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內觀禪修

  古印度修行法門之一。二千五百多年前,由釋迦牟尼佛重新發揚,作為佛法

訓練的核心內容。阿育王時期,曾流傳到錫蘭、緬甸、泰國、高棉等地。佛滅五

百年後,此法門在印度失傳,僅緬甸仍維持此法門之原貌而流傳迄今。1970年代

,居住在緬甸的印度人葛印卡(S.N.Goenka)經烏巴慶授權,往印度孟買推廣,

大受歡迎。此後,歐美人士亦不乏學習者。1995年,台灣慧炬佛學會及法光佛教

文化研究所合作,邀請葛印卡來台弘法,開啟台灣內觀禪修之風。

  所謂內觀(vipassan ,毗   舍那),意為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是一種如

實覺察自己身心的實相,而達到淨化心靈的過程。內觀禪修的訓練,以戒律為基

礎,凡修學此法,新生必須嚴守五戒,舊生必須遵守八關齋戒。在整個觀照的過

程中,不應特別專注或避免某種感覺,而只是盡力旁觀、覺知當下全身的粗細反

應。此外,也不須找出造成這些感覺的原因,重點是觀照眼前身心所呈現的一切


  此禪修初以十日為一期,十日課程完成後,另有二十日、三十日、四十五日

的課程。據悉,「十日內觀禪」的課程,前三日先行觀照自然的呼吸,以澄澈紛

亂的思緒。然後逐漸集中觀照鼻孔下至上唇間的三角區域。自第四日起,即開始

正式內觀訓練:從頭頂到腳趾,由上到下、由下而上,觀察身體各種粗細的感受

,以鍛練心的覺知與平衡。

  台灣的內觀禪修,大約在1995年前後由林崇安等人引進。此後陸續成立「台

灣內觀中心」(Taiwan Vipassana Center;簡稱TVC)、「內觀教育基金會」等

機構,積極宏揚內觀法門。除每年定期舉辦多次內觀訓練之外,並發行《內觀》

雜誌,出版多種內觀法門的漢譯典籍。自二十世紀末期以來,在台灣佛教界激起

甚大的回響。

本圓(1883∼1947)

  日據時代台灣佛教三大尊宿之一,觀音山法脈開創者。基隆市人。俗姓沈。

幼習漢學。1897年禮基隆清寧宮住持元精為師。一年後,妙密、善智來台弘法,

師與善慧從學於二師,開始研習佛理。後往福建鼓山湧泉寺披剃,禮法參為師。

1900年於振光座下受具足戒。其後在湧泉寺參學潛修,並歷遊名山古寺。

  1909年返台(另有1910、1911年返台等二說),駐錫在基隆聖公王廟。後應

善慧之請,協助基隆靈泉寺之整建。翌年復受寶海之邀,往台北縣五股鄉協助經

營觀音山凌雲寺。未幾寶海示寂,師接任住職。其間,師與弟子覺淨仍積極協助

靈泉寺之擴建。

  1917年四月,辭退台灣佛教中學林副學監一職,旋即積極建設觀音山凌雲寺

。同年,師亦加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並被任命為該宗之台灣布教使。由於師

之戮力經營,該寺發展成觀音山凌雲寺派,成為日據時代四大法脈之一,在當時

頗具影響力。1918年,師與臨濟宗妙心寺派大僧長長谷慈圓在台北圓山臨濟護國

禪寺設置「鎮南學林」,又倡組「台灣佛教道友會」。其後,又參與「南瀛佛教

會」之創辦,並任該會理事。

  1923年11月11日,凌雲寺舉行首次傳戒大會,師任傳戒大和尚,並請鼓山湧

泉寺聖恩任羯摩和尚、圓 任教授和尚,終使為期一週之傳戒大會盛況空前。19

25年,代表台灣佛教訪問日本佛教聯合會。1934年遍訪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等

地佛蹟。1947年示寂(另有1945、1946年等二說),享年六十四歲。

天乙(1924∼1980)

  光復後台灣佛教界著名比丘尼之一。高雄縣鳳山人。俗名洪金珠。十七歲畢

業於省立屏東高級女校後,即赴日本,入東京昭和大學文科就讀。二十四歲學成

返國。翌年禮屏東東山寺圓融出家,法名印儀,號天乙。其後,師以「天乙」法

號行世。

  二十八歲於台南大仙寺,依開參為得戒和尚,受具足戒。其後親近慈航、白

聖諸師,佛學造詣益深。三十八歲受白聖傳授臨濟宗法脈。其後曾多次在傳戒大

會中,擔任引贊師。歷住台北圓通學苑、彰化白雲寺、嘉義紫雲寺、高雄興隆淨

寺等剎。1980年示寂,享壽五十七,僧臘三十三,戒臘二十八。

  師在生前律己甚嚴,自奉甚儉。為法忘身,頗得長輩的讚歎與弟子的敬仰。

逝世時,其師白聖有「八十老翁悼輕年」之嘆(《白公上人光壽錄》846 頁),

佛教界亦多慨其英年早逝。其所倡之「比丘尼務須自覺」的理念,及成立比丘尼

僧團的理想,對稍後的台灣佛教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師辭世後,弟子們對她頗為感念。興隆淨寺繼任住持心淳在高雄縣甲仙鄉新

建道場「興隆精舍」,即以「天乙山」為山號。香光尼僧團主持人悟因在台北市

所設的道場,也以師之出家法名為寺名,而命名為「印儀學苑」。

巴壺天(1904∼1980)

  禪宗學者。安徽滁縣人。名東瀛,字壺天,號玄廬。曾任安徽省府祕書、湖

南省府祕書長等職。1949年來臺後,受聘為國立編譯館編纂,復任教於師範大學

、臺灣大學、東海大學等校。並於1963年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請,出任該院中文

系教授兼主任。

  氏嘗言傳世作品當在精而不必多,故其一生精力,乃傾注於「比體詩」及「

禪公案」之研究。晚年會通詩、禪,頗為台灣學術界所矚目。所撰禪學論文多見

載於《藝海微瀾》及《禪骨詩心集》二書中。

  氏以為禪宗公案自有理路可尋,並非全不可解。依其長期鑽研之心得,以為

禪宗語言具有五種特性,即:雙關、象徵、否定、層次、取代性。依巴氏所見,

如依此五種特性以考索禪宗之二千七百餘則公案,則十之八九皆可得解云云。

  氏嘗與弟子林義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合勘《校補增集人天眼目》一書

行世。

方東美(1899∼1977)

  哲學及佛學研究者。安徽桐城人。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後赴美國威斯康辛

大學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曾執教於東南大學、中央政校及中央大學等

校。來台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先後曾數度赴美講學,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密蘇

里大學與南達柯塔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氏在台灣大學執教期間,雖主授東西方哲學,但晚年則常講授佛學。逝世後

,其中英文著作被輯為《東美全集》,其中即有《中國大乘佛學》及《華嚴宗哲

學》二書。晚年且皈依土城承天寺之廣欽老和尚,成為佛教徒。

王進瑞(1913∼  )

  跨越日據時代末期與光復初期的佛教學者。高雄縣人。1936年赴日本修習禪

法並研究佛學。畢業於駒澤大學佛教學科。1941年返國後,曾在開元寺執教。光

復後,先後執教於開元禪學院及佛光山叢林大學等校。

  王氏熟諳日本曹洞宗禪學及中國禪宗史。著有《碧巖錄講義》,譯有日本曹

洞宗之《佛教修證義》等書,此外,又撰有〈日僧道元來到中國學了些什麼?〉

一文,以介紹日本曹洞宗創始人道元的傳略及思想特質。

  除此之外,王氏也綜合日本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而編譯《唯識根本原理》、

《印度佛教史》等書。

王秀杞(1950∼  )

  石雕藝術家。台北市人。1973年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作品曾參加全省美

展雕塑展,屢獲大獎;並曾參與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石雕甄選,連續七年獲獎。

1992年於台北京華藝術中心舉行個展。

  王氏常往來於永明寺、妙德蘭若等道場。作品之中,有不少佛菩薩及護法

像。曾為台北士林報恩寺雕刻佛像、菩薩像及韋陀護法天尊像,並曾以浮雕表現

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此外尚有水月觀音、飛天等石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