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獎的大乘觀

賴秋昌

  這次諾貝爾經濟獎用賽局理論來分析政府如何有效運用社會資源,被讚為最符合實際的分析模型,其中政府和人民的互動分析,很有大乘緣起有的況味。

  首先提出一個比喻,甲乙二人結伴同行,他們分別有三個包子和五個包子,路上遇到丙,三人決定一起吃完這八個包子,每人各吃8/3個。事後,丙拿出八個銀幣給甲乙二人分。   乙說:「我出五個包子,所以我拿五個銀幣。」

  甲不同意說:「兩人同行,應該均分,各拿四個。」

  這時,丙也說話了:「甲吃了8/3個,才出1/3個,反之,乙出了7/3個,所以,甲分一個銀幣,乙分七個才公平。」
 
  如果銀幣代表社會資源,你覺得要怎麼分配才對?
 
  如果大部分的人表達要如何分才對,政府就會照人民的意願去分配嗎?

  另有一個比喻,來形容政府和人民的想法和意願,是如何配對的。
 

  有ABC三個男生,和ab二個女生,各有不同的想法和態度,分別如下:

  A男,積極表達喜a女。

  B男,對ab均有好感,也不表態。

  C男,對a好感,但不敢表達。

  至於ab因是女生,通常被動不主動表達,但內心是a較喜歡B,b對A有好感。
 
  用賽局理論來配對,兩個都是被動的C男和b女,最常見也最容易配對成功。換言之,三個包子的人,分一個銀幣,是最容易處理的「公平」。
   
  而A男則是積極表達,可能會受到威脅、挫折,但他配對b女的機會最低。意味著有三個包子,也不會只分一個銀幣。
 
  這樣的分析,充滿著現實人間的真實感,也就是人民表達自己意願愈強,政府對資源的分配,就會更接近人民意願。而大部分的國家,政策多是往「三個包子的人,只分一個銀幣」的方向發展,不表達意見的人,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就是不能得生彼國(甲或乙的主張),這樣的分析模型,還真像經濟學的淨土觀。

   最近的經濟情況,美國大量印鈔挽救經濟,已經是山窮水盡了,大家也都看出來任何追求經濟成長,擴大支出的政策都無用;重視分配和政府的效率,反而是能讓經濟底層活絡,也難怪這個分析方法,會得獎。

  荷蘭在歐洲不是一個大國,但財政卻是長期處於最佳的狀態。在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之後,政府發現社會資源大多數用於能源支出,於是改變觀念,大量建自行車道,將萊因河口岸的工業區,改成自然生態公園,海岸線放棄建堤防,讓人為的活動,不再與海爭地,用生態經濟最佳化的方式來思考,社會資源也就有效的用在人民的教育和福利上。反觀我們的政府,長時間用「拚經濟」在看問題,社會資源大量誤用,愈拚也就愈無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