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黃蘗寺僧
        清代乾隆年間的台灣奇僧。其人原為鄭成功舊屬之後裔,由於密謀反清,因此落髮為僧,並隱居於台南市黃蘗寺內。僧善技擊,且與知府蔣元樞為莫逆之交。後來,蔣元樞奉總督密札,緝拿此僧。僧知道此事後,由於珍惜與蔣元樞之交誼,恐逃逸後禍延元樞,乃從容就義。事見連橫《雅堂文集》卷三〈書黃蘗寺僧〉文。全文如次:

        書黃蘗寺僧

            黃蘗寺在臺南鎮北門外。乾隆間,有僧不知何許人,逸其名,居寺中。善技擊,能蹴庭中石,躍去數丈。素與官紳往來,而知府蔣元樞尤莫逆。一日,元樞奉總督八百里密札,命拿此僧,不得則罪。潛訪之,知為海盜魁。恐事變,且得禍。乃邀僧至署,盤桓數日。欲言又止。僧知之,曰:『窺公似大有心事者。大丈夫當磊磊落落,披肝見膽,何為效兒女子態』?曰:『不然。事若行,則上人不利,不行,吾又不能了,故踟躕爾』。出札示之。僧默然良久曰:『不慧與公有前世因,故一見如舊。今願為公死,但勿求吾黨人。不然,竭臺灣之兵恐不足與我抗』。曰:『省憲祗索上人爾,餘無問』。僧曰:『可』。命招其徒至,告曰:『而歸取籍來』。徒率眾肩入署。視之,則兵卒、糧餉、器械、船馬之數,一一付火。元樞大驚。僧曰:『我祖為鄭氏舊將,數十年來,久謀光復。臺灣雖小,地肥饒可霸。然吾不猝發者,以閩、奧之黨未勁爾。今謀竟外洩,天也!雖然,公莫謂臺灣終無人者』!又曰:『公遇我厚,吾禪房穴金百餘萬,將為他日用,今舉以贈公,公亦好速歸;不然,荊軻、聶政之徒將甘心於公也』!元樞送至省,大吏訊之,不諱。問其黨,不答。刑之,亦不答。乃斬之。  
        是日,有數男子往來左右。監刑者慮有變,不敢問。待決時,一黑衣長髯者弩目立。僧叱曰:『小奴尚不走。吾昨夜諭而速改惡,毋妄動。今如此行跡,欲何為?勿謂吾此時不能殺汝也』!其人忽不見。事後,大吏問獄吏,何以許人出入?曰:『旦夕未見人。且僧有神勇,桁楊輒斷,幸彼不走耳。』聞者愕然。
佛教慈愛院
        日據時代設在高雄市的佛教醫療機構。主導其事者是日本臨濟宗在台名僧東海宜誠。輔佐其事者為臨濟宗信徒、南部士紳莊阿隨、陳螟蛉、林迦等人。該院地點在高雄市北野町。理事長為東海宜誠。  
         該院之創設目的是振興台灣佛教、善導人心、從事社會事業與增進民眾福祉。主要的事業內容是:經營佛教慈善醫院,從事慈濟醫療以嘉惠民眾。
        在慈愛院內設置臨濟宗布教所,舉辦弘法利生演講。   
        與教育、慈善、救濟相關,且符合該院宗旨之各項事業。  
        可見該院是一以醫療為主體的弘法、慈濟機構。昭和4年(1929)該院在高雄市鹽埕町正式開始對貧困民眾之義診及一般收費門診,並經常舉辦與民眾教化有關之各項活動。  
        昭和7年(1932)該院所建之磚造二層、佔120建坪的建築物正式落成,乃開始收容住院病患。在該建物內也設有講堂,並安奉藥師如來,以從事布教活動。  
        該院是當時台灣佛教界罕見的社會事業機構,曾得到日本宮內省的獎助。(徐壽《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南瀛佛教》7卷3號)
沈光文  
        明末自大陸來台之儒士。浙江鄞縣人。字文開,號斯庵。官至太僕少卿。1649年(明•永曆三年)赴泉州途中,船遇颶風,飄至台灣。後,鄭成功攻克台灣,知光文在,乃以客禮待之。  
        鄭成功逝世後,其子鄭經繼位,施政用人,頗有不如乃父者。光文撰賦諷之,因而幾罹不測,乃變服為僧,入山隱居。山外有目加溜灣社,係番社,光文於其間教授生徒,並以醫藥濟世。氏亦工於詩賦,著有〈東海賦〉、〈台灣賦〉、〈桐花芳草賦〉、〈檨賦〉、〈草木雜記〉等。(連橫《台灣通史》)。
同戒錄
        寺院在傳授三壇大戒之後,所編集而成的相關文獻。  
        日據時代的同戒錄,內容較單純,只不過是參與傳戒師友的簡歷及通訊錄而已。以1934年台南開元寺的同戒錄為例,其中所包含的主要是傳戒諸師(共25人)及受戒比丘42人、比丘尼118人,以及優婆塞、優婆夷、朝齋男、朝齋女、華齋男、華齋女等在家參與者537人的簡歷。  
        光復後,同戒錄的內容逐漸增加。除了照片較多之外,戒期中每日活動內容的記錄、戒子生活剪影、戒師戒子之通訊錄等,皆在登載之列。因此,從同戒錄的內容,也大體可以窺見台灣近百年來傳戒史的輪廓。
佛光會  
        二十世紀末期,佛光山星雲所創的國際性弘法組織。全名為「國際佛光會」。  
        1991年二月三日,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在台北舉行成立大會;1992年五月十六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成立大會。此後,又在世界各地陸續成立協會與分會。迄1999年為止,在全世界已經成立了121個協會。其中,北美洲25會,中南美洲12會,大洋洲9會,亞洲34會,非洲11會,歐洲27會,團體會員3會。  
        本會的主要任務是國際性的佛教推廣、社會慈濟與文化交流。所遵循的理念與方向則略如下列:   

        跨越種族與國界。   

        團體共生與尊重包容。   

        從事國際交流。   

       佛光淨土理念的實踐。

附:國際佛光會組織表

     世界總會組織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