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三則佛學「空」名相之迷思
 
──以印順導師的詮釋為主(下)

釋果傳



 

 

(三)大乘佛法的空

  佛教演變為大乘佛教,著重於「空」與「空性」的闡揚。「空」、「空性」在大乘佛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說是大乘佛法的核心。闡揚空性的大乘經典是《般若》系列的經典,其中有:《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大般若經》、《心經》、《金剛經》等等。『般若經』的部類很多,印順導師提到:

《般若經》的原始部分,如《道行般若經》的「道行品」,佛命須菩提(SubhUti),為菩薩說應該修學成就的般若波羅密。須菩提說般若,容易引起疑問的,由舍利弗ŚAriputra)發問,須菩提解答。這部分的成立最早,在西元前五○年,應該已經成立了。般若本是甚深的法門,可說是趣入不退轉菩薩的法門,但為了法門的巨集揚,巨集傳者以聽聞,讀,(背)誦,書寫(經文),(以經典)施他,講說來勸人修學;更說般若法門的世俗──現生與死後的利益,信仰的功德與毀謗的過失,這才成為甚深而又通俗的法門。

由此可知,大乘的空――般若思想是甚深而又通俗的法門。由於通俗,所以能夠普徧留傳;由於甚深,所以常讓人有所誤解。
  那麼大乘的「空」與阿含和部派的「空」,又有什麼不同呢?大乘認為「空」是一切法的真實性,是般若,是甚深,是究竟的,為世俗知識――常識的、科學的、哲學的知識所不能通達,31如:《心經》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32可見「空」不是沒有,也不是滅無,而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因此大乘視涅槃為體悟法性空,而不是像小乘的「灰身泯智」。33要通達如此的真實法,在發心與修行的過程中,不能離開「空觀」與「空慧」。

1、空觀

  什麼是「空觀」呢?「空觀」是觀一切法是無自性空的勝義觀;這是為了遣除所有的妄執。「空觀」可分為二大門,即:「法空觀」與「我空觀」,導師說:「一切無自性空的勝義觀,菩薩是廣觀一切的;以無量的觀察方便,通達無自性的。如概略的說,可攝為二大門:法空觀,我空觀。」34我們凡夫不是執著一切法為實有的,就是執著一切法為實無。雖然佛陀開示生滅無常,但其實以大乘空性的角度來說,一切法其實是不生不滅的。印順導師說:

法,是以法假為主,攝得受假、名假;我,是受假中的一類,就是身心和合而成個體的眾生。法空的觀門,最扼要的,是觀四門不生。法是有的,凡夫執著為實有,否則就是實無。佛開示生滅無常觀,這只是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生滅現象。但有些以為:有法的實生實滅。這不但不因生滅而解了世俗假名,反而執著生滅的實自性,這恰好違反了法空的不生滅性。所以大乘法以因緣不生為要門,遣除凡夫、外道、有所得小乘與大乘的妄執,而顯示佛法的真義。35

由上文所述,扼要來說,「法空觀」的方法就是觀四門不生:觀一切法不是自己生,也不是從他而生,非共同而生,也非無因而生。36若能通達「法空」觀,自然就能通達「我空」。 37

2、空慧

  什麼是空慧呢?「空慧」也稱「性空慧」或「法空慧」。從字面上來解釋,「空慧」是證入空性的智慧,也稱為「般若智慧」;除此之外,「空慧」也是度眾生的一種方便,如:《成佛之道偈頌》云:「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38。大乘佛教是化導一切眾生成佛的法門,以度眾生為菩薩因行,成佛為果證。在度眾生的過程中,菩薩是不取著於諸相的;所謂不取著諸相,所運用的正是「空慧」,導師說:

「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別名。如不著施者,受者,所施的物件,名為有方便。如沒有法空慧,著相佈施,名為不善巧,無方便,不能出離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39
「以般若空慧,通達法空平等性,不取著我等四相」
40

所謂不取著諸相,也就是「無所得」,也就是「般若」,導師說:

無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無二邊的空性慧。《大日經》兼存有相說,所以說以種種的方便而到達究竟。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說是都無所得的空慧。因為如取著相,什麼都不能到於究竟了。41

  《般若經》系列的大乘經典闡明空性的深奧義,是以一切法空為究竟的智慧。空性思想的發展到此階段已接近成熟。

(四)龍樹菩薩的空

  除了『般若經』的大乘的空義,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論》對「空義」也有獨到的闡揚,為學者所敬仰。
  龍樹菩薩可說是集大成者,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有關「空性」、「緣起」與「中道」的思想,而造了所謂的《中論》。根據印順導師的研究,《中論》其實是《阿含經》的通論,抉發了《阿含經》的深義。42《中論》所闡揚的「空」是融貫阿含時期的教義、部派佛教的見解,乃至到《般若經》的思想,其特點是將《阿含經》的「緣起」、「中道」與《般若經》的「假名」、「空性」統一起來。43
  那麼《中論》對於空的定義是什麼呢?其卷四中說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44此二句偈頌完整的表達了龍樹菩薩的「空」義――因為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所以是空;而外在所顯現的一切是緣起幻有,稱為「假名」。空是以離一切的執見為主,與離於二邊的中道意義上相同,所以說「中道義」。於是「緣起」、「空」、「假名」與「中道」也就如是被統一、貫通了。
  以上是《中論》對於空性思想的主張,也就是所謂龍樹菩薩的「空」義。

三、小結

  總結來說,阿含時期的「空」是重於解脫道的修持;部派佛教的「空」是廣說空的時期,傾向於對「空」的論究;般若的「空」是體悟佛法的究竟義;而龍樹菩薩對於「空」有最圓滿的定義,即是「空」、「假名」與「緣起」、「中道」的統一。如下表所示:
 

時  期 「空」義的演變 闡述「空」的經典
原始佛教 以解脫修行為主的「空」 《阿含經》
部派佛教 廣說「空」的意義與內容 《舍利弗阿毘曇論》、《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
初期大乘佛教 帶出「空」的究竟深奧義 《般若經》
龍樹之大乘佛教 統合了《阿含經》的「中道」、「緣起」與《般若經》的「空」、「假名」。 《中論》


    「一切皆空」的正解,以龍樹之大乘佛教之「空」的闡述最為圓滿。
 

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壹)迷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子,在佛教徒甚至是非佛教徒之間廣泛留傳。然而,普羅大眾對這一「金句」似乎存有很大的迷思:把當中的「色」字當成「男色」、 「女色」的意思來解讀,而把「空」當成是「沒有」。所以一般人會這樣認為的:「我們應該遠離男女色欲,因為佛陀教導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男、女色是空的、無的,不該染著。」雖說佛法也強調離欲,然而這樣的解讀是偏頗與失真的!這不僅是對「色」與「空」的意義不了解,而且也忽略了經文的前段文與後段文而斷章取義了。

(貳)正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玄奘法師所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了解《心經》裡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我們必須從完整的經文中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原文前段文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後段文是: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45

一、什麼是色?

  上述前段經文提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後面又接著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由此我們得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色」──五蘊之一,是指組成「色蘊」的「色法」,而並非男色女色中的「色」。「色法」梵文是rupa-dharma,是泛指一切有質礙性、會變壞的物質,由四大所造。按照經文來看,色法(或色蘊)是空性的,五蘊也是空性的。
  「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印順導師在《佛法是救世之光》解釋到:
「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大概的說,色是物理(生理)現象,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在菩薩的觀照中,物理、心理的一切,都是空的。」46又說:「『色(受、想、行、識,此下以色為代表,總說五蘊)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義?為什麼要這樣說?這應先理解,『色』與『空』所代表的意義。『色』等是我們觸對的世界,物理(生理)、心理現象的世界。被稱為『自己』的身心組合,認識到的境界,就是『色』等,這就是當前的現實。」47
  對外來說,「色」包括了器世間的「色法」,是我們觸對的世界,是屬於「物理」的;對內來說,「色」是有情眾生自生「五蘊」中的「色法」,是「生理」的。「受」、「想」、「行」、「識」則是屬於「心理」的。

二、為何而空?

  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是「空」,「色」也是空性的,受、想、行、識亦然。「色」與「空」的關係,闡述明白了,就歸結到――「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菩薩所觀所證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諸法空相」。在「諸法空相」中,色是了不可得的,因緣和合而有,不可得故不起自性執,無自性故不取著。
  色、受、想、行、識概括了物理、生理與心理這三方面,面對這眾生界的現實(物理、生理與心理),導師說:

然而,這是眾生的現實;如老是這樣,將永遠的迷惑,永遠的苦厄,永遠不自在的活著,不自在的死去。這是佛法所確認的人生大問題。學佛法,是要在這當前的現實(五蘊)中,如實覺照而得大解脫(度一切苦厄)。48

如實覺照什麼呢?如實覺照五蘊皆空。有情的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非是實生實滅,本無自性。眾生不知道這個道理,處處生起執著的心,因此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將永遠的苦厄,永遠的迷惑。學習佛法就是要覺照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五蘊皆空」屬小乘
  《心經》雖然是大乘經典,但觀「五蘊皆空」並非是菩薩的專修。二乘聖者也是觀「五蘊」而證入「空寂」的,也能度一切苦厄;只是這樣的修證具有獨善的風格,印順導師說:

被稱為小乘的聖者,觀「五蘊」而證入「空寂」,意境是「超越」的,是超越於生死的。因而自然的傾向於離五蘊而入空,離世間而證涅槃。從而作體系的理論說明,那就生死與涅槃各別,形成兩項不同的內容。基於這種意解,而形成聖者們的風格,不免離世心切,而流露出「遺世獨存」、「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49

這和上文所提到的「空世間」50的含義極為相似,是二乘聖者的境界。
(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屬大乘空觀
  在經文
「五蘊皆空」之後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則完全表達了菩薩在修持上的觀法。印順導師說:

就現實「五蘊」而體證「空相」中,表現為大乘菩薩的,不只是「照見五蘊皆空」,而是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去證入的。「色即是空」與「空即是色」,在修持上是觀法,是趣入「空相」的方便。51

趣入「空相」是於當前的現實趣入諸法空相,不是離開五蘊之外有一個空,或是離開空性之外有一個五蘊,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另一分證入的聖者,覺得迷悟雖不可同日而語,而迷者現前的五蘊,聖者現證的空相,決不是對立物。觀五蘊而證入空相,空相是不離五蘊,而可說就是五蘊的;就是五蘊的實相,五蘊的本性。如明眼人所見的明淨虛空一樣,與病眼所見的,決不是對立物,而實是病眼所見的,那個空花亂墜的虛空的真相。沒有離五蘊的空,也就沒有離空的五蘊了。這一類聖者,就是被稱菩薩的。」52
「菩薩的特質,雖為「即俗而真」,「即色是空」,不離乎世俗,甚至以貪、瞋、癡、慢為方便。然在修證的過程中,大乘還是「照見五蘊皆空」,還是證入「諸法空相」,「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因為五蘊是眾生當前的事實,熟悉不過的生死現實。所求所向所趣證的目標,當然不是五蘊。修證的主要目標,正是即「色」觀「空」而契入「空相」。在沒有契入「空相」以前,也說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所以觀「空」而契入「空相」,就是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的關棙所在。」
53

菩薩的特質是「即俗而真」、「即色是空」,因此才有所謂的「世間即涅槃」,「生死即解脫」,「煩惱即菩提」。菩薩在修證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是「空觀」54;在世俗中廣度眾生,所運用的是「空慧」55
 

肆、四大皆空
(壹)迷思

  四大皆空是大家所熟悉的成語,時常都會聽到有人說:「出家人四大皆空」;舊時人們以「四大皆空」比喻為看破紅塵而出家去了,然而這樣的解讀並非了解「四大皆空」的真正含義。四大皆空的「四大」並不是指「酒、色、財、氣」,那是以世俗的眼光來解讀佛法的名相而產生的誤會。

(貳)正解

  「四大」也稱為「四大種」。佛家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是屬於色法中的「能造色」。色法可分「能造」色與「所造」色二類,由能造色——四大組成各種所造色——色法。導師在《寶積經講記》裡解釋說:

本經略舉四大來觀察,四大約色法(物質)所依的通遍特性說。地是堅性,有任持的作用。水是濕性,有凝攝的作用。火是熱性,有熟變的作用。風是動性,有輕動的作用。一切物質,在凝聚到堅定,熟變(分化)到輕動的過程中。審細觀察起來,這是一切色法內在的通性(所以叫大),是一切色法所不能離的,所以稱四大為『能造』(色法依之而成立),說『四大不離』。56

  在上一章節已說明「色法」是空性的,57因此能造「色法」的「四大」,自然也不是實有的,所以說「四大皆空」。除此之外,依佛教的中道真實觀察起來,「四大」是沒有自性的――觀地非「常」亦非「無常」;觀水、火、風非「常」亦非「無常」。「四大」是屬於生、住、異、滅的有為法,所以非「常」;又「四大」亦非「無常」,原因是若「四大」是無常,如「地大」的特性――堅性則能轉變為其他的濕性、熱性或輕動性,那又怎麼可以稱它為「地」大呢?其它水、火、風也是同樣道理,所以說「四大」亦非「無常」。非「常」非「無常」,所以是如虛如幻的假有,是空,如導師解釋說:

依「真實觀」察起來,「觀地種非常亦非無常;觀水火風種非常亦非無常」。能這樣的觀察,「是名中道真實正觀」。為什麼非常非無常呢?如是常的,那就應性常如一,而沒有四大可說。有四大差別,有四大作用的起滅增減,怎麼可說是常呢?如果說是無常,那堅性應可以化為濕性……熱性也可以化為濕性、堅性了。這樣,就不能說是界,界是『自性不失』的意義呢!所以,觀四大非常非無常,顯得四大是如幻假名,而沒有實性可得了。58

由此可知,「四大」不是實有的,所以說「四大皆空」。
  既然「四大」不是實有的,那我們對於外境或個人,就不會生起真實性的執著。因為了解「四大」是虛幻不實的而願發出離心乃至菩提心(所以說出家人「四大皆空」),進而通過修行往佛教中的勝義諦邁進,從而解脫煩惱的繫縛,乃至成佛。
 

伍、總結

  本文討論了有關於「空」的三大迷思,那就是「一切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四大皆空」。希望這樣的正解,有助於人們理清這幾個觀念,以及導正對於「空」的迷思。
 

、參考文獻

一、佛教文獻(依經號排序)
《長阿含經》(22卷),大正藏第1冊,No.1。
《中阿含經》(60卷),大正藏第1冊,No.26。
《雜阿含經》(50卷),大正藏第2冊,No.99。
《增壹阿含經》(51卷),大正藏第2冊,No.125。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卷),大正藏第8冊,No. 251。
《大智度論》(100卷),大正藏第25冊,No.1509。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卷),大正藏第27冊,No. 1545。
《舍利弗阿毘曇論》(30卷),大正藏第28冊,No. 1548。
《中論》(4卷),大正藏第30冊,No. 1564。
《瑜伽師地論》(100卷),大正藏第30冊,No. 1579。
二、中文專書(依作者,書名筆畫排序)
印順法師(1990,十月新版一刷)。《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十月新版一刷)。《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4,十月新版一刷)。《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十月新版一刷)。《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十月第六版)。《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十月新版一刷)。《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十月新版一刷)。《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十月新版一刷)。《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厚觀法師(2016)。《中論講義(上)》。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
 ―――(2016)。《中論講義(下)》。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
 ―――(2014)。《中觀今論講義》。新竹:印順文教基金會。
三、工具書、電子書
1.(日)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等(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100冊)。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CBETA電子佛典集成》,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6年6月10日,CBReader V5.3。
 


【註解】
31.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六章〈大乘空義〉,p.177:
所以空、無生、寂滅等,是大乘的甚深義。為什麼被看為最甚深義?這是世俗知識――常識的、科學的、哲學的知識所不能通達,而唯是無漏無分別的智慧所體悟的。
32.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8,848c10-11)。
33.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p.36:
小乘如說一切有部等,說佛入無餘涅槃,即灰身泯智,不可談有色有心。
34.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370。
35.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370-371。
36.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pp.58-59:
「諸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如諸法自性 不在於緣中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此二頌,明四門不生。

37.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376:我空與法空,在般若經論中,常常是互相證成的。我空,所以法也是空的;法空,所以我也是空的。

38.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p.11: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39.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291。

40. 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pp.124-125。

41.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292。

42.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第二章,第二節〈《中論》為《阿含》通論考〉,p.18:《中論》的中道說,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阿含經》的真義。這是說:緣起、空、中道,固然為一般大乘學者所弘揚,但這不是離了《阿含經》而獨有的,這實是《阿含經》的本意,不過一般取相的小乘學者,沒有悟解罷了。所以,《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

43. 印順法師,《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三節〈《中論》之中心思想〉,p.217:在《阿含經》中,空是無我我所,也就是離我見、我所見的。假名——施設(prajñapti),雖也是《阿含經》所說過的,但顯然由於部派的論究而發展;為了《般若經》的一切但是假名,所以《中論》將緣起、空、假名、中道統一起來。

44. 龍樹,《中論》卷4〈24 觀四諦品〉(大正30,33b11-14)。

45.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8,848c7-11)。

46.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0。

47.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3。

48.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3。

49.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5-196。

50. 參見本文:貳.(貳).二.(一).3、〈空世間〉。

51.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5。

52.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6。

53. 印順法師,《佛法是救世之光》,第十七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197。

54. 參見本文:貳.(貳).二.(三).1、〈空觀〉。

55. 參見本文:貳.(貳).二.(三).2、〈空慧〉。

56. 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00。

57. 參見本文:參.(貳)二、為何而空。

58. 印順法師,《寶積經講記》,p.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