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辭典》選刊

編輯部

基隆佛教
  (一)清代  
        基隆市最早的佛堂,是建於1861年(清.咸豐11年)的源齋堂。該佛堂屬於齋教龍華派。創建人張賜歡,基隆市人,號普漢,篤信佛教,曾赴福建鼓山湧泉寺皈依三寶,後再入福州一是堂受法,列「太空」位。返台後,於本市後井子(今仁愛區)發起創建源齋堂,至1863年(同治2年)竣工。其後迭經重修改建,並改名為代明宮。  
        在一般佛寺方面,1876年(光緒2年)創建的慈雲寺(俗稱佛祖廟)是基隆較著名的古剎。不過該寺仍未脫民俗信仰色彩。大體而言,基隆市在清代的佛教,興起較晚。清末所流傳的,以齋教及雜有民間信仰的佛寺為主。 
  (二)日據時代  
        基隆市的佛教,在日據時代有較蓬勃的發展。這一時期新增的寺剎,至少有下列諸處: 
  (1)月眉山靈泉寺:1898年(明治31年)善智、妙密二師首創,後由善慧續加擘劃,乃成基隆名剎。 
  (2)蓬萊山光尊寺:1905年(明治38年)創建。 
  (3)興國山久寶寺:1907年(明治40年)創建。 
  (4)法王寺:1920年(大正9年)創建。 
  (5)淨因禪寺:1926年(大正15年)創建。 
  (6)蓮光寺 
  (7)最勝寺 
  (8)明照寺 
  (9)弘法寺 
 (10)蓬萊山寶明寺:1933年(昭和8年)創建。 
 (11)真宗大谷派基隆佈教所:1932年(昭和7年)創建。 
 (12)真宗大谷派七堵佈教所:1942年(昭和17年)創建。 
 (13)真言宗佈教所  
        上列這些寺剎,部份是本土信徒所倡建,另一部分則是由當時傳入的日本佛教,各宗派所倡建。有部份寺院(如:靈泉寺)在日據時代也曾因政治顧慮而加入日本佛教宗派。靈泉寺所改隸的即是日本佛教中的曹洞宗。  
        這個時代的寺院,除了從事一般法務之外,往往也會成立附屬的種種團體,如佛教婦人會、佛教青年會等組織。像光尊寺就設有免費住宿的光園寮、及保護釋放人犯的基隆愛護會。久寶寺有幼稚園及佛教青年團。明照寺設有星期學校等社會事業或教育設施。法王寺則有超渡供養戰傷病死日軍亡靈之固定法務。除上列寺院外,市內各偏僻山區的山頂上,豎立有石觀音三十三座,供信徒作「觀音三十三所巡禮」之用。  
        在上列諸寺之中,月眉山靈泉寺在善慧的主持之下,法務大興,居諸寺之冠。而靈泉寺弟子到各處所設的寺院也構成了所謂「月眉山法脈」的寺院分佈網,在二十世紀的台灣佛教圈,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三)現代(光復後迄今)  
        依現存資料顯示,迄1998年為止,基隆市的現存佛剎共有65座。分佈在七個行政區中。其中,信義區最多,有18座。其次是仁愛區:有13座。中正區有12座,居第三位。  
        台灣光復後,基隆市佛教進入一嶄新的階段。日本佛教各派在短時間之內撤離淨盡。而日據時代日本佛教各派所屬的寺院,也隨即轉型。其中,光尊寺由月眉山派下修慧接管,並改稱極樂寺。法王寺由信徒接管。久寶寺則由政府接收。  
        1949之後,大陸佛教僧侶紛紛來台,若干駐錫本市而創建佛寺者,為本市之佛教注入不少新成分。如:1951年,道源於八堵山創建海會寺;1954年,靈源於康樂嶺創建十方大覺寺;1957年,本際於大覺寺旁建海印寺。其後,月眉山派下之普觀,於1968年在中正公園頂創建大佛院,院前並塑建高七丈二尺之觀世音菩薩立像,該像幾乎成為基隆市的地標。 
        在名剎方面,除了靈泉寺在日據時代佛教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之外,光復後的名剎,以道源開山的海會寺、靈源開山的十方大覺寺、由光尊寺改名的極樂寺、位於中正公園內的大佛禪寺,以及同在中正公園內的佛教圖書館等處最受矚目。目前(西元2000年),道源、靈源二師相繼逝世,海會寺現由修果住持,十方大覺寺則由中台山名僧惟覺兼任住持。極樂寺也改由佛光山派員管理。到西元二千年為止,基隆市的寺院,總共有70座,數量較日據時代高出甚多。(《基隆市志》;《台灣佛教名蹟寶鑑》;《世界佛教通訊錄》1998年版;《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