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唯一──

陳美汀 

 

  無論大至野外的老虎、花豹,小至家裡的貓咪,美麗的毛皮花紋、優雅的體態和神祕難以捉摸的習性,是一般人對於貓科動物的印象。許多台灣人並不知道家裡的貓咪(包含街上的流浪貓)其實是外來種,甚至也不清楚台灣的原生貓科動物有哪些。若不提古老的化石證據,台灣的原生貓科動物有2種,而且有豹有虎,只是此豹非「花豹」、而是「雲豹」,此虎非「老虎」、是「石虎」。其中,雲豹在台灣已消聲匿跡多年,讀者應該都無緣在野外見到這傳說中的美麗身影了;倒是石虎雖然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 I 級保育類動物,如果給予這個物種多一些關注和保育作為,我們都還會有機會與牠們在淺山偶然地邂逅。
  石虎分類上屬於豹貓屬,英文名為leopard cat,因此又稱「豹貓」;又因身上有類似錢幣大小的斑點花
紋,也被稱為「金錢貓」;此外,因為他們在山區活動,所以也有人叫牠「山貓」。雖然石虎的名字中有個
「虎」字,但體型與你我家中的家貓相仿,體重約3-6公斤。身體的特徵包括吻部短、耳朵圓,尾巴稍短、長度約為頭體長的40-50%,體色由灰褐色到黃褐色不一,身體、四肢和尾部都土黃色的毛皮上有類似錢幣大小的棕黑色斑點。讀文至此,是否有讀者覺得這些特徵很像家貓中的灰褐色虎斑貓呢?其實乍看之下,石虎和虎斑貓確實有些相似,因此偶爾也有民眾會誤認。不過,石虎額頭和眼窩內側的白色條紋極為明顯,尤其在耳後有明顯的白色塊斑,這也是多數野生貓科動物的特徵;另外,石虎的尾部較為粗短蓬鬆,散佈著黑色斑點,與虎斑貓尾部末端的黑色環節也十分不同。
  石虎是除了家貓外,分布最廣的小型貓科動物。其分布區域包括中俄邊界、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台
灣、東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石虎適應的棲地類型也相當多樣,包括各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自然棲地,例如溼地、雨林、闊葉樹林、針葉
林,甚至對於經過人類干擾過的環境,像是次生林、農墾地、油棕園、果園也都是牠們會利用的棲地環境。
  雖然貓科動物具有吸引人的特質與魅力,然而野外的生態研究極為不易,除了密度不高、靈活隱密外,牠們又是趾行性動物,也就是以腳趾行走,尤其趾腹腳掌上厚厚的肉墊,讓貓科動物在行走時無聲無息,對於獵捕食物有很大的幫助,但也使得研究人員在林間很難發現他們的蹤影、行蹤難以掌握。因此,除了老虎、獅子等大型的貓科動物之外,其他貓科動物的野外族群狀況和生態研究都極為缺乏。同樣地,對台灣石虎的生態了解也是到近幾年才稍有成果。
  2005-2008年,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在農委會林務局的委託下,進行新竹和苗栗淺山地區的食肉目動物研究,石虎是研究的重點動物,不僅利用自動相機設備在新竹、苗栗的淺山地區調查石虎的分布情況,同時也利用無線電追蹤設備研究石虎的各種野外生態習性。石虎為獨居性動物,只有在繁殖季節才會與其他石虎有短暫接觸。在台灣,石虎應該是全年都可繁殖,但是冬季是生產的高峰期。在交配、生產過後,雄性與雌性石虎就分道揚鑣,由雌性石虎獨立擔起育幼的重任。雖然如此,一隻石虎的活動範圍內仍會有其他的石虎存在,通常牠們會藉由身上的腺體和尿液,在樹幹上留下自己的氣味,尤其,經常在稜線高點的林下平坦開闊處留下排遺,這樣就可以讓其他石虎知道自己的存在,或避免直接衝突,或尋找交配對象。
  儘管石虎的體型不大,但無線電追蹤的結果發現,相較於其他體型相當的食肉目動物,如麝香貓和食蟹
獴,石虎的活動範圍確實相對大了許多,雄性石虎的活動範圍可達6~9平方公里,雌性石虎的活動範圍較小,至少為2平方公里,這類大活動範圍的物種,尤其容易受到棲息地切割的衝擊而減少數量。石虎主要在夜間活動,尤其是晨昏為活動高峰,偶爾會在白天活動;石虎活動範圍的棲地以林地為主,也會利用鄰近林地的草生地和農墾地,主要捕食的物種為林地、草生地甚至農墾地的鼠類,包含刺鼠、小黃腹鼠、家鼷鼠、田鼷鼠、赤背條鼠等等,台灣野兔、赤腹松鼠和鼩鼱等也是其捕食的小型哺乳動物。除了哺乳動物外,鳥類、爬蟲類(如蜥蜴和蛇)和昆蟲也是它的食物來源,因此,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同時也是關係著淺山生態系健全與否的關鍵物種。
  石虎在食物鏈中扮演著高階消費者的角色,因此,其族群數量的變化,往往與食物鏈中較低階層物種(如初級消費者)的族群波動有著密切且連動的關係,甚至會進而影響其所處的生態系的運作。事實上,
已經有許多資料都顯示,缺乏高階掠食者的生態系中,具競爭優勢的獵物種類很容易會因為沒有掠食者的壓制而大量增加,因而排擠其他同屬獵物階層物種的生存空間,並實質減少當地物種的多樣性,以及產生許多無法預料的問題。與石虎同在一個生態系的食肉動物,除了哺乳類的食肉目動物(包括麝香貓、白鼻心、食蟹獴和鼬獾)外,還有鳥類的猛禽(如大冠鷲、鳳頭蒼鷹、領角鴞)和爬蟲類的蛇(如臭青公和眼鏡蛇)等;但這些共域的食肉動物,覓食行為往往會有所差異(例如:獵捕對象的比例、出沒的時間、覓食的環境......等),使得牠們在同一個生態系的棲位(niche)有所不同(註1),如此一來,就會有減少不同物種之間競爭壓力的效果。就哺乳類而言,以麝香貓的食物內容和石虎最為相近,雖然如此,麝香貓主要仍以昆蟲、植物和蚯蚓為食;食蟹獴以甲殼類和昆蟲類為主食;鼬獾主要以蚯蚓和節肢動物為食物;白鼻心的食性則是以植物為主。由此可以看出,石虎在這個生態系裡扮演著控制鼠類數量的重要角色;在今日,無論是鼠類對人類農作物所造成的損失,或是其所傳播的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都顯示人們應該重視大自然所賦予石虎的生態功能及其重要性。
  由當地年歲較長的居民口中得知,過去新竹和苗栗的低海拔山區都有石虎的出沒,然而,現在卻只在苗
栗地區會記錄到石虎,表示新竹地區即使還有石虎,其族群現況也非常的不樂觀;而苗栗雖然還有石虎的分布,但是隨著近年道路的開發與拓寬、交通流量逐年增加,石虎的棲息地也已經被切割為許多完全隔離或橫越困難的破碎環境,前途也不容樂觀。除了苗栗地區有較詳細的資料外,根據近年其他的研究和救傷資料,大致可推測目前從苗栗到嘉義之間的低海拔丘陵山區,雖然還有石虎族群的分佈,然而,族群數量不明,而且狀況不會比苗栗地區的石虎狀況樂觀。
  雖然,石虎的分布極為廣泛,適應環境的能力又強,然而,和其他許多的貓科動物一樣,石虎因美麗的
毛皮而惹來殺身之禍。其中,以中國為石虎毛皮最主要的輸出國,根據統計,1980年代每年的石虎毛皮輸出量曾高達200,000張,再加上其國內流通的毛皮的數量,不難想像當時石虎被捕捉的數量是如何的龐大。在台灣,非法獵捕石虎並非來自毛皮需求,但是食補觀念、寵物飼養,以及與人類的利益衝突,卻也使得石虎面臨極大的獵捕壓力。在新竹和苗栗的居民訪談就發現部分民眾迷信石虎的食補功效,而因好奇或炫耀心理飼養珍稀動物也是時有所聞。近年來,甚至開始興起一股嘗試人工繁殖石虎與家貓雜交個體的風氣,雖然雜交尚未見成功案例(註2),但這種不顧動物福利與生態倫理的商業行為,也吸引許多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廣為報導,顯然我們的生命教育仍有待加強。

  此外,由於生活空間的重疊,石虎和當地農民之間也一直存在著一些直接衝突和間接影響,其中較明顯的是石虎會偷襲農家飼養的放山雞,而遭受損失的農民也會採取陷阱捕捉或佈放毒餌的防衛措施,每年因此而傷亡的個體不在少數,對一個瀕臨絕種動物而言,不容忽視。雖然食性研究顯示放山雞並不是石虎的主食,但當地農民似乎根深蒂固的認定石虎是有害動物,由於,「危害防治」有其必要性且屬正當防衛,因此,如何協助農民以非傷害性的方法有效降低石虎所造成的損失,應該是現階段的重要工作。另外,當地不少家養或流浪的犬、貓,常在田野間自由活動,也會和石虎有競爭食物資源的可能,同時會散播疾病給石虎(曾發現石虎感染犬瘟熱病毒),大型一點或成群的家犬甚至還可能會直接的獵殺石虎。
  除了上述各種與在地居民相關的問題外,會危及到石虎生存最嚴重的仍是在於棲息地的破壞。一般而
言,淺山地區多屬私有土地,近二、三十年來,我國的農業型態改變、鄉村土地開發加速,新興社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增加道路開闢及公共建設的需求,造成野生動物可利用的面積快速減少與破碎化,再加上台灣的農業長期使用各種農藥、除草劑、殺蟲劑和除鼠藥,不僅使得淺山區的棲地品質劣化,也直接或間接影響石虎的生存。也由於土地變遷過於頻繁,和缺乏遠離人類干擾的迴避空間等,非常不利於石虎的繁殖與育幼,例如,因土地開發工程施作或任由獵犬在山區活動甚至非法狩獵,驚嚇了正在哺育幼獸的母石虎,導致棄巢,使得幼小石虎無法成長的事,就時有所聞。同時,道路的興建與拓寬更增加了石虎因道路而致死的危險,近年來,石虎的路死(road killed)案例每年也不在少數;而道路更是小面積棲地間的障礙,明顯限制動物穿越道路兩側的機會,造成小族群間的隔離,非常容易使瀕危物種滅絕。當然,道路也會引入更多的人為活動,對石虎也產生不同程度的新干擾,例如各種污染物質、噪音、寵物、外來種、甚至是增量的人群。
  台灣的雲豹和水獺(目前僅在金門有確知的水獺族群)已經消失了,現在台灣黑熊和石虎仍然處於瀕臨絕種的險境,食肉目動物的逐漸消失,對台灣要持續維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健康的生態環境極為不利。而相形之下,石虎因為生活在淺山地區,難免面臨比黑熊更多的「人虎衝突」與棲地消失的威脅。然而,我們到現在仍不清楚台灣其他地區的石虎狀況!是否還有其他穩定族群?是否都面臨苗栗族群所面臨的問題?是否僅有少數地區還有殘存的小族群?會不會有某處的石虎小族群,就在我們不知道他們存在時,就已經消失了?會不會在很多地方都是分散且破碎化的小族群,彼此個體無法流通,將導致近親交配情形惡化,終至區域性滅絕?這些也都是迫切需要了解的關鍵議題。

  石虎是「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列的 I 級保育類動物,然而我們對這個物種的了解和重視遠不及牠的保育等級。過去石虎曾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地區;1974年學者評估只有部分地區常見,但仍然全島性分布;到目前僅分布於苗栗到嘉義間的低海拔丘陵地,且為破碎零星的族群狀態,顯示石虎的族群有日趨危急之情況。現在已知的是,在苗栗後龍往南,經西湖、通霄、苑裡、三義到銅鑼的區域是石虎分佈的熱點;同時,
該區域的食肉目動物群聚結構完整,物種多樣性較為豐富,生態系也相對較為健全。因此,當地淺山地帶的經營管理,包括土地的開發利用和農林地上產業形態的轉變,都關係著石虎族群的未來,而苗栗族群的維繫,對於石虎或台灣其他瀕危物種的存續是有指標意義的。既然如此,應該如何保育和復育石虎?社區保育是目前積極推動的方向之一,希望藉由與在地社區居民對話與互動,釐清居民與石虎之間的關係與衝突,進而化解衝突;也讓大家對石虎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尋求支持維護淺山生態系的健全,期待透過社區的實質參與,促成保育行動的在地紮根。在苗栗縣通霄鎮楓樹里推動的石虎米,正是社區保育實踐的第一步,藉由在地農民的支持,以不施作任何化肥和農藥的友善環境農法種植稻米,一則使生態環境回復自然生機,提供石虎健康且豐富的覓食環境,再則提供農民公平合理的農作價格,同時,也提供社會大眾健康糧食和支持保育的行動,如此的友善環境農作,需要更多的推廣和支持,證明人與自然「應該」、也「可以」共存共榮。事實上,一個物種、甚至生態系的保育與復育,都需要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支持,因此,石虎的保育教育,需要更多的公、私部門和團體,甚至個人的志工一同努力推廣,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參與。
  由於棲息地的不連續性影響層面極廣,因此,生態廊道的研究、建立與監測,對於連接包括石虎在內的
野生動物孤立族群相當重要;同時,了解目前台灣全島石虎分布的現況,以及改善淺山地區的森林或其他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的品質,甚至更多更深入的相關生態研究都是刻不容緩。最後,我們還要強調,目前台灣所設立的國家公園或其他大面積的保護區都尚未發現有石虎,顯示即使我國的保護區面積所佔國土比例已經非常高了,但對石虎(以及其他類似遭遇的物種)可能無法發揮保護的效果,這更凸顯出將石虎的研究與保育推廣至台灣其他淺山生態環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當然,也期待大家對淺山環境的野生動物研究加倍重視。
 

註1:棲位是一個物種所居住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綜合特徵,包括該物種覓食的地點、覓食條件、食物的種類和大小、活動空間,還有其每日的和季節性的生物節律模式......等。每個物種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生態棲位,因此,若兩個共域物種的生態棲位重疊度越高,之間的競爭就越強。
 

註2:台灣已有人自國外引入孟加拉貓(Bengal cat),即石虎(亞洲豹貓)與家貓(短毛貓)的雜交產物,並經由媒體和節目報導後,形成新興的寵物風潮,甚至促成國內有些人也想要去獲得野生的石虎來和家貓雜交,以創造商機;不過,現在市面上販售的Bengal cat都是雜交個體的後代,當時是經過4-5代的Bengal cat和Bengal cat的配對才穩定產生的,並非任何一隻野生石虎都會和家貓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