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

      廖老先生家前溪谷地,土壤液化,泥沙外噴       泥沙上噴,宛似泥火山口

       九二一大震使得中部災區發生土壤液化現象,導致噴砂、地層下陷和房屋傾

倒。

  何謂土壤液化?是無凝聚性飽和沙土在地震時,會使得孔隙壓力增高,而導

致有效應力變為零,致使土壤失去承載力,此現象稱為液化。

  土壤液化後,較重建物會整體沉陷,較輕建物可能整體浮出地面或滑動,對

建物造成災害。一般由河川、湖泊、海洋等淤積、沖積形成之年代較短或人工水

力回填新生地的粉質沙土或細砂土壤,都較為疏鬆,很容易因震動而造成其孔隙

水壓力增高,亦即較容易產生土壤液化現象。因此,海岸、古河道、河湖岸附近

、水力回填新生地等,較容易產生土壤液化現象。

     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台中、彰化、雲林、南投縣市多處,產生土壤液化。當土

壤發生液化時:顯著者,會發生噴砂、噴水現象,建築物基礎產生嚴重下陷、傾

斜、地坪被水壓力壓擠;輕微者,僅造成地層下陷及基礎之不均勻沉陷;再者,

土壤液化還會造成管路斷裂,導致可燃或有毒氣(液)體外洩。因此,凡是有土

壤液化現象的地區,應避免興建油槽、石化廠、化工廠及發電廠。此外,如大肚

溪的地盤下陷,土壤失去承載力,可能危及緊鄰的高壓電塔與堤防安全,須立即

評估、改善。

  據專家表示,土壤液化的建築物補強及補救技法相當專業,必須由專業技師

現場評估後,方能確定有效的改善辦法;此外,由於工程費用所費不貲,民眾在

施工前,應先衡量經費與房子價值,再選擇最適合的方法。日後建築時,應蒐集

地下水文資料、辦理地質鑽探,並做土壓力分析和動態分析,設立預警系統長期

監測,而建築物最好採用椿基礎及開挖地下室,才能多一份保障。至於部分民眾

自行灌水泥的作法,似乎不宜。而應由中央與地方政府擬定通盤的政策解決。

  本次地震震出不少制度性的問題;值此之際,應是檢討、改革的時候了。以

地質鑽探為例:民國71年公佈施行的「建築技術規則」中,以建築師監督地質鑽

探和審查報告內容,而非地質專業人員。此次大規模土壤液化,正足以凸顯法律

制定上的瑕疵。另外,一些民意代表,要求政府承受土壤改良的費用,甚至補償

地價下跌的損失。對此,政府應邀請相關專家,協助民眾鑑定建築基地的地質,

研擬經濟、有效的改良方法,提供民眾參考。至於由政府補助災民的土地改良費

用,甚至補貼地價下跌損失,則恐怕有違反「社會公平正義原則」之虞。

  土壤液化雖是一次災難,但是,如果能因此學得土地倫理,從中體驗生命價

值,作為日後與自然共存的法則;那麼,我們將無愧於罹難者,並且,為後世子

孫留下最珍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