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印順(1906∼ )

  光復後來台的佛教碩學。浙江海寧人。俗名張鹿芹。二十五歲出家於普陀山

福泉庵。依清念披剃,法號印順,內號盛正。其後,就學於閩南佛學院,僅一學

期。以原本學殖優異,故被升為該院教師。不久,赴普陀山閱藏。其後四處遊學

、授課,先後駐錫於武昌佛學院、四川合江縣法王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等處。

  1949年至香港,1952年秋至臺灣。初任善導寺導師、住持,及「海潮音」雜

誌社社長等職。在台灣曾先後創建福嚴精舍、慧日講堂與妙雲蘭若三道場,並設

立新竹女眾佛學院。1964年掩關於嘉義妙雲蘭若,開始潛心於著述。1973年,以

《中國禪宗史》一書,獲日本大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為中國出家人中,以論文

得日本之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師著作等身,所曾刊行成書者,共計著述四十種,編書四種。其所撰述一洗

前此中國傳統佛教界之宗派偏見,而以釋尊之本懷為依歸。其對佛法本義之釐清

與闡揚功績,當代華文佛教界,罕見其匹。(此上取材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師在離開大陸以前,學術規模已大致奠定,其對佛教的整體看法,也已略具

輪廓。不過,除了《印度之佛教》等少數作品之外,主要著作大部份都是在旅居

香港或定居台灣之後

才完成的。尤其是《妙雲集》以外的專著(如:《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等書),都出版於台灣。其在台灣所獲得的肯定也隨時代的轉變而逐漸成長,對

台灣佛教與佛學界的影響也隨時日而漸增。

  師之早期門人有續明、演培、仁俊、常覺、印海等人,然或移居海外,或已

逝世,除常覺之外,已甚少留在台灣。自二十世紀末期以來,積極弘揚師之思想

者,在台灣另有宏印、傳道、昭慧、厚觀等人,在大陸則有郭朋等人。(昭慧《人

間佛教的播種者》;鄭壽彭《印順導師學譜》;郭朋《印順佛學思想研究》、邱敏捷《印順佛

教思想研究》)

 

妙雲集

  印順之佛學著述的首次匯集。所收文字,為印順六十五歲之前的著作或弘法

記錄。但是此集所收,並不是作者六十五歲以前的全部著述,因為像早年的《印

度之佛教》,以及編輯出版《妙雲集》期間(1969-1973)所寫的《中國禪宗史》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等書並未收集在《妙雲集》之中。

  全書共計二十四冊,分上中下三編,由台北正聞出版社刊行。略如下列:上

編:為經論的講說,包括《般若經講記》、《寶積經講記》、《勝鬘經講記》、

《藥師經講記》、《中觀論頌講記》、《攝大乘論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

等七冊。

  中編:為專著,有六冊:《佛法概論》、《中觀今論》、《唯識學探源》、

《性空學探源》、《成佛之道》、《太虛大師年譜》。

  下編:為短篇的總集,包含《佛在人間》、《學佛三要》、《以佛法研究佛

法》、《淨土與禪》、《青年的佛教》、《我之宗教觀》、《無諍之辯》、《教

制教典與教學》、《佛教史地考論》、《華雨香雲》、《佛法是救世之光》等十

一冊。

  本叢書為印順數十年研佛心得之通俗演講及早期著作的結集。全集顯示出其

數十年的研佛成果及客觀、平實的宏法態度,而以淺顯易解的白話文撰寫。因此

,出版之後,普遍受到知識分子的喜愛。閱讀風氣不僅遍及全台,且及於香港、

東南亞,甚至亦漸及於中國大陸。灣佛教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發展方向,《妙

雲集》中的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在台灣佛教界裡,《妙雲集》中的某些著作(如:《成佛之道》、《佛法概

論》、《中觀今論》等書),已成為佛學院的必備教材,或學生的必備參考書。

而在各地講授《妙雲集》者,也有宏印、傳道、昭慧等多人。

  1975年春,福嚴精舍及慧日講堂為祝賀印順七十壽辰,曾將《妙雲集》中闡

述大乘法義者若干篇,輯為《妙雲選集》一書行世。1995年中國大陸也有摘錄的

選集《印順集》行世。

(郭明《印順佛學思想特色》、宏印《怎樣讀妙雲集》、正聞版《印順導師著作總目.序》)

 

妙雲蘭若

  嘉義市佛剎,寺址在嘉義市圳頭里盧厝。1964年印順所建。原為印順閉關研

學之處。師除曾在本寺閉關之外,自1969年起所擘劃出版的《妙雲集》,即為師

在本寺中所構想、編輯完成的。

  由於本寺僻處嘉義市郊,為使市區人士便於聽聞佛法,因此在1994年又在嘉

義市國華街另設「妙雲講堂」,以為弘法場所。

  印順在本寺駐錫時間並不長,自1971年起即移住台中華雨精舍。之後,本寺

改由比丘尼慧理住持。慧理掌理寺務之後,除另設妙雲講堂之外,並創立妙雲學

佛園、成立妙雲文教基金會、妙雲學佛班等弘法機構,對於弘揚佛法及推廣印順

之人間佛教思想頗為費心。本寺目前(2000年)已成為嘉義地區之專門宣講佛法

、不趕經懺的名剎。

 

福嚴佛學院

  光復後所設的佛學院。位於新竹市明湖路福嚴精舍內。1953年印順創建福嚴

精舍,後來即有十餘位大陸來台之青年學僧在其指導下學習佛法。此為本院成立

之濫觴。其後設女眾佛學院於鄰近之一同寺,這是福嚴精舍辦學之發端。1961年

起,福嚴精舍在續明主持下,改名「福嚴學舍」,儼然已具備佛學院的規模,是

當時國內師資最齊整、義學水準高的比丘學府。後來,創立於台北慧日講堂的「

太虛佛學院」遷回精舍,遂正式成立「福嚴佛學院」。然第一屆學僧畢業後,即

停辦數年。精舍借予美國佛教會在台成立的譯經院,作為譯經處所。1977年又恢

復招生,然僅收女眾學員,由真華出任院長。1993年起,改為只收男眾學員。真

華之後,歷任院長為大航、厚觀等人。

  本院教育體制分初級、高級、研究三級。初級部主要是在培育學員對佛法的

正確知見,陶冶其健全僧格。因此不論是高中程度或大學程度,一律進初級部從

頭學起。學科內容分為:經、律、論、史、基本學科、及語文、演講訓練及書法

等。高級部不對外招生,學員悉來自初級部畢業的品學優秀者。研究部於1991年

春成立,旨在培養高等僧教育之師資及學術研究人才,亦不對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