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因緣和合談蘇東坡的〈琴詩〉
 

林文欽

 

  

   蘇東坡(1037∼1101)字子瞻,號 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題材廣闊,清雄曠放,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為宋代四人書法家之一,可謂曠古罕見的詩文書畫的全才。常與吳越名僧交往,還曾與許多禪師鬥試機鋒;列東林常總禪師嗣下,曾自言前身是個僧人。著有《蘇軾詩集》、《東坡文集》、《東坡樂府》等。他的〈琴詩〉是一首極富理趣而又精到的以琴示禪偈: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一首〈琴詩〉的大意是說:如果說琴聲發自於琴,那把它放進盒子裡為什麼不會有聲響呢?如果說琴聲發自於手指,為何你的手指上聽不到任何聲音?
  本詩用通俗的形象,以琴為例的語言,闡述了主客觀分合的哲理。琴聲當然是從琴上發出來的,那麼琴放在匣子裡的時候為什麼不會有聲響呢?如果說琴聲是手指彈出來的,那麼為什麼不在彈奏者的手指上去聽聲響呢?這首詩告訴人們,美妙的琴聲是彈奏的人與能夠發聲的琴二者主客觀完美結合的結果。要想演奏出悅耳動聽的音樂,好琴與演技高超的琴師二者缺一不可。
  〈琴詩〉不但語出幽默而又含禪機,更運用設問的思辨藝術技巧引人入勝。此詩全在設問的形象中運思,開始先提出一個「琴上有琴聲」的假設,緊接著用反詰句「放在匣中何不鳴?」實際上否定了它,暗示琴有所「待」才能發聲,從而引出第二個假設,或許「聲在指頭上」吧?可是緊接著又用反詰語氣說「何不於君指上聽」,為什麼不在你手指頭上聽,將它駁倒。這樣雙重設問,雙重反詰,只駁不辯,只問不答,把答案藏在詩外,意在言外讓讀者去尋思。
  大家知道琴和手指頭是產生琴音的兩個必要條件,既然它們單獨出現時均被否定無法單獨產生琴音。那麼琴和手指頭兩者配合才能產生琴聲就是必然性的答案了。找到這個答案,一種不說之說的理趣就使讀者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時從這個常識性的答案中領悟到:人們從事任何活動,只有主客觀條件和合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由於此詩與《楞嚴經》有關內容相似,蘇軾也自稱此詩為「偈」,可理解為以禪理入詩。可見蘇軾在創作時得到的這方面的啟發。
  《楞嚴經》中說:「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此。」又有偈云:「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緣離,是則常真實。」深諳禪理的蘇軾試圖通過〈琴詩〉說明禪門的深奧哲理。詩人用設問的藝術技巧,說明生滅的微妙。妙音為無,如何能自鳴匣中,又怎麼能從指頭上聽到?只有當有無相生,琴指相拂,才有聲韻。不過,即使琴和手指頭和合聽得到聲響,那也不是它的自性。無生無滅,才是空的本來面目。
  美妙的樂曲是一個因緣和合的整體,而因緣和合的整體都是由若干元素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構成的。在琴聲中手指頭與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緊密關係。
  〈琴詩〉示現一個高深的哲學問題,醉人的琴音來自哪裡?不來自琴,也不來自指,而來自琴與指的完美配合。這樣的意境與哲思,需要我們用心體味。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于發生了聯繫,才得以存在。
  從禪理方面來說,蘇東坡以琴聲來解說禪理。他整首詩通過設問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說明了是琴與指的結合,才產生了精美的琴聲。就琴來說,或是指來說,都只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有其在就能發出琴聲來,這就是「有」;但琴與指都是無法獨自發出美妙的樂音的,這就是「無」;然而,精妙感人的琴聲卻又是從琴和手指上發出來的,動人心弦的琴聲是潛藏於琴與手指上的,這就是「有」。缺少了琴與手指中的任何一個元素,絕對不能發出優美的琴聲來,這又是「無」。琴和手指及樂音正是這種「無中生有」、「有無相生」,才會產生動人的琴聲來,這就告訴我們「有」與「無」的結合、才能生成萬物景象的道理,有無相生是萬物景象生成之原理。
  這首詩給我們以啟示:我們是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我們與眾生的關係就是琴與指的關係,不論是誰,要想在人生事業上幹出一番成績來,除了外在要有一定的客觀條件作基礎外,還需要內在因素,自己在主觀上要積極進取與努力奮鬥,才可能創造出光明及美好的人生。抬高自己,自以為是,無視他人的存在與貢獻,這絕對是人生大忌。彈琴如此,人生也是一樣。讀懂〈琴詩〉,就能開啟我們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