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印順導師〈道在平常日用中〉有得

釋禪曦



 


由「善戒是學佛之基」淺談持戒所給予的啟發
  印順導師於〈道在平常日用中〉談到:
「信佛學佛,不是向外追求(物欲與神力救濟),而是從自己身心的修治出發,實現自利與利他的理想。如能依著佛法信受奉行當然會普遍應用於日常生活中。」1的確,在今日教育普及的社會中,佛學的傳播管道豐富多元,佛學知識的取得愈來愈容易,但真正又有多少人有心將所學的佛法,切身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令自他煩惱損減、福慧更添?
對於在佛學院讀書的末學,家師時常提醒道:

「學佛」並非等同「佛學」。一輩子只徒在文字相上打滾、在字裡行間尋找樂受的人,與追逐五欲樂受的人實際上並無大異,只是一個是追求感官的樂受,另一個則是追求精神上的樂受,但終究還是貪欲染著的心在作祟,其中所衍生的根本煩惱(嗔癡慢疑)及種種隨煩惱(如無慚無愧、憍嫉忿恨惱,諂害慳覆誑……)等,並無差異。不懂內在反省,不懂外在觀察(排斥了或中傷了別人,惹別人生氣,依然無感),滿腦子裡只有一堆思考……,多了「理性」卻少了「人性」。這樣的「知識」,不是「法」,只是流於一堆概念生概念,假想再生假想的妄念而已。如此之人,很難體會什麼是佛陀所謂「身、受、心的『如實知見』」。

究竟應如何將「道」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真正對於「身、受、心『如實知見』」呢?導師以「善戒是學佛之基」一語道破,並強調:「出現於內心深處的性善戒,是佛弟子受戒、持戒的要點。」2

信守善戒,更思發願
  末學出家至今方甫兩個寒暑,在僧團中磨鍊亦已將近四年。今夏6月1日,終於在出家近兩年後,受了式叉摩那戒。六法甚是嚴格,稍有違犯便須重受。正因此,這六法在末學內心生出了一股強大的鞭策力,使末學學習攝心,「如實」勤觀五蘊,調伏中有接受,鞭策中不失中道。復因兩度聽聞《大愛道比丘尼戒經》,更決意捨離女眾柔弱依賴之習,發願成為一位具「大丈夫相」的修道人,依著內在善戒而外顯端嚴威儀,將所學以殊勝的「法施」回饋眾生,如《大智度論》所云:
「眾生見者,慕其所行,又為說法,令其開悟」3 。此信念至堅至定,而堅定的心念來自於「正信」與「正願」,有此二者,必起八萬四千「正行」去滿此「正願」──而「正信、正願、正行」便是「般若」現起之最佳條件。吾所信者是佛陀「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因慧而得解脫」之道次第;吾所願者,是依循此道次第,一步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減少毀缺,力求清淨圓滿,並以淨戒為基石,勤修寤瑜伽,求得無上慧。是以故,自己對持守六法一直懷抱著堅定不移之決心。

透過「內在反省」與「外在觀察」,親踐「道在平常日用中
  式叉六法中,看似嚴苛的諸多微細要求中,最易誤犯的「非時食」與「不眾中妄語」二條,卻恰恰是鍊心的良方,並能推而廣之地對治「不正念正知」之散亂習氣。而「不正念正知」是令人隨無明習氣造作惡業之最大原因。相反的,保持「正念正知」,能大幅提高造作善業之機率,因為「正念正知」令「擇法覺支」清晰而明顯,令每一舉手投足、眼神顧盼,乃至言語表達,都經過審慎思慮而不隨性隨習任意發動──正如《華嚴經》〈梵行品〉所云種種「梵行」在三業中細微之體現:
  若身業是梵行者,當知身四威儀則為梵行;左右顧眄舉足下足則為梵行。
  若口是梵行者,當知音聲則為梵行;當知語言則為梵行;當知心觸則為梵行;當知舌動則為梵行;當知脣齒和合則為梵行。
  若口業是梵行者,當知語言則為梵行;當知所說作、無作、稱譏、毀譽,則為梵行。
  若意是梵行者,當知覺、觀、憶念、不忘、思惟、幻、夢等悉為梵行。
  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是梵行;施設是梵行;寒、熱、飢、渴、苦、樂、憂、喜等悉是梵行。
4
其境界是何等高遠!然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末學雖為初學,卻深願朝此至善至美之境修習!
  誠如導師所云:「戒是……『數習』所引發的性『性善』。」5受六法迄今數月,一再對緣歷境,數數練習──不論是他人對自己的「稱譏、毀譽」,或是自己希望得到認可讚美的那份虛榮心,抑或對某種境界之希求,都須一一如實觀照那份貪染的「身、受、心」,及求不得的嗔恚,乃至種種令自他內心不得寧靜之過患,然後明智地加強「擇法覺支」,最終毅然決然地「捨下」。
  始而勉強,終則泰然──「正念正知」的提起將愈見迅捷,「捨」的功夫亦愈發熟練。也因為時常理性觀照五蘊,情緒化之習氣逐漸為理智所取代,進而更能在「意」上著手,在起心動念處守護著那顆心──稍稍趨向一點貪嗔癡,便懸崖勒馬;若墜坑壑,便疾攀崖走壁、騰躍直上,不任繼續墮落,且守護心念的速度愈發迅捷,觀察愈見深細。
  然而,觀照之心力亦有因生病而減弱的時候──當體力不佳時,自律之心的確容易削弱,身口業的把關偶有閃失,然而心的敏銳度既已養成,依舊能夠覺察過失,亡羊補牢,再度起勇猛心,發露懺悔,矢志修正,於再次面對相似境界時,便能防患於未然。就在這「知過願改」、「防患未然」的交互增上中,心逐漸得到淨化、進而體會到輕安無悔的清涼。
  如此,觀察自己身心成為每日定課,殷重無間地加行,反覆不斷地對境觀照、省思、修習,感覺到自己的心愈來愈自在,不論是順境逆緣,即使心湖偶泛漣漪,卻少有波濤巨浪。末學深深覺察到此一轉變對修行之利益,故而道心愈發堅定──善友增、敵意減;煩惱輕,般若現──處於眾中,愈感自在和諧。
  是以故,即使遇上任何以往所謂之困境,自己的那顆心逐漸轉變調柔,對人對事,減低了排拒的嗔、或減少染著的貪,更不欲現起種種女眾嬌嗔柔弱之態狀──人讚則學習不憍矜自喜,人謗亦捨下畏懼憂惱,一切盡其在我,培養豁達之氣度與胸襟。以此願意承擔、願意成長、願意接受、願意試煉等種種的願意,效仿上善之水,欲令方則方,欲令圓則圓。
  所謂學佛「大丈夫」者,其胸襟也寬、其格局也大,其見須高遠,其心當仁厚;縮小自我而觀大局,則有寵辱不驚之氣派,處世周圓之境界,其荷擔之承載必亦過人,其成就之業能澤被群生。溯本歸源,即是「依……〔戒『數習』所引發之〕性善力,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6末學心嚮往之! 大丈夫因依善戒而具此種種美德,智慧之光亦隨經驗之積累而愈發明亮──承蒙三寶隆恩,末學願持續學習對身口意的觀照,與守護,在三業上力求清淨離染,以淨戒為基石,端心沉潛,一心勤求在戒定慧上培養波羅蜜,做為日後弘法利生之資糧,不負出家修道之初心矣!
【註解】
1.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道在平常日用中〉,p.269。
2.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道在平常日用中〉,p.278。
3. 《大智度論》卷14〈1序品〉(大正25,162b21-22)。
4.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梵行品 12〉(大正9,449a26-b7)。
5.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道在平常日用中〉,p.276。
6.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道在平常日用中〉,p.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