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對我的啟發與影響
 

蔡慈涵

 

 

一、學佛的慈悲是人生向上事
  佛陀是悲智雙運、福慧具足的聖者,我們學佛也是要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慈悲與智慧,雖是簡單的兩個詞彙,但是做起來,卻不容易。尤其慈悲──拔苦與樂,更是佛陀「不忍眾生苦」的具體展現。我也覺得自己需要多學習「慈悲」這一課題,才能讓自己的生命邁向更美好的境地。自從踏入佛門接觸佛教以來,自己也漸漸改變不好的習慣,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

二、慈悲是佛法的宗本
  慈悲,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人性的一面;看不見,也摸不著,是一種無形卻有強大的能量。慈悲,可以讓一個人真正善良的一面顯露出來。
  印順導師在《慈悲為佛法的宗本》小冊中提到,世尊最初產生修道的動機,是由於他的觀耕而引起的。世尊生長在王宮中,難得出來觀察農夫的耕種,他親眼所見在炎炎烈日中,農夫辛苦耕種的畫面,就算耕種到非常飢渴疲乏,卻還不能休息。還見到耕種的牛隻被役使、被鞭策,被壓傷皮肉而流血;見到田土翻過來時,種種的小蟲,卻被鳥雀所啄食;見到牛血滴入土壤,不久就生出蛆蟲,而成為鳥類的食物。眾生的自相殘害、農工的艱苦,刻畫出世間的殘酷面目。世尊見到此般場景,非常痛心,遂引發求道與解脫世間的想法。
  我覺得世尊這種想法,非常具有慈悲心,是為了世間所有的眾生。與那些總是只想到自身利益的比起來,品德實在高尚太多了!
  我們應該學習佛陀如何多為他人設想;要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每一件事情,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面向,也或許會因設身處地的思維,而產生更多的同理心。這個觀念也讓我體會到:當覺得有人讓自己不開心時,不該氣沖沖地跑去找他人理論,或意氣用事去面對這件不愉快的事。這時候,應該要讓自己冷靜一下、大大地吸一口氣,讓腦袋放空一會兒,等自己冷靜下來且比較不那麼生氣時,再去思考剛剛發生的事情。此時,會發現現在的,跟剛剛的想法,會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剛才所發生的事情,好像又沒那麼嚴重。這時候,自己的怒氣,也就消弱了許多。
  「慈悲為本」,這句話是圓正的,是大乘佛教的精髓,表達了佛教的真實內涵。離開慈悲,就沒有佛。由此可見,慈悲在佛教是多麼的重要!

三、慈悲能促進世界和平
  為什麼佛教這麼看重慈悲呢?為什麼慈悲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呢?當一個人沒有慈悲心時,就不會關懷或憐憫世間的疾苦:面對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就不會主動想要幫助他;面對生病臥床的人,也不會感到心疼或難過,因為他缺少了一份慈悲的心。
  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慈悲又善良的心,那麼,世界應該會變得更好!如果每個人都懂得為他人著想;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們,都會奮不顧身的鼎力相助,相信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安詳、和平,不會有糾紛,也不會有不必要的爭執。

四、慈悲,是自然的流露
  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是從法性平等的現觀中得來的。在人世間,如果用功修行,而且是個會做善事、內心非常善良的人,總有一天也有機會可以成佛。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佛。然而,成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要克制世間種種的欲望。這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更不用說是修行了。
  所以,修行的師父們,平常在寺裡過著粗茶淡飯、深入經藏、修福修慧的生活,已經不被外面複雜的世界所影響、干擾;但卻也會時常關心世間的大小事。我只要一有空,都會去找師父們聊聊天;從他們身上,我可以學習到好多事情,不是只有修行,有些待人處世的道理和學校學不到的知識,都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
  在與師父們聊天的過程中,我會覺得自己變得與常人不一樣,似乎自己也變得比較特別些。從師父們的臉上,可以看到那些發自內心的慈悲與善良;每位師父臉上的笑容,總會散發出一種特別的親切感,真的好和藹!喜歡跟他們聊天,不管是開心得意的時候,還是心灰意冷的時候,他們的能量會讓我的心靈變得更強壯。
  「慈悲,不是超人的、分外的,只是人心契當於事理真相的自然流露。」這句話講得真不錯;慈悲真的是一種發自內心,自然而然會表現出來的心境。慈悲是一顆真心;在別人眼裡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而且體會得到它的溫度。相反的,如果只是假惺惺刻意表現出來的慈悲,我想大家也可以一眼看穿吧!
  所謂「相由心生」,有些時候看一個人的臉,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個好人,因為善良和慈悲是假裝不來的。慈悲,是發自內心,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正能量。
  每個人一生下來都具有慈悲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的慈悲可能會被內心邪惡的一面所遮蔽。有些人則會選擇一直守護著自己的慈悲心,讓慈悲心的溫度一直存在著,去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所以,只要有意,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具有慈悲心的善良人。

五、慈悲在生活中的運用
  我常常會為了身邊的人所遇到的一些小事情而煩憂,就算只是因為一把小鑰匙不見了,也或許只是因為跟我說哪裡不舒服、哪裡會痛,我好像會比他們自己還緊張似的。那時的我,就會開始幫對方找出解決的做法,而且會全力以赴去幫助別人。就算可能只是虛驚一場,也沒關係;因為,我總是把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看得比自己還重要;這或許也是慈悲心的展現吧!
  楊定一博士說:「慈悲是宇宙最大的能量。」從佛陀度化鴦掘魔羅,乃至德雷莎修女的濟貧等,都可以讓我們了解「慈悲」不僅是佛法的宗本,更是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品德。
  雖然自己的力量有限,但看到佛陀以至現代宗教家的身體力行,把慈悲奉為生活的準則,都可以讓我們更有信心地勇往邁進,奉行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