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凌雲寺
        台北縣古剎。觀音山法脈之根本道場。位於台北縣五股鄉觀音山腰。寺有兩處,一為凌雲古剎,一為凌雲禪寺,古剎在前,禪寺在後。古剎係1739年(清•乾隆四年)福建人所開闢,俗稱「內巖寺」,香火興旺。光緒年間,地方不安寧,曾一度淪為盜匪藏匿之處,後劉銘傳派兵剿匪並焚毀寺廟。近年,地方人士再度重建,仍名「凌雲古寺」。
        現今所說的凌雲寺,通常就是指凌雲禪寺。該寺的創建,緣於1909年(清•宣統元年),寶海與台北富商劉金波、士紳林清敦等倡議重建,遂於原古剎後方數百步之處起造,同年十二月興工,翌年十一月宣成。1910年,寶海因年邁體弱,邀本圓來寺協助經營。上圓偕弟子覺淨入寺,重新再改建,自1914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歷時半年。
        不久,寶海示寂,本圓接任住持。1917年,本圓辭退台灣怫教中學林副學監一職,積極建設凌雲寺,自1918年五月至1920年一月間,有計劃地加以擴建,終成一規模宏大的寺宇。寺內有開山院、楞嚴閣、擁雲廬、寒山岩、拾得庵、觀月台、達磨洞等諸勝。此外,又在禪寺前往西雲寺途中,沿途也置有108尊石雕觀音。
        爾後,在本圓戮力經營下,本寺成為台灣佛教觀音山法脈的本本道場。其所繁衍的法脈傳承,與基隆靈泉寺、苗栗法雲寺、高雄超峰寺三脈並稱台灣漢傳佛教竹四大法脈。本圓為弘揚佛教,積極在本寺傳授戒會,尤以1923年十一月十一日首度傳戒最為盛大。當時來自全台四眾戒子有七百餘人。
        1947年本圓示寂(另有1945、1946年等二說)。其後覺淨、志定相繼接任住持。1978年玄定接任第五代住持,亦致力於凌雲禪寺之擴建修整,曾於1979年為大陀羅尼寶殿奠基,並塑裝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本寺在本圓逝世之後,由覺淨接任住持。覺淨為本寺維持一個守成的格局,但其晚年,本寺已不復昔時盛況,本寺逐漸成為一個對台灣佛教較乏影響力的傳統古剎。在台北縣民心目中,本寺的「古蹟」、「名勝」意義,似已不遜於宗教信仰意義。因此,本寺今後在台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端賴住持者的努力。(闞正宗〈觀音山凌雲禪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探源系列之二〉)
附:募建觀音山凌雲禪寺啟    
        連橫《雅堂文集》卷二
        在昔黃金布地,祇轅留我佛之蹤;白玉為池,淨土現彌陀之相。阿育王八萬之塔,八部同瞻;兜率天十二之宮,十方感仰。慈雲普被,法水分流,明鏡長圓,慧燈不滅,固已功倍恆河,道傳大地者矣。
        維我臺北,位帶海東,境攝華嚴,國分毘舍,瘴雲蔽野,卓錫而來,孽浪滔天,浮杯可渡。龍山寶剎(龍山寺),巍峨城郭之間;劍水禪關(劍潭寺),掩映林泉之裡。同奉大士,永度群生,心證圓通,機參應化。而山號觀音,地成極樂,猶未若我凌雲禪寺之莊嚴靈異焉。
        寺為乾隆時信士胡焯猷所創建,而今日本圓和尚所經營也。西臨大海,東控平原,近眺蘆洲,遠瞻雪嶺。遯山夕照,如現神光,淡水濤聲,恍聞說法。修篁萬個,蕭蕭紫竹之林;古木千章,落落白蓮之座。三十二應之身,慈非出世;四大無畏之力,布施濟人。忉利諸天,同聲讚美;修羅百鬼,盡儼嗔心。是則欲界之清都,而人間之佛國也。
        然而道場雖啟,大殿未興;十笏安禪,萬間待庇。伽藍五百,何處聞鐘?僧眾三千。誰能托缽?無花可踏,來鹿女以難行;有樹將移,呼嶽神而不動。豈非吾輩之貪癡,而名山之缺憾也哉?方今未劫沈淪,迷途颯塞,四恩弗報,六度無聞。登天堂而下地獄,因果相尋;挽世道以繫人心,智仁併用。所冀舍衛大家、維摩居士、善財童子、韋提夫人,各發普賢之大願,共追斯達之芳徽,或捨義田,或捐寶宅,或頒黃鐵,或助明珠。分蓮池八功之水,同注大川,合蘭若千燭之光,混成一色。法輪長轉,梵宇宏開,塔湧池中,網陳天上。是則婆娑洋畔,頓成璀璨之龍宮;惡濁界間,現出光明之鹿苑。又豈非我臺之勝事,而佛法之有緣也哉!
高執德(1896?∼1954)
        日據時代著名弘法師,法號証光。彰化縣員林鎮永靖鄉五福村人。年青時曾在小學中任職。後因母親逝世,頓感人生無常而歸信佛教。1923年,赴日本駒澤大學留學,1930牛回台後,任職於台灣總督府文教局,並任員林產業組合常務理事、南瀛佛教會教師、開元寺教師等職。先後曾籌辦全島寺院齋堂講習班、佛教鍊成所與延平佛學院先修班。1944年(?)出任台南開元寺住持。
        光復初期(1952年)師因病赴日本療養。1954年回台,居住在台南市慎德堂。5月24日深夜十一時,台南人梁某偕一不明身份人士到慎德堂將師帶走,師自此即告失蹤。
        師被捕後,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林錦東)、台南市蔡先和、佛教學者王進瑞及師之弟子葉阿月等多人,皆曾上書中國佛教會,請求覆示師被拘捕之理由,然皆無下文。相傳師不久即被槍決云云。
        按:師之被捕固係光復初期白色政治恐怖事件之一例,然其導火線相傳與開元寺內部紛爭有關。1954年,亦即師自日本回台當年2月,台南市佛教會即曾發生開元寺五百餘名信徒之入會被拒事件(即申請加入台南市佛教會而集體被拒絕),而釀成軒然大波。此五百餘名信徒之中,有一梁姓信徒,即為偕一不明身份人士將師帶走之台南市人。此外,師為光復前之開元寺住持,而師自日本回台時居然不住開元寺而住慎德堂,此亦頗滋疑竇。因此,有謂此一事件其實係寺院內鬨所引起之誣諂事件云云。
高雄縣佛教
  (一)清代
        本縣佛教之確切傳入年代不詳。始有僧事之記載,見於連橫《台灣通史》,該書謂明代遺老沈光文,於鄭經時,為避禍而易服為僧,隱羅漢門山中。按,羅漢門即今本縣內門、旗山二處。這是文獻所載,本縣最早的佛教史事。
        在現有(1999年)高雄縣市行政區域內,高雄縣佛教在清代的發展遠比高雄市興盛。依現存文獻所載,清代高雄縣至少有十五座寺剎,而高雄市則僅有二座而已。除了前述沈光文易服為僧一事之外,高雄縣在康熙年間已有翠屏岩(大社鄉)、紫竹寺(內門鄉);雍正年間也有龍湖庵(阿蓮鄉);乾隆年間也有朝元寺(田寮鄉)、超峰寺(阿蓮鄉)。此後,歷嘉慶、咸豐、同治、光緒諸朝,都陸續有寺剎興建。
        當時的寺剎,所供奉者仍以觀音佛祖(即觀音菩薩)為多,且雜有齋堂,民間信仰成分仍然甚濃。在所建諸寺之中,阿蓮鄉的超峰寺對日後台灣佛教的發展有甚大影響。該寺也成為四大法脈中之大崗山脈的發源地。(有學者認為前述沈光文易服為僧後所建之「普陀幻住庵」即超峰寺之前身)。
(二)日據時代
        日據時代,高雄縣佛寺大增,依《高雄縣志》〈人民志〉(1983年版)所載,始建於日據時代的道場共有41座。其中,美濃鎮8座,阿蓮鄉6座,旗山鎮5座,小港鄉4座,其餘鄉鎮則皆在3座以下。
        這些寺剎的稱謂有寺、庵、堂、亭、宮、府(如:光德寺、佛祖庵、道隆堂、觀音亮、鳳儀宮、代天府)等多種,由其中之「堂」、「宮」、「府」等稱謂,可以看出錦些寺院仍雜有民俗信仰及齋教成分。主祀的對象雖然仍以「觀音佛祖」居多,但已增加不少其他對象(如:釋迦牟尼佛、三寶佛、如來佛、韋馱佛等)。
        在這些新建的41座寺剎之中,光德寺、新超峰寺、朝元寺都是迄今仍頗有影響力的道場。光德寺創建於1927年,首任住持為玄宗。該寺即現代(2000年)台灣之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心駐錫之處。讓超峰寺為大崗山名剎。1942年,日軍佔用大崗山,強制令山上之超峰寺、龍湖庵、蓮峰寺拆遷。三摯僧尼乃下山合建一寺,名為「新超峰寺」。不過,光復後,有部份僧尼則回山修復原寺,部份僧尼仍留住其中。朝元寺建於1912年,為開元寺僧能淨所創。日據時代,該寺為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所屬寺院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超峰寺出身的僧尼,日據時代在台灣南部四處創建的新寺院,形成了台灣四大法脈中的大崗山脈。該脈對台灣南部佛教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高雄縣在日據時代,也有不少日本佛教道場。其中大部份是舊有寺院改隸日本各宗派而成的,也有日本各宗所新設的。當時本縣的日本佛教宗派有曹洞宗、臨濟宗妙心寺派、淨土宗、真宗大谷派等四派。其中以曹洞宗與臨濟宗妙心寺派勢力較大。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台灣光復後,日本佛教勢力撤離,中國大陸佛教傳入,高雄縣佛教又進入一嶄新的發展階段。依據《中華佛教寺院通訊錄》(1997年版),及《世界佛教通訊錄》(1996年新版)所載,高雄縣總計有170座寺院。縣轄各行政區之寺院數目略如下列:
    仁武鄉:7座
    大社鄉:8座
    岡山鎮:8座
    路竹鄉:2座
    阿蓮鄉:11座
    田寮鄉:4座
    燕巢鄉:10座
    橋頭鄉:7座
    湖內鄉:1座
    梓官鄉:3座
    彌陀鄉:3座
    鳳山市:20座
    大寮鄉:10座
    林園鄉:9座
    鳥松鄉:11座
    大樹鄉:5座
    旗山鎮:9座
    美濃鎮:10座
    六龜鄉:16座
    內門鄉:3座
    甲仙鄉:7座
    杉林鄉:5座
    茄萣鄉:1座
        依上表所列,可知在高雄縣諸行政區域中,光復後迄今所建之寺院,數量最多者當推鳳山市,該市共有20座。其次為六龜鄉,有16座。阿蓮、鳥松二鄉各十月1座。燕巢、大寮、美濃三鄉各有10座。其餘諸鄉鎮所有寺院,都在10座以下。
        在各鄉鎮之中,阿蓮鄉有光德寺、新舊超峰寺、蓮峰寺、龍湖庵等名剎,頗具歷史意義。其中,光復寺在淨心的經營下,已成為本縣法務頻仍的著名道場,經常舉辦大規模的弘法活動。  
        此外,大樹鄉的佛光山,是星雲之佛教事業的根本道場,在國際佛教界有相當程度的知名度。鳳山佛教蓮社是星雲開創的念佛道場,以倡導精進佛七馳名於教界。六龜鄉妙通寺是廣欽生前開創的道場,廣欽逝世後,該寺仍然賡續廣欽道風,馳名於時。此外,仁武鄉古嚴寺也以提倡修持,為教界所知。
        在密教方面,岡山有法露精舍,該寺發行《法露》雜誌,為一弘揚藏傳密教的刊物。此外,鳳山市有金剛乘學會與鳳山總持寺,內門鄉有光明王寺,分別弘傳藏密與東密。這些道場,在光復後為高雄縣佛教注入不同以往的新成分。雖然影響力仍然有限,但在本縣的佛教發展史上有一定的意義。(《高雄縣款稿》;《台灣佛教一百年》;《台灣佛塽寺院庵堂總錄》;《台灣佛教名蹟寶鑑》)。
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書名。印順著。1971年台北。正聞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印度原始佛典(經藏與律藏)的研究。論述的對象不祇是北傳的漢譯本,同時也包含南傳佛典。卷首並論及佛典結集的相關問題。
        全書共分十二章,略如下列:(一)有關結集的種種問題。(二)研究的資料與參考書。(三)波羅提木叉經。(四)波羅提木叉分別。(五)摩得勒伽與犍度。(六)比丘尼•附隨•毘尼藏之組織。(七)經額部類概論。(八)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九)原始集成之相應教。(十)四部阿含。(十一)小部與雜藏。(十二)結論。
        印度佛教中的原始佛典,在中國佛教史上一向被視為小乘佛典而未被重視。即使到二十世紀,也少人研究。因此,本書是華文著作中有關原始佛典的拓荒性作品之一。
        本書對四部阿含經與律藏的結集過程,有獨特的看法。此外,作者也認為,即使是被認為最能代表釋尊看法的原始佛典,其中其實也存有不少後世佛弟子所增入的新成分。經典與律典都是佛法在流傳過程中不斷集成的,其中顯然含有「適應眾生」的特性。這樣集成的佛典都以佛經的形式傳諸後世,也都被信受為佛法。因此,研究原始佛典應該重視的是「了義不了義」與「方便與真實」的問題,而不宜在真偽上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