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周《大乘入道次第》初探

三、因明學的成就與貢獻


        因明是講求考定正邪,以及辨識真假的理法;相當於現代所謂的論理學和邏輯學。唐代繼玄奘、窺基、慧沼之後,智周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因明學家,是漢傳因明學的又一代表人物,將因明學更加發揚光大。如:今人姚南強(1948~)於〈智周對因明的貢獻〉一文中說:
        智周對《大疏》的分釋,一直為後世學人所注重,例如鳳潭的《瑞源記》中就有大量的引述。近代學者研究漢傳因明也總離不開智周的    前後兩記。智周對《大疏》的注釋十分仔細,其中亦不乏其獨特的闡發。55
由上述可知,智周在因明義理研究方面,頗有獨立的見解;所以,能繼承慧沼之後,而成為漢傳因明的代表人物之一,並啟發後人對因明學的闡發。
        玄奘門下,最後惟窺基一系獨盛,由於窺基的《因明入正理論疏》三卷,內容極為豐富,幾乎涉及因明全部的問題,且解釋繁廣,因此通稱為《大疏》,並為慈恩宗奉為圭臬、祕寶,因此弟子輩們競作註疏,備致推崇。所以,窺基門下慧沼相繼撰《因明義斷》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一卷、《因明入正理論續疏》二卷(今僅存下卷,用以補足基《疏》末卷),都是簡別他家異義而宣揚窺基的學說。在慧沼的傳授下,其門人也對因明學有頗深的造詣,如:智周有:《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三卷、《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三卷、《因明入正理論疏抄略記》一卷,也都是以析解《大疏》之文句義理,對因明學有重要的闡發。此外,智周之弟子如理也著有《纂要記》一卷,可惜已佚失。 
     《因明入正理論疏》從中唐時傳到日本後,由於著述頗多,因此,足供後人研究。在日本留傳後世的主要著述,有:玄昉之弟子善珠(723~797)的《因明論疏明燈抄》十二卷56;明詮(789~868)的《因明大疏僛》三卷57、《因明大疏裡書》六卷58;藏俊(1104~1180)的《因明大疏抄》四十一卷59;良遍(1194~1252)的《因明大疏私抄》三卷;徵引賅博,解釋細緻,尤為風行的鳳潭(1659~1738)《因明論疏瑞源記》八卷60。此外,由於《因明入正理論疏》解釋因四相違過一段,素稱難解,日人對此特別研究,並作註書,如:真興(934~1004)的《因明四種相違略私記》二卷61、源信(942~1017)的《因明論疏四相違略註釋》三卷62等。 
        從上述有關智周因明學重要著述及影響來看,可知智周對漢傳因明在義理上的貢獻,實不愧為是漢傳因明學代表人物之一。根據沈劍英(1932~)主編《中國佛教邏輯史.第八章慧沼和智周的邏輯貢獻》中所述63,智周在因明學的成就,略整理簡述如下:
(一)《前記》對《大疏》的詮解
     1.對「五明」提法的解釋
        窺基《大疏》云:「菩薩求法,當於何求?當於一切五明處求。」64智周解釋道:「五明處者,瑜伽三十八云: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方明處;五、工巧明處。諸佛語言名內明處,乃至一切世間工巧業處名工巧明處。此五各幾相傳:謂內明處,略有二相傳:一者、顯示正因果相;二、顯示已作不生,未作不得相。因明論,亦二相:一、顯摧伏他論勝利相;二、顯免脫他論勝利相。」65此中,內明是指佛教教義,而因明則是破敵立自的一門論辯工具學科。
     2.「唯」與從本為論
        商羯羅主《入論》首頌云:「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66對於這個「唯」字,窺基《大疏》是從「據多」、「從真」67來解釋的,能立與能破可以同時悟自、他、證三方面,而後二者皆屬「悟他」,故言「據多」。似能立與似能破的悟他作用,又是從屬於真能立、真能破,故為「從真」。但是,在悟他之前總是先要達到自悟,故智周以為窺基「雖作此答,難猶不盡」68。為免引起他人的責難,智周進一步解釋:「『唯』者決定,若言小分,何名決定?唯識言『唯』不據少分而稱唯。故今助釋云:立破本意但擬悟他,二似亦能分悟他,故置『唯』言。自語非本設,雖自悟,故亦不名悟。」69此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智周認為「唯」字是「決定」的含義,而非一般所認知的「僅僅」之義。其次,智周因不同意窺基的「據多」之說,而又提出更為合理的「從本」說。後世學者多用智周之說,並稱之為「從本為論」。
 3.對「八能立」過分類的質疑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說因明有八能立,《大疏》按其缺一至缺八組合為二百多種過失,智周不同意此分類法:「若論其體,瑜伽八中則不得有二合闕成二十八等,何以故?引喻是總闕,引之時,同、異亦闕,故不得也。若准此理,闕一亦復不成八句,闕引(喻)則亦闕同異故,……亦不得有闕八等句。」70這說明,在八能立中,引喻已包含了同類和異類,因此喻缺的過失也包括同類缺和異類缺的過失,所以,智周在此區分了「闕」與「總闕」,並反對重複計類。
 4.對因明論辯學的系統介紹
   因明本來就是論辯學、知識論、邏輯學的三合體,陳那、商羯羅主的因明比較側重於邏輯學,對論辯學所述不多,《大疏》也是如此。而智周的《前記》依據於《瑜伽師地論》71而對因明的論辯學內容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和分析,這在漢傳因明中也是首次。茲略述如下:
  (1)論體:依「論」的性質,分為言論、尚論、諍論、毀謗論、順正論、教導論72等六種。
  (2)論處所:分為「王者、執理、淳資善伴、善解法義、沙門、婆羅門等」73在講道理的地方才可以進行論辯。
  (3)論莊嚴:主要是講語法、修辭等內容,有五:一者、善自他宗;二者、言具圓滿;三者、無畏;四者、敦肅;五者、應供。74此中:
  言具圓滿,是指「具五德:(一)不鄙:謂離遍國鄙俚言詞;(二)輕易:謂所有所說皆以世間共用言詞;(三)雄朗:謂依義建立言詞,能成彼義,巧妙雄壯;(四)相應:謂前後法義相符不散;(五)義善:謂能引勝生定生,無有顛倒。」75這是要求論辯中的用語不能粗野生僻,而要通俗易解,準確同一。
  無畏,是指「處大眾等中,其心無有下劣憂懼,身無戰汗,面無怖色,音無塞吃,語無怯弱」76。這些是指正確的辯論態度、形象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求。
  敦肅,是指「待時方說而不緩速」77。這是說該言則言,不該言時,須待時而發。
  應供,是要「為性調善,不惱於他」78,「言調柔耎,如對善友」79這些要求既是辯論態度,又是一種辯德,是從立場、觀點、方法的一致性來要求的。智周又把《對法論》中的論莊嚴部分來作一比較:「對法有六:四為辯才,五者敵,六者應供,餘皆同此。然彼論釋言:『應供者,謂立性聖和,發言謂善,方便隨順敵論者心。』」80
 5.對《正理門論》本頌的解說
  陳那《正理門論》在總結九句因時,有一頌曰:「於同有及二,有異無是因,翻此名相違,所餘皆不定。」81神泰認為這是「根本論正頌」故稱之為本頌。而慧沼《義纂要》中則認為:「本頌者:或足目所造《因明論》,或世親所造《論軌》等中。」82說明本頌係從足目或世親的著作中引來。據日本學者宇井伯壽(1882~1953)考證,認為在足目《正理經》中並無此頌,僅在晚於陳那時代的正理派烏地阿達克拉等人著作中見引,故認為慧沼之說為杜撰。83但智周在《前記》中仍然強調:「引本頌言者即是足目所造之頌,以足目是根本造因明者」這比神泰講得更為肯定。而且,智周這一說法是當時佛教內外都認可的。可知此說非慧沼一人之見,應是唐代諸師之共許。
  此外,《前記》對於品和法的區別、九句因和四相違的關係、闕支過失及真唯識量等問題,都有專門的闡述。
(二)《後記》對《因明疏抄》的義理闡發
  《後記》對《因明疏抄》從內容上看仍是對《大疏》的分釋,有些是與《前記》重複的,但也有相當多的補充、刪略、修改,在文字上更為明確和概括,顯示了智周對《大疏》研究的深入,茲略舉說明如下:
 1.修正
  《大疏》文首講到佛「歸真寂於兩河」84,《前記》解釋為印度的恆河、跋提河85,而《後記》訂正為「生死涅槃名為兩河」86,「問:何故大師在兩河中間入滅?答:表生死中而有涅槃,涅槃不離於生死。」87 
 2.增補
  《大疏》中的「舉真攝似」88之說,《前記》只是簡單地釋為「因明名通」、「正攝似」89,《後記》進一步歸納為三釋:「名為因明,但舉其真,即攝似故。……或兼明之……真者正為因明,似者兼之。」90
 3.綜合和概括
  關於宗是能立還是所立的問題。《前記》云:「因喻二種定唯能立,宗則不定,因喻成邊,則名所立,若宗成彼自性差別,宗則能立。」91《後記》進一步綜合概括為:「因喻名為能立,今古共同,唯宗一箇,古今稍異,或為能立,或為所立,由不決定故,所立宗不是因明……又有一解:總宗望因喻成即是所立,若自性差別為所立即喚宗而為能立,亦是不定。」92這是說相對於因喻而言,宗支為所立;而相對於宗依而言,宗體又為能立。所以,一般學者更注重於《後記》,認為《後記》的闡述更為明確、成熟。但卻又忽視了《因明疏抄》是智周對前、後兩記的概括和綜合,內容更為簡潔,也應該成為智周因明思想的主要研究資料之一。
  在因明的發展過程中,玄奘與窺基等初唐諸師可說是漢傳因明的奠基者,而慧沼、智周則是因明的完善者,之後在漢地乃至在朝鮮、日本的傳習,都是延續此一基本軌道的發展。
參、《大乘入道次第》的文本研探
  關於智周撰《大乘入道次第》之動機及其內容體例等,略述如下。
一、撰寫動機
  據曇曠所述,智周著本經之用心為:「恐初學者,望法海而忙〔茫〕然,瞻義山而永退,遂乃纂大教之樞要,舉法網之大綱,爰示方隅,撰茲義記。」93又智周於《大乘入道次第》文末表示:「一乘位行,理幽事廣,若匪圓德,餘何言哉?是以大階等覺穀月猶迷,小位聲聞衣珠尚翳,彼智猶若,況乎聾鼓,但以波因海起,光乘日耀,物既若斯,法何不有,故託聖言編為階次,貽諸同好,冀修有緒,斯志未極。故重頌云:『以依眾聖言,辨大乘位行,福冀諸有情,常住成等覺。』」94足見智周之悲心深重殷切,既恐初學者,望浩瀚的佛法大海而卻步,又深怕大乘法門理幽事廣,難以掌握,因而撰述本經,闡發法相宗之修學門徑,以供同好修學參考。
二、釋經名
  由於入道次第,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只有大乘,才可稱為最究竟的。所以因闡明最殊勝究竟的大乘,而稱為「大乘入道次第」。
  所謂「大乘」:因能廣泛的包羅一般常說的教、理、行、果,所以稱為「大」,且因能運載,而稱為「乘」。
  「道」者:有趣向、遊履、通運之義;也就是不離教、理、行、果,隨應而有趣向、遊履、通運義,皆稱為「道」。
  其「入次第」:總名有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等五位;其個別的內容,則是四十二賢聖95。因於此教、理、行、果四種大乘之道,從淺向深,從部分向圓滿,皆依大乘教,悟大乘理,起大眾行,得大乘果,故依大乘五位之中,漸次悟入道次第。所以,《成唯識論》卷九:「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96
  此外,在修學菩薩道的歷程中,雖說有三大阿僧衹劫,但時間是可因個人之修學而有加長縮短之情形,如:釋迦牟尼因修難行道而比彌勒早成佛:但是,階位則因每一階位,皆有所修、所斷、所證之範圍,所以不可不按次序而行;如同每個人因步伐之快慢,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也就有早與晚之差異,但是整個路程卻是步步不可逾越的。
三、內容與體例
  本處主要探討《大乘入道次第》的內容與體例。《大乘入道次第》一卷,共有二門(按:「門」相當於「類」之意 ),約三萬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扼要地說明法相宗修行次第的境行果。
  《大乘入道次第》所引用的經論,在經典方面有:《華嚴經》、《大集經》、《大般若經》、《佛說法句經》、《解深密經》、《楞伽經》、《厚嚴經》、《涅槃經》等;論典方面有:《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對法論》、《攝大乘論》、《辨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大智度論》、《發菩提心經論》、《般若經論》、《顯揚聖教論》、《阿含經》、《佛地論》、《如來功德莊嚴論》、《讚佛論》、《般若論》等。各門之組織編排有其一貫之思想脈絡,也各有其意義:第一門以修行之階位及斷障為主,分別解說;第二門以得果為主,說明涅槃、菩提的相關內容。此二門約可分為大乘五位、所修之行、所斷之障、所得之果四個面向。茲分述如下:
(一)大乘五位
  智周在《大乘入道次第》中,首先揭示從凡夫到成佛歷程的五個階段,即:大乘五位,又稱為唯識五位、唯識修道五位,是指法相宗針對大乘菩薩修道歷程,所確立的五等階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
(二)所修之行
  關於「所修之行」這部分,首先闡述所修之境,接著說明修行之三種先決條件,進而闡明修行之法要。茲略述如下:
  1.境:闡述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之境。
  2.行:包含明發心、明修行兩部分。
  (1)明發心,分為:a.發心;b.發願;c.求善友等三部分。此中:a.發心,包括:明體性、彰所因、顯行相、辨所緣、明勝利、談德量、挍勝劣、辨其喻、明退緣、顯守護。意即藉由闡明菩提心以信、精進、正念、正定、正慧為體性,進而彰顯引發菩提心的四種外緣條件(見聞增上、正法聞信、護法增上、見惡增上)、四種內在因素(種姓具足、善友具足、悲心無間斷、於苦無怯),及四種作用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乃至應勤守護菩提心,以得正覺。沴發願,則以發願、立誓等具體步驟,以策勵精進修學正法行。沊求善友,即因善友具有:能為菩提近因、趣向如來智時之十種功能,以及能令眾生超越生死海等殊勝作用。
       (2)明修行:包含:a.總修:菩提分法、四攝、六度。b.別修:資糧位──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及十法行,進而於所證修勇猛不退。加行位──修五根、五力、唯識觀。通達位──修七覺支。修習位──修八聖道。
(三)所斷之障
       至於「所斷之障」這部分,則先說明煩惱障、所知障之具體內容,進而闡述各階位所應斷、折伏之要項。其內容略述如下:
         1.明二障:即煩惱障、所知障,包含:(1)根本惑,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等。(2)隨惑,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
         2.明斷位:各階位所應斷之種子、應折伏之惑。如:通達位──相見道中的三心相見所斷之惑、十六心所斷惑。修習位──總斷俱生煩惱等;別斷異生性障、邪行障、闇鈍障、微細煩惱現行障、於下乘般涅槃障、麤相現行障、細相現行障、無相中作加行障、利他中不欲行障、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四)所得之果
       顯萬行德備之勝果,分為:
         1.明涅槃:a.依唯識辨四種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處涅槃。b.據涅槃明其三事。
         2.辨菩提:a.明菩提相應心品: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成所作智相應心品。b.身相攝:a.身:法身、受用身、變化身。b.相攝──三身五法相攝。
結 語
        在唐代有關菩提心之漢傳典籍中,慧沼撰《勸發菩提心集》,除了具有可靠性典據之外,還就發心、受戒、持戒、六度四攝等大乘修學法門條分縷析、完整論述,且因內容豐富,故其價值不容忽視97。慧沼之弟子智周的《大乘入道次第》,條理井然、層次分明闡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可說是慧沼《勸發菩提心集》的延伸作品,更是漢地大乘行者的修學寶典。
        本文略述《大乘入道次第》的作者及其內容,以概觀智周大師之生平與思想特色,及對法相宗之影響;從智周對因明論辯學的系統介紹,更能激發我們對於佛典語法、修辭的進一步探究,此不僅有助於掌握經典要義,以堅定修學信念,更為因明學研究的一環。因此對於法相宗典籍之探究,除對內容法義的探討之外,更不可缺少對修辭的探討。在內容上,《大乘入道次第》所涵蓋的行位、修行、斷障、得果四個層面,次第闡明修學門徑,不僅能讓修學者有所遵循,更可視為彌補「以因明、唯識著稱的玄奘一系鮮為人知的菩提心作品」98。唯盼藉此拋磚引玉,使更多有助於修學之法門能弘揚開來。
注釋:
55.沈劍英主編,《中國佛教邏輯史.第八章 慧沼和智周的邏輯貢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12月),頁197。
56.《大正藏》第68冊,頁201a。
57.《大正藏》第69冊,頁151a。
58.同上,頁167a。
59.《大正藏》第68冊,頁437a。
60.唐.窺基撰;扶桑鳳潭記,《因明論疏瑞源記》(臺南:智者,2002年9月)。
61.《大正藏》第69冊,頁339a。
62.同上,頁291c。
63.同55.,頁197~202。
64.《大正藏》第44冊,頁91c。
65.《卍續藏》第86冊,頁894a~b。
66.《大正藏》第32冊,頁11a。
67.《大正藏》第44冊,頁93b:「據其多分皆悟證者,言唯悟他,不言自悟。又真立破,唯悟於他,似雖亦自,從真名唯。」
68.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卷上,《卍續藏》第86冊,頁900a。
69.同上,頁900a~b。
70.同上,頁902a。
71.彌勒菩薩說;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五〈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三〉,《大正藏》第30冊,頁356a~357c。
72.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卷上,《卍續藏》第86冊,頁905a。
73.同上,頁905b。
74.同上,頁905b~906a。
75.~79.同73.。
80.同72.,頁906b。
81.《因明正理門論本》,《大正藏》第32冊,頁2b。
82.慧沼集,《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大正藏》第44冊,頁165a。
83.沈劍英,《佛家邏輯》(臺北:商鼎,1994年2月),頁340。
84.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正藏》第44冊,頁91b。
85.同72.,頁893b。
86.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卷上,《卍續藏》第87冊,頁1a。
87.同上。
88.窺基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正藏》第44冊,頁93a。
89.同72.,頁898a。
90.同86.,頁2b~3a。
91.同72.,頁899a。
92.智周撰,《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卷上,《卍續藏》第87冊,頁3b。
93.《大正藏》第85冊,頁1207a。
94.《大正藏》第45冊,頁467b~c。
95.指在菩薩行位中,已入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十地)及二聖(等覺、妙覺)階位的菩薩。
97.拙作,《勸發菩提心集研究》(臺南縣永康市:妙心,民95年7月),頁15。
98.熊琬,〈《勸發菩提心集研究》序〉,拙作《勸發菩提心集研究》(臺南縣永康市:妙心,民95年7月),頁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