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妙心寺獲獎看內政部表揚績優宗教團體的宏觀與微觀

吳文宗

        內政部每年依據其頒布的《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獎勵要點》標準,擇優表揚全國各地能運用其資源,發揮宗教功能,增進社會福祉的宗教團體,以為社會效法。今年內政部表揚了「小東山妙心寺」等208個宗教團體;「松山奉天宮」更以連續10年以上接受內政部表揚的佳績而榮獲行政院獎勵,實在難得。
        綜觀內政部《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獎勵要點》,其興辦公益慈善事業係指:捐資從事兒童、少年、婦女、老人、社區、身心障礙者等福利事業,金額達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上者。其興辦社會教化事業係指:舉辦宗教、生活、文化、藝術、資訊、健康、人際關係等各項講座;或辦理各項社會教育之宣導活動、設置中途之家;或興辦學校、圖書館、出版優良刊物、電化弘法教育;或配合地方節慶,舉辦傳統優良民俗技藝活動;或加強文化資產與古蹟之保存;以及推行國民禮儀、改善不良喪葬及其他習俗等事項,具有特殊貢獻,聲譽卓著者。
        內政部所列據以評定績優的宗教事務,看得出是政府站在施政的思考,為輔助其實施社會教育,而賦予宗教「功能性」的意涵,且是量化的。其中大部分符合宗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內涵,然而,宗教的功能是否僅止於此?或以此為重點?
        若以人類學功能派的創始者英國的馬林諾斯基(B.Malinowski)的思想認為,所謂「功能」是指一種社會制度對於該社會整體的存在所產生的作用,是建構於個人的、心理的。因此,宗教應有以下四種功能:(周梅雀.《從教育觀點論寒單爺民俗活動》第六章)
         1.意義的功能:所謂意義包括概念與需求。人類對於生存的價值、生命意義之困惑,意圖從信仰來獲得抒解。宗教能給予生活價值、目標與其意義,賦予受苦及死亡意義,使人類接受死亡的事實,以減少憂慮。因此,宗教給予人類心靈的安慰,減低人類對現實的不滿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2.歸屬與認同的功能:心理社會學派之個人成長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認為,個人在社會上更需要獲得認同,以建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宗教正可以給予個人身份的功能,即是對自我的認知與價值的賦予。信奉共同宗教之信仰者,能從中獲得歸屬感,並認同他們的宗教團體,進而追求更廣泛的社會價值與認同,讓個人瞭解「我是誰」、價值觀取向如何、人生的目標等。
         3.心理的功能:就個人層次而言,宗教能使人回復快樂的心態,舒坦人們的焦慮不安,使人覺得更堅強、更自信、更有活力。
         4.社會的功能:宗教的最大社會功能在於聯結一個社會,及整合社會的集體情感。宗教的本質乃是社會力量的昇華現象,整合了社會,因宗教的儀式聚合了人們,產生凝聚力,讓人們有共同的目標,能夠加強社會連帶,增加其一致性,並能團結社會。
        以上四大功能關係著宗教存在的意義,也關係著宗教是否能帶給人們生命的意義;更讓我們得以確立宗教的價值在使人從信仰中,強化自己以勝過困難,淨化自己以達成至善的境界。然而,這些功能價值以內政部的獎勵標準是否可以真正評定出來?
        據此,我們來檢視「小東山妙心寺」今年再度獲獎表揚,是何績優?所作為何?
        小東山妙心寺今年連續得獎,因其歷年來永續的撒播「人間佛教思想」的種子,既深且廣地從事教育、文化、環保、護生等樂利眾生的工作。諸如:1.「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八年來提供社會大眾修學正見正信之佛法,淨化社會人心。2.「法界衛星電視弘法」──十年來導正社會偏邪之宗教迷信,提昇人們心靈的安定力量。3.「成長教育講座」──二十餘年來以其多元主題,與大眾分享專業知能、生活智慧、以及生命與本土關懷。4.「社區教育中心」──長期舉辦成人及兒童各項才藝成長活動,為生活注入靈泉活水。5.「妙心雜誌」──十多年來提供知識性、報導性、研究性的佛法體驗,以分享信眾。6.「文物典藏與展覽」──收藏臺灣古文書與文獻資料,以及臺灣早期藝術家作品、原住民藝術文物,為保存、深耕臺灣文化盡心盡力。7.「文獻基金會暨佛學資料中心」──二十年來計畫性地購置圖書、雜誌、期刊以充實館藏,俾便研究者、修行者有更豐富的資料參佐。8.環保護生工作──教育大眾與其消極地作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治療性工作,不如積極地做好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等預防性工作。因此,聘請專家學者座談、演講並化為實際行動,教導民種植草、種樹、以及打造「綠建築」概念,並呼籲教界將放生行為轉化昇華為生態保育、生物復育等護生工作,使大自然環境成為真正的人間淨土。
        若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內政部的施政理想,再以微觀的角度深入剖析妙心寺的宗教文化內涵,似乎比較能如實如法的看待二者之間的差異了。
        內政部本著中央主管機關的宏觀角度,指導地方政府確實輔導轄內各宗教團體健全組織,並鼓勵按其財力或與其他宗教團體共同興辦公益慈善事業,加強社會教化事業之推行。基本上,內政部是施政而非弘法或傳佈真理,因此講求效率,重視量化,所以前幾年內政部的宗教績優表揚,僅止於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社會教育文化事業付之闕如。然而,要藉宗教的力量,喚起國人感恩惜福之情;要讓宗教大愛的光輝照亮臺灣,使社會安定進步文明,光靠捐資興辦公益慈善事業其實是不夠的。制度的建立、教育的扎根、文化的保存、心靈的淨化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因此,幾年來在宗教家的建議之下,宗教團體的「社會教化事業」才受到重視,這雖只是內政部向前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宗教事業發展的一大步。今後各級宗教主管機關,若能借著表揚獎勵,以引導各宗教團體更加重視正知正見的建立、文化的深耕、心靈的淨化及自然生態的保育。此外,也能擴大宗教諮詢委員會的功能,以協助政府制定宗教政策,當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因此,當您清楚認識──妙心寺傳道法師是如何打造妙心寺人間佛教思想殿堂?是如何持續十年八年的歲月遠赴臺北、嘉義、高雄乃至遠渡重洋弘揚正法時,您就知道如何以微觀的角度來審度宗教,尤其是佛教的自證化他,自利利他的精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