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檜的天然更新


        紅檜的天然更新較複雜,一般只發現闊葉林中的老紅檜或枯死木,卻不見苗木,因而宣稱紅檜正滅絕,事實上並非如此。
        同一山坡上,紅檜族群常位居下坡段及溪谷,其地陽光量更形不足,且紅檜種苗需光量較高。然而,台灣地體不斷上升,河流不斷下切,有助於紅檜的更新。
        近年來筆者的研究指出,紅檜存在處,與台灣百餘條河川的向源侵蝕崩塌扇面相關,以陳有蘭溪為例,金門峒大斷崖以降的河谷兩岸即為紅檜的潛在發展區,從中梭巡,藉助冬季紅檜黃褐葉片,很輕易地找出紅檜族群之所在。
        以北大武山檜谷上方的溪澗為例,圖中中上方破空處即指示溪澗存在,以下依此範例說明紅檜與溪谷、溪澗的更新。
        現地剖面概觀,其地為W295?衹方向的隘寮南溪南支的侵蝕面之一,坡度平均約50∼60?陛A標高2,480公尺。以50??0平方公尺為範圍,第一層高約10∼45公尺,由於V型谷效應,林冠沿谷型上方破空,故總覆蓋度約70%;第二層為闊葉樹,高度為10∼5公尺之間,覆蓋度僅10%,間接證明第一層針葉樹乃初生演替而來;第三層為5∼1公尺高度,覆蓋度約60%;第四層即草本,以溪谷切割,故覆蓋度為90%,否則通常可達約100%。
        樣區中紅檜巨木目測胸徑4∼5公尺,正是谷頭種苗發育而成者,若鑽取生長錐、測量山谷距離,或可推算大約向源侵蝕速率。
第一層為紅檜不同齡階林木,反映出V型谷漸次侵蝕而予紅檜持續拓殖現象,由間隔較長而推測,一旦有先鋒拓荒者成樹,再由其散播第二、三代以次,配合V型谷化育,一、二千年可形成現狀。至於存有一株鐵杉,乃較上坡段鐵杉林與紅檜林過渡帶邊緣紀錄者,基本上本樣區為「紅檜優勢社會」而非「鐵杉─紅檜」單位。
        紅檜之所以長存,實與台灣高山植物之由基質斷續性形成合宜生育地如出一轍,整體而言,高山島的台灣係由地體變動之或遲或速所締造的狀況,決定基本模式,復由各物種族群的諸項生態幅度,含對各環境因子的「線性計劃(數學意義)」、族群基因之龐多變異、機緣等等的整合效應所導致,惟近一世紀以來,幾近於改由人為開發或破壞所掌控。
        「紅檜優勢社會」的樣區中,第二層喬木組成如昆欄樹、台灣江某、玉山灰木、高地新木薑子、大武八角、長葉木薑子、大枝掛繡球、肢節蕨、小膜蓋蕨、擬水龍骨、書帶蕨等;第三層以玉山糯米條、華八仙、厚葉柃木、玉山灰木、玉山木薑子、桑葉懸鉤子等略佔優勢;草本層以台灣瘤足蕨佔全面優勢,其餘之量較多者如柄囊蕨、玉山鬼督郵、小冷飯藤(註:有別於冷飯藤之亞型,分類學上尚未見處理),厚葉柃木、華八仙(凹澗)、稀子蕨、三裂葉赤車使者等等。
        此圖亦反映紅檜溯溪或沿溪谷更新現象,可見紅檜苗木萌長。
        天然檜木更新以溪谷、溪澗地體變動,創造破空而發生,此外,形成檜木之後的孔隙更新亦甚活躍,因而造成許多三代木現象。
阿里山以及全台灣紅檜林內盛行所謂三代木,也就是靠枯死木倒塌後,破空,而苗木發生在倒木上,重覆而形成祖父母、父母親、兒女同現一地的跨騎現象。進一步說明三代木,指示著第一代紅檜老死後主幹橫陳地表,由於苔蘚層覆蓋樹幹表層而保濕,檜木第二代種苗易於成活(且因第一代木倒塌後,其上方的天空裸露,提供新拓殖所需較充裕的陽光,功同裸地,復可佔據空間,壓制其他闊葉木入侵)於第一代枯幹上,終至長成圖中左右兩株(已被砍伐掉樹幹)大喬木,左邊那株顯然先長成,右側較小的那株,其根系則在其上。從第二代幹基部分萌發新種苗(現今存活者)則謂第三代;三代木之第一代的老枝幹所佔據的圓筒體空間,顯示原先老枯幹遠比目前的根洞還要大。
        除了地體變動的演替型更新、三代木或孔隙更新之外,紅檜林在火災之後,亦可大面積新。 換句話說,台灣百餘條溪流在中、高海拔的活躍區,既是台灣最大降雨帶,也是檜木林的原鄉,生物與環境相輔相成。不幸的是百年伐木,重挫台灣維生系統的中樞神經帶,造成今日及後世崩山壞水,永無止境的災難源。
▲棲蘭山區溪谷谷地萌長紅檜苗木
▲阿里山三代木的解說站 阿里山三代
▲直昇機所見陳有蘭溪向源侵蝕的金門峒大斷崖
▲溪澗旁的紅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