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宜蘭佛教

 (一)清代

  依現存文獻所載,宜蘭的佛教起源較晚。當地之有佛寺,據《噶瑪蘭廳志》

〈風俗門〉所載,有建於1815年(嘉慶二十年)的觀音亭,和建於1829年(道光

九年)的木佛寺,此二者為宜蘭地區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但寺址已堙廢不可考。

  此外,本縣於清代所創建的齋堂有: 雷音寺,建於道光年間(1821∼1850

),位於宜蘭市。 振昌堂,建於1864年(同治三年),位於羅東鎮。以上二處

齋堂,均屬齋教龍華派。

  清代的宜蘭佛教,由於資料有限,今人所知者大抵僅上列諸剎而已。當時的

佛教信仰,仍屬於民俗佛教與齋教層次,尚未進入純正的佛教信仰範圍。

 (二)日據時代

  據1977年版《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所載,日據時代宜蘭地區所創建的寺

院有:

   圓通寺:創建年代不詳,約在1900年左右。由德宗、覺會、覺華三位尼師

共同創建。寺址在頭城鎮。

   靈山寺:約創於民國初年。由尼師妙圓創於頭城鎮。

   福崇寺:1927年由萬全創建,位於礁溪鄉。

   白雲寺:1941年由元定創建,位於蘇澳鎮。

   祥光寺:1942年由維妙創建,位於蘇澳鎮。

  另外,在齋教方面,此時期所創建的齋堂有:

   募善堂:1905年由郭進居、吳連三、蔡昌共同創設。位於頭城鎮,屬於龍

華派。

   開成寺:1919年由謝春光、林阿申創建,初僅茅蓬,屬龍華派。1935年,

尼師妙月改為開成寺。位於礁溪鄉。

   靜養堂:由陳定修捐地,馬高玄等人出資創建,1938年落成。1969年改稱

蓮光寺。

  日據時代宜蘭當地信徒所新建的寺院,原本仍然延續清末的信仰風習,亦即

未脫民俗佛教與齋教的範圍。不過,日本政府統治台灣之後,日本佛教各宗派紛

紛傳入台灣各地。當時,宜蘭也有五個宗派傳入。這些日本宗派在宜蘭的布教機

構,往往是當地舊有寺院齋堂所改宗的。當時日本宗派在當地的布教處所,略如

下列:

  ◎真宗大谷派:蘭陽寺(宜蘭市)

  ◎曹洞宗:宜蘭布教所(宜蘭市)

  ◎淨土宗:羅東教會所(羅東鎮)

  ◎日蓮宗:宜蘭布教所

  ◎ 淨土宗西山深草派:雷音寺(宜蘭市)

  由於日本佛教在信仰內容與弘法方式方面,都與傳統宜蘭佛教不同,因此,

上列五個日本宗派的傳入,其必令當地的佛教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是可想

而知的。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光復後,日本佛教勢力隨日本政府而撤離,中國大陸漢傳佛教文化傳入宜蘭

。除了寺院大量增設之外,原有的齋教道場、民俗信仰寺院與日本宗派的布教所

,都紛紛改變成純正的漢傳佛教寺院。依文獻所載,截至1997年為止,宜蘭縣轄

下各行政區的寺院共有64座。寺院在各地的分佈數量,如下所列:

   宜蘭市:6座

   頭城鎮:11座

      礁溪鄉:16座

   員山鄉:6座

   三星鄉:3座

   羅東鎮:8座

   大同鄉:1座

   五結鄉:1座

   冬山鄉:3座

   蘇澳鎮:9座

  由上列數據可知,礁溪鄉的寺院數量,居全縣之冠,共有16座之多。其次是

頭城鎮,有11座。蘇澳鎮有9座,位居第三。羅東鎮有8座,居第四位。至於縣政

府所在地宜蘭市,則僅6座而已。

  宜蘭名剎不多,其中,雷音寺為清代道光年間所建的齋堂。光復後在星雲的

主持之下,成為當地佛教的指標之一,甚具規模。

  宜蘭縣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來台灣後最早發揮長才的地方,古剎雷音寺及

宜蘭念佛會,就是星雲弘法能力的牛刀小試之處。他在當地所收的弟子慈莊、慈

惠、慈容、慈嘉等人,日後都成為佛光山弘法事業的重要助手。依照佛光山的佛

教事業計畫,在二十一世紀之初,將在宜蘭縣礁溪鄉設立佛光大學。目前正進行

籌畫中。

  除了星雲師徒之外,在宜蘭地區弘揚日本淨土真宗教義的居士游藤,也值得

一提。他是光復後罕見的日本佛教(真宗)弘揚者。由於他的努力,其在台灣的

影響力正逐漸成長中。

  此外,羅東鎮也在二十世紀末設有噶瑪噶舉法輪中心。這是藏傳噶舉派法門

在宜蘭地區的第一座道場,具有歷史意義。(《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

;《世界佛教通訊錄》1997年版。)

花蓮縣佛教

 (一)清代

  由於花蓮縣的對外交通在清末才開始。因此,佛教之傳入花蓮也較西部地區

晚。據《花蓮縣志》卷五〈宗教〉篇(1983)所載,花蓮地區之有佛寺,始於18

77年(光緒三年)創於光復鄉之保安寺(俗稱佛祖廟)。同年,齋教龍華派信徒

林子繼在瑞穗鄉倡建青蓮寺。這兩座文獻可稽的佛剎,是花蓮縣最早的佛寺。此

二寺最初都主祀釋迦牟尼佛。這與台灣西部地區之大多以觀音菩薩為主尊的情形

有明顯的差別。

 (二)日據時代

  日據時代,日本佛教各宗派傳入花蓮,在縣內各地設立寺院或布教所以從事

弘法事業。依上述《花蓮縣志》及日本《佛教大年鑑》(昭和四十四年版)所載

,日本各宗派在花蓮地區所創建的布教所,略如下列:

  ◎臨濟宗妙心寺派

   東台寺:位於花蓮市。台灣光復後與淨光寺合併,改稱東淨寺。

   新城布教所:位於新城鄉。

   鳳林布教所:位於鳳林鎮。

  ◎淨土宗

   淨光寺:位於花蓮市。台灣光復後與東台寺合併,改稱東淨寺。

   玉里教會所:台灣光復後改稱華山寺。位於玉里鎮。

  ◎真宗本願寺派

   西本願寺:位於花蓮市。1946年由尼師妙賢接管,改稱慈善院。

   吉野布教所:1918年由日人募建。1945年由吳添妹接管,改稱慶修院。位

於吉安鄉。

   玉里布教所:位於玉里鎮。1947年由葉粉妹募捐重修,改稱彌陀寺,屬齋

教先天派。

  ◎真宗大谷派:花蓮港布教所(在花蓮市)。

  ◎高野山真言宗

   吉野村布教所支部:在吉安鄉。

   花蓮港布教所:在花蓮市。

   林田村支部

  ◎日蓮宗:花蓮港布教所,位於花蓮市,台灣光復後,改稱慈天宮。

  另外,日人於壽豐鄉所創建的豐田神社,台灣光復後改稱碧蓮寺。

  上列傳入花蓮縣的日本佛教共有六派,所設道場共計十餘處。這些道場最初

的設置動機,大多是為日本軍民而設,稍後才逐漸兼及台籍居民。從這些道場數

量之遠超過清代來看,可知花蓮縣的佛教基礎是在日據時代才奠定的。不過,這

些日本佛教道場在光復後完全改變成為中國漢族的信仰型態。日本成分被掃除淨

盡。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台灣光復以後,日本佛教撤離花蓮縣,漢傳佛教寺院在本縣大量增設。依文

獻所載,到1997年為止,本縣佛教道場總數共有62處。其在各行政區內的分佈數

量如下:

   花蓮市:17座

   新城鄉:2座

   秀林鄉:3座

   吉安鄉:9座

   壽豐鄉:6座

   鳳林鎮:3座

   光復鄉:2座

   瑞穗鄉:9座

   玉里鎮:5座

   富里鄉:6座

  依上表所載,可知花蓮縣佛寺主要的集中地是縣政府所在地花蓮市,共有17

座。其次是吉安鄉與瑞穗鄉,各有9座。

  在這些寺院之中,由日據時代的東台寺與淨光寺合併而成的東淨寺,位於花

蓮市的花崗山上,在光復後仍然是當地名剎。壽豐鄉的和南寺,以製作佛教多媒

體藝術而馳譽教界。此外,二十世紀末在壽豐鄉慈蓮寺興辦的佛教力行學院與佛

教解脫道研修所,也以強調修持而為教界所知。

  不過,光復後迄今,花蓮縣佛教之最為國內外人士所稱道者,當推證嚴所領

導的慈濟功德會。該會內含慈濟醫院、慈濟醫學院,及舉世聞名的國際社會救濟

事業組織網。其在國內外慈濟事業方面的成績,已成為花蓮佛教,乃至台灣佛教

最醒目的奇蹟之一。該會的成就,是花蓮縣佛教史上,乃至台灣佛教史上無法忽

略的一頁。(《世界佛教通訊錄》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