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探印順導師的中觀學及其修行(下)

陳明珠


編按:本文上篇刊載於《妙心雜誌》第176期,關鍵字應為「佛性論」,編輯室誤植「吃佛性論」,特此更正並向作者及讀者致歉,謝謝。

 

 

四、中觀學之特色

  印老在漢藏教理院講『阿含講要』,提出初期佛法《阿含經》的四宗趣就是初期大乘龍樹四悉曇的佛法判攝:

初期佛法是第一義悉檀;初期的大乘佛法,為離諸見故說一切空,是對治悉檀;後期的大乘佛法,明自性清淨心,是為人生善悉檀;秘密大乘佛法是世間悉檀。18

《中觀論頌講記.觀法品》:「《中觀論》論究的法相,是《阿含經》,從頭至尾,都是顯示釋尊的根本教法。」印老說《中論》依四諦開章,本不能劃分大小,主張《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依全論發揮的《阿含》真義,無我智是體悟真實相的唯一智慧,有別於清辨檢別頌文何處為大乘、何處為小乘所悟,他多處贊同月稱的說法:

本品的意義,中觀家的解釋,每有不同。……清辨說:小乘唯悟我空,大乘悟我法二空。……月稱說:大乘固然悟我法二空,小乘也同樣的可以悟入我法二空性。所以他解釋本品時,不分別大小。依本論以考察論主的真意,月稱所說是對的。19

印老以三方面抉擇此論本意:一、《中論》所引證的佛說出自《阿含經》。二、《中論》是參考古典阿毗曇,主要破斥有部假必依實的學說,顯出佛陀的緣起中道。三、《中論》歸敬頌的八不中道出於《阿含經》。
  印老將《阿含經》的八正道之正見和中觀貫通起來:

以智慧去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不觀有無顛倒的「知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阿含經)八正道中的正見(正觀),就是這裡的中觀。20

印老的主張與一般學者認為《中論》是般若經的深論,是不同的。《阿含》、《阿毗達摩》是中國佛教高僧大德長久以來所忽視的經論;前者幫助印老辨析中觀學的《阿含》義,後者幫助印老從部派佛教的分裂和學說,爬梳出聲聞乘與大乘的發展脈絡。
  他認為傳統佛教界少有能完滿的把握緣起,不是以緣起有為生滅邊事,就是以真常佛性為不變的理性無為。他引用玄奘譯的《大般若經》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說明以法性的現觀,為理解與修證的準量,說明初期大乘經本於一切法性不可得──空性的立場。《阿含經》以來的傳統佛法,從現實身心(五蘊、六處等)出發,指導知、斷、證、修以達理想──涅槃的實現;與《般若經》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當來世有比丘,欲說般若波羅蜜而說相似般若波羅蜜。……諸比丘說言: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波羅蜜。憍尸迦!是名說相似般若波羅蜜。21

當時大乘者批評了無常的觀慧,以生滅無常觀為相似般若,不生滅觀為真般若,不滿某些部派曲解了傳統《阿含經》思想,稱聲聞乘為小乘,傳統者則反稱新興大乘為非佛說,長期尖銳對立。印老感嘆阿含與般若的對立,是佛法的可悲現象。
  他認為《般若經》說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圓滿佛果,一切法空,法法皆如,都是涅槃別名,是依《阿含經》思想引發而來。緣起法,正觀十二因緣門流轉成就法住智,正觀十二因緣還滅門成就涅槃智,是因果觀,也是空觀,可得勝義空慧。他引用《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

善男子!觀十二緣智,凡有四種: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22

印老講的佛性,不是體性,也不是理性,是行性,以發心、薰習而成行性,與佛陀的緣起無我教義最能呼應:

菩提心一發起,永為成佛的因緣,是不會失去的;如《法華經》繫珠喻所說。但這不能說是本有的,因為是依發心而熏習成的──法界等流的聞熏習。23

他說明聲聞弟子從無常而通達無我,離我所見、我愛等而漸次契入涅槃,這是從正觀緣起而來的。利根者若超越了假名相對界(緣起),而契入絕對界,也是緣起法性的實證。大乘的中觀者講空性,都不曾離開了四諦與緣起一步。《須深經》提到,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須深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印老引《須深經》經文說明法住智之首要:

覺得佛教中,每有一種錯誤的傾向,就是不求法住智,而但求涅槃智。……對於因果緣起的必然性,四諦的價值決定,常是並無希求;……卻以為,需要的是開悟,是明心見性。不知道沒有修成法住智,涅槃智是不會現起的。24

  原始佛教的經典多從緣起、無我、無常入手,中觀學否定自性有,說不生不滅,即空的緣起有安立世間事相,即有的緣起空顯示出世解脫,相依相成的緣起法,無自性空又因果宛然。印老說阿含與般若這兩套概念同樣確實,並沒有本質上異議。

龍樹的《中論》,固然能遮破一切戲論,但中論的正意,決非以摧破一切為能,反而是為了成立一切法,顯示釋迦的緣起中道。25

佛說「諸法無我」即否定了自性,龍樹的「緣起性空」可說是佛陀原始教義「緣起」、「無我」進一步詮釋,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悲願力所持,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26印老讚賞中觀學精義在大小共貫、真俗無礙,說:

聲聞法與菩薩法,同在解脫生死的根本自性見上建立,就是聲聞人在性空緣起上獲得解脫,菩薩人同樣在性空緣起中得解脫。所不同的,菩薩的大悲願行,勝過了聲聞,這就達到了聲聞法與菩薩法的一貫。27

三乘聖者悟同一法性空寂,三乘共空可止息大小相諍。而中觀學的即有而空、即空而有的融通特見,可將契理契機的各學派教說一以貫之,消彌宗派間的偏見。
  印老否認密宗和如來藏教義,原因在於教義失去了緣起與空的正覺,而龍樹深入詮釋佛教的根本立場,大小二乘分歧方能化解,《中觀論頌講記.觀涅槃品》說:
「本論以《阿含經》為所通,所以談涅槃解脫果,不辨菩提果。」28而解脫之道在大乘佛教中被重視與實現,大乘佛教的合法性才會成立。說一切有部、經部、瑜伽師、佛性論者皆宗「假必依實」,萬化學說中有個真實自性不空,自性是一切亂相亂識的根源。若依中觀的看法,自性實有與緣起法是不能並存的,而大、小乘的爭論將無法解決。中觀的我法二空,聲聞乘的我空,如一樣的海水一樣的空寂法性,中觀學以三乘共空達成大小並暢的作用。
 

五、印順導師在中觀學上的修行

  印老感慨的說:「原擬定分〈性空的發展史略〉,〈性空的方法論〉,〈性空的實踐〉三編。但為了怱促的東歸,連「性空的發展史略」部分,都沒有完成,這是非常可惜的。」他對中觀學不只是性空教理上的研究,也注重性空的修行實踐。
  慧觀有三個主要來源:一、聽聞讀誦聖典的教義,二、思擇聖典法義,三、為禪定觀察所能得到的深入。宗喀巴主張,禪定不是得觀慧的足夠條件。而印老強調思擇理論的認識也是得觀慧與解脫的足夠條件。 印老認為真如的體悟,需要如實修習,體見佛法的真理,特別重在觀察,以現實事相為境,如實現觀,而不是專在意志集中的靜定中悟得的。《中觀論》為上根人說非實非非實門,一旦體悟畢竟空的智慧,得淨法眼,現身即得無累的解脫,印老說解脫是現實所能經驗的。
  印老治學目的,為了把握純正的佛法。從留傳的佛典中去探求,只是為了理解佛法――理解佛法的重點發展,以及方便適應所引起的反面作用,經怎樣的過程,而到達一百八十度的轉化。為深究佛法與中國現實佛教的差距,應用佛法來處理佛法,印老說:
「拿世間的事物說,任何東西的存在,都是因為自身的健全、鞏固;倘若它被消滅,那就是自身有了缺點。」30佛教宗派存沒興衰的道理,也與世間事物一樣。一個宗派的衰落,若不是由於教理上,必是由於弘揚人才本身的缺點。而探求佛法真實意義四方法之一,就是從論入手。他第一部閱讀的佛典是《中論》,因對此論的愛好,而出了家,自此捨棄玄談、重新理解佛法,並從初期聖典中領略到佛法的精神。印老以《中論》為本,《大智度論》為助,出入自家而自成體系。
  中觀本源於佛陀的緣起法,離了法性本空,即不能理解無自性的緣起。他在佛學治學上客觀思辨,他不屬於宗派徒裔,也不為民族情感所拘蔽,立場是佛法,不是宗派,所以超然的去理解異論,探求異說的原因。在生活上,他是極度隨順因緣的:

善於把握機緣的,人生是隨時隨地,機緣都在等待你。但在我自己,正如流水上的一片落葉,等因緣來自然湊泊。我不交際、不活動,也不願自我宣傳,所以我不是沒有因緣,而是等因緣找上門來。31

從其恬淡寡欲、不在乎名利的生活態度,從其謙虛冷靜的應對各方的批評和請益,從其研究各宗各派卻不自立宗派,這些態度和風範,是印老無我的一一實踐。
  印老與傳統佛教不同,很注重修行實踐上的次第性,依聞量、比量和現量三種連貫過程,在聞、思、修三階段循序漸進。以信順中觀教法為本,進而運用中觀方法以觀察真理,以趨入中觀現證。即是以聽聞正法的文字般若為基礎,進入以如理思惟、抉擇的觀照般若,再精勤修習,破除自性顛倒,直證真實,般若的證成一步一腳印,不落玄妙。印老以聞量為中觀基礎,
「言不是義,而因言顯第一義」,依言而離言,有別於中國禪宗的不立文字的修法,為教理和學問重新定位。
  有人批評印老不修禪定,印老說聞、思慧的學習,如定心沒有修成,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

有以為我是不取相而修的,是無分別的,不用繫心一境,也還是有修有證的。這當然是有些誤會了!即使是不著相,無分別,也還是對此有一解了,然後專心向著修去。這還不是繫念所緣嗎?32

印老在《成佛之道》中介紹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次最極寂靜、專注於一趣、等持無作行,這是欲界定的修持方法,為初學者說明攝心到成就正定的方法,可見他並不忽視禪修的重要性。

在止與觀的修習過程中,一定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後才能修觀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觀慧也是不會成就的。依這個意思,所以說先修止。定慧,禪慧,也總是先定而後慧的。這是修習的必然次第。

可看出印老與傳統佛教的頓悟不同,提倡實踐的次第,從止到觀一步一步的指導:修止得到輕安時,已經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雜修,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
  修觀將成就時,應緩功力,等到由觀力而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名為止觀雙運。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觀力深徹;末了,空相也脫落不現,就善入於無生的寂滅法性:33印老將實踐方法說得明明白白的。
  部派佛教對業的三種理論:有部成立色法的無表業,為三世實有;譬喻者提出心心相續的業力說,如:種子、相續、感果般不斷不常。正量部說業力「不失法如券」,依此感果。三種理論都是講業為實有的,強調業因和果報間的必然性,這會給人宿命論的感受,或覺得需要做些補償性行為,以苦行或福業去抵銷業力。龍樹指出作者、煩惱、業、果報、受者皆是緣起無自性的,是種種假相。
  《成佛之道》偈頌:
「苦因於惑業,業惑由分別,分別由戲論,戲論依空滅。」印老指出由惑潤業,由業感果的相順相生,滅苦必須斷除惑,惑是無明──我我所見為主的煩惱,無自性空見去我法二執,滅了戲論則見諸法實相,貪嗔癡是苦果的因緣,對治方法即是修戒定慧,緣起性空慧使貪嗔癡寂滅,證入空慧,就是生死的解脫;既符合聲聞乘的修行法,與「業為不失法」也有一致性。印老依緣起的因待性,講惑業苦皆無自性,指出因不失,待緣而成,只要斷惑就無以潤業,當然不感果了。這樣的詮釋,與阿羅漢的「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和淨土宗的一心不亂而帶業往生,較沒有扞格,與南傳佛教的修行相應,與傳統佛教以經懺法事和廻向功德而消業的「執實有」、注重形式不同,這樣的修行實踐方法有正向的積極性、出世間的超越性。
  近代學者依梵文本考據三是偈的原意與漢譯本是不同的,關鍵在(空)字: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沒學過梵文的印老能克服漢譯本的限制,掌握住龍樹的空義:

一切眾多因緣所生的法,我(佛)說他就是空的。雖說是空,但並不是否認一切法。這空無自性的空法,亦為是假名的。因離戲論的空寂中,空相也是不可得的……這即緣起有的性空,亦是中道義。34

可說是從理解透徹了龍樹的緣起性空思想而成的。天台宗祖師智者在空、假二諦之外,橫加中道諦,成立了三諦說,其對空宗的空義的解讀與龍樹不同,也影響了天台妙有論和判教的合法性。印老以二諦說闡述龍樹中觀學的本意,有別於中國佛教以中國祖師為尚的作風,成功的回歸初期大乘佛教之精神內涵。
  印老不講神通,不偏重信仰,是智增上的法行人。他說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信仰不是盲從,是以智慧做理性擇法,自力的修學需要以聞法為基礎,藉由正思惟的時時觀照,作為修證的資糧:

佛法所重的是漏盡通,即自覺煩惱的清淨。佛弟子能深入禪定的,即有此五通,佛也不許他們利用這些來傳佈佛法,更不許利用來招搖名利。非特殊情形,不能隨便表現。……神通,對於社會,對於自己的危險性,惟有釋尊才能深刻理會得。那些以神秘來號召傳佈佛法的,真是我佛罪人!35

印老認為中觀學主旨在建立正見,能破除自性見產生的唯神、唯我等錯覺。否定自我中心的主宰欲後,破除種性,不論階級,達成眾生平等,有別於愛見大悲的有限性將落於世間善業。而出於空慧的慈悲,將不害眾生、救護眾生,無邪不摧,無正不顯,能進聖者的境地,也能不離世俗地行出世善業的菩薩大願。
 

六、結語

  原始佛教在盛行婆羅門教的古印度時期崛起,以緣起無我的學說顛覆梵我的主流思想,不講神性,不重祭祀,破除階級,依無常、苦、無我的正見,證入生死解脫的涅槃。梵天都不追求了,怎會再立一個常樂我淨的佛性,那就與佛陀教說違背了!大乘學者在緣起法上探究諸法實相,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假有,即沒有常、一、主宰性的自性,而假名有自性無就是超越有無二邊的畢竟空,這與三法印是相通的,故中觀學比佛性論更符合佛陀的緣起無我的學說。
  長於般若空學的印老,發現三論宗與三論是不同的,三論宗已深受老莊影響,是中國空宗融合了真常思想。而龍樹的緣起性空中觀學,等同於初期大乘的主要教理,能揭開佛陀《阿含經》深刻內涵,於空相應的緣起中,探求和發揮佛法深義,成為大乘教學的特色。印老認為《中論》的空有無礙和大小並暢特色,能消彌大小乘的對立。
  中國化佛教倨傲於頓、圓判教優劣,輕視聲聞,崇尚頓悟、立即明心見性,忽視了修行次第,流弊於好高騖遠,被譏嫌為大乘願的小乘行者,證果者更是古來幾稀。印老治學印度,自原始佛教得到養分,改正中國佛教的有我缺失,提倡修行的次第性,以聽聞正法為基礎,進入以如理思惟,再精勤修習,直證真實,讓般若的證成不落玄妙。依言而離言,改正中國禪宗的不立文字的觀念,肯定教理的重要。
  印老指出中國佛教問題在對佛法缺少正確的研究與理解。印老潛心閱藏,治學印度佛學,想在教理上起一點澄清作用,提倡初期佛教阿含學,中期佛教的中觀學和唯識學,不滿晚期佛教之神祕欲樂,簡擇後期佛教教義上的失當,而回歸佛陀的緣起無我的本懷。
  印老經常被視為純粹以太虛大師所提倡的人生佛教為基礎的人間佛教推廣者,事實上印老思想的最主要成就並不在於人間佛教上;36而在於為已中國化的佛教,導向出一條符合佛陀本懷和根本教義的中國大乘佛教之路,讓中國大乘佛教得以合法性和永續發展。
  印老為後人提供修學的指標,印老告訴初學佛者:
「只怕不破自性、不怕不圓融」,點出破自性見的空慧之重要性。在教理上,印老必論及勝義諦的聖言量;在修證上,他注重修行次第。印老受到傳統漢傳佛教的熏陶,能從老框架中突破舊思維,拒絕和稀泥般的援儒入釋、三教合一,有難行能行的的堅忍和勇氣。印老具空慧的大慈悲,使命必達的無畏精神,是為佛教、為眾生的菩薩行願。
  此次再度拜讀印老著作時,讓筆者連連驚歎大師不可思議的精深思想,和研究佛法的無比毅力。
  有人批評印老不修禪定,印老說聞、思慧的學習,如定心沒有修成,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可見他是重視止觀修行的。實踐方法上講求次第:修止、依定修觀、止觀雜修、止觀雙運、止觀均等、善入寂滅法性。以修戒定慧,對治貪嗔癡,證入空慧,就是生死的解脫。他弘揚龍樹中觀學緣起性空思想,使阿含和般若教義得以融通,並讓佛教兩乘間裂痕得以接軌。
  印老的思想的特質,包含傳承與革新、挑戰與回應,在地性與國際性,有強烈的歷史意識。在詮釋佛學上與傳統法師是不同的。為不讓中國佛教如同印度佛教般的滅亡,必須革新後才得以不被淘汰。而印老堅持大乘的立場是無可質疑的,他以自身的佛學研究成果,證成漢譯論典的歷史價值。以佛法根本精神的一貫和原始教典集成的限制為「大乘是佛說」立言。而初期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龍樹中觀學,能在這塊冰雪地上撒下種子,開花結果。感恩印老篳路藍縷的斑斑血淚,這份基業得之不易。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no. 227, 頁546, b25-c1。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二冊no. 374, 頁524, b1-9。
二、 當代著作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李恆鉞:〈我從導師所學到〝中觀〞〉《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台北縣:彌勒出版社,1985年。
林郁文:〈雜阿含經題解〉《佛光大藏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2004年。
莊朋:《「空」與「解脫」-印順中觀思想與漢地佛教的轉變》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5年。
姆爾提:〈中觀學之位置和地位〉《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釋印順:《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略》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遊行法海六十年〉《華雨集(五)》新竹:正聞出版社,2014年。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華雨集第五冊》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平凡的一生》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教制教典與教學》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空之探究》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上)》新竹:正聞出版社,1983年。
釋觀淨:《復歸佛陀的教導》彰化縣:正法律學團,2004年。
三、研討會論文
黃文樹:〈印順導師對孟子性善論的理解――兼與梁漱溟比較〉《第十五屆印順導師思想知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會議論文,2017年。


【註解】
 

18. 釋印順:〈遊行法海六十年〉《華雨集(五)》(新竹:正聞出版社,2014年),頁35。

19.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310。
20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6。
21.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冊no. 227, 頁546, b25-c1。
22.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二冊no. 374,頁524, b1-9。
23. 釋印順:《成佛之道》 (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269。

24. 釋印順:《成佛之道》 (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243。

25. 釋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17。

26. 釋印順:《空之探究》(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151。

27.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35。

28. 釋印順:〈觀涅槃品〉《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483。

29. 莊朋:《「空」與「解脫」――印順中觀思想與漢地佛教的轉變》(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5年),頁216。

30. 釋印順:《教制教典與教學》(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226。

31. 釋印順:《平凡的一生》增訂本(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51。

32. 釋印順:《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315,320。

33. 釋印順:《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356-357。

34.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461。
35. 釋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頁238。
36. 莊朋:《「空」與「解脫」-印順中觀思想與漢地佛教的轉變》(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5年),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