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

  

  指二種空。關於空,有種種立名及不同的解說。《大智度論》卷三十七立但空與不可得空;無方便空與有方便空;般若空與非般若空等。或許這些也可以稱為二空。但是,通常為人所知的二空,有下列數種︰

   (1)我空與法空︰我空也稱為人空、眾生空、生空等。此謂每一生命體都是五蘊和合而成,緣起性空而不可執取有一內在生命是固定不變、永恆不滅的。因此,可以說沒有實在的人,也沒有實在的眾生。在假和合的五蘊之外,絕對沒有常一主宰的我,此稱為我空。此外,色等五蘊諸法也沒有堅實的自性,緣起即生,緣散即滅,毫無堅實不變之自性可取,皆歸於空,此名為法空。《大智度論》卷九十三云(大正25•710b)︰「佛法中有二種空,一者眾生空;二者法空。」即此之謂。

   (2)但空與不但空︰就「一切法無自性空」而建立空理,此稱為但空。此外,雖立其空而不只以之為空之本身而已,且以此空為即於不空的空,此稱為不但空。《摩訶止觀》卷三(上)云(大正46•28a)︰

   「二乘體假入真,祇入但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之用。菩薩體假入但真,能從但空入假,化度眾生,淨佛國土。上根菩薩體假入真,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真永別。」

  即以此二空分別通教三乘人所見的空理。

   (3)性空與相空︰諸法無定實之性,稱為性空。諸法無名字之假相,此稱為相空。合稱

  為性相二空。《摩訶止觀》卷五(下)云(大正46•65a)︰「求性不可得,世諦破性,是名性空;求名不可得,真諦破假,是名相空。」

   (4)權空與實空︰合稱權實二空。此即吉藏《大乘玄論》卷四所說(大正45•59a)︰「二乘之空名為權空,菩薩之空稱為實空。」其意即以生空為權空,而以生法二空為實空。

出處:《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P140