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師父2012馬來西亞弘法隨行側記(中)

吳文宗

 

修學佛法的綱要

 三月二十日上午(星期二)

  上午師父為馬佛學院全體同學開示及交流。時間安排為
8 點至1010分師父以2 小時的時間開示「修學佛法的綱要」;接下來有20分鐘的茶敘;1030分至11點師父參觀了佛學院、圖書館、幼稚園;最後11點至12點師父預留了 1 小時的時間與同學交流。

一、前言

  師父先略談概要:自修佛法只要照見五蘊皆空,體達空性、無我智慧就能開悟而解脫。但若要度化眾生這還不夠,除了要契理契機外,還要知道整體佛法,不能見樹不見林,也不能見林不見樹;無論法說、義說都要由方便到究竟。


  師父說:佛法的根本為佛法僧三寶,而三寶中以法為核心,學佛要以法為師而非以戒為師。佛陀因證悟到因緣法,緣起性空的道理才成佛的。佛陀當時制戒,就明白揭示:法可含戒而戒無可含法的道理,換句話說,法的內涵無非是真理與道德的實踐。因此,維持僧團水準的原則還就是法,也就是「依法攝僧」的意趣。

  此外,師父指導學眾:佛法的特質是因緣法,因緣法破除神我論、尊佑論;破除宿命論、邪因論、祖承論等。佛教認為世間一切現象之所以如此,必有其所以如此的因緣法則,如佛在《雜阿含經》卷二•五三經說道:「我論因說因。……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這是著名的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教示。說明生死流轉的苦果,是由雜染的心念、身語行為(因緣)所集成。還滅解脫的聖果,是由離染的清淨心、行(因緣)所證滅的。一般人習慣於用自己的臆測推斷,不能深入探究事情真正的原因,所以他們總是「我以為……我以為……」因此往往與事實不符。比如說有個人心地善良,人緣也不錯 ,但是開車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是撞了人就是被撞。如果我們不知因緣法則的所以然,不去探究真實的原因,大概只會責怪老天爺沒眼睛,為什麼待人那麼好,還會出車禍?因此,佛法緣起性空的絕待性是一實相法印;若從絕待展現差別,在時間上是諸行無常,在空間上是諸法無我,以及超越時空當下的涅槃寂靜等三法印。


  
師父說:以上是進入主題──「修學佛法的道次第」之前所必須認識清楚的。
 
  接下來,師父引導學眾進入主題。師父說:本綱要是摘自《佛法十講》的第十講,為前九講整體性的綜合,主要在說明修學佛法的道次第──依信、解、行、證 ,以及提示聲聞乘的解脫道、與菩薩乘的菩提道之修證歷程;學者若能明確的信解 ,循序漸進,加以精勤的篤行,必能有所斬獲。師父進一步分析: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信、解、行、證」,若只有相信了解,沒有去實踐體證,如畫餅充饑,說食不飽;如果離開信解光講行證,就如同邪魔外道,每個人的理解都將是根據自己的體驗,不管正確與否,只是各說各話沒有一個標準。

二、信解行證與教理行果之相融

  接下來師父說明信解行證與教理行果之相融。

  師父揭示圖表說明:信、解、行、證是學佛的四步驟,也是教、理、行、果修學佛法的歷程次第:詳細的說就是「信」仰佛陀及弟子的言「教」;「解」了言教的義「理」;依法理「行」踐的自他 「行」;體「證」三乘與佛「果」。


  
師父說:學佛首先應對三寶生清淨信心為入門,其次要深入瞭解義理以驗證信 仰的正謬,再依實行以驗證解理的可行性,後依是否能體證真理而解脫以驗證行踐的真妄。這樣,信、解、行、證與教、 理、行、果輾轉互證而增上、增明、增深、增廣以至自他淨化,依正莊嚴,圓滿而成佛。

  
至於教、理、行、果的內容為何?師父說:

  教──是一切經、律、論三藏教典,也包含佛教藝術等,所謂六塵都是教體,只要有表詮佛法功能的都是「教」。理──是一切義理,究竟深義。學佛要能探究一切義理的真諦,以便如實的理解,進而如法行踐。「行」──是個人的修學方法 ,和大眾共修的和合軌律。「果」——是聲聞、緣覺、菩薩、佛等聖果,果就是果證,也就是所證的境界。


  
師父舉雕刻家蕭一雕塑之佛菩薩像作品「面惡心善」、「面善心惡」都趣向佛道為例,表達佛法道器平等之特質。隨後師父特別強調:頂禮是為了培養自己能生起恭敬心,消除我慢心。

三、阿含道次第

  接下來師父闡明阿含道次第,也即聲聞乘淨治身心的般若道(解脫道)次第:師父特別製作了 〔學、道過程〕表解、〔一乘道二階段〕表解、〔自覺道∼他覺道〕以及〔俗、世間正道∼聖、出世間聖道〕表解,來協助學員了解成佛道次第。


  
師父也引用楊郁文教授著作《阿含要略》進一步說明道次第:從見善人起慚愧心,提振自己不放逸,而親近善知識,恭敬順語,樂見賢聖、樂聞正法;進而進入能觀法義,受持法,翫誦法,觀法忍,生信心;正思維,精進,正念正智,具威儀法,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擇法,正精進;然後進入初 禪、二禪、三禪、四禪 ,再進而見淨勤支、度疑淨勤支、分別淨勤支、道淨勤支、除淨勤支、無欲淨勤支 、解脫淨勤支,以至於解脫知見而入涅槃的成道過程。

   在〔一乘道二階段〕表解中師父特別說明「於色(等)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其中「離欲」的欲是指貪著,「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有著向外(實也通於向內)希求的特性。因此,貪是「於受用喜樂堅著」,會現出染著而戀戀不捨的情執。經上說男女欲是障道法,從中我們不得不欽佩印公在《成佛之道》中提出「人間是向上提昇到善趣;還是向下沈淪至惡趣的樞紐」這一思想的高明了 。

  接著師父提出考辨一位宗教師是否為善知識的重要準據,可從三方面觀察:經──所言是否來自佛教經典;律──德行是否合乎戒律;論──修行是否符合三法印或一實相印。師父所言甚是,台下四眾弟子心領神會,頻頻點頭。

  次外,在阿含道次第講解中師父以見道之要求、修道之要求、證道之要求、行道之肯定做為阿含道次第之結論。

  所謂「見道之要求」即是:知整體性、次第性、隨時性、因依性、緣起性、法性。

  整體性就是八「支」聖道及三十七菩提「分」法。八「支」聖道:包含「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三十七菩提「分」法 :包括十正行、四不壞淨、四聖諦、四道智(四向)、四果智(四果),這都是整個有機體而契理契機的適當隨順行。

  次第性也即是:「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入涅槃義。」(《增壹阿含經》卷33〈等法品〉,《大正藏》2•734c)

  隨時性也即是:如農夫隨時耕田、灌溉、下種,果實自熟。隨時善學調適止、舉(觀)、捨相亦然。(《雜阿含827、1247經》)


  
因依性也即是:佛告縈髮目犍連:有七覺分修習多修習,(令)明、解脫福利滿足。……有四念處修習多修習,能令七覺分滿足。……有三妙行修習多修習,能令四念處滿足。……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若眼見適意、可愛、(可)念,能長養欲樂 ,令人緣著之色……修習七覺分已明、解脫清淨滿足。如是,目揵連!法法相依, 從此岸而到彼岸。(《雜阿含281經》,《大正藏》2•77b)

  緣起性即是:緣無明行,緣行識……緣生老死、老死苦;習苦便有信,正思、念、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中阿含•涅槃經》,《大正藏 》1•491a)


  法性即是:世尊告訴阿難:「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阿難!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中阿含•不思經》,《大正藏》1•485b)

  在此,師父說持戒不熱惱後悔,不是只去觀想、去想,而是要敬持戒律,以得到身、口、意清淨,自然就不熱惱後悔。而「不時通達」,一說「非時通達」:不一定時間,只要具備因緣成熟,自然開 悟。就如同母雞孵蛋成小雞,就在那一刻,母雞與小雞同時一啄,破殼而出,因緣成熟時,法性自然,自自然然。

  所謂「修道之要求」即是:依相應性、對治性、相須性、平等性、中道性。

  相應性即是:契理、契機,相應、相順說世、出世法。

  對治性/相依性即是:知病與藥:「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

   相須性即是:「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如人洗手,左右(手)相須;左能淨右,右能淨左。」(《長阿含•22經》,《大正藏》1•96b)

  平等性即是: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雜阿含經》卷9•254經,《大正藏》2•62c)

  中道性即是:離苦樂二邊行,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趣於涅槃。(《中阿含經169》,《大正藏》1•701b )

  所謂「證道之要求」即是:得實踐性、實證性、漸次性/分證性。

  實踐性即是:修方便隨順成就,謂依三學八正道、六度四攝而行。

  實證性即是:離三毒、三界。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漸次性/分證性即是:修四諦漸次,無間等(現觀)。七覺分、四念處觀亦然。

  所謂「行道之肯定」即是:同行性、必行性、可證性。

  同行性即是:三乘所同行而證解脫。

  必行性即是:三乘都由八正道證涅槃而不許別異的!

  可證性即是:釋尊依古仙人道(八聖道)成等正覺,為四眾轉法輪。

  在此,師父強調:「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是修證必然次第!一個修行者若不修習三學八正道,說開悟解脫,是「增上慢」者。師父以佛陀入涅槃前度化外道須跋陀羅為例:佛陀告訴須跋陀羅,外道的教法不依三法印,沒有八聖道,當然就沒有解脫的聖者;雖然他們說有,那不過是妄自誇大的「增上慢」人!世間上無論那一個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認識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聖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獲得自在和解脫。最後須跋陀羅聽聞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霧頓時開朗,當即證得阿羅漢果;他頂禮佛陀的聖顏,發願作佛陀住世最後的弟子,並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

四、菩提道次第

  即菩薩乘利濟眾生的方便道(菩提道)次第:「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初發已為人天師,勝出聲聞及緣覺;如是發心過三界,是故得名最無上。」( 《大般涅槃經•迦葉菩薩品》,《大正藏》12 •590a)

  師父說菩提道次第可依三種不同的出處來修學:


  
(一)依華嚴經所述五十二階位修學次第:十信即內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三賢位;十地為聖位;等覺為佛菩薩位;妙覺為究竟佛位。

  (二)依太虛大師的菩薩學處:從發菩提心漸次到→三皈依→五戒十善→八關戒齋→菩薩戒→發四弘誓願→求五明→行六度四攝→自他圓滿而成佛。

  (三)依印順導師的菩薩學處:其次第為:聞法歸信三寶→以五戒十善為基→依三心修六度四攝→再依六度四攝圓滿三心而成佛。

  其間印順導師特舉(《華嚴經》卷16,《大正藏》10•82a)「譬如闇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來說明聞法的重要。舉(《大毗婆沙論》卷142,《大正藏》27•731a)「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離罪,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來說明聞法的利益。其間「多聞」二字在聲聞乘及菩薩乘中各有不同的說明,其實意義是相通的。聲聞乘云:「以如實諦觀無常、無我、無生三法印是名 『多聞』」;菩薩乘云:「以堪聞法性空寂的一實相印,為『多聞』」。

  印順導師也提到佛法從三處聞:《大智度論》卷十八說:「若從佛聞,若從(佛)弟子聞,若於經(典)中聞。」亦即是從師友聽聞,及自己鑽研。初學者,須從師友聞法起;久學者,應著重在自己研究,必須要自己確實懇切用一番功力,才能深入經藏,觸到佛法的核心。不受古人著述的錮囿,才能將佛法的正知見變成為自己的知見。

  至於學習佛法的目標,印順導師也提到:發心有兩種,一為發出離心,淨治身心,證阿羅漢果而解脫自在。二為發菩提心,弘揚正法,利濟眾生,自他圓滿、依正莊嚴而成佛。

  師父說:在學習佛法的程序上,印順導師認為修習佛法有其必然的次第,不能躐等!一切法中最主要的是智慧,修學智慧是佛法的特質。依生得慧,進學聞、思、修三有漏慧(得要、深入、旁通)進而現證無漏慧而解脫自在。

  此外,印順導師也指出初學者從三門入。所謂三門即信願、智慧、慈悲。聲聞乘的二種行人,因悲心薄弱,所以隨信行人從信願門入,隨法行人從智慧門入;菩薩乘的三種行人,智增上(法行)人從智慧門入,信行人從信願門入,悲增上人從慈悲門入。總之,學佛初入門因根性有所偏好,最後必須信願 、慈悲、智慧都要具足,缺一不可,否則易生流弊!

  在此,師父引用導師慈訓:「有信無智,增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長邪見!」勉勵同學們初學佛法,信願、慈悲、智慧缺一不可。

五、別開易行道入難行道

  易行道也即是方便道,從四預流支、六隨念,再進而十法行,十大願行,而歸趣難行道,以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而成佛。

  以下師父分別說明:

  四預流支:即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能趣於四不壞淨,以佛、法、僧、聖戒的淨信為本,它與六隨念都是適應隨信行,特別適應在家弟子的法門。這是重信、重福德的,在信與福德的修行中,導向菩提,與般若(智)相應。它與甚深法相通的六隨念,都是「自力」的修持。

  
六隨念法門:是與信為先導的方便,於病重、別離、兇險等苦痛逼切的方便適應。六隨念的前三念是三寶功德的懷念,如不瞭解三寶的內容及其所以值得尊敬的所在,那空有憶念並不能增長正信的。後三念是憶念自力行持的施、戒、定能生善處,甚至趣向解脫。

  十法行:是指受持經典的方法,又稱十種法行。佛法重智證而又開出重信的方便,所以傳出了書寫、供養等十法行。《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付囑品)謂 :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維、十者修行。又,《辯中邊論》卷下 (辯無上乘品)謂:「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即:一為書寫:即書寫、流通經律論。二為供養:一者善聽大乘正法,若廣若略;二者四事供養,恭敬禮侍。三為施他:指為他人演說所聞之法,或施與經卷,不佔為己有。四為諦聽:謂專心諦聽他人誦讀或講解經論。五為披讀:自己披閱讀誦經典。六為受持:領受教法,憶持不忘。七為開演:為他人開演經典文義,使起信解。八為諷誦:諷誦、宣揚經文,令人樂聞。九為思惟:住於閑寂處,思惟籌量經典文義。十為修習:常行佛所說教法而不退失。

  十大願行: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其中八、九兩者為菩薩正常道所應有,已非方便的易行道。

  三心六度:由易行道歸趣難行道,以三心修六度,依六度圓滿三心而成佛。三心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無所得為方便。」六度是菩薩行的大綱,東晉道安在《增壹阿含經序》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

六、依七佛通誡偈而修

  「諸惡莫作(止惡),諸善奉行(修善),自淨其意(淨心),是諸佛教(南傳稱「是諸佛法」)。」(《大智度論》卷18,《大正藏》25•192b)

七、結語

  最後師父引楊郁文教授《阿含要略》之修習佛法的方法作為結語:

  以「教」、「理」法義為『緯』,「行」、「果」次第為『經』,探討「原始佛教」之佛法。依「阿含道(修、證)次等」──由「生得慧(良知)」分別善、惡,引發「向上心、菩提心、出離心 (良心)」,尋覓(人、天)涅槃道跡,順「 四預流支」成就「四不壞淨」,得「見道」成為入流者;從此踏上「聖、出世間八正道」,修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解脫世間貪、瞋、癡之纏縛;(成就五分法身)證涅槃得阿羅漢;乃至依六度四攝,圓滿三心而成佛。

交流時間

  由於這一場是專為佛學院學生說法,師父慈悲,特安排一小時(11點至12點)時間與同學交流。以下為師父與同學交流的簡要內容:

  1、問:《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雖曾說:菩薩在五明處求正法,請問出家人尚未確立正見之前,是否可在世中求?如學電腦等。

  答:學佛,當然以建立正見為首要。但電腦在目前及未來生活中都是一種趨勢 ,應該學。其性質有如五明中的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等。你可依自己的能力與志趣,依各因緣先後學習,其輕重緩急要把握好。學習是隨時隨地的,不要自限,也不可本末倒置。當初我在佛學院求學時,業師李世傑老師教我因明、唯識學,使我受惠良多。


  
2、問:什麼原因使長老一路走來對佛法深具信念,鍥而不捨,堅定不移?

  答:師父以「法喜能治病,悲願可延年!」勉諸生:只要有勝解法空性的體驗(法喜),又有慈悲、信願一定能達成所願。

  3、問:修行的狀況為什麼經典上說佛為某人授記?

  答:先在此說明一個觀念,佛教的經律論稱「三藏」,三藏十二部經,不是指三藏之外又有十二部經典,而是指三藏分別有十二種體裁。


  
凡夫於世出世法,有顛倒想、有分別、有執著;阿羅漢無倒想、有分別、無執著;菩薩無倒想、無分別、無執著;諸佛如來一切皆無所著,但三德圓滿。我們修行必然從有分別有執著,到有分別不執 著,再到無分別無執著,才是真正的無住也無著。通常修行到達八地以上的菩薩(或說等覺),佛會為他授記:當來成佛的名號、國土等,有讚歎、肯定、勉勵的意趣。授記,是對佛典經、律、論詮釋方法的十二種體裁之一。

  4、問:菩薩道是否就要忙很多事情?身為學生應如何兼顧學業及人菩薩行?

  答:人間佛教的「間」為上升與墮落的關鍵,就修行的環境而言,天堂太快樂 ,不知修行;地獄、餓鬼太痛苦,無法修行;畜生的智慧不足,不利修行;阿修羅的嫉妒心太重,懷疑心太強,所以也不適合修行;唯有人在五道(六道)之中,苦樂參半,居處上升與下墮的樞紐地位,所以適合修行。而人間佛教之菩薩精神,非只關心自己身心清淨,更要關懷其他有情的淨化。因此,行菩薩道也不見得就要忙很多事情,不是為己而是為眾生的需要。身為學生也是如此,要如實如份,符合自己的本分,人菩薩行也要懂得優先順序。只要與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空無我慧相應,則一切行,皆為菩薩行。

  5、問:現代僧眾最缺乏的是什麼?


  
答:就是信心!對佛法的信心不足,遑論勝解修證?因此要厚植佛法的福智資糧。

  6、問:菩薩對未來佛教有何展望?

  答:就是如何整頓僧團。但這一問題現在你不適合去做,因為你當學生,此刻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應學的,充實自己。成為學德兼備的僧才,以後必得你發揮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