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當廢人的發明大王

賴秋昌 

 

  那一天,發明大王劉大潭來到妙心寺,告訴我們他如何成發明大王。
  當劉大潭的逃生緩降梯得到台灣發明金牌時,媽媽告訴他:「放棄吧!你不可能去瑞士參加比賽的,人家搭飛機,光是在機場就要走很長的一段,你在地上爬,飛機不會等你的。」
  劉大潭回答媽媽的方式很特別,他到資源回收場,拆了三台廢棄的腳踏車,改裝成一台六十四段變速三輪車,要跟媽媽比一下,看誰的速度快。天啊!他用發明來回答。
  這台變速三輪車,也因此陪伴他一輩子了,當初在資源回收場花不到三百元,陪伴他參加世界各地的發明比賽。
  小時候,因注射小兒痲痺疫苗不當,原本活蹦亂跳的劉大潭,雙腳開始萎縮,無力,最後只能在地上爬。身體的苦痛,伴隨而來的是親朋的恐懼和排斥。
  「這個囝仔成廢人了。」
  「這種囝仔將來只能去刻印章或算命了。」
  「他只能做『乞食仔』。」
  地上爬的劉大潭,在眾人的論命之下,似懂非懂地完成他的第一件發明。他說:「當親友議論紛紛時,我只想到要怎麼避免在地上爬的身體破皮流血。」他找到一片木板,拿到一根圓木,鋸成四個圓形的輪子,用竹竿穿過輪子,放上木板,從此,不用在地上爬了。手腳也不再破皮流血了。這種自己「想辦法」的態度,竟然在他四歲多就展露無遺。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八大人覺經》的經文,是劉大潭二十歲前的寫照,但這種自己「想辦法」就讓他關關難過關關過。

  劉大潭說到這些往事,內心充滿一種平和,但整間教室則滿溢洋蔥(流眼淚的網路用語),原來,家人早已放棄他了,不會在他身上做任何投資。是他那靠自己「想辦法」的毅力,說服家人,晚了二年(直到九歲),才得以進入小學。當他看到同輩一個一個上學去,他問爸媽他何時可上學,得到的回應卻是:「以後長大去學刻印章、或算命,就不用讀冊啦!」
  「刻印仔、算命也要會寫字、識字才有辦法做啊!」
  「免浪費時間、金錢,媽媽會照顧你!」
  「媽!你們會老,怎麼照顧?」
  「媽再生一個弟弟來照顧。」
  結果生了八個,才多一個弟弟,反而讓劉家更窮了。擋不住孩子的要求,爸爸去找校長,把劉大潭的情形告訴他。這樣,劉大潭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
  「大潭啊!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這樣有幾個?」
  「兩個,這麼簡單!」
  「這個囝仔真是聰明,趕快來學校讀書。」台灣的發明大王,開始踏(爬)出完全放棄他的負面環境,整整花了兩年。第二個貴人也跟著來了。
  他的大姊小學念完,去幫人洗衣、煮飯,當時每月三百元的收入,一半貼補家用,一半暗中存下來,大姊看到這個弟弟一到下雨天,沒有同學來推車帶他上學,存了一年多,到竹山鎮找了好幾家鐵工廠,希望幫大潭打一台手搖的三輪車,其中一個老闆十分感動,十三、四歲的小女孩,竟然有這樣的善心,立刻幫忙做一台三輪的手搖車,從此,發明大王的求學路就一路保持第一名,沒中斷過。


發明的必備條件
  劉大潭念到六年級,那種渴望再讀書的念頭,沒有停。他說:「心中一直乞求有一所國中在家附近,說也奇怪,剛好縣府在我家附近的土地上蓋一所新國中。」讓他繼續保持第一名畢業,並考上台中高工。
  這時候的劉大潭,在心中畫下三個目標:第一、是一頂學士帽;第二、是一個大碗公,象徵不當廢人受人照顧一輩子;第三、一個小孩,象徵結婚生子,全力朝目標前進。

  他告訴為人父母的二個原則,不要溺愛孩子,因為苦不會苦死人,只有沒目標不知奮鬥的小孩最危險。
也不要替孩子決定目標,免得小孩依賴。
  有了目標,再多的困難也就不怕了,沒錢註冊,沒錢過日子,就靠「自己想辦法」的毅力,克服了。
  台中高工製圖科是他夢寐以求的科系,他的第二件發明是用三片木板,結合角鍊和簡單的支架,可以躺著畫圖、坐著畫,也可折起來帶走。

  他說:「別人下課後可以出去玩,我沒辦法和他們玩,所以看書的時間特多。」他又說:「我常常預習功課,記憶力才特別好。也很容易抓住老師講的重點。」
  劉大潭談到如何能源源不絕的發明?
  第一個是「關懷」,他每天晚上看電視新聞,看到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不幸的事,他會思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例如,他看到一群大學生在高樓火災無法逃生而喪命,他就想要做些什麼來幫助逃生,這是他發明逃生緩降梯的由來。
  第二是「需要」,他看到超抽地下水引起地層下陷,把三個女兒叫到工廠,利用暑假,想出一個原理很簡單的淨水閥,增加地表水的引取,最後竟然外銷到美加、澳等沙漠地區。也用在游泳池的淨水,不用大量換水。而原理只是水深壓力愈大,讓壓力大的水流向壓力小的水表面,就能循環過濾。
  第三是「工具」,就是具備需要的技能。他讀書時,3D繪圖的書剛開始出現在市面上,他一看到,非常興奮的,花了整整三天不眠不休看完,這種求知若渴的態度,使他在校時,3D繪圖、程式設計、機械設計、製圖和鉗工,都保持第一。
  他舉例說如何把「逃生緩降梯」發明出來。由於不能佔用太多空間,又要讓逃生者能緩緩降下,怎麼想就是想不出來要如何設計。一次,老同學約他去彰化採葡萄,採下的那一刻,蜘蛛因藤架震動嚇得吐絲緩緩下降,這一刻,使他想到如何「緩緩下降」。但滑輪無法有效控制下降的重力,要如何「緩緩」呢?又一次,他又看到小孩騎單車時,因急轉彎而摔出去,接觸地面時磨擦的阻力,讓他想到用離心力來慢慢的磨擦下降的繩索,使重力得到控制。重力、離心力、磨擦力的結構設計,使這發明大放異彩,又用很合理的售價,解決高樓逃生的噩夢。
  二小時的演說,毫無冷場,所謂的「關懷」、「需要」、「工具」,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生活化,大乘佛教的利濟群生無邊妙用,都展現出來了。劉大潭說,他現在的目標,是把二百多項的發明,拿來照顧殘者,讓他們有尊嚴的過日子,不用靠補助過日子,他的希望工程,也全力展開。
  傳道法師結語回應也說,劉大潭先生的做法是從根本改善殘障人士的生活並提升尊嚴。希望這樣的精神能「燈燈相續」也希望更多人結合產生「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精神,推動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