 

▲退潮後第1個小時,一個洞一隻蟹丟出的砂團。

▲第2個小時。

▲第3個小時。

▲第4∼5個小時。

▲漲潮第一道波浪融化了所有的砂團。

▲有時候,被鳥吃食掉的幽靈蟹(鳥爪痕跡),砂團不再增加。


臺灣的海岸植被帶
  臺灣本島的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估計在西元1850年之前可能更長。由於暖化;數十年來151條河川中、下游廣建攔砂壩、海岸大闢各類港口的突堤效應、陸域全面地下水的超抽,以及都會化大面積土地水泥化,數不清大大小小的干擾、污染或整治,造成臺灣島愈來愈遠離自然度,各區域種種的平衡被打破,且聯鎖牽動,目前及今後,臺灣島的面積正在收縮、海岸線正在退後、海水不斷地滲入陸域沿海地下。
  潮間帶、海岸線上下,構成了陸海交界,恆處於動盪的環境。而海岸的界說,主要由鹽度去界定。
  就臺灣的地形而言,廣義的海岸地區,可以指面海的第一道山稜以下的範圍屬之;狹義的海岸地帶,指海岸線上下的特定範圍,包括前岸與海灘。各類名詞、範圍及環境的限制因子,如下圖所示。


  臺灣海岸植被或植群,主要可劃分為五大類:海灘植群、海崖植群、珊瑚礁岩植群、紅樹林及淤泥植群,再細分,還有礫灘植群等。
  海岸的鹽分帶來生理乾旱,植物必須具備種種排鹽、吸收水分的功能才能存活;強烈光照、紫外線,加上海平面反光,造成海岸植物多具備臘質反光的葉面;強風及晝夜海陸風,特別是相對恆定型的東北季風,導致局部地理區、地形作用下,形成旗型樹等形相特徵,等等。對一般植物而言,海岸是嚴苛極端的環境。無獨有偶,臺灣另一個極端的環境區便是高山岩稜、滾動岩塊地,風力或風隙作用也造成旗型樹等。
  然而,生命會找出路,上蒼有厚生之德。

 


▲臺灣西海岸的砂灘地。
 

 


▲ 臺灣東海岸的海崖。

 

 

▲ 大安溪、大甲溪因礫岩錨定作用下,產生的淤泥地,形成如雲林芫草等特殊的淤泥植群。

 




(本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