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快樂豁達的退休族

 

呂春梅


   每個人都會年老,年老可說是經驗與智慧的累積,但也會面對健康與失能的衝擊。聖嚴法師說:「人的生命就是一項福報,若是能夠有個健康的身體,且能享有較長的人生,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此,活得自主、自在、尊嚴與快樂,是所有步入老年者最大的福報。

  臺灣已經邁向高齡化社會,經建會並推估至民國
116年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69%,即每五個國人中有一位老人,因此,建構完善的老人福利與照顧體系,是政府重要的施政任務;而如何做個快樂、豁達的退休族,卻是我們個人要提早思考的人生規畫。柴松林教授說得好:「老年人要活出健康的黃金歲月,使老年成為人生豐收的季節。」因此,不僅國家要提供良好又方便的醫療與環境,老人本身更要學會照顧自己,讓自己活得老又要活得好,並且樂於從關心自己開始,擴大關心的範圍,讓自己擁有愛人的能力。老年退休要過有意義的生活,可以參加志工服務,或從事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或積極參加社團活動,讓自己的生活更有重心,更有意義。因此,生活中保持微笑與幽默感,並常口出讚美鼓勵之言,以及善於饒恕與忘懷,是做個受人歡迎的長者的法則。因為微笑可以使距離縮短,讓人平易親近;幽默可以使嚴肅的氣氛消除,讓人解開心理防衛的隔牆;讚美是對人的肯定,鼓勵是使肯定的事實成為動力;與善於饒恕的長輩相處不需小心翼翼,因為他可以使我們忘記過去的失敗,把握現在。

  要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自在有尊嚴,從年輕時就要有所準備與學習。學習理財規畫,讓自己擁有足夠的老本;學習人際關係的良好互動與維繫,並對萬事萬物感恩與珍惜,讓自己擁有老友與老伴;學習健康的心態、健康的飲食方法與合適的運動,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能夠擁有老本、老友、老健這三寶,距離做個快樂、豁達的退休族就已不遠。此外,就是學習如何放下?如何重排自己的人生順位?人之有煩惱,大多是因為忘了自己的事(自己能安排的事,如:上不上班、吃什麼東西),愛管別人的事(別人在主導的事,如:小陳的婚姻不幸福、我幫助別人,別人卻不感激我),以及擔心老天爺的事(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如:會不會戰爭、會不會死亡)。所以,要活得輕鬆自在很簡單,只要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擔心「老天爺的事」,並在自己心情不好時,趕快問自己,造成自己不愉快的事是「誰」的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常常是說得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然而常說常聽才能讓自己將道理與方法融入內心並化為行動。以老年人最擔心面對逐漸凋零的老友與老伴這件事來說,死亡確實令人恐懼,這是一件無法逃開,也無法控制的生命習題;雖然它是老天爺的事,但是,我們的生命度量若要擴大,靈魂若要得以更新成熟,就要學習《年歲的冠冕》書中提到的:我們要接受死亡,它不是剝奪而是一種賦予,它讓我們在生命中,面對死生之間的過程裡,經過內心的煎熬與焠鍊,成就我們更豁達的生命度量。如果我們在老年時,無法面對我們正在逐漸邁向死亡這個事實,我們將無法從老化的過程中學習任何事物,內心也無法得到真實深處的平安與喜樂。因為,死亡將教導我們要謙卑,教導我們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更教導我們放手的藝術。要知道,無論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什麼角色,總會有曲終人散、幕簾緩緩垂落的一天。

  明乎此,我們才能有機會毫無痛苦、平安、有尊嚴的離世,讓生命圓滿的落幕。所以,有智慧的您,要謹記幸福十誡:

  1.不要再替成年子女操心,才不會碎碎唸。
 
  2.不要再將成年子女當成未成年人來「監護」,以免顧人怨。

  3.不必事事都「非知道不可」,尊重已成年子女的隱私權、自主權。
 
  4.不要再以兒、孫為生活重心,尋找自己的園地,才不致天天望穿秋水。

  5.不要逢人就訴苦,寧可寫作、畫畫、練功、唱歌,以藝術、創作昇華情緒。
 
  6.不要凡事抱怨,多欣賞、感謝別人為取悅你所做的努力。

  7.不要因孫輩和子女媳婿爭執衝突,這樣只會惡性循環,害了你的孫輩。

  8.不要因病痛而唉唉叫,有病要治病,領了藥要服藥,治不好的要忍耐。
 
  9.不要疑心病太重,要感激還願意留在你身邊的人,免得最後連他也走了。

  10.要多多親近宗教,有堅定的信仰,並對未來抱著開心、樂觀的態度。

  確實學習將這幸福十誡記在腦海裡,在退休後只要打理好「自己的事」,從現在開始把握當下,養成習慣口說好話,多做好事,在心態上學習隨順因緣,做個快樂、豁達的人,退休後自然能有個幸福、快樂的老年生活。正如聖嚴法師說的:「只要心安,生活自然有平安。」願我們大家在生命旅途尾聲,都還能有如同日頭出現、光輝烈烈的生命力。

參考資料:
1.黃勝雄著,《年歲的冠冕》,花蓮市: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2004年4月。
2.〈聖嚴法師的關懷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